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跨年,15年江湖
跨年演唱會不是「春晚」式的自我改良
而是走了一條通過市場競爭、激勵文藝創新的路
放在今天來看,對中國電視界仍有著彌足珍貴的價值
馬上,又是各家跨年大戰了。
而做脫口秀的李誕,卻在這個時候推出了一檔「反跨年」。這個節目有個偉大的野心,想要解構「跨年」的概念。
他提到了跨年的鼻祖——湖南衛視和它的《超級女聲》。
今年,整整過去了15年。
「跨年」,已經是大部分年輕人都知道的概念。而在2005年,「跨年」就像今天的55節、99節、618、雙11一樣,只是一個商業概念。
2005年,湖南衛視創造「超女」神話後,宣布將在12月31日晚舉辦 「快樂中國跨年演唱會」。這是中國內地第一次提出「跨年概念」。晚會的舉辦地,就在距離湖南廣電不遠處的湖南國際會展中心。
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跨年晚會怎麼做?是要按超女「巡迴演唱會」的套路走?還是一場各路明星的「拼盤」?
導演組當然明白,如果只靠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超女撐場,可能難以實現超女比賽的盛況,更難帶得動更多潛在的電視觀眾。因此,第一年跨年就果斷請來了謝霆鋒、潘瑋柏、陶喆等港臺大腕助陣。至此,這臺晚會被賦予了更加厚重的文化意義:平民偶像與天王巨星同臺。
首屆跨年,讓芒果臺嘗到了甜頭。2006年的最後一天,第二次跨年演唱會如約而至,不過舉辦地移到了深圳的世界之窗。選擇在南方,不僅可以讓歌手在戶外歌唱,也和那個時候流行的戶外晚會潮流相適應,時不時放點菸花。
此時,尚雯婕已經以歷史最高票數成為當年超女總冠軍,三屆超女冠軍同臺成了演唱會最大的噱頭。基於類似的考慮,晚會還邀請了張信哲等港臺大腕加盟。
這一幕,是不是像極了正在惡戰中的雙十一晚會?
第三次跨年演唱會,仍然在深圳世界之窗。這一晚,他們拿下了當時統計樣本下的3.15%的收視率,這是2007年全年所有綜藝節目中的最高收視。
這一巨大的商業價值,立馬就被其他衛視盯上了。
2008年的奧運年裡,湖南衛視暫停了超女快男項目。得益於幾年來積累的藝人庫,08跨年完全不缺明星。
(早期的跨年演唱會外宣海報上還有天娛的logo)
而當晚更引人矚目的是,07年快男冠軍陳楚生不辭而別,臨時缺席湖南跨年,隨後單方面宣布和天娛解約,成為當年震驚娛樂圈的大事件。
從這時候開始,越來越多地人去指責湖南的跨年,說更像是天娛公司的藝人大聯歡。與此同時,湖南衛視之外,早已是風雲際會、百舸爭流。
2008年底,還沒有《非誠勿擾》的江蘇衛視,開始舉辦跨年演唱會,大量市場化明星加盟,演唱會初露鋒芒。但在當時的對比下,這臺晚會還並沒有對湖南衛視構成威脅。
2009年底,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在深圳舉行,由天娛馬昊團隊操刀,依然主打天娛藝人。江蘇衛視跨年移師廣州,兩檔跨年晚會齊聚廣東省。
江蘇與華誼方面的方大同、陳楚生、周筆暢、縱貫線等藝人合作,明星陣容也異常強大。
演唱會播出後,江蘇和湖南在收視率和收視份額以及樣本上玩了個小小的概念遊戲,各自對外宣稱「收視第一」。但這已經意味著,江蘇衛視作為一股迅速崛起的平臺力量,首次威脅到湖南在跨年這塊蛋糕上的份額。
「贏了演唱,輸在跨年」。有知名的電視評論人如此評價江蘇衛視的跨年。說他們晚會品質高,但少了一些跨年的因素和氣氛。但也從此,江蘇的跨年牢牢把握了「口碑」的優勢,成為後來兩年裡動搖湖南「衛視老大」力量的主力軍。
2010年底,湖南衛視對外宣布, 2010-2011的跨年演唱會由洪濤擔任總導演。這意味著,天娛以「藝人為中心」的跨年執導時代,結束了。
來自衛視團隊的洪濤接手後,顯然更加注重晚會如何提升湖南衛視的平臺影響。
那一年,洪濤剛剛做完《2010快樂男聲》的總導演,而這一屆被認為是超快系列中影響力最弱的一屆。
就在護衛艇(梅丸君註:湖南衛視粉絲的暱稱)們集體唱衰的情況下,節目播出後,洪濤執導「給力2011」跨年演唱會收穫了大量掌聲和讚賞。
得到這些褒獎並不容易,洪濤首先邁出的一步,就是不再把跨年演唱會做成天娛藝人的聯歡會。除了李宇春、張杰等一線大牌單獨宣傳外,絕大部分選秀藝人在外宣時都有個統一的集合名稱——天娛群星。
從2008年開始,天娛都會拍攝跨年單曲MV。單曲由天娛群星演唱,其旋律也同時運用於下一年衛視頻道的形象包裝。洪濤之後,這些耗錢耗資源的主題曲項目逐漸被弱化,直到後來廖科執導後被取消。
(2008年天娛群星拍攝跨年MV《快樂由我》的花絮)
另一個改變,是晚會首次轉戰從室外轉戰室內,規避了因天氣對晚會直播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也給大量的技術手段運用提供了前提條件。
「給力2011」這臺演唱會上,全息投影這項技術進入大陸觀眾視野。利用這個技術,電視觀眾可以看到鬱可唯和鄧麗君、李霄雲和梅豔芳隔空對唱。這比2012年哈文導演的央視春晚上對全息投影的首次使用,還早了一年以上。
(利用全息投影技術,將鄧麗君的影像資料投射到舞臺,實現跨時空對唱)
此外,還有龔琳娜的《忐忑》、王菲的《願》等節目,也在後來成為經典。
(龔琳娜在湖南跨年上《忐忑》的誇張造型)
(即使零點後出場的王菲,也動搖不了鐵打的跨年嘉賓李宇春)
彼時,一方手中有一張王菲的王牌,江蘇就會立馬拉來國際巨星艾薇兒。更有某明星在跨年當晚趕場2家衛視的直播。
除了國內的大牌,火熱一時的韓國偶像天團如SJ-M、F(x)、少女時代也是重金邀請的對象。為了擴大明星陣容,某衛視曾不惜花重金買下韓國某跨年晚會的版權,最後因直播時間緊張,韓國某團的表演還未結束,畫面就切回到了現場。
(蔡依林幾乎年年都參加內地和中國臺灣的跨年演唱會)
總之,進入搶人大戰階段,在大牌明星陣容上,江蘇衛視和湖南衛視幾乎瓜分了整個娛樂圈。也就在這個時候,人們開始關註明星的出場費,以及衛視惡性競爭的鋪張浪費,有關部門的管理條令呼之欲出。
2012年,「限娛令」讓湖南衛視低迷了大半年。同時,江蘇衛視憑藉《非誠勿擾》迅速崛起,在全年黃金檔收視等指標上甚至擠下了湖南衛視,拿到了第一。
7月起,湖南衛視絕地反擊,洪濤團隊又憑藉周四檔娛樂節目《百變大咖秀》大獲成功。接近年底時,湖南臺內部進行了一次對《我是歌手》的製作團隊的內部競標,最後,洪濤拿到了這個機會。
至此,洪濤無暇顧及2012-2013跨年演唱會,而是全身心投入到開年的《我是歌手》製作中去。跨年總導演的重擔,就落在了湖南另一個製作力量——廖珂團隊身上。
這一年,演唱會重回湖南會展,而且請來了劉德華,因燒傷隱退2年重新回歸的俞灝明也成為晚會看點,這一年的另一個宣傳噱頭,就是05超女的歷史性同臺。
這一年,有14家電視臺同時宣布舉辦跨年。最具競爭力的江蘇衛視的跨年陣容空前強大,不止請來了張學友等強大陣容,也玩起了全息投影等技術流。
(2013年江蘇衛視請來兩位天王壓軸)
面對空前強大的競爭壓力,湖南衛視手裡的確「沒幾張牌」。聰明的導演團隊開始玩起了文字遊戲,主動推翻7年前自己率先打造的演唱會概念,將」跨年演唱會」更名為「跨年狂歡夜」,打造全民同樂全民狂歡的新年盛典。
(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將節目名稱做了修改)
然而,觀眾最後發現,湖南方面所謂的 「狂歡」,其實與以往的演唱會並無實質差別,再加上直播中各種細節把控的失誤,遭來網友大批吐槽。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臺晚會收視成績卻出奇的高。借用此前對江蘇衛視的評價,在這次競爭中,湖南衛視是「贏了平臺,輸了晚會。」收視多虧了湖南衛視的平臺撐起來的。
面對數據上的差距,江蘇衛視顯得很坦然,並在1月2日官方微博上大方回應「收視率第2」,依然牢牢抓緊口碑這張牌。
隨著真人秀節目大熱,一線衛視都擁有了自己的王牌節目。這成為跨年演唱會的新型打法——利用熱播節目的長尾效應。
2013-2014跨年,各大電視臺熱播節目大放異彩。例如,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橫空出世,餘熱不減,例如林志穎和張亮,還有《我是歌手》競演歌手的加盟更是情理之中。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學員,也足夠撐起一場跨年晚會。
(2014年浙江衛視跨年以奔跑吧兄弟為主題)
從2008年開始,江蘇衛視一直在挑戰著湖南衛視在跨年市場上的絕對壟斷。作為連續6年的「挑戰者」,江蘇衛視宣布,2013-2014年跨年演唱會將暫停舉辦。
2014年底,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更名為「新年演唱會」,但播出時間是2015年1月1日播出。
和江蘇一樣失落的,還有數十個舉辦跨年晚會的衛視們,他們有的走小眾路線,有的主打地域特色。它們努力生產著內容,可是越努力越沒人看。它們希望,在年底鋪天蓋地的跨年宣傳稿中,你可以留心多看它一眼。
2015年底,巨變發生。
由於對電視晚會的調控政策,湖南衛視首次失去了31日晚上電視播出跨年演唱會的機會。
剛剛小有成色的芒果TV,救了這臺晚會。他們在跨年夜在網絡直播,元旦夜在電視直播,取得了網絡影響力和電視收視率的雙豐收。
而與此同時,一次改變格局的人才流動也發生了。
李宇春正式獨立成立工作室,在完成了長達10幾年的「超級女聲3強」零點合體夢想之後,也在次年正式告別湖南衛視的舞臺。
從此,李宇春將連續出現在江蘇衛視的跨年演唱會的舞臺。而且,依然是0點嘉賓,一直是。
沒有了0點大咖,湖南衛視迅速找到了新的跨年節奏感。將TFboys分成三個時段出現,三小隻單飛發展後,又以個體表演串聯整場舞臺。
同時發生人才流動的,還有視覺和技術力量的比拼。江蘇衛視開始聘用曾多年為湖南衛視創作的視覺團隊,不斷創新,將跨年的視覺系做到了極致。
在多個維度上,江蘇力量大增,衛視跨年進入寡頭競爭階段。
那一年,江蘇衛視就通過一個震撼的鯨魚虛擬投影,震撼了第二天的娛樂頭版。這是跨年演唱會有史以來,第一次因技術而走紅,是技術成熟的標誌,也是觀眾成熟的標誌。
而此時的湖南衛視的跨年演唱會鏡頭裡,螢光色的粉絲燈牌,正形成鏡頭避不開的「光汙染」,破壞了舞臺設計的美感。
雖然近幾年江蘇衛視在新IP方面有所減少,但主打鏡頭視覺呈現的跨年演唱會,卻逐漸成為了一張打得響的王牌。
無論你是否認可,這種以鏡頭呈現為中心的視覺系跨年,的確成為了一種潮流。
湖南衛視也受此影響,從2017年底開始,在宣發階段就宣布「拒絕粉絲燈牌」,不僅如此,還在直播現場搭起了一個監督鏡頭:「___家的粉絲,請把燈牌放下來「。這樣費盡心思的操作,就是要維持晚會播出的視覺效果。
2019年底的湖南跨年,進入零燈牌階段。
但他們也迅速發現視覺路線的弊端:一味追求電視播出的視覺效果,也會喪失一些現場氛圍感。技術從來都是雙刃劍,要綜合考慮到使用的「時」、「度」、「效」的問題。
去年,往年跨年常常用到的鋪滿現場的虛擬包裝,在各大晚會中都有所收斂。這說明,大家都逐漸意識到燒錢的虛擬效果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效越好。視覺創意要為「好看」服務,更要為「有意思」服務,這樣才會讓每一個藝術效果出現時,才能收穫「巧奪天工」的稱讚。
如今,戰場已經從大屏走向小屏了,誰能拿下今年的冠軍?
15年跨年,15年江湖,跨年演唱會之於中國電視界有著彌足珍貴的價值:
它沒有走「春晚」式的自我改良道路,而是走了一條通過市場競爭、激勵文藝創新的路。它不必考慮大型敘事,也不必擔心類型多元。只需要一年年地搞音樂,一次次地反思,就能一屆屆地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同樣,那些廣為傳唱的明星作品,也都誕生於最激烈的競爭中,優勝劣汰實現了節目的自我淨化,最終服務於我們的電視觀眾。
2020年10月,電視金鷹獎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最佳綜藝,頒發給了江蘇衛視2019-2020跨年演唱會。
這就是對跨年演唱會最大的價值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