逃犯條例為什麼要修改原因 香港修例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閩南網

  2018年2月,香港一名男子在臺灣殺害女友拋屍後潛逃回港。警方破案後,因香港與臺灣之間沒有籤訂司法互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協議,該男子無法被移交至案發地臺灣受審。面對這一重大法律漏洞,為避免嚴重犯罪分子逍遙法外,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2月15日向立法會提出建議草案,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簡稱修例)。

  幾個月來,特區政府不遺餘力向社會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在做好公眾諮詢、聽取各界意見的基礎上數次調整草案內容,確保修例工作符合基本法規定、彰顯公平正義、體現社會共識。對此,香港市民給予理解與認同,各界也都以不同方式表達對修例的支持,希望草案儘快在立法會獲得通過。

  現實需要:堵塞法律漏洞

  根據香港特區《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現有條款,移交逃犯不適用於香港以外的中國其他部分,按照香港實行的屬地管轄原則,特區法院對臺灣殺人案件也沒有管轄權,要把此案兇手移交臺灣受審,就需要修改現行法律,允許香港與臺灣地區開展移交逃犯和刑事司法協助方面的個案合作。若以單獨處理移交逃犯請求,交由立法會討論,則有案情被公開、逃犯再次潛逃的風險。

  經過審慎研究,特區政府提出修訂建議,擬將內地、澳門、臺灣等中國其他地方納入移交逃犯法律範疇,在彼此之間建立長期相互法律協助協議。特區政府明確表示,修例主要針對犯了《逃犯條例》訂明的嚴重罪行的逃犯,不符合「雙重犯罪」原則的不移交、政治罪行不移交、死刑犯不移交,對普通市民沒有影響;修例不涉及新聞、言論、學術、出版等方面的行為,不會影響香港的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和營商環境。

  同時,修例工作還充分考慮了當事人的法律權利,明確當事人有司法覆核的權利、可就拘押令申請人身保護,個案式移交逃犯安排有行政審查、司法審查等多種把關和法律保障。

  草案提出後,特區政府於今年2月14日至3月4日開展了為期20日的公眾諮詢,接獲的約4500份書面意見中有3000餘份表示支持。支持者普遍認為,草案可以填補法律漏洞、不希望香港成為「逃犯天堂」。

  為了最大程度的凝聚共識,特區政府幾個月來密集聽取社會意見,又先後於3月26日、5月30日對草案作出修改,包括剔除9項可移交的罪行,提高門檻,將可接受移交逃犯申請的刑事罪行的最高刑期由原本三年以上放寬至七年或以上等;同時,特區政府還表示發表有關人權保障的政策聲明,進一步消除市民擔憂,增強相關安排的法律約束力。

  香港基本法第九十五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司法機關通過協商依法進行司法方面的聯繫和相互提供協助」。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福建社團聯會訪京團時指出,中央完全支持特區政府正在開展的「兩個條例」修訂相關工作,相信經過特區政府的努力工作和各界理性的討論,一定能消除疑慮、形成共識,希望各界人士為維護香港的法治形象而共同努力。

  社會心聲:不要「逃犯天堂」

  修例工作得到了香港社會的理解與支持。幾個月來,除特區政府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社會各界也都以不同方式表達「保公義、護香港、撐修例,香港不應是『逃犯天堂』」的心聲,希望草案早日在立法會獲得通過,並針對修例的錯誤觀點主動予以辯駁。

  5月10日,一批來自工商、專業、青年、基層等界別的香港社會人士宣布成立「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通過凝聚不同團體和人士,展示支持特區政府修例、保障公義和維護香港法治的主流民意。他們在網上發起市民聯署行動,短短時間內有86萬餘人響應支持。

  香港政團、社會團體和立法會議員、各界專業人士也紛紛發表聲明和表態。

  香港「民建聯」表示,特區政府推動修例屬必要之舉,有利於彰顯公義、填補法律真空,避免香港成為「逃犯天堂」,並以此履行有效打擊罪行的國際責任。

  香港「工聯會」指出,目前,港與二十個國家地區籤訂了逃犯引渡協議,還有大部分其他司法管轄區沒有相關安排,長期形成了法例漏洞未有處理。修例符合「一國兩制」、符合基本法、符合香港法治精神、符合社會狀況需要。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表示,修例能彌補香港在司法互助、共同打擊犯罪方面存在的不足,增進與國際間及周邊地區的司法合作,保持社會繁榮安定,從而避免香港淪為逃犯避風港。此外,該會還對個別教育團體慫恿教師、學生反對修例的做法表示強烈譴責。

  香港多個公務員團體包括政府紀律部隊人員總工會、香港公務員總工會、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香港消防處職工總會、政府人員協會、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同學會也都發表聲明,強調「避免我們的家園淪為罪犯匿藏的地方」,明確表態支持修例。

  香港商界對修例工作同樣持歡迎態度。長江基建主席李澤鉅說,我們在每一個國家都是守法的公民,不是一個逃犯,修訂《逃犯條例》對長建營運無影響。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說,不做出軌、犯法的事,正正常常做生意,對修例沒有顧慮。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說,相信修例有助堵塞現時本港與其他司法管轄區在移交逃犯方面可能出現的法律漏洞,冀立法會各黨派能理性討論並儘快審議有關的修訂建議。

  香港老師林伯強表示,一些反對修例的看法十分令人費解。香港與其他國家已有移交逃犯的相關安排,內地這些年也已向香港移交了200多名逃犯,如果不修訂逃犯條例,香港一定會變成「逃犯天堂」,修例是香港法治的進一步發展。

  香港友好協進會副會長陳清霞認為,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參與者,香港有義務完善相關法則,修例採用國際做法,通過一系列嚴格的限制措施保障被移交人人權,符合聯合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的標準及做法。只要用理性務實的思維、對香港對國家負責的態度去看待修例,就一定會理解和支持。

  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介紹,特區政府現已接獲300多個團體支持修例的信函,還有不少市民用各種方式表示支持政府的工作。

  近日來,香港一些反對分子勾結外國反華勢力針對修例發布恐嚇言論,製造社會衝突,阻擾立法會運行,香港多個團體也都站出來澄清謬誤、明辨是非。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在維多利亞港組織26艘漁船進行海上巡遊,在船上懸掛「撐修例」「保平安」的橫幅。對於6月9日有暴徒衝擊立法會傷害警員的行為,香港島各界聯合會、香港島婦女聯會發起集會予以強烈譴責。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晉江社團總會等多個團體也發起行動抗議外國勢力幹預香港內部事務。

  林鄭月娥11日表示,作為特區行政長官,不但要向行政機關負責,還要向整個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這是基本法賦予她的憲制責任。修例正是一件對社會非常負責任的工作,特區政府會盡最大的努力推動相關工作完成。

  (本報香港6月11日電)

原標題:香港各界支持特區政府依法修例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逃犯條例為什麼要修改 香港修例是什麼意思
    警方破案後,因香港與臺灣之間沒有籤訂司法互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協議,該男子無法被移交至案發地臺灣受審。面對這一重大法律漏洞,為避免嚴重犯罪分子逍遙法外,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2月15日向立法會提出建議草案,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簡稱修例)。
  • 修改逃犯條例香港為何反應強烈?
    修改逃犯條例香港為何反應強烈?
  • 香港《逃犯條例》問題始末
    所以首先從《逃犯條例》開始說起。      《逃犯條例》並非是一項新的法律,在香港回歸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它的作用就是為跨境犯罪案件中將罪犯移交給當事國提供法律依據。根據該條例,香港與美國、英國、新加坡等20多個司法管轄區籤有引渡協議,但其中不包含中國大陸、臺灣以及澳門。
  • 香港暴徒懼怕的《逃犯條例》,究竟是何方神聖?
    回到這件事的直接導火索——修改《逃犯條例》香港與英國、美國、新加坡等20個司法管轄區籤有移交逃犯的協議(也就是引渡協議),但其中不包括中國大陸、臺灣以及澳門。  2018年2月,香港少女潘曉穎與男友陳同佳赴臺北共度情人節,在當地遭後者殺害。
  • 【港明是非】本為保護香港的《逃犯條例》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因《逃犯條例》修正案而起的香港反修例風波已持續整整三個月了,我們很清楚地看到,始於《逃犯條例》的這起風波卻不會以此為終結,因亂港分子的有心利用,《逃犯條例》被迫充當開啟魔盒的潘多拉一樣的存在,特首林鄭月娥不得不讓步撤回。但風波持續至今,很多人其實還不清楚,《逃犯條例》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修訂?它又是如何被亂港分子「劫持」的?《逃犯條例》到底是個啥?
  • 貓眼社評 香港《逃犯條例》是誰的剋星?612暴動,誰瘋狂攪局?
    事實上,香港高等法院的法官是英籍居多,各法院使用的是英國百年前的大英律法。說英國人仍在「管治」香港並不誇張。所以,要介入香港「管治」體系,就必須攻讀法律,這就解釋了為何泛民的主要領導者均是大律師出身,為何香港的大律師公會甚至凌駕在特區政府之上變成「太上皇」的原因。
  • 香港《逃犯條例》的挑戰和契機 ——十分鐘帶你了解香港立法現狀|法律文化
    警方破案後,因香港與臺灣之間沒有籤訂刑事司法協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協議,該男子無法被移交至案發地臺灣受審。事件凸顯出香港法律上的漏洞,除了不能夠彰顯正義,不能夠紓解死者家屬的悲痛外,也使嚴重罪犯可潛伏在香港,威脅其他市民的人身安全。特區政府提出修例建議,既有法理依據又有現實迫切需要。 2019年4月16日,由香港各界人士組成的「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發起支持修例聯署活動。
  • 香港特區政府決定暫緩修訂《逃犯條例》工作
    15日宣布,特區政府決定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林鄭月娥說,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一方面要維護法紀,同時也要審時度勢,保障香港市民最大的福祉,這包括讓社會儘快恢復平靜,以及避免再有執法人員和市民受到傷害。特區政府今年4月向立法會提交了《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以使香港可與尚無長期司法互助安排的司法管轄區展開個案合作。
  • 香港修例風波回望:深重的邪惡與被顛倒的是非
    反中亂港勢力以邪惡之筆,為香港塗抹出一個法律失序、道德失範、價值失落的長長暗夜。移花接木:將修例標籤化香港特區政府修訂《逃犯條例》,本是因應一起發生在臺灣的香港居民殺人案件,是為彌補現有法制缺陷、避免香港成為罪犯藏身之所的必要作為。
  • 香港之亂因他而起,5天後他要出獄
    陳同佳因「洗黑錢」相關罪名在香港被判刑(港媒截圖)香港暴徒數月以來的暴力行為擾亂社會秩序、危害治安,特區政府推動的《逃犯條例》曾被激進分子當成所謂「抗爭對象」,而觸發條例修訂的案件就是涉港臺兩地遣送問題的「陳同佳案」(又被稱為「潘曉穎命案」「臺灣殺人案」等)。
  • 「關於近日香港事件始因,港男在臺殺女友棄屍逃回,臺灣難引渡,香港或無罪可控 」
    香港修例是什麼意思逃犯條例為什麼要修改原因港男在臺殺女友棄屍逃回,臺灣難引渡,香港或無罪可控…儘管男兇嫌現在被港警扣留,但因為香港、臺灣沒有司法互認和引渡條例,這位港男暫沒被發現有在香港謀殺的動作,面臨著此案無法被兩地起訴的窘境。警方破案後,因香港與臺灣之間沒有籤訂司法互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協議,該男子無法被移交至案發地臺灣受審。面對這一重大法律漏洞,為避免嚴重犯罪分子逍遙法外,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2月15日向立法會提出建議草案,推動修訂《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簡稱修例)。
  • 起底「當代吳三桂」李柱銘,「修例」頭號倡導者如何變身「反修例」頭目
    有誰能想到,作為「反修例」硬骨頭的李柱銘,恰恰正是第一個提出「修例」的人。早在1998年,時任香港立法會議員的李柱銘就曾正式提出「逃犯危害香港安寧」,並第一個敦促特區政府去和內地談移交逃犯協議以及刑事司法互助安排。當年,香港發生了包括德福花園「五屍命案在內的兩宗轟動社會的刑事案件。由於兩個案件均在內地審理,引起香港關注。
  • 巴迪小虎帶你回顧香港暴力事件始末 | 「一國兩制」底線不容挑戰
    過去兩個月以來,發生在香港的以所謂「反修例」為旗號的「和平」遊行逐漸演變成暴力行為,少數狂徒愈發狂妄,暴力行動日益猖獗。逃犯條例為什麼要修改原因?香港修例是什麼意思?2018年2月,香港一名男子在臺灣殺害女友拋屍後潛逃回港。
  • 2019香港暴力衝突事件真正的原因
    目前,香港移交逃犯的適用法律有《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但這兩條法例明確規定,法律不適用於香港以外的中國其他部分,包括澳門及臺灣。說白了,有人在內地、臺灣、澳門等地犯了刑事罪行,只要逃來香港,便可逃避法律制裁,香港警方沒有法律依據處理。
  • ​2019香港暴力衝突事件真正的原因丨保不住香港,我們以死謝罪」:驚心動魄的香港保衛戰!!
    目前,香港移交逃犯的適用法律有《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但這兩條法例明確規定,法律不適用於香港以外的中國其他部分,包括澳門及臺灣。說白了,有人在內地、臺灣、澳門等地犯了刑事罪行,只要逃來香港,便可逃避法律制裁,香港警方沒有法律依據處理。
  • 揭秘:2019香港"反華暴亂"暴力衝突事件真正的原因
    目前,香港移交逃犯的適用法律有《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但這兩條法例明確規定,法律不適用於香港以外的中國其他部分,包括澳門及臺灣。說白了,有人在內地、臺灣、澳門等地犯了刑事罪行,只要逃來香港,便可逃避法律制裁,香港警方沒有法律依據處理。
  • 蝴蝶效應/一個香港人在臺灣殺了自己女友,然後導致中國大陸看不了NBA了
    可能有人不懂「一個香港人在臺灣殺了自己的女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了。誰還記得潘曉穎?我來解釋一下,她就是這隻蝴蝶。2018年2月,20歲的香港姑娘潘曉穎和其男友陳同佳前往臺灣旅遊。2018年2月17日凌晨2點左右,因二人爆發口角(具體原因有媒體報導,但筆者認為涉及個人隱私,這裡不具體陳述),陳同佳將潘曉穎掐死。
  • 「12逃犯」只是「棋子」,幕後黑手仍逍遙法外
    導讀:2020年年末,被香港「攬炒派」炒作的「十二逃犯」案終於塵埃落定,罪犯的陳述令「攬炒派」的謊言再次被戳穿。十二逃犯定罪服法香港12名涉嫌「亂港」罪行及違反香港國安法的逃犯,近日在深圳鹽田法院受到了依法懲處,整個逮捕、起訴、判決過程公開透明,讓大家見識到了內地的法治,「攬炒派」和「反華」勢力被重重「打臉」。
  • 香港暴動致80人受傷,外媒竟這樣渲染?!警方還原經過
    對此,香港各界紛紛予以譴責,並呼籲社會回歸法治和理性,儘快通過《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面對一些西方媒體不斷渲染香港警方使用胡椒噴霧和催淚劑,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13日召開記者會講述警方驅散暴徒的經過,強調他們的行動相當克制。
  • 這些漫畫,讓你讀懂香港!
    尤其在日美動漫文化浸淫已久的香港,漫畫已成為新一代交流溝通的語言。6月以來,香港修例風波鬧得沸沸揚揚。期間,90後漫畫新人——小九九在半年多來立身世界、處世時代的敏銳體驗以及對時事政治深邃思考,集結成漫畫欄目《獅子吼》,吸引獅子山下的香港年輕網民的關注。《獅子吼》專欄的諷刺漫畫《最「真誠」的道歉》,生動揭批了8月暴徒圍堵機場後向市民道歉的虛偽嘴臉,綜合點擊量近3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