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人公司出品,林玉芬、高林豹、徐惠康、餘翠華聯合執導,古力娜扎、蔣勁夫、小彩旗、金晨、陳瑤、張若昀、喬欣、姚奕辰、王凱、付辛博、Mike、唐藝昕、張雪迎、江鎧同、翟天臨、陳若軒等聯袂主演的電視劇《青丘狐傳說》已經播出八集,反響不錯,劇中神態各異、辨識度高的諸位靈狐迅速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其實該劇的靈感來源與此前眾多同類電視劇一樣,均取材自蒲松齡《聊齋志異》,雖然題材不算新,但此次起用了一眾年輕、高顏值的小鮮肉、小花,在視覺上也算是給了觀眾不少新鮮感。
《青丘狐傳說》是單元式周播劇,總共六個單元,基本上也就是六個故事。首周登場的是《幻狐·阿繡篇》,熟悉《聊齋》的人大抵都知道,「阿繡」並不是任何一位靈狐的名字,阿繡只是凡間一位普通的大家閨秀,不過,這個故事是由她引出的。故事大概是說靈狐花月來到人間後愛上了書生劉子固,但劉子固已有心上人,是花月的救命恩人阿繡,之後陰差陽錯,劉子固實際上在與調皮搗蛋的花月談戀愛,直到他意識到阿繡早已離自己遠去,便陷入了道德人倫的兩難困境。
「嫌棄夫婦」再合體
只看這個故事梗概,很容易會讓人想起大約在十餘年前,同樣由唐人公司打造的《天地傳說之魚美人》,同樣是誤入凡間然後動了真情的「異類」小鯉魚精(指的是與人類不同的物種,非貶義),愛上了木訥書生,之後也是陰差陽錯,用一個凡人的身份(也是個大家閨秀),與其談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行到末尾自然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書生感懷於鯉魚精對自己的真情,卻囿於人妖殊途的身份壁壘,加上自己一直在跟一個假的軀殼卿卿我我,想想也是夠動魄驚心的。
在某些萬能戲劇內核裡,是不會有「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的情況發生的,某些梗總是能屢試不爽。比如卷福演了Sherlock,接著演圖靈(《模仿遊戲》),大家都覺得好順眼,不止是因為卷福演技好,是因為這樣的不世出的天才都有著共通的「戲劇性」,提煉出來、演繹得好便能給人帶來共通的感受;馬修·麥康納演《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時候能「抽空」(當然是誇張了)去演《真探》,不僅因為兩個角色體格要求相近(都要求極瘦削),也因為兩個角色都十分孤獨,靈魂層面能達到一致。所以戲劇必然是能被歸納的,「好萊塢萬能句型」也不是空穴來風。
《青丘狐傳說》能在一開篇就獲得不錯的口碑,原因就在於採用了非常保險的戲劇內核,觀眾內心有基礎,這樣的故事已經看過千遍萬遍卻並不厭倦。雖然俗套,但俗世中必有真情。其實想想近兩年走紅的一些作品,都有屬於這一類型的故事,去年暑假火熱一夏的韓劇《Oh,我的鬼神君》,講的是一個活潑女鬼上身一個膽小懦弱妹子代其談戀愛,不出所料該劇的編劇在後幾集遭遇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這種如何處理都不討好的事確實好看,卻不好收尾;就連前段時間TVB的「神劇」《無雙譜》中的鯉魚精單元,也受到了不小的關注,在如今江河日下幾乎零熱度的TVB,這可真是奇事。
韓劇《Oh,我的鬼神君》劇照,似乎鬼、妖之類的人物都會被定型成「古靈精怪的小蘿莉」,這樣也更具有戲劇性吧。
不過,雖然開篇的確不錯,而且越看也越能咂摸出滋味兒,但也仍然要委婉地提一下,《青丘狐傳說》的節奏還是略有點慢,一開頭用了幾乎大半集的篇幅介紹了故事的發生地青丘、靈狐們的傳說、一切故事的開端(「魅果被偷」)以及諸位靈狐之間的關係,看似信息量很大,諸位靈狐也都一一現身,熱鬧得很,但是一番看下來,不僅各個靈狐的身份角色沒能分清,一些與故事中心無關的臺詞卻佔了比重。
其實上述都可以用一段文字來概括,接著就進入到各個單元的故事,這樣處理可能比較好。畢竟,對於相當一部分觀眾來說,他們感興趣的就是諸位靈狐下凡後與人類談戀愛的那個過程,從相知到分裂的那個「虐心」,「人妖殊途」的糾結,這些都是最吸引觀眾的看點。青丘只是一個故事的源頭,並不是故事的主發生地,何況該劇的特效(特效大部分集中在青丘)嘛……還是多看看凡間的場景比較好!
狐仙披起嫁衣,也如尋常女子般嬌羞美豔
臺詞是最能體現一部電視劇節奏感的元素,什麼時候該緊,什麼時候該松,大有講究。狐族、靈狐,應該是一個儀式感極強的群體,健步如飛的狐狸們說話、辦事速度也不可能會慢成這模樣。如今放在春節假期這個檔播,不知不覺就也帶上了嗑瓜子嘮嗑兒的屬性,經常嘮了一會兒嗑回來發現還在演上一段內容,這就顯得有點拖沓了。《青丘狐傳說》已經有一個不錯的底子,如果在製作的細節上能夠更精良也是極好的。
【文/水兵月】
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投稿、應聘記者職位請聯繫郵箱:794206937@qq.com
或(電話/微信):18801497413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導。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百度百家,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0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