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衣著光鮮的年輕女子走進平壤一家燈火通明的雜貨店,在她周圍,不少穿著高跟鞋的女性在貨架和冰箱前駐足瀏覽,上面擺滿飲料、巧克力、糖果和其他零食等。
這名年輕女子是來雜貨店尋求「真相」的,國際輿論上出現有關朝鮮可能發生恐慌性搶購的報導。她問購物者和店員是否有商品脫銷,回答是沒有;她問物價是否在上漲,回答是只有進口產品漲價,而朝鮮人也不買進口貨。
女子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真相的回聲」(Echo of Truth)中用流利的英語說道:「我認為,在與新冠肺炎的激烈戰鬥中,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假新聞」。
隨著社交媒體時代的到來,一向被外界視為神秘國度的朝鮮,正在加大海外社交媒體的宣傳力度,這段視頻正是這一舉動的縮影。
朝鮮外宣新面孔
這位名為恩雅(Un A,音譯,下同)的年輕女子是朝鮮外宣的新面孔。朝鮮正試圖創造一個更加溫和、現代的形象。
在這些高質量、製作精良的視頻中,傳遞給全球觀眾的信息很簡單:朝鮮人,他們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他們在空閒時間運動,他們在過山車上尖叫,他們在購物中心購物、吃披薩。
這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父親、祖父時代老舊的宣傳視頻大不相同。在那些視頻中,朝鮮人在紅旗下辛苦勞作,或在滿是反美口號的閱兵式上歡呼。
過去,朝鮮外宣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朝鮮著名女主持人李春姬。她在傳達金正恩及其先輩的消息時富有激情,在攻擊朝鮮的敵對國家時慷慨激昂,朝鮮人說她的聲音「能讓敵人肝膽俱裂」。
而現在,和李春姬不同,像恩雅這樣年輕、開朗的女性正在展示朝鮮更加友好的一面。她們把觀眾帶進朝鮮的餐館、雜貨店、翻新過的地鐵,甚至會走進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陳設齊全的房間。她們有時會說英語,有時為視頻配上英語、漢語或德語字幕。
北緯38度網站稱,這些視頻表明朝鮮正在改變過去的宣傳方式,轉而採用一種更現代的視頻博客風格,依靠年輕女性來突出平壤生活更軟性的一面。
塑造正常國家形象
韓國東亞大學研究朝鮮媒體的專家姜東萬(Kang Dong-wan)說,「他們的想法是把朝鮮塑造成一個正常國家的形象,讓外國人相信這不過是另一個人們過著普通生活的國家。」
這種新的宣傳伴隨著金正恩推動國家現代化,並登上世界舞臺、追求與美國總統川普平起平坐而來。去年,金正恩脫下了傳統的中山裝,身穿西裝、打著領帶,在堆滿書籍的書房裡發表了年度新年致辭。兩個月後,他指示宣傳人員不要再「神話」他,並說想以「人」和「同志」的身份來吸引人民。
金正恩的領導風格也與前任有所不同,他鼓勵開展更多的商業活動,以培育規模較小、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對於新興的富裕階層來說,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一種必需品。他們在現代百貨商店購物,帶孩子去水上公園、滑雪場、賽馬場和海豚水族館,許多人住在高層公寓。
朝鮮國家電視臺也變得更加活躍。
金正恩上臺後不久,朝鮮國家電視臺曾播出過他為牡丹峰樂團的一場藝術表演豎起大拇指的畫面。牡丹峰樂團的作品一般與歌頌朝鮮領導人有關,但這次的表演有些不同,牡丹峰樂團成員身著迷你裙,手拿電吉他,演唱美國系列電影《洛奇》的主題曲。
金正恩改變宣傳策略的另一個原因是受到外部新聞和娛樂的影響,主要是韓國電影和電視劇。儘管政府對此類節目有所限制,但這些節目正越來越受歡迎。
「低成本且有效的手段」
「過去,朝鮮的策略是在社會周圍建立層層所謂的蚊帳,讓它需要的東西進來,把不想要的東西擋在外面,」姜東萬說,「現在,金正恩偏向採取更積極的方式,創造可以與外部娛樂競爭的內容。」
北緯38度網站稱,這些視頻反映了朝鮮在宣傳和向海外觀眾拓展方面的演變,至少,這些宣傳背後的團隊已經意識到,簡單地將國內宣傳翻譯成外語對世界其他地區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朝鮮對外的主要喉舌朝鮮中央通訊社等並沒有發生變化。有報導稱,朝鮮創建了一批數量有限的、政府運營的網站,但訪問這些網站的人很大程度上局限於分析人士、記者和其他朝鮮迷。
韓國世宗研究所長期研究朝鮮問題的鄭成昌(Cheong Seong-chang)說,現在,社交媒體給朝鮮提供了一種「低成本且有效的手段」來傳播宣傳。
在YouTube、Twitter、Instagram和其他社交媒體,如中國的新浪微博和嗶哩嗶哩等平臺都可以看到朝鮮的宣傳視頻。這些視頻罕見地讓外界窺見金正恩領導的現代化進程下,平壤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景觀發生了哪些改變,也展現出,海外人士對朝鮮的印象,或許不該依然停留在閱兵式、飛彈試驗和聲嘶力竭的電視新聞主播了。
近年來,谷歌以制裁規定為由,關閉了YouTube上的一些宣傳網站。自2016年以來,華盛頓一直將朝鮮宣傳部門列入黑名單。
但新的內容很快就會冒出來。創建於2017年的「真相的回聲」(Echo of Truth),目前已經擁有超過2.48萬名訂閱用戶。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