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專家緊急馳援「徒手」安裝心臟臨時起搏器

2020-12-21 中國日報網

59歲的新冠肺炎患者突發大面積心梗,經援鄂陝西醫療隊緊急溶栓後,老人再度發生致命性心動過緩。命懸一線時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調派專家團隊立即馳援,在沒有常規大型血管機X線透視指引的情況下,醫護團隊在病床邊「徒手」為患者成功安裝心臟臨時起搏器。

2月16日,在武漢市九醫院住院的59歲新冠肺炎患者李爹爹,突然發生休克,意識模糊。正在當地馳援的西安交大一附院重症醫學科李昊醫生,緊急判斷病情,發現患者是出現了大面積心肌梗死。在九醫院沒有急診PCI條件的情況下,陝西醫療隊在後方團隊的支援指導下,緊急開展溶栓治療後,李爹爹的生命體徵明顯好轉。

在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的時候,17日中午,李爹爹的心室率再次降至30次/分,同時出現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臟隨時可能停跳。陝西援鄂醫療隊朱柏教授及劉昱教授看過病人後認為,為保障患者安全,需要儘快安裝心臟臨時起搏器。可是翻遍了武漢市第九醫院的庫房,他們只找到了一個過期的起搏器電極。

眼見患者隨時可能死亡,陝西醫療隊緊急向國內心血管界頂尖團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求助。科主任江洪教授得知情況危急後,立即調派東院區心內科餘鋰鐳教授、王卓副教授和熊化主管護師,帶上放置臨時起搏器的全套設備和個人防護物資,立刻馳援武漢市九醫院。

餘鋰鐳團隊抵達後,隨即和陝西援鄂醫療隊共同商議患者救治方案。起搏器植入的常規診療方法中,心血管介入醫師需要在大型血管造影機發射的X線造影指引下,才能將臨時起搏器精準定位安裝到位。但醫院沒有相應硬體,同時新冠患者不適合在無負壓的心臟導管室進行操作。

餘鋰鐳迅速將這一情況向江洪教授匯報。江洪教授仔細研判後,在其極為豐富的心血管病急危重症處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可以不用X線造影,直接在ICU床邊安裝臨時起搏器挽救生命。江洪教授反覆叮囑馳援團隊,患者為急性下壁心梗溶栓後,右心室室壁脆弱,容易並發穿孔,操作一定要輕柔。鎖骨下靜脈穿刺後要調整針尖向下,避免導絲進入顱腦。事先測量穿刺點到心底部大致距離,並在體外塑型導線頭端,為順利植入做好準備。

在江洪教授的指導下,王卓等人經李爹爹鎖骨下靜脈穿刺,順利送入導絲,然後在胸部進行超聲檢查,驗證導絲在右心房內。隨後沿鞘管送入起搏導線,導線連接起搏器,設置起搏頻率80次/分,緩慢輕柔地推送並不斷旋轉進退,直至李爹爹床邊的心電監護顯示有穩定的起搏信號。隨後,醫生再次使用超聲檢查,驗證起搏導線頭端位於右心室並穩定固定心內膜,最後固定鞘管頭端在皮膚上,並用彈力膠帶固定起搏器導線於左上臂。

一番驚心動魄、細緻耐心的操作後,臨時起搏器被成功安裝,李爹爹的心臟也基本恢復正常跳動。西安交大一附院醫護團隊後續將繼續開展全面救治工作。

餘鋰鐳教授表示,非常感謝陝西醫療的及時診斷和救治,將李爹爹從大面積心梗的死亡邊緣拉了回來,才能有後續安裝臨時起搏器的機會。疫情當下,很多常規診療規範不得不打破,這一次「徒手」起搏,風險挑戰極大,得益於江洪教授的悉心指導和團隊平時心臟介入診療經驗的積累,才能救治成功。(中國日報湖北記者站 周荔華、劉坤)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2021新年獻詞: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2021年新年獻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萬紅慧   院長 王高華日月既往,不可復追。2021年的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即將到來。組建戰時醫務處、聯合護理部,建立醫療隊聯席會制度,成立聯合救治專家小組、降低病亡率專家小組,組建氣管插管小組、血淨小分隊、氣切小分隊、中醫藥小組等專業小組,運用ECMO、人工肝、幹細胞、血漿置換等各種適宜尖端技術,危急時刻緊急盲穿大血管、徒手上臨時起搏器,對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實施「一人一策」的精準治療挽救生命。
  • 天津市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馳援武漢!
    市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馳援武漢! 今天,我們又有45名英雄集結! 出徵!這支由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急救醫學、消化、呼吸、檢驗、影像、護理、市疾控中心專家、後勤保障、司機組成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配備好所需設備、物資即刻出發,疾馳武漢。抵達武漢後,救援隊將迅速建立「帳篷醫院」,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疫」中! 馳援,再出發!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圖片由華西醫院提供)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青白江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給你「心...
    科室與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深度合作,開展心內科領域全部介入手術。專業特色:冠狀動脈造影及經皮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診PCI術、血栓抽吸術、分叉病變及左主幹病變PCI術、冠狀動脈慢性閉塞性病變(CTO)支架置入術)、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IVUS)、心臟電生理檢查及三維指導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臨時及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心臟希氏束起搏、埋藏式心臟自動復律除顫器植入術(ICD)等。
  • 墊江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雙腔ICD植入術」
    李榮芬住院接受治療。  聽完老人的自述,心血管內科的專家們高度重視,因為所述症狀都很符合「阿斯症候群」的症狀,老人每一次暈倒,就有很大的機率是發生惡性心律失常,從而增加猝死的危險。  通過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測,李榮芬被確診為「緩慢性心律失常合併室性心動過速」,病情十分棘手。醫院心臟起搏器植入專家、副主任醫師張謙率先提出治療方案——植入雙腔ICD(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
  • 醫院舉行「首屆心律失常起搏電生理高峰論壇」暨「無創心臟電生理...
    本站訊(心血管內科A區 田海萍 聶慧娟)10月18日,由我院心血管內科A區承辦的「首屆心律失常起搏電生理高峰論壇」暨「無創心臟電生理及暈厥中心培訓會議」舉行。學校副校長、醫院院長魯海文,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電學技術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委員丁燕生出席活動。活動由心血管內科A區主任黃織春主持。魯海文在活動中勉勵心血管內科各位同仁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為提高全區心律失常規範化診治水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 專家在線更新啦~為什麼你的心臟跳得這麼慢?讓起搏器來幫忙!
    心臟停跳3秒以上或心率經常低於40次,尤其是出現眼前發黑、突然暈倒的患者,應該植入起搏器。這也是起搏器最主要和最初的治療範疇。2)心臟收縮無力。疾病若破壞了心肌,或改變了其原有形態,會導致心肌無法有力收縮。心臟收縮功能下降就會引起心臟泵血不足,身體各部分無法獲得充足的新鮮血液,造成頭暈、胸悶、乏力等各種症狀。
  •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完成全國首例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9日訊(記者 胡旭陽)日前,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世界心臟日」心血管內科...
    在這個世界心臟日,世界心臟聯盟以「USE HEART TO BEAT HEART」為題,號召大家「用心愛心」,摒棄不良習慣,享受愉悅生活。於此,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也同步舉辦了一場大型專家「愛心」義診活動。
  • 用心愛心,世界心臟日高坪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在行動!
    為傳遞心血管科普知識倡導公眾重視心臟健康和心理健康9月29日南充市高坪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在品信樓二樓學術廳舉辦>用心愛心 我們在行動世界心臟日主題活動100餘名心血管疾病病人及家屬參加活動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嶽鳳副主任醫師為大家講解了心臟驟停與心臟猝死及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呼籲大家要關愛心臟,改善生活方式,了解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識。
  • 廣東省人民醫院馳援武漢護理小組:把看似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
    廣東省人民醫院護理團隊在武漢市漢口醫院病房工作。受訪者供圖4月5日,當載有馳援湖北醫療隊員的車輛駛入廣東省人民醫院(下稱「省醫」)時,手捧鮮花迎接的人們發出陣陣歡呼。當天,22名隊員完成支援任務,結束休整回到廣州,其中包括18名除夕夜出發的首批醫療隊員。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武大雲醫」開通免費諮詢問診
    關於近期門診停診的緊急通知: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的精神及武漢地區疫情防控的現狀及需要,為有效減少人群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即日起,除急診(含兒科急診)、發熱門診照常接診外,其他所有門診暫停。開診時間另行通知。
  • 市人民醫院完成本市首例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術
    室速發作心電圖心臟結構三維CT重建47歲的韋先生於今年5月開始反覆出現陣發性心悸、胸悶、頭暈,輾轉多家醫療機構治療未見好轉。7月份,他的症狀再發,於是到我院就診並住院治療,經過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心臟(心內結構)三維重建CT等檢查後,情況並不樂觀,經我院心血管內科二區歐發邦主任組織全科病例大討論,並邀請心外科專家聯合會診,診斷為:1.
  • 醫院動態9歲女孩心跳時有時無 醫護人員合力搶回生命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醫院動態9歲女孩心跳時有時無 醫護人員合力搶回生命&nbsp&nbsp&nbsp&nbsp醫生深夜緊急實施手術。
  • 純國產人工心臟「火箭心」進入臨床試驗,泰心醫院完成首例
    2020年9月15日,患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心衰的63歲的唐山馬先生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簡稱「泰心醫院」)成功接受了「火箭心」——HeartCon心室輔助裝置的植入,這標誌著純國產「人工心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據了解,馬先生心衰達10年之久,於2018年因房顫和頻發室性早搏植入了三腔除顫起搏器。
  •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等是心臟性猝死...
    都市快報訊 12月2日上午,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王利宏主任的專家門診,來了一對六七十歲的夫妻,丈夫說最近經常感到眼前發黑,蒙蒙的。王利宏主任為患者做了檢查、評估後認為,他可能存在心臟驟停風險。王利宏主任想到這天下午正好在醫院內有場心肺復甦急救培訓活動,便特別建議這位患者和家屬一起學習一下,以防萬一。
  • 新版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發布 參松養心膠囊獲推薦
    7月3日,第十二屆全國室性心律失常專題會議在南京開幕,由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寫的《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在會上重磅發布。該共識推薦將參松養心膠囊用於非器質性室性早搏、器質性室性早搏、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竇性心動過緩伴室性早搏的治療,同時將證據級別提升為A級,為臨床帶來更加明確的指導。
  • 疫情加劇醫用氧氣量缺口 杭氧股份緊急馳援武漢
    杭氧股份(002430)捐贈給武漢醫院的第一批醫用氧氣,已經送抵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後續,公司將會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醫院供應醫用氧氣。2月12日下午,一輛運輸車駛入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停靠在液氧供氣設備旁。工作人員將一根6米長的金屬軟管連接在運輸車與供氣設備之間,通過加壓,將車內的氧氣轉存其中。這也是杭氧機股份捐贈給武漢醫院的第一批醫用氧氣。
  • 車禍「撞」出的心梗,嶽陽市二人民醫院迅速組織,展開緊急救援
    嶽陽晚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福光 通訊員 周凡)「叮鈴鈴…」急迫的電話鈴聲在嶽陽市二人民醫院120調度室響起,是醫聯體醫院打來的!話筒裡傳來對方急迫的病情描述:「現有一例特殊的外傷患者急需轉診,請馬上出車!」到底是什麼樣的特殊病情如此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