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時候,新華社中國搜索給我做了個採訪,其中他們突然給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2020,當時我突然怔住了。大腦飛快地旋轉,疫情?心態?智能?混亂?...一時間不知道說那個好。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到底2020是什麼?2020年,飛速的划過,時間仿佛按下了快進鍵,直接跳到了年底。很多人都感覺時間過的很快,仿佛沒有怎麼樣就過了一年。
仔細想來,2020年如果真的讓我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邏輯」。
巨大的災難面前,紛飛的消息面前,恐慌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在網際網路自媒體的傳播的當下,如何篩選消息,控制自己的情緒,我想恐怕除了性格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思維的邏輯。
共情是人類一個優秀的品質。智人有了共情,被聚集起來最終走出了非洲。但是在當下的時代,這恰是我們的弱點。一旦你共情了,就失去了理智的思維,陷入了主觀的判斷,往往就被牽著走了,進入了「消息」製造者們希望你走向的道路。
所以先拋開共情,冷靜的,用邏輯判斷消息的真偽成了關鍵的能力。當然能做到這樣是相當的難的。
年初的時候,我們焦急的在家裡,想盡一切辦法試圖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看能幫些什麼忙。結果現在看來,原來踏實呆在家裡就是幫了最大的忙。
那時,我們迅速的傳遞各種消息,轉發各種消息,質疑一切,貌似大義凌然,但是其中有多少其實是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我說過那是心理學的一種現象叫做:歸因。
前幾天的採訪中,他們問我想對2020年說什麼,我說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回頭看看我們年初的朋友圈與微博,我們年初在各個群裡發的留言,我們在別人那裡的評論,回頭看看那時的自己。
會不會難過,會不會臉紅,會不會不安,會不會有所警示。
話雖如此,但朋友跟我說,大多數的人不會有感悟,不會有任何改變,因為當時的所作所為還會被歸因到「被人誤導」的原因之上。
我們人類從漫長的歷史中獲得的教訓就是我們從不改變,想想真的諷刺。既然如此,我今年就一改往年的每月一圖的總結方式,來看看我每月發的朋友圈。
2020年1月
當時正值疫情爆發初期,面對未知的病毒,官方也沒有確切的消息,大家陷入了各種恐慌,各個公眾號、自媒體在販賣焦慮。弄得我不勝其煩,所以發了個朋友圈希望大家能夠相信科學,做好自己的防護,然後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但是沒有辦法,一些人的焦慮是救不了的,有人甚至給我留言說「你敢去武漢麼?」,唉,我也是無語。
但是1個月後,我一個朋友半夜給我發了私信,原來我的這條朋友圈真的起了些作用,我甚欣慰。當時大家已經在家裡封了半個多月了,很多人在各種群裡傳播各種謠言,甚至謾罵,很好的朋友相互撕逼,產生了嚴重割裂,看著這些種種,我也沒有辦法。有時候實在太離譜的時候,我也會在一切群裡和一些人理論,但是你為了說明問題,他為了宣洩情緒,所以根本無效,各說各話。我當時就想過幾個月後他們再會看的時候不會害臊麼?而我一個朋友發給我了私信,有人在網上謾罵,傳遞焦慮和怨恨,而有些人默默的在做一些不知道有多大用的事。既然我能力有限,不能去抗疫的一線,不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近一個月以來,大家的生活全是疫情,網上看的所有消息都是疫情,群裡談論的所有話題全是疫情,在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乖乖的呆在家裡做一個鴕鳥可能更好,至少沒有傳播焦慮。於是我開始在群裡講課,一天一講,也順手讓自己脫離了網上的爭論,開始整理自己多年的資料。每天晚上8點開始講課,講2個小時。然後從晚上十點開始準備第二天的課程,一直到第二天晚上8點繼續開講。如此堅持了一段時間,算是我對疫情小小的貢獻,至少讓一些朋友在煩躁的焦慮中每天靜心了2個小時。當時國內疫情結束可期,但是國外開始爆發,甚至出現了一些很神奇的控制思路。全球不能統一步伐,各國自己有自己的管控思路,導致木桶效應,中國這塊長板沒任何作用,最終全球疫情很難結束,導致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但這時候居然有二百五鼓吹國外的管控政策如何人性化,這其中的內因是國內已經停擺2個月,一些資本扛不住了,他們希望儘快復工,於是拿國外的管控措施說事製造輿論。我又沒控制住的憤怒了,任何事情不能脫離下決策時的當下時間、情勢以及事情,所為「時勢事」,事後諸葛就是耍流氓了。全國疫情穩定,武漢解封指日可待,包括武漢在內已經全國超過14天0增長或者是個位數增長。這時候又出現了大量鼓吹無症狀感染者的文章,恨不得告訴大家你身邊到處都是無症狀感染者,給本就將要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的社會帶來了新的焦慮。生活慢慢恢復正常,我也和多年不見的朋友見了面。然後發現原來有一種活著叫做「活在朋友圈」,有一種死亡叫做「死在朋友圈」,原來新時代的社交死亡如此簡單而又時刻發生在身邊。而一個ID的死亡,只不過是一個身份的消失,你可以換一個重來,甚至可以不為以前的言論負責。朋友圈再設置幾天可見,更肆無忌憚,甚至整容、借腹生子都沒有人會有記憶,因為本來網際網路的記憶就很短暫。短暫的出行後,新發地的疫情使得我們又不得不在家呆著。正好乘此機會,將我和父母的書進行了重新的整理,把他們的書重新送回了他們的舊居。整整一周我都在打包中度過,7個書櫃的書整理之後,變成了父親那邊的6個書櫃和我這邊的5個書櫃,我的書終於不用前後疊壓在一起,可以見人了。隨著國際社會的互相扯皮,到處充滿了戾氣。很多營銷號、甚至大號都或多或少的捲入其中,互相指責,謾罵。文章寫的都及其精彩,甚至設置了各種邏輯陷阱。瘋狂的暑期出行,在陝西的時候終於打聽到當年的一位對我影響很深的老志願者的名字趙震寰。但是同時得到的消息是他幾月前去世了。那爺的舒世文化也更換了場地重新開業了。九月底我在那裡試講了5個小時的中國壁畫。十一假期,為了推薦他的新場地,我索性在那裡連講了5個下午,一天法海寺壁畫,兩天古代天文成就,兩天日本古蹟與文化,每天5小時,也是一次瘋狂的嘗試。生活基本正常,在法海寺也做了新的分享,今後可以期待那裡的活動。受到新華社中國搜索的邀請,在古建博物館的指派下,我也第一次進行了主動的直播(之前有觀眾自己直播我的講解),也算邁出了第一步。隨後31號又和石刻博物館的館長郭豹館長一起在石刻博物館直播了4個小時。很多人都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好像沒有想像的那麼巨大。很多人又失去了很多東西,但是好像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很多人在巨大的變革中感悟到了很多,但是好像現在也不剩多少。正如前面所說,人類的教訓就是從不改變,那這次網際網路幫我們做了記錄,打開你的幾日可見的朋友圈,回望一下,做一下哪怕是一點兒改變,2020年就沒白過。另外,說個題外話。2020年註定要被記錄在人類歷史上,但是不要以為僅僅是因為新冠疫情。很多人說新冠將會概念人類社會,甚至生活方式。其實真正將會深遠改變人類的是AlphaFold預測蛋白質結構的突破。這個突破不亞於微積分、日心說、相對論的發明與提出。從2020年開始,我們人類將進入一個新的生物時代,這將改變我們人體本身,預測蛋白質結構能幹的事情超乎我們的想像,「永生」有多難,未來可期?相關資料點擊下面連接《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大問題迎來重大突破》。————————————————————————————好了閒話說完,我才發現我的年度總結18,19年都沒有寫,那我就簡單三年一起補一下。首先,最重要的是,我三年抱倆,有了兩個千金。波總的繁殖能力不錯。其次,收入,我說過,我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每年爭取掙10萬元,很榮幸,我都繼續完成了目標。—————————————我是分割線 可以忽略——————————————18-20年跑了不少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國外,日本、韓國、歐洲、印度。國內則大都數都是帶大家去,自己新去的地市反而不多了。這3年新去國內4個地市(駐馬店、馬鞍山、六安、隴南)再用幾年走遍全國338個地市,目前還差50多個。我就把18,19年每月的照片找一兩張出來貼出來供大家賞析。△2018年1月,冰凍的渤海,岸邊孤寂的阿那亞教堂
△2-3月,從江西一路開回北京,歷時20多天沿路考察,一路看一路畫
△4月,日本櫻花季比預想的早開了1周,導致我們不得不走更北的山中線路,而恰巧去到了高遠山城△5月,和媳婦在歐洲蜜月自駕了2周,在法國南部各種鑽山溝去小鎮△7月,日本暑期的親子活動
△8月,我們兩輛車的蜀中石窟考察活動
△9月底-10月,和發小夏雲兩口在臺北浪了多日
△12月,開始塌下心來在家裡撰寫《日本古蹟與文化》的書稿,20萬字完成。
△2019年3月,世紀壇的壁畫展,那真是人山人海
△4月,跟隨北大的考察團前往印度考察佛教遺蹟半月
△6月,四國第二年的正式線路,由於算錯帳,居然虧了
△7月,高黎貢山的自然教育活動
△8月,和老木合作了新疆佛教遺址考察
△9月,第一次組織日本東北踩點,這是在乳頭溫泉的男女混浴
△10月,帶著8個月的桃子第一次出國去韓國
△11月,成熟的日本紅葉季線路,在幽靜的雞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