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公演,吳昕被淘汰了。
是一字馬,又是舞獅子,儘管她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展現出巨大的能量,但她還是不得不離開《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
表演結束後,上前擁抱吳昕的,是杜海濤。
這個「愛」了她15年的男人,習慣性的鼓勵、擁抱和陪哭,還不忘掏出小紙巾,給自己和他的昕姐輕輕擦乾眼淚。
「這麼煩人,我本來今天沒想在這兒哭的。」
「因為我真的還是覺得很棒。」
吳昕和杜海濤的對話,永遠都是這樣,一個帶著嫌棄而又撒嬌似的埋怨,一個憨憨的、毫無保留的、帶著「你做什麼都對」的包容。
他們的感情,不是愛情、友情和親情,但足以媲美其中的任何一種,他們把「陪伴」兩個字賦予了生命,從15年前走進湖南臺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愛」就與眾不同。
2005年,吳昕和杜海濤參加了同一個選拔節目《閃亮新主播》。
法語專業畢業的高材生吳昕,唱歌跳舞樣樣精通,舞臺上神採飛揚,自信而美麗。
還在讀高三的杜海濤卻在臺上耍寶,說要是讓自己通過的話,就拿假髮打掃全樓,說完還真的薅下頭上的假髮,蹲在地上摩擦。
一個是落落大方、多才多藝的小美女,一個是自帶傻乎乎效果、擅長搞怪的大男孩,兩人都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質,分別拿下了比賽的冠亞軍。
接下來,他們興奮地打開了《快樂大本營》的大門,卻沒有料到,那會是他們人生中最煎熬的時期。
初入職場的兩人,每個月工資只有1500元,經濟條件有限,兩人只好跟另外一個男生,合租在一個三居室。
為了省錢,他們每一天都精打細算,買一碗粉,能分成三份吃,捨不得花二三十塊錢坐車進城,就只好每天倒幾小時的公交。
在上班時,他們兢兢業業。為了不給團隊拖後腿,借著去廁所的藉口,蹲在裡面偷偷背20分鐘的臺詞。
在下班時,他們彼此鼓勵。因為兩人都不太敢在臺上說話,所以每天下班回家,最常聊的話題,就是各自今天在錄製中說了幾句話,惋惜哪幾句說得不好可能會被後期剪掉。
說著說著,還會抱在一起哭,但是他們從未退縮,兩個人在窘迫的環境裡結伴前行,相互溫暖。
久而久之,兩人的感情日漸深厚。
杜海濤曾經在節目中,就借著許多由頭,跟吳昕「表白」過很多次,說自己很喜歡昕姐。
吳昕看似沒有任何表示,但在心裡,她都記著海濤對自己的好,點點滴滴,都沒有忘記。
每次吃飯,他把自己的那份吃完後,總會偷吃吳昕那份,但吳昕知道,是因為自己吃不了辣,所以海濤要把帶辣椒的部分吃光;
杜海濤時常埋怨吳昕把玩具堆得滿屋子都是,但每次在外邊看到可愛的玩具,還是會買來送給吳昕。
或許,作為杜海濤口中的「昕姐」,她比杜海濤更明白這份感情的難得,也更明白,當友情觸碰到愛情時是有多麼的脆弱,當愛情變成親情後,又儘是索然無味。
幸福是嬌貴,需要合適的距離,太遠或太近,都會傷到它。
於是,吳昕更願意做杜海濤的傾聽者,而表面大大咧咧的杜海濤,在吳昕面前就會「淚失禁」。
由於兩人一起長大,吳昕能快速準確地找到杜海濤委屈的點。
杜海濤曾經試過在凌晨三、四點,給吳昕打了一個半小時電話,不說話,只是大哭,哭完了,就又拾起了繼續前進的勇氣。
一次,吳昕在40℃的戶外拍攝奔跑的戲,看到杜海濤發來一句「不開心」,就主動撥出一通電話給他。
作為一個不經常主動給人打電話的人,她知道杜海濤需要她,她就會去安靜地聆聽。
2018年湖南衛視的小年夜晚會,杜海濤作為主持人嚴重口誤,念錯了贊助商的名字,又因為應急表現差,被罵上了熱搜。
他忍著淚水,下臺後第一時間給吳昕打電話,就像個孩子犯了錯,慌張地去尋找自己最親近的人。
有人嘲諷他,他卻傲嬌地說:「我就喜歡在昕姐面前哭。」
可沒有男人喜歡在女人面前哭鼻子,如果哭了,就是因為信任。
或許,這就是他們之間最珍貴的東西。
杜海濤在慢慢成長,他在吳昕遭前男友盜號,並跟蹤報復時,義無反顧地站出來,一句「我在」讓人動容;
他在節目裡,第一時間照顧被「懲罰」的吳昕,凡事都要擋在她身前;
他不再把愛呀、喜歡呀掛在嘴邊,而是變成一個會在女孩背後默默支起一片天的男人,知道有些事,做了就是做了,沒必要說。
有一次,兩人一起上節目,就被問到會對TA的另一半說什麼。
吳昕說:
「希望他的另一半可以理解他,可以支持他所有的想法和決定。因為杜海濤這個人有的時候做的事情挺匪夷所思的,但就是好好的支持他就可以了。」
海濤的回答是:
「我希望,他一定要,比我更愛她。」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相互扶持,相互溫暖,一起熬過最苦的夜,也喝過最甜的酒。
曾經的大姐姐,曾經的大姐姐開始「乘風破浪」,曾經的幼稚弟弟,成了有擔當的男人。
這15年來,吳昕見證了,也幫助了杜海濤的成長,當她把杜海濤交給沈夢辰時,相信只會是無限的祝福。
有些「愛」沒必要開口,因為說出來,反而會失去了顏色,這麼靜靜地在彼此的生活間流淌,才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