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清晰的照片是什麼?億級像素是什麼概念?你知道億級像素的照片會是什麼樣麼?
上面是號稱世界上最清晰的照片,拍攝於勃朗峰, 像素高達3650億,大家應該都被這張照片震撼到了吧,那麼這張照片到底有多大呢?據說光是後期製作數據就高達46TB
46TB是什麼概念?1TB等於1024GB ,46TB就是47104GB。而我們現在用的手機內存一般在64GB到256GB左右,所以這張46TB的圖片,在忽略手機系統內存的情況下可以塞滿184部256GB的手機,或者736部64GB的手機
為什麼說這個話題呢,因為前段時間三星推出 1.08 億像素的圖像傳感器,是全球首發的像素超 1 億的移動像素傳感器。而這款傳感器小米也從頭到尾參與了研發工作,也就是說很可能接下來我們會在小米手機上見證這款億級像素傳感器在手機上的全球首發。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款手機大概率是將在9月份發布的5G版小米MIX4.
雖然1億像素相比剛才我們看到的3650億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應用在手機上已經足夠讓人驚訝了。
不過想問小米真的確定要把這個億級像素的傳感器用到手機上麼?如果按照一般3個字節來描述一個像素的話,那麼一億八百萬像素就需要三億兩千四百萬字節(b),也就是需要308.99M。一張照片需要300多兆的存儲空間,一臺64GB內存的手機也只能存下200張這樣的照片了。
當然如果這個億級像素傳感器運用到手機上,肯定會給用戶選擇的機會,比如你想拍一億像素的照片還是4800萬像素的照片,都可以自己設置,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一億像素真的有必要麼?
其實像素越高並不代表成像效果越好,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今蘋果手機還保持在1200萬像素,而很多安卓手機已經達到了4800萬像素,但是說到成像效果上,蘋果手機還是吊打大部分安卓手機。
這裡面的原因就在於像素的多少並不決定成像質量,感光元器件的尺寸才是拍照的核心所在。感光元器件尺寸越大,捕捉的光子就越多,畫質自然就更細膩。
舉一個不是很恰當但是比較直觀的例子,如果我們把感光元器件捕捉的光子比作一塊肉,那麼像素數量就好像一群狼,狼越多,分到的肉越少。這就好像感光元器件尺寸一定的情況下,像素越高,那麼單個像素尺寸就越小,反應到畫質上就是沒有那麼細膩了。
這也是為什麼蘋果手機能以1200萬像素吊打4800萬像素的原因了。所以這個一億像素的傳感器並不是絕對會讓你的手機拍照更上一層樓。
那一億像素傳感器到底有沒有好處呢?答案當然是有的,像素越高對手機的變焦能力提升越大,一億像素可以實現更強的電子變焦。電子變焦是採用裁切的方法放大局部,一億像素即便是裁切之後像素數量也非常大,自然也就可以保留更多的細節。
除了在變焦方面,更高的像素還有助於計算機視覺等AI領域的開發,比如人臉識別、AR等功能,也就是說它的價值並不僅僅會體現在拍照方面,就好像5G並不單純是讓你的網速更快,它還會給我們帶來萬物互聯的時代一樣。
總之,一億像素傳感器已經來了,如果我們僅僅是關注它的拍照有點太狹隘了,同樣如果小米使用億級像素傳感器也僅僅是為了增加一個營銷噱頭,也不是很值得期待,這一切等我們看到手機再做判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