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有相應的視頻版本,喜歡觀看視頻的朋友,請進主頁查看:「陳慧嫻與張學友這一吻引發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和誤會?」。喜歡看圖文的朋友請往下看。)
這個能讓張學友,不顧破壞自己好男人的形象,不顧老婆羅美薇的感受,在演唱會上與其熱吻的女人是誰?
覓娛樂新知,看明星百態,品電影人生!大家好,這裡是影片回收站的「看明星百態」欄目。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第二代四大天后之一,我國第一位唱海豚音的女歌手林憶蓮,喜歡她的朋友可以翻看我昨天的視頻,另外前面已經介紹過梅豔芳、葉倩文了,現在就只剩陳慧嫻了,而前面與張學友熱吻的那個女人正是陳慧嫻,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個天后陳慧嫻吧。今天的視頻有點長,主要後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時間來介紹她與張學友不為人知的關係,如果只想看他們倆的關係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後查看。
說起陳慧嫻,小編覺得她絕對是中國華語樂壇這幾十年來最被嚴重低估的一位天后級別的歌手,她有著獨特的嗓音和美麗的外表。你看看一下她的《千千闕歌》就知道,直到現在還是KTV中粵語女歌手歌曲中排第一的位置!
陳慧嫻1965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番禺,家中尚有一弟一妹,家境不錯,不過她自小寄居在婆婆家裡,由於這個原因,她跟父母親多少都有些隔閡,但她從小就是一個小公主,比較任性,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她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世代受傳統教育薰陶,陳父就是個文質彬彬的讀書人,他對子女的教育很嚴格,日後陳慧嫻放棄歌業赴遠求學就是很好的證明。
中學時代的陳慧嫻除了熱愛讀書外,還對唱歌有十分濃厚的興趣,課餘時常與同學一起練歌,亦有參加一些校際歌唱比賽。
1983年對慧嫻來說是個不平凡的一年。當時香港大名鼎鼎的音樂製作人安格斯正準備籌備一張名叫《少女雜誌》的大碟,碟內題材是描寫一些少女情懷。由于慧嫻以前在校際表演中的出色表現,學校就把她介紹給安格斯,還有另外兩個女生陳樂敏和黎芷珊。
《少女》雜誌於1984年初完成。大碟完成後怎麼推向市場?限於公司的人力財力和歌手的情況,安格斯找來公司的助手趙潤勤,叫他找個有名氣的唱片公司搞《少女雜誌》的宣傳和投資。「萬事開頭難」,趙潤勤走遍很多有名的唱片公司,但他的請求都被拒絕了,這些公司表示:給沒有知名度的新人出唱片,投資風險很大。血氣方剛的趙潤勤非常固執,懷著最後的一線希望來到寶麗金唱片公司,他咬著牙說:「我只是要求掛你們公司的名出版,你們只管收錢,宣傳推廣和經理人的事我來做。」寶麗金公司勉強答應他的請求,卻對趙潤勤不抱很大的希望。
陳慧嫻1984年1月18日,趙潤勤選了一個好日子,出版了雜錦式唱片《少女雜誌》。陳慧嫻所唱的主打歌《逝去的諾言》慢慢打上了電臺榜,最終爬上了冠軍位置,並在榜上持續了十多周之久。不要說當時了就是現在的歌壇根本沒有歌曲能在榜上持續那麼長的時間。這個結果不但令寶麗金大跌眼鏡,也大出趙潤勤和安格斯的預料之外。陳慧嫻如南非寶石,驟然發出耀眼的光彩。
《少女雜誌》在沒有多大宣傳的情況下,竟然賣出五萬多張。令全港同行大吃一驚。她憑一首《逝去的諾言》迅速走紅,同年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的新人獎。而其餘2個人,後來一個做了幼兒園老師,一個則移民去了加拿大。
趙潤勤的臉上綻出了笑容,從此一力承擔起推紅陳慧嫻的重任。寶麗金公司首先找到趙潤勤,讓陳慧嫻等三個女生籤約寶麗金唱片公司。多年後,趙潤勤回憶往事難掩當日激動:「當一個大公司的高層終於肯坐在一個無名小子面前承認陳慧嫻是一塊寶的時候,你知道我有多開心嗎?」當時,寶利金公司旗下猛將如雲,許冠傑、徐小鳳、譚詠麟、關正杰、雷安娜、區瑞強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的當紅巨星。
陳慧嫻1984年19歲出道就紅,起點很高,當年就得了最佳新人獎,第二年唱片就有了白金銷量。到了1987年唱片《變變變》上市一周銷量就擠掉譚詠麟,位居第二(第一是張國榮)。當時歌壇正是譚、張爭霸之際。
從1984年到1987年,陳慧嫻一年推出一張新專輯,如《玻璃窗的愛》、《痴情意外》、《花店》。奇怪的是最初她的歌聲還有幾分暗啞。到了88年,成功轉型,完全高音清亮、低音磁性了,香港的音樂人一致推崇她的聲音為天籟,堪比王菲!
從1988年開始,她也成為寶麗金的當家一姐,在那一年,她推出了2張專輯《嫻情》、《秋色》。而在《嫻情》裡的《傻女》奪得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等多個獎項;而《秋色》中歌曲《人生何處不相逢》更成為其歌唱生涯的代表作品之一,奠定了其樂壇天后的地位。之後,在廣州體育館舉辦個人演唱會,成為首位在廣州舉行個唱的中國香港歌手 。
1988年葉倩文的全新大碟《祝福》一經推出便風靡全港,總銷量高達35萬張,七白金(一白金等於5萬張)的數字讓人瞠目結舌,成為了當年度女歌手單唱片銷量之冠。而梅豔芳堅定不移走「妖女」路線,但同年的歌曲《Standbyme》未能抵擋住葉倩文的凌厲攻勢,一敗塗地。但陳慧嫻1988年推出2張專輯,總銷量為40萬,八白金的數字勝於葉倩文(但圈內人士認為陳慧嫻2張專輯拼葉倩文1張專輯,雖勝不武),陳慧嫻更在叱吒樂壇流行榜中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手(銀獎),金獎被梅豔芳奪得。可見她的受歡迎程度凌駕於葉倩文、林憶蓮、鄺美雲等人之上。
她的歌曲演繹真摯自然,優美動聽,始終讓人覺得是大家閨秀的風範。幾年內銷量很快就超過了梅豔芳。
正當大家認為她要取代梅豔芳的位置時,她卻在1989年24歲時就宣布退出歌壇,這讓整個娛樂圈譁然!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她天生就是個小公主,疏於應酬,獎項老被擠掉,所以她覺得自己的實力得不到認可;第二,與她的知識分子老爸要求她讀大學有關。
她唱片銷量一路走高的那幾年1985~1989年,每年最受歡迎女歌手都是梅豔芳(那幾年中最受歡迎男歌手也曾飽受詬病,還有買獎傳聞,被周潤發等人公開諷刺過),不管梅豔芳唱什麼,十大金曲都有梅豔芳。而陳慧嫻經常沒有。
在1989最受歡迎女歌手那次,她人氣銷量本來風頭無兩,結果獎項又旁落,陳慧嫻黑著臉下臺就帶著團隊走了,沒參加後面的歌星合唱……此處省略幾百字,總之某公司公關還是很厲害的,現放在得上頭條的新聞,但當時基本沒什麼媒體報導。
就拿1989年她的《千千闕歌》來說吧,頭三個月銷量就比梅豔芳的《夕陽之歌》銷量高75%(越往後差距越大)。其實《夕陽之歌》從歌名跟原曲一樣,到給《英雄本色3》當插曲,是佔盡了優勢資源的,陳慧嫻的銷量完全是用天賦和唱功硬磕出來的。很多人認為《千千闕歌》是歌詞好,其實不全是,兩人用的根本不是一個調,你聽兩人唱的前奏就不一樣,梅豔芳用的D調,陳慧嫻是把千千闕歌升到了E調來唱的,這樣對高音部分要求就高了,要看歌手在高音部分是否還能自由迴轉,唱好了會很正,大氣很多!
所以說要不是梅姑強大的社交能力,最受歡迎女歌手早就易主了!香港歌壇其實真欠陳慧嫻好幾個獎,就是因為她不願意去社交,一直當著小公主。再想想看,1992年她的《飄雪》居然都沒得獎,到了2008年,該曲獲得第五屆《勁歌王》全球華人樂壇年度總選頒獎典禮觀眾最愛華語經典金曲獎!
陳慧嫻前面的人生就是小公主,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順利的大紅起來,只是太過短暫,執意著要在最紅的時候去美國讀書。不知道現在的她有沒有後悔。
此後的五年裡,她一直在美國修讀心理學。原打算畢業後不再重返樂壇的陳慧嫻,卻被寶麗金特別派人赴美遊說灌錄唱片,1992年推出《歸來吧》、《飄雪》、《紅茶館》等歌曲一時膾炙人口。1995年重返樂壇反應不俗,但是2年後轉投新藝寶卻走勢低迷,她發現樂壇的潮流已經改變,一度陷入迷惘,2000年後經過低調休整並籤約環球,但唱片銷量卻未如理想,2007年再度復出,以發布單曲和舉行演唱會的形式重返樂壇。
其實等陳慧嫻留學回來,整個香港音樂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和價值觀都變了,樂迷的品味也都變了,潮流也不同往日了,臺灣歌手也來了,香港人開始聽國語歌,少聽英文歌了,而上世紀八十年代歌手不多,九十年代開始多了,對樂壇帶來了衝擊。所以她的巔峰再也回不去了!
說完她的成名歷史,必須再提一下的就是陳慧嫻的三段愛情,這三段還不包括你們最想看的「與張學友的那一段」。
其實開場說的張學友與陳慧嫻深情擁吻,許多網友紛紛提問:他們是不是曾經的情侶?小編認為不是,但可以是那種彼此深愛著對方,卻不能也不敢在一起的那種!一種超越了情人的關係!
好可惜啊,為什麼兩人不在一起?因為張學友已經是兩個女兒的爸,羅美薇的丈夫。
兩人同一年出道,進同一家公司,共同演唱了多首情歌;就連陳慧嫻唯一參演過的一部電影——《痴心的我》,也是和學友一起演的。
陳慧嫻與張學友之間的緣分,如同一場宿命輪迴般的生命之旅。
1984年,還未加入寶麗金的陳慧嫻,憑一曲《失去的諾言》,從萬千年輕女歌手中突圍。1985年,剛加入寶麗金的張學友,推出首張專輯《Smile》,一下子賣掉了20萬張,成為勢頭最盛的年輕男歌手。
但年輕的心,通常經不住突如其來的成功的考驗,尤其對出身寒門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陳慧嫻家境良好,對於成功,她看得很淡。這一點,可以從她處在巔峰之時、突然轉身離開歌壇去留學看出來。張學友則不然。他生在一個普通的海員家庭,沒啥追求和理想,高中畢業後,當過包裝工人、國企員工等。對他而言,只要能掙錢就行。
誤打誤撞進入歌壇後,第一張專輯就賣了20萬張,他頓時有了一種自己就是天王老子的感覺。因為性格與對自身認知的不同,陳慧嫻和張學友走上了兩個極端:
陳慧嫻越混越好,到1989年唱響《千千闕歌》後,人們甚至認為她將要取代梅豔芳。
張學友的專輯則越賣越差,脾氣也越來越差,走在路上,路人都會罵他。
陳慧嫻活成了真正的「小公主」,而張學友的唱歌之路就如他飾演的角色「烏蠅哥」一般,氣數將盡。喜歡張學友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之前的那兩期關於張學友的視頻。
就在兩人真要形同陌路的時候,陳慧嫻卻拉了他一把。
1988年,成功的陳慧嫻,拉了一把不成功的張學友。
於是,陳慧嫻邀請張學友,一起合唱了《一顆寂寞的心》。同時,寶麗金老闆鄭東漢也不願張學友沉淪,讓他回去錄製專輯《給我親愛的》。
一個人遭遇失敗的最大好處,就是失敗將教會他如何成長;更何況在失敗的時候,還有這麼多人幫助他,他就更不能辜負這份成長。
成長後的學友,變得成熟了,他不僅戒菸戒酒,還開始自己寫歌。在《給我親愛的》中,就有他的第一首原創作品《舊信舊夢》:舊的痛,撩動淚在湧;滲下了,在夢中。
因為陳慧嫻的幫忙,一個新的張學友煥然而生。兩個人在各自的道路獨行三年後,終於又逐漸匯合,有了交叉。
由於年齡相仿,張學友走上「正道」後,兩人也趣味相投,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在《一顆寂寞的心》之後,兩人又多次合作情歌:《接近》《愛和承諾》《給我親愛的》……
而無論是寶麗金公司的人,還是觀眾,都覺得他倆站在一起,確實有一種「金童玉女」的感覺。
於是在80年代末期,以及95年陳慧嫻回歸歌壇之後,不知是寶麗金的刻意安排,還是無意為之,兩人開始頻頻同框。
他們一起參加公司演出。一起錄製節目。一起舉行生日派對。一起參與社會活動。甚至在私下,兩人也經常隨意穿戴、聚在一起。
除了這些親密舉動,在一次頒獎禮上,陳慧嫻還親了張學友一口。學友領完獎,唱《離開以後》時,臉上的唇印顯得特別喜感,也特別甜蜜。
在1995年的《歸來吧》演唱會上,陳慧嫻又一次親吻了張學友。完了還不忘給他擦掉唇印。正如張學友《夕陽醉了》的歌詞一樣「交低美麗唇印,印下情深故事更動人,回來步入我的心好嗎,回來別剩我一個人……」
最讓人動容的,就是兩人一起拍攝「翡翠元宵情人節」的宣傳片。
片中,張學友穿上了帥氣的西裝,陳慧嫻則披上了潔白的婚紗。他們站在教堂裡,回憶曾經的點點滴滴。
伴隨片中臺詞的落幕,人們不禁一陣唏噓:「或許,這是『小公主』這輩子唯一一次的『婚禮』了。」
是啊,如今的學友,已是兩個女兒的爸爸;而陳慧嫻,仍舊孑然一身。在《歸來吧》演唱會上,有個互動環節,有個小孩甚至問陳慧嫻:「你幾時同張學友結婚哦?」
陳慧嫻當即愣住了,哭笑不得。可以想像在當時,連小孩都看得出,她和張學友是多麼般配。
那時候,她早已和歐丁玉分手;但她知道,在明年——1996年初,張學友就要結婚了,新娘是羅美薇。
後來,陳慧嫻又處了兩段感情,但都宣告分手。
而張學友結婚20多年,感情一直很好,羅美薇說:「張先生讓我的每一天都活成了初戀。」
陳慧嫻和張學友,恍若回到30多年前,一個在天穹發光、一個在深淵沉淪,只不過,兩人顛倒了位置、調換了人間。
而他們的情人節宣傳片的臺詞,一如他們的真實寫照:張學友真的得到了一生一世,而陳慧嫻,仍在曾經擁有之中顛沛流離,尋尋覓覓。
膠著了10多年的親密,終於以歌神的婚姻收場。
如果這份親密所包含的,僅是單純的男女關係,那麼在24年前,在張學友與羅美薇結婚那一刻,他們的交集也就到此為止。
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他們的交集,他們的親密,他們的擁抱與親吻,仍在繼續。這也成是張學友好男人形象的唯一「汙點」。
張學友仍然關心陳慧嫻的一舉一動。當陳慧嫻想要舉辦演唱會時,張學友讓她想好:「沒有出新歌,不要開演唱會。」
21世紀初,陳慧嫻患上焦慮症。有次她的寵物貓死了,她抑鬱了很久。張學友知道後,非但沒有安慰,反而狠狠說了她一頓。在淚與罵的啟發下,陳慧嫻逐漸看淡生死,走出焦慮。
進入2000後,陳慧嫻的作品不再像從前那樣受追捧;再加上患病後身材變胖,演唱會也不再有觀感。但只要她開演唱會,只要她一句話,張學友就會跑來她的演唱會,為她助陣。而2014年陳慧嫻《Back To Priscilla 30周年》復出演唱會,請來張學友擔任嘉賓,兩人在臺上親吻擁抱毫不顧忌,張學友這麼做其實也是為了給好朋友陳慧嫻拉人氣,畢竟陳慧嫻的復出沒有什麼爆點,順便幫好友製造出一些。但是,張學友可能忘記了,她老婆羅美薇可是潔癖很嚴重的哦。真想問一句學友大哥:你與別的女人如此放肆,你家潔癖老婆答應了嗎?
可以看出,兩人的感情,包含親情,跨越友情,類似愛情。他們的關係,是一種很特別的存在。
不知道誰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每一個人的生命裡,都有著這樣一個人:他不屬於愛情,也不是自己的男女朋友。 可是,在離自己最近的距離內,一定有他的位置。
這大概就是張學友與陳慧嫻的奇妙關係。
很久以前,張學友事業遭遇低谷,但陳慧嫻願意幫她。
多年後,陳慧嫻事業受挫,但張學友願意當她最後一名觀眾、最後一名嘉賓。
這大概就是他們的奇妙關係。
你遭遇病痛,但我會催逼你走出病痛。
你身陷低谷,但我會推著你走出低谷。
你不是親人,但我會待你如同親人。
你不是情人,但我會吻你猶勝情人。
既然你是我心頭的一塊肉,那我就陪你走到最後。
你是實至名歸的「小公主」,那麼不管一生一世,還是天長地久,你都是我眼中的「小公主」。
說完陳慧嫻與張學友這段這麼感人的「XX情」後,她的其他三個男友就順便提一上算了。
她的第一個男人便是她的唱片監製區丁玉,區丁玉是陳慧嫻的御用監製,在於1989年的陳慧嫻事業頂峰期間赴美學習。江湖盛傳是因為區丁玉逼婚才讓她驚慌離開,陳慧嫻搖頭否認「出國主要還是因為我家裡人一直希望我學習。出國的時候我還是在和區丁玉拍拖的。直到走了以後分隔兩地感情才慢慢淡下來。沒有機會見面,最後還是我先提出的分手」
之後陳慧嫻的第二位戀人是唱片公司做美術指導的Michael張,兩人在一起有六七年,結局仍是分手,對於這段戀情,陳慧嫻說「他是藝術家。稜角分明,起初我有強烈改變他的願望,但是努力了很久還是沒有什麼效果,這麼多年他始終是以事業為重,而我需要很多呵護,需要厚實的愛把我包裹的嚴嚴實實,讓我溫暖踏實,這次分手又是我提出的」。這是不是拿張學友在進行對比了!
第三段感情痴情粉絲謝國麟的。陳慧嫻公開擇偶標準「喜歡我的男人首先要了解我的歌,知道我是誰,」身為醫生的謝國麟滿足了陳慧嫻的這個愛人條件,他早在中學時就是陳慧嫻的歌迷,默默的喜歡她,還曾尾隨她回過家,但那時已經成為明星的陳慧嫻哪裡知道有這麼一個呆頭鵝存在。直到20年後去養和醫院求診時重遇,謝醫生才讓這段暗戀成真。直到2007年初男友被揭與同醫院的護士偷情,陳慧嫻2007年6月底出席公開活動時親口道出分手真相,說與謝醫生是性格不合,不是因為男方偷情。
而如今,已經55歲的陳慧嫻依舊留著娃娃頭,一身年輕人的打扮,若不是甜笑時眼角的皺紋出賣了她,真的無法相信她已經55歲了。歷經三段愛情後的陳慧嫻依舊是那個愛情大過於天的簡單女子,她自覺的對愛情要求不高,她說到「在愛情裡我只想做一個弱者。希望對方愛我,疼我、寵我。一定要把我放在第一位」。女人渴望依附的性格,從古到今都存在著,但是無一例外都是奢求。
現在的陳慧嫻,將自己融入生活中,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可能——她也還在等她生命中那個可以陪她終老的人。
好了,小夥伴們,你們喜歡陳慧嫻嗎?你認為她與張學友之前是真愛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這裡是影片回收站,歡迎大家點讚、評論、轉發和關注,我們下期節目見!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