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M10 深度體驗

2021-02-14 徠卡攝影那點事兒

常常在攝影圈子裡面聽到大家談及「德味」、「毒德大學」、「刀銳奶化」.甚至成為了一種對他人作品讚美的有趣表達。

可見大家對於德國製造的相機別有一番喜好,更具體一點來說應該是大家對徠卡製造的相機多少有著「有朝一日能抱回家」的想法。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徠卡相機或許諭示著最終的追求,不必是一臺十全十美的相機,但它一定能讓你感受純粹攝影的樂趣,和喜歡 Sport Car 的朋友鍾情手動檔一樣。無論從現實角度的售價來說,還是從與眾不同的成像特色來說,徠卡都能承託起「終極追求」的厚望。

經典復古之下,能夠藏著一份與時俱進的心?情懷和實用能否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作為徠卡 M 系列的續作之一,徠卡 M10 延續了 M 系列經典復古的外觀元素,質感細膩且結實的金屬材質搭配大面積蒙皮,經典之餘又不失時尚的造型正正符合這個時代下的主流審美觀,因此有無數攝影愛好者鍾情於徠卡。

上手徠卡的第一感覺是相當精緻而且紮實,從金屬的打磨質感和每個小部件的精細雕刻就不難看出,即使這些外觀上的細緻追求並不能為畫質帶來明顯的提升,但正是因為這種極致才展現了「德國製」的工匠精神。



▲ 快門按鍵位置的開機鍵有所精簡,連拍設置被移至主菜單





徠卡 M10 的機身線條非常簡潔,沒有冗餘的修飾。之前頂蓋的 Leica 標識在 M10 上取消了,只剩下熱靴位置能夠看到 LEICA M10 和機身編號。不過徠卡 M10 正面的「可樂標」沒有像 M-P 那樣取消了,因此外觀層面來說徠卡 M10 是一臺「完整」的徠卡。

相比主流的微單相機來說,徠卡 M10 的重量的確不算輕,如果第一次拿徠卡 M10 的話,很難想像小巧的機身其實也有著沉甸甸的感覺,但能讓人感覺到相當紮實。

實際上徠卡 M10 比起徠卡 M Typ 240 而言重量已經降低了 20g,頂蓋的厚度相比徠卡 M Typ 240 少了 4mm,徠卡 M10 是有史以來最纖薄的 M 系列數位相機,尺寸的縮小並沒有明顯影響到握持感,這種改變也是讓人比較滿意的。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徠卡 M10 帶來了更輕薄的機身,電池容量則降至 8.2Wh,使用實時取景的續航大約是 200 張,如果使用旁軸取景會相對省電很多,續航可大幅增至約 500 張。仔細想想其實用旁軸取景才是徠卡的精髓和樂趣所在,500 張左右的續航其實也能滿足,畢竟這不是一臺單反。

機身的底蓋依然採用可拆卸式,這是徠卡 M 系列相機從膠片時代延續過來的特色,更換電池和存儲卡都需要將底蓋拆卸,使用時必須安裝底蓋才能正常使用。

雖然如今看起來這個設計顯得有些累贅,但徠卡表示這樣能獲得更好的防塵防滴濺特性,而且能夠將機身的螺絲隱藏起來,增加觀賞性。







ISO 轉盤是徠卡 M10 新增的設計,金屬質感的旋鈕,紅色醒目的警示圈,做工相當精緻。除了 ISO 100-6400 之外,還有 A(自動)和 M(自定義),A 檔在系統中可以設置上限,M 檔可以設置轉盤上所沒有的指定 ISO,ISO 轉盤的加入意味著調整 ISO 變得更加直接靈活。

這樣一來 M10 在關機狀態下也可以調整曝光的「三要素」快門速度、光圈和 ISO,假如對不同場景下的曝光比較熟悉的話,調整好三個參數之後開機只需要對焦按下快門即可,操作效率非常高,這點在使用 X-Pro 2 的時候其實就能體會到。

但徠卡新增這個 ISO 轉盤的問題就在於它的防誤操作設計,ISO 轉盤需要提起才能轉動,但是「提起」這個動作並不容易通過單個手指完成,因為阻尼比較大,需要兩個手指拉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驗。



在徠卡 Q 上其實可以看到了很多徠卡大膽試新之處,例如加入了 Wi-Fi 功能。這次徠卡 M10 也搭載了 Wi-Fi 傳輸功能,也是 M 系裡首次搭載 Wi-Fi 功能的相機,不過也取消了視頻拍攝功能,相信購買徠卡的用戶也不會太過在意這個可有可無而視頻錄製功能。



▲ 連接相機建立的 Wi-Fi 之後,需要點擊兩次圖標才能使用



手機方面需要安裝 Leica M 這款 App,與徠卡 Q 所用的 Leica Q 並不能通用。連接方式非常簡單,打開相機 WLAN 功能之後,手機連接相機建立的熱點,然後在 Leica M 裡面點擊兩次連接之後,就可以遙控相機以及查看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徠卡 M10 支持將 DNG 和全尺寸 JPG 照片傳輸到 iOS 10.2 系統版本以上的設備,對於畫質有極高要求的用戶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功能。Wi-Fi 傳輸比較穩定,速度也令人滿意,達到了 Canon Connect 那種水準(佳能的 Wi-Fi 傳輸速度是比較快的),如果只是傳輸壓縮尺寸的 JPG,基本達到了 2 秒 / 張的速度。





旁軸取景在徠卡 M 系列的光輝歷史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個眼睛負責觀察場景,一個眼睛負責觀察取景器,純粹的攝影樂趣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於這個能夠聯動測距的旁軸取景,與富士 X-Pro / 富士 X100 的旁軸取景原理並不相同。

徠卡 M10 的旁軸取景器有了進一步的優化,取景器較之前擴大了 30%,放大倍率增加至 0.73 倍,因為沒有配備屈光度調整,眼睛距離目鏡最佳的距離也增長了 50%,細心照顧到佩戴眼鏡的用戶。旁軸取景器的優化,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取景窗更加寬闊明亮。



在旁軸取景器內,其實徠卡會根據安裝不同焦段的鏡頭,通過推動卡口上的裝置,自動調整取景框線,降低了旁軸取景時對實際畫面的預判難度。位於鏡頭旁邊的撥杆,就是用來切換不同焦段時在旁軸取景器內所看到的取景範圍,包含 28mm、35mm、50mm、75mm、90mm 和 135mm 六種取景框線。



至於測光系統,旁軸取景時是通過位於快門帘上的亮片反射到測光模塊上的光線進行測光,所以將鏡頭拆卸下來之後可以看到傳感器位置與眾不同的「景觀」。實時取景時,由於傳感器一直工作,所以快門帘必須一直打開,測光是通過傳感器來完成的,在系統中可以選擇中央重點測光、多區測光和點測光。

實時取景的情況下,測光是比較準確的,而且模式也有三種不同的選擇;而換到旁軸取景的時候,需要一點時間來摸透它的性格,尤其在光比反差較大的場景,較容易出現曝光不準的情況,不過正常場景下的曝光基本是準確的。

對焦系統除了旁軸取景的黃斑對焦之外,還可以實時取景使用峰值對焦,轉動鏡頭對焦換可以設置自動放大指定的局部,這部分沒有太多改變。



▲ 重新設計的主菜單,界面更加清新



其實徠卡 M10 不僅僅在外觀上進行簡潔化,就連操控上也進一步精簡,屏幕左側的按鍵從此前的 6 個簡化到 3 個按鍵,LV 實時取景、Play 回放、Menu 菜單,加上重新設計之後的主菜單,如果對相機比較熟悉的話,其實很容易就能上手,絲毫也不會覺得減少幾個按鍵之後會帶來不便。


你覺得M10怎麼樣

小編今天就先說到這  您了解M10了吧

相關焦點

  • 徠卡 M10-P、M10-R 和 M10 Monochrom 相機發布新固件: 利用計算成像修正透視畸變.
    2021年01月28日,對徠卡 M10-P、M10-R 和 M10 Monochrom 三種機型的固件更新引入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新功能:徠卡透視控制功能
  • 蹭個徠卡Q2的熱度—到底什麼叫徠卡色?德味到底是什麼味?麻辣?五香?
    最近徠卡Q2好評爆棚,大家都在說Q2「徠卡味」更濃了,那什麼TM的叫「徠卡味」?麻辣還是五香?我家有孜然,能用麼?
  • 高像素德味體驗!徠卡新機M10-R你愛了嗎
    期待已久的徠卡高像素新機M10-R於德國當地時間7月16日15:00(北京時間7月16日21:00)由徠卡官方正式發布!徠卡M10-R相機將在7月20日於全球上市,售價RMB64900元。(現君峰店內已上架,文末開啟預定)嚴格意義上來說,M10-R是一臺真正趨於全面的M系機型。
  • 聽說你要入手徠卡M10-P
    再有,玩徠卡M怎能不學一學估焦和盲拍,掌握了這項技能,你距離攝影大師又近了一步~從容量來說,日常街拍非常適用,可容納一臺徠卡相機+一支鏡頭,側面口袋還能容納隨身小物件,不僅可做相機包,日常通勤使用也合適。
  • M10 | 徠卡,沒那麼嬌氣!
    說實話,我本著好奇的態度實踐了這一想法,除了擔心萬一真的失敗了我的下一臺徠卡還有沒有著落之外(小編註:作者是為徠卡作專業評測的攝影師,所以才敢放心大膽地玩兒啊),更多的還是覺得這很有趣。並且,這張照片真的很棒不是麼?(來,再看一遍)
  • 2020年了,徠卡M10-P還值得購買嗎?
    M10-P和M10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靜音快門、觸控螢幕、水平儀等多出來的功能也不是必須的,但就是因為覺得「螺絲釘的顏值高於小紅標」,最終讓我們為差價買了單。,要麼使用背屏LV模式,要麼就需要添購外置的光學/電子取景器。
  • 是這些理由讓我從徠卡M240更換成M10
    ,徠卡自家最經典的M系列,卻接連推出了MM黑白機、M-D無屏數碼機,這樣做減法的相機,也令人嘖嘖稱奇。原文標題《Testing the Leica M10》,來自 http://www.slack.co.uk/  ,作者:Jonathan Slack,整理翻譯:君峰徠卡。在網上已經爆出了 M10 的一些消息,那時候,徠卡粉絲們關於此機的議論真是火熱,有的說:「我才不要花錢買一臺不能拍視頻的相機!
  • 你和攝影大師之間也許只差一臺徠卡M10的距離
    徠卡相機全球監事會主席Andreas Kaufmann博士(手持初代徠卡相機Ur-Leica)與徠卡相機執行長Oliver Kaltner先生(手持M10)為到場嘉賓揭開了M10相機的神秘面紗。擁有著更小巧的體積、更卓越的性能,乃至更加直觀的操作方式,徠卡M10成為了徠卡M相機歷史上的一座新裡程碑。
  • 如果你也愛黑白攝影,那麼徠卡M10 M是你的最好搭檔
    但黑白攝影的魅力也只增不減,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的追隨熱愛,徠卡玩家便是其中之一。Leica M10M 君峰實拍徠卡有專門為黑白攝影而打造的旁軸相機 Leica M Monochrom系列,經由徠卡鏡頭所出的黑白照片的質感真的無法比喻,令人毒性大發。
  • 徠卡 LEICA DG Summilux 15mm/F1.7 ASPH 定焦鏡頭拍攝體驗報告
    2014年3月,徠卡 LEICA DG Summilux 15mm/F1.7 ASPH 定焦鏡頭[下文簡稱15定]正式發布,一下子騷到了不少愛好者,實際表現到底會如何呢?其其實,我們應該過年後就立即發布這款鏡頭的體驗報告的,但事情太忙太忙,排不上隊,加上我們一直希望能拍更多有說服力的樣張,就這麼拖下來了,真是抱歉[姚明臉]。徠卡 LEICA DG SUMMILUX 15mm/F1.7 ASPH 定焦鏡頭
  • Leica 徠卡 M10-R 微單相機 黑色 64900元包郵
    【PConline 聚超值】 徠卡M10-R可以說是之前已經發布的Leica M10 Monochrom的彩色改版,由單變轉回成彩色,因此規格上兩部機十分相近。相機背部三個操控按鈕、ISO撥杆、快門速度撥盤以及徠卡M10-P相機安靜的快門得以延續,而機身正面的紅色徠卡標誌則「重回」徠卡M10相機家族。
  • 徠卡M10-R更具重量感的紀實色彩 伍佰眼中的《臺北的顏色》
    ▲ 2013,賴索托,加油站旁的小孩 《其實不遙遠》系列作品 / 攝影師:伍佰對黑白攝影的專情持續了十幾年,伴隨伍佰從徠卡M6、M7、M-P到M10-D,直到他與M10-R的相遇。徠卡的氣氛與線條賦予畫面獨特風格,所以更超現實 臺北不是伍佰的故鄉,久居於此也使得這座城市不再是異鄉。
  • 買徠卡M10的人,都配了什麼鏡頭?
    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用徠卡的小哥,都很帥。徠卡無弱鏡,其實只要綜合考慮拍攝目的、要求和荷包預算,就能選出來想要的鏡頭。如果你拿不定主意,可以到君峰奧森公園店,跟我們嘮嘮,專業的技術人員會作出一對一的建議和指導。
  • 用Leica M10掃街是什麼體驗——馬格南攝影師告訴你
    徠卡135相機的出現,改變了過去攝影師只能背著中大畫幅相機去拍照的窘境,相機可以隨身攜帶、走街串巷了,這真是一個創舉。這次 Matt 沒有在倫敦,而是選擇了布魯塞爾,體驗了一把用 Leica M10 掃街的感覺,他直言「這是我二十年來第一次使用數位相機」,關於這臺相機,他的感受如何呢?請戳下面的視頻觀看吧!
  • 徠卡也愛大象灰,M10-P 推出60臺「Bold Grey」限量版
    為慶祝維也納新店開業,徠卡為剛剛發布的 M 相機 M10-P 這一款品牌旗下最纖薄的相機推出了全新 「Bold Brey」 限量版本,全球僅限量發售 60 臺。M10-P 配置 Summicron-M 1:2/35 ASPH 鏡頭,沒有可樂表,但快門鍵做成了「徠卡紅」,此外配套的皮質肩帶上同樣有紅色細節。目前 M10-P 新配色已在徠卡官網開售,含稅價格為 14500 歐元(約合人民幣 11.6 萬元)。從年初到現在,徠卡發布了多款限量版機型,涉及型號均為品牌主力產品 M10、Q以及D-lux。
  • Leica M10值得買嗎——與M10在一起的一年
    ● 取景器對於像我這樣有些老花眼的人來說,M10 經過改良的取景窗簡直太好了,更大更舒適,相比M9 的取景體驗有了很大改善。而徠卡 M10 的圖像質量、色彩還原和操作邏輯都非常好,我相信大部分用戶都跟我是一樣的想法。事實上,作為一個前 M9 的用戶,我可以認真地說,我不再期望所謂復刻 M9 等CCD相機。
  • 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徠卡M5
    這次我們來聊聊,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為什麼是徠卡M5吧。 只要你玩旁軸相機,那麼必定繞不過徠卡。作為旁軸相機的高標和巔峰,LEICA已經成為了很多攝影師心中的信仰。就算你不懂攝影,想必也聽說過這個品牌,或者在眾多經典電影中見過主人公手持徠卡相機進行拍攝。1954年的德國攝影器材博覽會上,徠卡M3橫空亮相,立即引起了攝影圈極大的關注。
  • 器材 | 高性能便攜相機—徠卡V-Lux5
    配備徠卡DC Vario-Elmarit 9.1-146mm f/2.8-4 ASPH.鏡頭 (等效35mm畫幅25-400mm焦距),超大變焦範圍幾乎適用於所有攝影類型,並以在整個變焦範圍內提供出色的成像。無需攜帶額外的裝備,無需花費寶貴的時間更換鏡頭,即可輕鬆體驗焦外成像、廣角、標準鏡頭攝影、超長焦甚至微距攝影。
  • 華為與徠卡的Co-Engineered 你看懂了多少?
    華為與徠卡走到了一起,用Co-Engineered的緊密合作,科技感和藝術感曼妙地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款引爆手機迷和攝影圈的雙攝經典。  徠卡,這個名字在攝影迷們心中地位不凡,屬於近奢侈品的相機品牌,徠卡的相機通常要比佳能、尼康還要貴很多,過去他們沒有重點發力手機攝像頭領域,現在徠卡把自己的第一次給了華為。
  • 徠卡 LEICA DG NOCTICRON 42.5/F1.2 定焦鏡頭拍攝體驗報告
    徠卡 LEICA DG NOCTICRON 42.5/F1.2 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