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麼時候DIY PC就流行起了RGB的奇怪風氣,印象中鼠鍵外設先開始亮燈的,然後機箱內部的各個配件也開始逐漸加上了燈光,主板、顯卡、散熱器、機箱是比較早上RGB燈的,然後是內存、SSD,接著讓人想不到的是電源也被加上了燈,當然還有更讓人想不到的,就是電源線。
聯力早在ComputeX 2018上就拿出了Strimer RGB霓彩線,然後這套RGB電源線也在市場上開賣了,對於喜歡玩燈的用戶來說它簡直是神物,現在聯力推出了第二代的Strimer Plus霓彩線,它在第一代霓彩線的基礎上對易用性和發光能力都進行了優化。
聯力第一代霓彩線雖然相當之有創新性,並且拿下了ComputeX D&I設計獎,但它還不能說是完美的,首先它單根線在一個時間點上只能顯示一種顏色,這樣燈效就有了限制,另外線程比較硬,可塑性不佳,還有就是它的控制器是要安裝在PCI擋板位的,這樣信號控制線無論如何都會出現在機箱的主倉內,增加了布線麻煩性,現在第二代霓彩線就對這些進行了一一改進。
第二代霓彩線依然有24pin和顯卡雙8pin的電源延長線,24pin的相對短一點,長度是200mm,而8pin的長度是300mm,線材上一頭一尾兩個黑色滑動夾上有控制電路,此外還有一些透明的線夾保障延長線在彎曲時供電線不會亂飛,24pin線只有一個線夾,而柔韌性更好的8pin線則有4個。
與第一代的霓彩線相比,第二代的發光模組與電源線都換成新的設計,舊款的光源只在線材的兩頭,中間是導光帶,而新版是直接把LED燈珠做成燈帶夾在電源線上面,這樣燈帶的亮度明顯高了很多,24pin的燈帶上有120顆LED,而8pin的則有108顆。
電源線也從原來的編織線換成了顏值更高,導電性更好的鍍銀線材,燈帶採用矽膠包裹,比上一代更加柔軟,能更好的彎折,安裝時會更加舒適。另外發光模組的寬度比一代明顯寬了不少,併攏時兩個燈帶之間基本是緊緊貼合的,再配合線夾使用,彎曲時依然能保持整齊的線條效果。二代的發光模組線包覆性更好,與一代相比,二代的發光模組活動性更好,包覆電源線角度更趨完善。
第二代霓彩線的接口也與一代不同,不過也是特製接口,左側是8pin線的,右側是24pin線的,都需要搭配轉換線或者控制器使用。
8pin線的配件只有這根轉ARGB的轉接線,不過它其實可以搭配24pin線配合的燈光控制器使用
24pin線會配一個燈光控制器,所以配件也多些,除了控制器外還有三根線,那個有SATA接口的是控制器的供電線,ARGB母口那根線是用來連接主板ARGB接口的,這樣就可讓霓彩線與主板實現燈光同步,而ARGB公口線則是用來連接其他燈光設備用的,比如機箱,這樣就可以透過這個控制器來控制除霓彩線外的其他設備了。
燈光控制器上面有四個按鍵,M1是燈光模式切換鍵,按住兩秒可以切換控制器模式或主板同步模式,M2是動態模式下的燈光顏色控制鍵,S是動態模式下燈光流動速度切換鍵,有五段速度可選,L則是燈光亮度控制鍵,也有五檔亮度可選。
控制器頂部一長一短兩個接口,長的是用來接24pin線的,短的是用來接8pin線的,一個控制器只能控制一根24pin線和一根雙8pin線,如果你買了兩個雙8pin線的話可以另一根可以用轉接線連上控制器的ARGB輸出口,控制器底部三個接口就對應配件送的三根線,這三個接口都是有防呆設計的,不可能插混。
燈光效果展示
我們把聯力這套第二代霓彩線裝到了聯力的鬼斧機箱裡面,機箱的燈光也接到燈光控制器上,燈光控制器與主板的同步線也接上了,上圖就是主板同步的後的流光效果,和旁邊的燈光比起來,第二代霓彩線的亮度真的高不少,更加搶眼,而且燈光的亮度也相當均勻,從兩端到中間都沒有衰減。
整機的流光效果
新一代的燈光控制器可提供11種動態燈光效果,每種效果可切換7鍾燈光顏色,還有7種燈光單色,可實現84種燈光組合,再加上它可支持華碩、技嘉、微星、華擎等主板廠商的燈光控制軟體,可以玩出相當多的花樣。
雨滴效果
恰恰舞效果
頻譜效果
橫向波浪效果
六色流星雨
樓梯模式
貪吃蛇
雙龍對撞
聯力的第二代霓彩線是提升機箱內部顏值的一個重要部件,有了它,你機箱內部就會光鮮不少,對於喜歡玩燈光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個尚好的部件,讓你機箱內最後一個部件也被RGB燈光所佔領,更均勻和更強的亮度使它比第一代霓彩線漂亮許多,可供選擇的燈效也更多,其實最重要是它的控制器可以藏到機箱背部了,控制線可以很好的藏起來,離線更方便,而且機箱內部更整潔,
聯力第二代霓彩線的售價24pin的是399元,而顯卡雙8pin則是299元,目前正在京東預售中,1元頂級可抵10元,而且買24pin線送8pin線,預售的優惠力度極大,想買的朋友請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