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reme 與富士推出的聯名 Fujifilm Instax mini 即影即有相紙,是本季的配件系列中除了 Oreo 餅乾、BMX、Numark PT01 黑膠唱機等同樣非常具有話題度的單品之一。相紙底部附有經典白字紅底的 Supreme Box Logo,就連產品的外包裝也同樣吸睛,官方還釋出了運用相紙拍攝的拍立得照片,透過拍立得獨有的顯影效果拍攝的自由女神像和美國街景,凸顯復古的美式情懷。
Supreme x Fujifilm Instax 成品圖
圖片:Supreme
說起即時成像相機,俗稱拍立得,寶利來的拍立得是我們熟悉的鼻祖,在初次問世時便掀起了全球性的關注,富士採用了與寶利來同樣的原理去製作新機,而寶利來公司也已經在 2008 年 2 月宣布相紙停產,現如今市面上的寶麗來相紙均產於富士公司,並且富士拍立的顯影時間、穩定性以及相色持久性都不遜色於寶利來拍立得。
富士拍立得拍出的作品
圖片:Pinterest
對於大多數拍立得愛好者來說,通過視覺去儲存記憶是拍立得的一大亮點,實質可觸的相片對比電子設備上的照片往往更使人們獲得一種視覺和觸覺上的回憶。除此之外,雖然拍立得與尋常相機有著極為相似的共同點,但是他的重量、操作方式以及外形更加吸引人心,但最為重要的點是其印刷速度比尋常電子相機和膠捲相機要快,節省了用戶不少的時間。
《Aesthetics Consciousness》中曾經提到一位名為 Christopher Bonanos 的學者,他曾發表過一篇名關於拍立得的文章,並在文章中把寶利來的拍立得形容成「不死的攝影」,還說道拍立得拍出的照片也是傳遞精神和回憶的媒介。再結合現如今的社會情況,或許不少人將拍立得當成一個追潮的工具,也有不少人是真心真意的用其去記錄生活。此次我們便來一同了解一番關於拍立得背後的故事。
富士公司與其拍立得的變遷始末
富士公司
圖片:Pinterest
富士公司的全名為 Fujifilm Holdings Corporation,公司名聲響徹全球,復古的外形和獨具特色的濾鏡效果則是該公司產品最為成功的一點。富士首部中畫幅相機 Fuji-ca Six I BS 上市於 1948 年,是不少攝影愛好者們垂涎掛齒的一臺復古相機。隨後該公司又相繼推出不少機型,比如單眼相機 35 mm Fujica 35 ML、雙反相機 Fujicaflex、配置 LED 燈的相機 Fujica ST701 以及輕盈小巧的 Fujica ST605 等。
富士公司的首部中畫幅相機 Fujica Six I BS
圖片:Camera-Wiki
聚焦到富士公司推出的拍立得,那麼它與柯達和寶麗來均有淵源,也是在該公司出名後推出的富有競爭價值的相機。富士的首部拍立得產於 1981 年,與柯達公司合作,因此在初期面世時期雙方的相紙可以通用,其也是在寶利來拍立得釋出後的一次性成影相機 iGood 後推出的「類似產物」,雙方還曾因為產品過度相似,被眾人拿來比較。在 1986 年時,在一次產品專利大戰中,富士和柯達敗訴,最終富士公司不得不存活在寶利來的「淫威」之下。
上:Fujifilm Instax mini 10
下:Polaroid Mio
圖片:Google
隨後富士公司脫離了柯達和寶利來,成為了一名滿有抱負「獨行俠」,並在 1998 年時期推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次性成像相機 Instax mini 10 系列。而在 2001 年時期,寶利來公司宣布破產,並在「結業」時釋出了一款能與 Instax mini 10 相互比較的競品 Polaroid Mio。但相較之下富士公司的發展與前兩者相比較為穩定,並成功的持續至今日。
日本攝影師 Satoshi Minakawa 參加富士公司舉辦 GFX Challenge 的海報
圖片:Pinterest
富士的主要產品有相機、相紙以及印刷產物,其推出的相機也是可以和當今的尼康、佳能以及萊卡等相機品牌相互媲美。對此攝影師野波浩 Nomani 曾說道:「富士相機無論是機型還是解析度都有著一定的穩定性,在我們通過數位化編輯照片的時候,有時會失去一些原有的畫質,而富士相機提供給我們的無論是便捷度還是保真度都有著非常強悍的穩定性,所以我常常會使用富士相機來拍攝作品。」
富士公司推出的 Fuji Instax 拍立得系列
圖片:Camera-Wiki
但對於不是專攻攝影領域的大眾來說,富士公司最為曉喻門戶的還是 Fuji Instax 系列。根據《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報導得知,富士拍立得相機的銷售額及歡迎程度勝過該公司旗下的所有電子數位相機,富士拍立得的相機也一直通過代表「analog revival 虛擬復興」的復古濾鏡吸引著無數用戶。
自首部 Fuji Instax mini 10 問世後,該公司也相繼推出不少優秀的產品。在 2016 年時,富士公司還推出了一款名為 Instax SHARE SP-2 的拍立得相機,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連接相機列印出自己想要的拍立得照片,雖然它是一款相機,但其的設置和外觀都看似一個隨身印表機。
Fujifilm Instax SHARE SP-2
圖片:Google
2017 年時,富士公司還推出了全新方形相紙拍立得 Instax SQUARE SQ 10,是一款將數位相機和印表機融為一體的產物。除此之外,富士公司還曾聯合美國歌手 Taylor Swift 推出限定版 Instax SQUARE SQ 10;該公司也曾推出不同版本的拍立得相機,每個系列都附有獨特的風格,例如現代風、少女風格以及復古風。
富士公司打造的 Instax SQUARE SQ 10
圖片:Google
拍立得的組成與尋常相機有著極為相似的原理和構造。其工作原理是以通過快門鍵操作轉動滾輪,形成正負相紙的轉印和化學藥包融合的運作過程。拍立得之所以能過做到一次成影,是因為它是有兩種片基組成,第一層片基被稱為負片,表面的塗層含有銀物質和銀感光劑;第二層片基為正片,表面塗有活性炭、硫化物以及膠料等。
拍立得的運作過程
GIF:Giphy
兩層片基通過物理性的壓合生成化學反應,最終達到顯影的效果。而拍立得的成品之所以表面能形成光滑面,是因為在正片和負片交融後,脫落的正片會在負片上塗層一層光漿,用於保護相片的表面。
運用富士拍立得拍攝的照片所呈現的照片與其旗下的膠片相機有著極為相近的色調。富士拍立得濾鏡效果以復古色調為主,它一次性顯影的特性也彰顯出一種抓捕自然的趣味,因此拍立得在日本及多個國家有著頗高的人氣。
拍立得顯影過程
GIF:Gyfcat
不過,富士集團推出的拍立得在追求更新換代的時代下,也一定程度上逐漸失去了從前的韻味。根據各大論壇得知,部分攝影愛好者們願意花費高價格去購買舊版富士拍立得,以求「保真」,因為在拍立得的發展途中,機型的改變也促使了濾鏡效果和相紙運作手法逐漸變味,再加上相紙的停產,固定產紙工廠的變動,導致了拍立得逐漸「失真」的現象。
拍立得在流行文化中的影響力
名人們運用拍立得拍攝的照片
圖片:VOGUE
拍立得之所以能夠承寵不衰,是因為它自身就帶著一種隨機創作的魅力,並且極具收藏保存的價值。不少名人明星都對其愛不釋手,A$AP Rocky、Demi Lovato、Kendell Jenner 以及 Kate Moss 都曾展示過運用拍立得拍攝的照片。除此之外,這個即時顯影的相機也受到了來自不少領域的青睞。
上:美劇《鬼入侵》中主角使用拍立得的場景
下:電影《拍厲得》中主角使用拍立得的場景
圖片:Netflix
在影視行業中,恐怖片導演總會將拍立得轉化為一個「抓鬼道具」。由 Netfilx 推出的恐怖題材美劇《鬼入侵》就看到了拍立得的身影,但與尋常恐怖片不同的是,劇集中出現的拍立得是一個抓捕回憶的工具。
上映於 2019 年的恐怖片《拍厲得》也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例子,女主角無意間得到了一個老闆拍立得相機,並將其納為己用,但沒想到的是這個拍立得是一個被鬼魂附著的「殺人相機」。除此之外,《招魂》系列、《陰兒房》系列、《女巫布萊爾》以及驅魔類型電影都曾出現過拍立得身影。
MV《Breathe Me》中的場景
圖片:Pinterest
除了運用相機為道具以外,Sia 的 MV《Breathe Me》也出現了拍立得照片的身影,MV 中 Sia 運用拍立得抓捕自己動作的瞬間組成一個動態畫面,搭配上復古的畫面,似乎是在傳達回憶一般。歌手 Lana Del Ray 一貫以古典復古風格聞名,所以拍立得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她展示復古情懷的工具。
上:Taylor Swift 的專輯《1989》封面
下:Taylor Swift 和富士公司的合作款相機
圖片:Google
Taylor Swift 也曾經運用拍立得的風格製作專輯《1989》的封面。據悉,《1989》這張專輯是圍繞著復古流行樂為靈感打造,專輯名稱《1989》也是 Taylor Swift 的生日年份,所以不難看出,運用拍立得的手法製作專輯封面是在回憶,也是致敬 80 年代復古流行樂。除此之外,Taylor Swift 對拍立得鍾愛也是一件在樂壇內昭然若揭的事實,富士公司還曾聯合她打造限定版拍立得相機,親自上陣代言。
Andy Warhol 運用拍立得拍攝的明人肖像
圖片:Pinterest
英國著名攝影師 Janette Beckman 也曾運用過拍立得拍攝作品,透過復古的濾鏡和極具寫實性的手法拍攝,該攝影師還曾為 David Bowie、Nicki Minaj、Cardi B、Kurt Cobain 以及 Kendrick Lamar 等人拍攝肖像作品。
此外,著名的波普藝術大師 Andy Warhol 也是一位鍾愛拍立得的藝術家。他曾多次使用拍立得拍攝藝術作品和人物肖像,備具復古風格之餘,還展示出了一種獨特的人像攝影風格,並給後晉的攝影師們帶來了無限的啟發。
Michael Kors 運用聯名 Fujifilm 相機拍攝的時尚片及合作相機
圖片:Michael Kors
時尚產業運用拍立得拍攝大片的案例雖然較少,因為過度追求高品質和高解析度,再加上後期數位化編輯,拍立得顯影似乎並未受到時尚界的看好。但還是有不少創意人士採用拍立得的風格融入大片當中,其中時尚品牌 Michael Kors 就曾釋出了一組運用拍立得拍攝的時尚大片,並聯合富士公司推出聯名相機 MK x Fujifilm Instax。
與多方合作的富士拍立得
圖片:Amazone
除此之外,富士公司還曾運用聯名合作的方式展示其多元跨界的屬性。該公司曾聯合《玩具總動員 4》、《Hello Kitty》、《神偷奶爸》以及《口袋妖怪》等推出聯名拍立得相機,此舉既展示出了自己的品牌風格,也凸顯出了流行文化的氣息。
視覺文化中運用相機記錄下的生活剪影
圖片:Visualize
攝影對於眾人來說是一個最能保留記憶的媒介,而拍立得的出現則是加大了大家對「保留記憶」的渴望之心,所以「一次成影」也成為了最佳保存記憶的方式。
此外,自數位相機橫空出世,數位化時代逐漸取代實物,不少人都放棄了衝洗照片和保留照片,而是使用雲平臺保存,所以不少膠捲相機產業逐漸衰敗,甚至停產倒閉。上映於 2011 年的喜劇電影《Intouchables》中曾說道:「人為何如此渴望藝術,是因為藝術品是這個象徵著記憶和歷史變遷。」而數碼時代下,實物逐漸被虛擬產物取代,不少留存回憶、歷史的載體都化為腦海中的虛擬體驗,這一現象會給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帶來怎麼樣的變化,是一個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