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如同西藏一樣蓋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天珠的各種傳說,到底天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隨便聊聊吧,如有偏差的地方也希望各位能夠給予指正。
天珠在藏語裡的讀音是「zi」,漢語譯做「斯」或者「瑟」,藏族同胞稱它為「天降石」,在藏語裡譯做「亞瑪瑙,貓眼石,一種寶石,俗稱九眼天珠。寶石紋理有:無睛、長條和有睛三類,入藥能治腦溢血」。其產地只有青藏高原,距今已有3000~4000年的歷史。
藏族先民認為,天珠是神創造的超自然的神物,是自然生成的或從天而降的。那麼天珠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在西藏流傳著這樣的古老傳說:天珠是神仙佩戴的裝飾品,每當珠子有破損的時候,神仙就把它們拋灑到人間。由於天珠也是生物的化石,與鸚鵡螺三葉蟲處於同一時代,在喜馬拉雅定日一帶、藏北無人區化石山上都有人曾經撿到過海螺化石天珠。因此民間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曾經有人在高山之巔見到這樣一隻蟲子,那人用用帽子將它撲住,當移開帽子石,這隻蟲子石化了,變成了一粒天珠。在民間流傳的天珠的傳說有十餘種,神秘的傳說傳說加之西藏人虔誠的收藏供養,世代相傳,天珠便成為人們心中珍貴的寶物了。
現在我們拋開傳說來談談天珠,最早的天珠是由海螺化石打磨成的,隨著化石的枯絕,古西藏人開始採用一種含玉質及瑪瑙成分的沉積巖打磨天珠,這種沉積巖有極強的磁場,天然形成的規則圖案,以眼球為主,輔以三角形、四邊形等等,打磨以後出現眼球狀紋飾,成為佛教聖物之一。後來沉積巖也越來越稀少,西藏古人開始模仿沉積巖的圖案,採用草藥陪著顏色在瑪瑙上人工繪製天珠,再經過高溫燒制製成天珠,但是鬥轉星移,這種古老的加工方法也已經失傳了。
隨著天珠熱潮的到來,人們對天珠的追捧,人們也開始大量的燒制天珠,現在的方法主要是採用含鉛的塗料繪製圖案,然後再高溫燒制。目前拉薩的大小店鋪裡的「天珠」是什麼做成的?產地是哪裡?對於西藏當地人來說也是一頭霧水。
國內外的專家考證及近代天珠進行物理化學分析鑑定得到的結論是這樣的:現在的橫多天珠是通過強鹼、硝雄蝕刻,然後用含鉛的塗料勾畫出圖案的工藝瑪瑙珠。
總結:天珠的成分含有瑪瑙及玉質,屬於半寶石。純正的老天珠存世量非常稀少,它不像其它的珠寶可以開採,因此非常的珍貴。也因為這個原因,天珠的造假也是非常的泛濫,購買天珠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的小心。
(天珠照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