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聚焦: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外觀評測

2021-02-14 科技視說新語

相機加上鏡頭就好比衝鋒鎗裝上了瞄準具,大大的增強了視野和精準度。如今的數碼市場,可能鏡頭的出入比相機本身來的更加「猛烈」。因為鏡頭的交替使用可以使攝影師們的作品有著不同方向層次的轉變。現在,我們科技視訊評測室拿到了一新款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很多網友都把這顆鏡頭戲稱為」大眼睛」。M.ZUIKO鏡頭的技術不斷創新並融合,提供給用戶們令人著迷的影像素質和便攜性。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包裝

 

規格

焦距25mm (35mm 等效焦距:50mm)

視角:47°

最近對焦距離:0.3m

最小視野率:157 x 118 mm

光圈葉片數量:9片(圓形光圈)

最大光圈/最小光圈:f/1.2、f/1.6

濾鏡尺寸:直徑62mm

尺寸:Ø70 x 87 mm

重量:410克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整體外觀分析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

           這款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鏡頭是一個定焦鏡頭,很好的延續了PRO系列的風格,採用金屬材質製造,以黑色為主色調。鏡身表面金屬光澤非常有質感。雖然這款鏡頭採用緊湊輕量化的鏡頭設計,但體積上與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相仿,在奧林巴斯眾多定焦中已經算大塊頭啦。這款鏡頭的鏡身中布置了多處密封圈,實現了防水濺、防塵能力,與同樣具有防水濺、防塵、防凍功能的OM-D機身組合,可提升戶外和複雜氣候環境下整套器材的可靠性。該型號產品具備了PRO系列強大的近距離拍攝性能,其工作距離與對焦距離分別為19.5cm與30cm,其近攝能力遠非全畫幅50mm能相比。

     這顆鏡頭有兩大亮點。一是直接跳過了f/1.4直接衝向f/1.2,第二個是在這顆鏡頭「出世」之前沒有一款比f/1.8光圈更大的鏡頭了,筆者也是嘆為觀止。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前臉特寫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PRO鏡頭大量採用了特殊的鏡片,用於抑制能夠對解析度性能造成負面影響的球面像差以及彗形像差。此外,這款鏡頭所採用的特殊鏡片,也能夠減少因軸向色差導致的顏色溢出現象,進而改善最大光圈情況下的成像質量。上述特殊鏡片的使用,強化了在最大光圈條件下,鏡頭的解析度性能,以及立體感。這款鏡頭同時也應用了全新的納米Z塗層技術,可抑制鏡頭的重影和眩光現象,讓拍攝的圖片更為清晰銳利。至於濾鏡口徑這款鏡頭達到了62mm。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俯視圖 

        從上往下看這顆鏡頭,頂部的LC-62F鏡頭蓋很好的保護了鏡頭部分。碩大的奧林巴斯LOGO在鏡頭蓋中央,在戶外使用時一眼就可被認出。

       這款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圓桶「。當鏡頭蓋打開後,又是一隻高解析度的「大眼睛」。給人的感覺就是一顆專業鏡頭。機身四周也是採用了金屬的架構,各別地方有磨砂的設計,方便了抓握時的穩定性。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外觀細節分析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對焦環

手動對焦離合機構,可在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兩種模式之間隨意切換。只需向內拉近對焦環,便可將自動對焦模式切換為手動對焦模式,以便用戶在理想的聚焦距離完成拍攝。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鏡頭標識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鏡頭底側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鏡頭的按鈕設置十分簡易。只有一個自定義的L-Fn按鈕,用戶可利用照相機,將目標功能指派給該按鈕。一旦指派成功,只需按下該按鈕,便可激活或取消目標功能。在上圖中的右側也顯示了這顆鏡頭最大倍率的標識。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接口部分

奧林巴斯這款鏡頭接口部分採用了金屬設計的卡口,卡口周邊一圈用了橡膠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與相機的契合度。同時橡膠環的作用大家也知道,給予了這顆鏡頭防水滴、防塵的保護性能。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鏡頭遮光罩

遮光罩內部設有坑紋,有助阻隔光害。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外觀總結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鏡頭全身基本是金屬材料打造,體現出了其優越的質感,獨特的L-Fn按鈕使用戶們對於這顆鏡頭的上手難得大大減小。筆者認為這款定焦鏡頭非常適合戶外的近距離拍攝,效果十分出眾。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外觀優點:

1.全身採用金屬材料打造,優雅的設計風格。

      2.鏡頭只有一個自定義按鈕,手動對焦簡單便捷,舒適的操控。

      3. 提供優質的焦外成像效果及較高的解析度。

      4.可靠的防塵、防水濺結構

      5.近距離拍攝性能強悍。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綜合評分表

相關焦點

  • 奧林巴斯 M.ZUIKO Digtal 60mm F2.8 Macro 微距鏡頭體驗報告
    當然在樣片方面本人還是十分擔憂的,畢竟按快門靠的是個人實力和經驗,自知對我這新手來說挑戰還是非常大的,不求能出來多麼專業或者大數毛一樣的樣片,但力求出來能給讀者提供一定參考價值的及格樣片。Olympus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60mm F2.8 Macro微距鏡頭
  • 為街拍而生 奧林巴斯 17mm f 1.2 PRO
    奧林巴斯M.ZUIKO DIGITAL ED 17mm f/1.2 PRO(以下簡稱17mm f/1.2),在M4/3系統上35mm等效焦距34mm,配合1.2的超大光圈以及大量採用特殊鏡片的複雜設計,實現了柔美的焦外效果以及出色的解析度性能,是一隻不容錯過的高級鏡頭。
  • 奧林巴斯 ED 12-200mm f/3.5-6.3現場試用 | CP+2019
    在今年的2月13日奧林巴斯正式發布了M.Zuiko Digital ED 12-200mm f/3.5-6.3鏡頭,這支鏡頭焦距實際等效
  • M.ZUIKO DIGITAL ED 12-45mm F4.0 PRO旅行街拍制勝法寶
    當奧林巴斯已經擁有超級優秀且表現出眾的PRO鏡——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和M.ZUIKO DIGITAL ED 12-100mm F4.0 IS PRO時,為什麼還要製造另一個標準變焦鏡頭?很多人都在質疑焦段範圍覆蓋重疊的問題,我們是否需要另一支標準變焦鏡頭?我個人認為擁有更多的選擇並不是一件壞事。
  • 高品質成像&觸摸自拍&豐富功能 奧林巴斯E-PL8評測
    ,代表著高品位的影像格調,其最新的產品奧林巴斯E-PL8已經來到了科技視訊的評測室,我們已經對奧林巴斯E-PL8的外觀進行了評測,這是一款造型簡約精緻的可換鏡頭數位相機,本文我們將通過樣張來為您詳細介紹這款相機的拍攝性能。
  • 奧林巴斯PEN Lite E-PL6相機與M.ZUIKO 14-42mm f/3.5-5.6鏡頭簡評
    我的建議是翻奧林巴斯PEN Lite E-PL6相機與M.ZUIKO 14-42mm f/3.5-5.6鏡頭這個組合的牌子,在我心中他們可謂是絕妙的旅行組合。通常情況下,我們可能會在諸如又大又沉的單眼相機、或是卡片機、智慧型手機、亦或是無反相機之間做出選擇。
  • 【自然攝影新銳器材評測-2】奧林巴斯8mm f1.8 Pro魚眼鏡頭,自然攝影新視角!
    2015年5月12日,奧林巴斯同時發布了兩款震驚業界的鏡頭。7-14/2.8 Pro我們之前已經以20多張照片的實拍對比評測檢驗了其光學素質,這隻鏡頭無愧於M4/3陣營「大三元」的封號,在野外各種極限創作條件下均表現出穩定卓越的特性。而本文將要評測的主角:奧林巴斯M.
  • Z70-200mm f/2.8評測 尼康最新光學技術帶來什麼
    【PConline 評測】尼康Z系列微單發售至今,鏡頭群已經擴充到十多支,這次的尼克爾 Z 70-200mm f/2.8 VR S是「大三元」的第二支,第一支是去年2月發售的Z 24-70mm f/2.8 S。或許有人會覺得70-200mm是「大三元」裡使用率最低的一支,它有點重,中遠距離的射程,需要攝影師對拍攝物有一定的距離感。
  • 寧靜小痰盂 佳能EF 50mm f/1.8 STM評測(全文)_佳能 EF 50mm f/1.8...
    說起佳能的50mm鏡,從f/1.8到f/1.2都可謂是有著相當年份和歷史的經典鏡頭了。而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我們終於等到了佳能在數碼時代帶來的50mm新鏡——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50mm f/1.8鏡頭產品,新鏡頭加入了STM馬達技術、並全面提升了鏡頭的做工和質感。
  • 評測| 佳能RF50mm F1.8 STM,一千五的「痰盂」值不值?
    好在佳能並沒有讓大家等待太久,在去年末的時候RF版本的50mm f/1.8 STM終於上市。它終於來了…就這款產品的外觀來說,可聊的著實不多。RF 50mm f/1.8 STM保持了佳能RF鏡頭一慣的設計風格。
  • 數碼思維的創新 奧林巴斯E-M1II深度評測
    這也是奧林巴斯影院4K(C4K)的優勢所在。本次評測,我使用的鏡頭為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和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同屬PRO系列的鏡頭可以帶來極佳的成像能力。
  • 駐留曼妙之夜:奧林巴斯E-M5 Mark III行攝評測
    本次評測使用的是奧林巴斯E-M5 Mark III配備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兩支鏡頭,等效焦距範圍為24-80mm。
  • RF85mm f/1.2 L USM評測:極致傳承的驚世之作
    如果問到佳能的人像鏡頭質量最極致的是哪款,我想大家都會毫不猶豫說起那兩款經典的f/1.2超大光圈定焦鏡頭——EF 50mm f/1.2L USM和EF 85mm f/1.2L II USM。  隨著新生代RF卡口鏡頭的誕生,這兩款遠近馳名的頂級人像鏡頭也終於迎來了更新,在RF50mm f/1.2 L USM之後,今天我們PConline評測室也終於拿到了這款驚世之作RF85mm f/1.2 L USM。
  • 尼康AF-S 尼克爾 70-200mm f/2.8E FL ED VR
    目前尼康用戶可以選擇的70-200mm,主要有AF-S 70-200mm f/2.8G ED VR II(大竹炮)、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電磁炮,最新一代70-200mm f/2.8)以及AF-S 70-200mm f/4G ED VR(小小竹炮)。
  • 時隔25年的升級 佳能50mmF1.8STM深度評測
    時隔25年後的今天,佳能正式發布EF 50mm F1.8 II鏡頭的更新版本——EF 50mm F1.8 STM(以下簡稱佳能50mm F1.8 STM)。和前代相比,佳能50mm F1.8 STM的外觀煥然一新,徹底擺脫了過去較為廉價的做工。新50mm F1.8由過去的塑料卡口升級為金屬卡口,使其更具有耐用性。
  • 精緻體驗 奧林巴斯OM-D E-M10III樣張評測
    最近,我們評測室拿到了奧林巴斯OM-D E-M10III。
  • 沒有短板的M4/3廣角鏡皇,松下DG 12mm/f1.4評測
    可以說M4/3是現階段最完善的無反系統之一,去年發布的奧林巴斯E-M1 ii和松下剛剛推出的GH5更是代表著整個影像行業的最高水平。 相信有很多人都是被M4/3眾多小巧高素質的定焦鏡頭吸引入的坑,而這也是M4/3最大的魅力之一。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枚鏡頭就是M4/3高素質定焦鏡頭的代表,松下DG SUMMILUX 12mm/f1.4。
  • 塑造SP經典 騰龍35mm F/1.8 Di VC USD海外評測
    此次我們選擇SP 35mm F/1.8 Di VC USD來一探究竟,看看騰龍的定焦鏡頭素質幾何。(目前對應佳能EF卡口跟尼康F卡口,索尼A卡口預計稍後推出)外觀操控  從鏡筒設計來說,騰龍跟之前的設計也有很大的不同。
  • 真正的刀銳奶化 佳能RF50mm f/1.2L評測
    而在這首批的四支鏡頭中,RF50mm F1.2 L USM的關注的非常高,不僅是因為其配備了f/1.2的大光圈,更是因為其是一支更換了卡口的50mm標準定焦。片研磨非球面鏡片、1片GMo非球面鏡片、採用ASC鍍膜) ·最近對焦距離:0.4m ·最大放大倍率:0.19× ·環形USM超聲波馬達驅動 ·濾鏡尺寸:77mm ·鏡頭尺寸:89.8mm×108mm ·鏡頭重量:約950g作為佳能EOS R的首批鏡頭,佳能RF 50mm F1.2L USM鏡頭的發布可謂是備受關注,畢竟首批鏡頭中就出現f/
  • 佳能RF 50mm f/1.2評測
    在EF鏡頭時代,佳能有過50mm f/1.0,後來演變至50mm f/1.2,這枚鏡頭髮布於2007年。在2018年我們迎來了RF時代的全新升級,全新的50mm f/1.2是一顆完完全全重新設計的鏡頭,有著極佳的畫質表現。很多用戶表示,目前已公布的RF鏡頭中最具有吸引力的鏡頭正是這枚50mm f/1.2。究竟這枚鏡頭實際表現如何,今天我們就帶來詳細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