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帆
作者簡介
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河北省影視家協會駐會副主席、河北傳媒學院二級教授。
一個部隊營職醫官,轉業到地方成了一名駐村片警。落差雖然巨大,但他無怨無悔。第一天上任報到途中,遇上兩個村民打死架,一眾村民圍觀看熱鬧,情急之中上去拉架,卻平白無故挨了當頭一拳。他流著鼻血還為打傷自己的村民開脫。這就是呂建江的為人。他以這樣的形象出場,卻讓作為他上級和師傅的喬科長難以理解,隨口為他定了性「永遠成不了好警察」。默默理解支持他的媳婦利平雖替他感到些許委屈,擔心他「跨行」太大幹不了。面對現實壓力,呂建江在媳婦面前發出錚錚誓言……從2004年脫下軍裝穿上警服,到2017年犧牲在警務站工作崗位上,短短13年的警察生涯,呂建江卻創造了平凡中的偉大,精神上的不朽!
電影《呂建江》精彩預告片搶先看
由河北電影製片廠、北京贏海惠天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故事片《呂建江》,正是以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的「片警呂建江」的真實事跡創作而成。一個投資不足400萬的小成本影片,為什麼令我一看再看,每次都熱淚盈眶,感慨萬千呢?仔細想來,有三個方面:
得益於演員出神入化的傾情表演
勿庸置疑,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但是演員選擇的精準,是影視藝術成功的基本保證。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曾多次審看過多部反映「片警呂建江」事跡的紀錄片、黨建專題片。片中的呂建江都是他生前工作、生活、出警的影像,因此,對呂建江的動人事跡和樸實形象早已耳熟能詳。自從2019年初次審看由著名演員董勇飾演的呂建江電影之後,董勇的形象已完完全全替代了我腦海中真人呂建江的形象,
甚至在我的心目中,董勇就是呂建江。不僅形似神似,已然如影隨行、出神入化了。這恐怕就是表演理論中所說的「入戲」「體驗角色」和「典型化過程」的現象吧,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生活原型中的呂建江樸實無華,心中只有群眾的大事小事,一天24小時,全天候為片區群眾著想,即使如此,還覺著自已缺少「三頭六臂」,在任駐村片警時,便懂得組織群眾共同維護社區治安,依靠志願村民一起抓捕了盜竊者,排除了治安隱患。
呂建江升任警務站長後,職責範圍擴大了,他早就在嘗試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密切與群眾交流,於是自掏腰包,讓徒弟幫自已建起了新浪實名微博,取名為「片警呂建江」。在全國公安系統首創了工作網站,不僅極大提高了出警速率和辦案效率,還被譽為「網上雷鋒」,連群眾丟了家門鑰匙這樣的雞毛蒜皮瑣事,呂建江也要管。董勇在影片中飾演的呂建江,在演繹還原生活的本真過程中,融入了自已對呂建江生活、情感、工作的深切而細緻入微的體驗,這些蓄積的「情感能量」又通過他那一雙飽含深情的大眼睛,釋放、傳遞、感染、融入每一個與之相交、相遇的人。影片中最先出場的是兩位打死架的村民,因劉大腦袋家的狗咬傷了近鄰老高家的孩子,在旁人眼中賠償醫藥費成了誰也解不開的「難題」,卻硬是被呂建江「柔性」地解決了。地產開發商黃總曾誇口承諾,誰第一個在拆遷協議書上簽字,獎勵一萬元錢。誰料事情並不簡單,沒有收到預期示範效果,黃總後悔,開始賴帳。呂建江弄清原委,多次約見黃總無果,便硬闖了黃總宴席。為了給足黃總面子,明知是刁難,他卻一連喝下一瓶半老醋,他以自己充滿深情的雙眼,終於感動了黃總立即兌現諾言。同時黃總還發自肺腹讚美了人民警察,要和呂建江這樣的警察交朋友。
在一次風雨交加出警途中,呂建江和金正路遇外地來城裡醫院生產的產婦躺倒在交通要道路面上,呂建江臨危不亂,指揮若定,一邊讓徒弟金正呼叫救護車儘量開近產婦,化解大堵車的阻礙,一邊利用自已的醫生職業優長,在警車後座上幫產婦接生。風雨過後,天現彩虹,呂建江的雙眼終於現出滿意的深情。
董勇在影片中塑造的呂建江有血有肉,溫暖可親。他不僅對群眾滿含深情,在自己家庭中還扮演著多種角色,對愛妻他是一位多情的丈夫,對女兒,他是飽含父愛的爸爸,對山中的老母親,他又是深銘孝道的大兒子。他面對冒雨前來陋室看望自己的妻子,深情的目光勝過萬語千言,他們久久地深情擁抱著;還有他在和妻子察看新房裝修布局的現場,正在商討老母親住哪更好時,突然接到老家人的電話,當他聽到母親去逝噩耗的片刻,我們從演員董勇的表情中看到了那種無語中哀傷凝滯的目光,表達了多少歉疚、懊惱、遺恨的孝子之心和失母之痛啊……
當兩位老戰友特意攢了一個飯局,苦心勸他一定要從失去慈母的痛苦中走出,重新振作起精神,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無限事業之中時,他的雙眼再次現出了無限的深情……
當呂建江從微博留言中得知一位女大學生將要自殺的信息時,在工作用車都去執行任務了之際,他迅速攔截了一輛計程車連夜趕往郊縣山區……艱難跋涉在崎嶇山路上,一連串的動作表情足以見出他救人的迫切心情。他用微博一邊講著自已和妻子的人生故事,一邊開導和溫暖著這位欲尋輕生的小雨……而最吸引觀眾的是夜幕中董勇的那雙眼晴,閃爍著溫暖、慈愛、和希望的光茫……
有了這場「救人」的經歷,呂建江突然想念起自己的女兒,主動打電話問候女兒,就連女兒也感到意外和驚訝,從父女倆的聊天中,讓我們洞悉到了英雄的兒女柔情……
董勇作為京劇武生出身的演員,曾在多部電視劇中飾演過警察,並有上嘉表現,尤其是在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中飾演的彭德懷,使他的演藝事業攀上了新的高峰。此次他在電影《呂建江》中精彩的演繹,不僅受到專家高度認可,觀眾十分喜愛,而且受到曾經和呂建江朝夕相處的警務站的同事們交口稱讚。觀眾們都從他的眼裡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曖和夏天般的火熱……」
得益於導演精熟的電影駕馭能力
遠澮導演的電影故事片我幾乎都認真看過,如《半碗村傳奇》(劉佩奇、嶽紅主演),60萬投資,卻收穫了電影頻道「百合獎」二等獎;300萬投資的電影故事片《戎冠秀》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他還拍過一部諜戰電影《王牌》,演員陣容強大,資金投入也不少,但這只是他對商業運作模式的一次探索。被稱為「另類主旋律」的電視劇《鎮長》作為中央電視臺2007年的開年大戲,嬴得了業界口碑;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先譴連》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
多年的藝術實踐經歷使他很早就明白,影視藝術的成功秘笈,往往不在於拍什麼,而在於怎麼拍。所以,遠澮導演在選擇和接手每一個新項目時,都會首先考量、權衡它的思想價值和美學價值,然後依據投資額度進行各種要素的科學配置。劇本打磨一定下足力量,主要演員選擇一定精準。在製作過程中,只要是藝術表現需要,從不放過一個場景。所以我們在欣賞他的小成本電影時,總能獲得美的享受。
本片開場,別開生面,在地方戲演出的運動鏡頭中,展開了圍觀群眾的大場面,但觀眾並沒有幾人在看戲,而是在圍觀圈子中兩位扭打在一起的村民「角鬥士」。主人公呂建江一出場就進入工作狀態,無端挨了「當頭一拳」,又被喬科長判為「永遠成不了好警察」。在之後的劇情發展中,雨中搶救產婦的大場景,拆遷施工現場,深夜山中挽救女大學生,以及呂建江犧牲後聞訊趕到醫院送別英雄的大場景,都為主人公形象塑造,電影敘事,氛圍營造,畫面詩意美感,包括音樂烘託,一絲一毫都不含糊。除了男一號演員的戲份,各位配角演員,甚至於一些過場群演也都擺布得得體到位,精彩紛呈。放羊大爺的貫穿細節,辦戶口大媽前後態度的變化,王百順浪子回頭的人生命運轉折,金正徒弟在不動聲色中的傳承,警務站的前後細節對比等等,都在不同階段、各自節點上發酵。共同成就了影片整體的藝術品質。可以說這些都是導演的心血在無聲中潤物的結晶。
得益於精熟結實的劇本
儘管說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但是打磨出一個精準、成熟、結實的好劇本,對於導演、主演和全劇組來說,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
本片編劇是一個小團隊。他們來自不同地方,但在授領任務之後,必須都要熟悉呂建江本人及呂建江周邊人的生活。影片中的許多故事、細節、橋段,甚至語言,都來自於對呂建江及呂建江周邊人們生活的深入挖掘和獨家發現。比如,呂建江曾是部隊營職醫生,在為古村村民建檔立卡時,他不僅為其照像,還用聽診器、血壓計為村民診查,下醫囑。豐富、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由此成為了有著呂建江鮮明印記的「這一個」。影片中還有呂建江莊稼地頭救護王百順娘,雨中救助產婦,一條職業細節連接了眾多生活場景,激活了眾多人物關係。
影片在塑造呂建江英模形象同時,還不忘表現基層幹警的辛苦艱難,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為保一方平安,不惜流血犧牲的崇高品格和奉獻精神。
尤其是影片臨近結尾時,一幕幕感人場面,體現出編劇、導演的匠心所在。利平作為英雄的妻子一個人在替英雄回復著微博信息,因為呂建江的「鐵粉」不相信英雄已經離世,她忍著內心的巨痛一個人在衛生間大哭,為了不讓人聽見,她放開水龍頭希圖用水聲掩飾自己的哭聲……水如泉湧,水如雨簾,水如淚雨啊……這一連串的鏡頭語言再次顯現出導演製造情感高潮的藝術手段。在完成拉升高潮之後,導演讓利平攜女兒出現在醫院搶救室的二層護欄邊,目視一層大廳中的數百名關心英雄生命結果的人們,最後她平靜地告訴人們:「建江累了,他該休息了,讓他睡吧!」在女兒如雨般的淚水中,鏡頭從側面推成利平哀傷的特寫……
影片結尾時插入2017年12月3日呂建江追悼會的實景。
「人雖遠去,精神永存!」時代在前進,生活在繼續,呂建江的戰友們,還在他生前戰鬥過的崗位上,繼續為人民服務著…… (來源:中國電影報,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