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昨日出席傳媒聚會時指出,「港獨」明顯違反《基本法》,校方明確反對鼓吹「港獨」;嶺大會本著「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做法,若然有懸掛物或宣傳品出現在「民主牆」以外的其他地方,校方定必立即清除。
嶺大校長鄭國漢昨日出席傳媒聚會,並回應校園「港獨」問題。 嶺大圖片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何家驊、葉佩瑜報導:本港多間大專院校的「民主牆」連日來先後出現「港獨」及冒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標語,引起全城憤慨。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昨日出席傳媒聚會時指出,「港獨」明顯違反《基本法》,校方明確反對鼓吹「港獨」;嶺大會本著「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做法,若然有懸掛物或宣傳品出現在「民主牆」以外的其他地方,校方定必立即清除。至於有傳媒報導八大校長將會就相關事件發表聯署聲明一事,鄭國漢透露,成員之間仍在交換意見,暫時未有共同立場,如有結果會再公布。
嶺大日前有人未經授權下撕走學生會「民主牆」上的「不主張香港獨立亦應捍衛言論自由」標語,學生會報警求助。鄭國漢昨日回應指,校方不支持鼓吹「港獨」的言論,但認為大學是求知的地方,討論是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在「民主牆」上自由表達意見,若學生只是討論則沒有問題。
陳智思:底線是不可違法
另外,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昨日亦就事件有回應。他說,學生有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但底線是不可違法、不可鼓吹「港獨」;院校內發生的事,除非是觸犯法律,否則政府不應過度幹預,如果只是院校的紀律問題,最好留給校方處理,政府不應在現階段主動向學校施壓,應尊重學校。
嶺大慶祝在港復校50周年
鄭國漢(左五)及副校長莫家豪(右四)等把具紀念價值物品放入時間囊箱。記者何家驊攝
今年是嶺南大學在香港復校50周年,加上明年是嶺大在廣州創校130周年,嶺大將於本月下旬起的1年之內舉辦連串慶祝活動。校方昨日進行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時間囊封存儀式,珍藏各種有關嶺大現況以及校慶紀念的資料和物品,該時間囊將於半世紀後再度開啟。
嶺大校長鄭國漢在儀式上指出,嶺大於1967年剛剛復校時約有100名學生,需要借用嶺南中學的課室上課,到現在全校共有約3100名學生,擁有佔地約11公頃校園,約2600個宿位;九成本科生有機會到海外交流,亦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學生在校學習,提供高度國際化的博雅教育。
將辦研討會交流論壇活動
據嶺大副校長兼香港復校50周年校慶籌備委員會主席莫家豪教授介紹,來年的重點慶祝活動,包括於9月19日舉行的啟動禮、11月20至21日的「亞洲博雅大學聯盟」成立研討會、12月6日的「大中華地區校長交流論壇」、明年1月出版的《嶺南精神五十載》50周年刊物,以及1月20日舉辦的「嶺南大學香港50周年復校暨在廣州建校130周年校慶晚宴」等等。
在昨日的儀式上,嶺大師生在時間囊中放置了各式慶祝復校50周年的紀念品、見證嶺大最新發展的文獻,分別由校長和副校長撰寫對50年後嶺大的期許及由約30位嶺大同學寫給50年後對自己的留言。
【商報時評】引導學生行正路學校責無旁貸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本港多間大專院校,近日出現「港獨」標語、粗口辱華及對蔡若蓮喪子之痛的涼薄言論,令青年學生教育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一小撮學生有錯不認,知錯不改,說明部分學生基本的認知能力、道德操守和法治意識,均出現了偏差,就連一些很基本很顯淺的道理,居然公然違反,還自以為是,完全超過法治道德的底線。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園地,校方管理層必須負起責任,態度明確,立場清晰,引導學生守法治,明是非,行正路,絕不能讓校園成為政治角力之地,更不能成為「港獨」生力軍的滋生場所。
開學之時的校園「播獨」事件,從中大開始,繼而擴散到多間院校,期間發生中大前學生會會長周豎峰用「支那人」辱罵同學,還有人在教育大學告示欄貼上冷血標語,造成惡劣影響,備受各界批評。然而,有部分人在面對觸犯法律,以及失德敗行的事實時,卻顛倒是非黑白,強詞奪理,教大要追究冷血事件的責任,教大學生會竟攻擊校方「製造白色恐怖」;中大新亞書院決定啟動調查程序,新亞學生會卻攻擊是「未審先判」,13間大專院校學生會還發出聯合聲明,反指「箝制學生表達自由」,叫囂「港獨」「並無違反香港法律」云云。不難發現,部分學生已到了無法無天,甚至扭曲一些基本價值觀和常識的地步,這實在可悲!
歸根究底,少數學生一再硬拗,滿口歪論,推卸責任,實際上是政治立場先行,受激進思想和「港獨」侵蝕的表現,而社會上有些人則扮演護航和推波助瀾的角色,令情況趨於惡劣。對於校園出現鼓吹「港獨」等問題,學校有責任好好處理,校園不是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不能逾越法律底線。基本法第一條明確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而根據香港《刑事罪行條例》第9條和第10條,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任何人企圖或準備做出煽動意圖,引起憎恨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激起對其離叛等,即屬犯罪。「港獨」違法確定無疑,與言論自由無關,校方理應堅持法治原則,表明態度立場,引導學生認清「港獨」的違法性和危害性。
有學生至今仍振振有詞,以「言論自由」為名,阻止校方清拆「港獨」標語,凌駕法治,這與個別大學的管理層,過往對學生規範意識薄弱,一直採取縱容態度不無關係。例如在出現「港獨」橫幅和標語後,中大最初下令拆除橫額、撕下海報,在被學生會會長區子灝帶著成員圍堵後,副校長竟然承諾在得出共識前,不會有拆除行動,這種容忍和讓步,無疑是校方主動放棄管理之責,不僅是失職,更助長這些學生有恃無恐,為所欲為,只會令他們認為只要能達到一己目的,就可不擇手段,甚至犯法,在錯誤路上越走越遠。
教不嚴,師之惰。要對學生負責,校方必須堅持原則,依法辦事,不能態度曖昧,含糊其辭。須對違法錯誤言行直斥其非,在規章制度上進行規範,讓學生知錯能改,犯錯擔責。同時,還要杜絕有教師灌輸激進思想,鼓動學生暴力抗爭、不守法治,嚴防其荼毒下一代。
【聲音】言論自由不能超越底線
立法會議員 李慧瓊
近期大學民主牆不斷出現「港獨」的海報及標語,甚至有疑似大學生竟在民主牆上貼出「恭喜」不幸離世者及其家人的字句。上述言行不僅違反《基本法》,亦違人類良知及社會道德標準,完全超出言論自由的底線,必須作出嚴厲譴責。
校園民主牆,一如其名,是鼓勵學生表達意見,理性討論,孕育民主素養及文化的地方。然而,我們相信任何一種民主思想,任何一地推行民主制度,都不會鼓勵或縱容違法或失德涼薄的言論。社會或大學自當維護言論自由,但不代表沒有底線,言論自由必須基於合法和合乎道德標準的基礎上。
校方須嚴肅調查
栽培人才的大學之地,發生上述令人痛心的事件,無論涉事者是否校內學生,校方都必須嚴肅調查,向受害人及社會有所交代,同時,我們不禁要問個別青年人為何會作出如此冷血行為?早前,上訴庭改判雙學三子入獄時,副庭長楊振權便狠批香港社會近年瀰漫一股歪風,有人為追求其心中理想,或以自由行使權力為藉口,肆意作出違法行為。從近日連串校園事件可見,就是這股歪風將部分青年洗腦。他們在作出幸災樂禍的「恭賀」,並受到社會指斥之後,不僅沒有羞愧於這種埋沒人類良知的劣行,更以行使「言論自由」為藉口,為自己開脫辯護,而個別學生會代表則包庇犯事者,砌詞狡辯,反控校方緝拿真兇的行為是「政治打壓」,壓制「自論自由」。
不容許漠視法律及秩序
我們固然認同言論自由必須維護,但言論空間再大,都不能超越法律及社會的道德底線,否則,人人以「言論自由」作擋箭牌,發表違法言論,又或說出埋沒人性的涼薄話語,不單法治及治安受損,道德價值觀亦會崩壞,社會大亂。
本港法庭在過往不少案例中,多番強調不能容許以行使言論或集會自由為藉口,作出漠視法律及社會秩序的行為,其實不單香港如此,反對派所嚮往的「民主自由勝地」美國,同樣對於言論自由作出一定的限制。這些限制有法律方面的禁制,例如毀謗性言論不受美國法律保障,國民亦沒有洩露國家機密的言論自由,例如美國陸軍士兵曼寧(Chelsea Manning)便因洩露國家機密而被判囚35年;此外,有違社會價值或美國民眾信念的言論也會受到一定製約,例如民眾或團體不能以言論自由或集會自由為藉口,傷害另一種族或階層的人士,亦因此,美國白人至上主義的團體發表煽動及冒犯的言論,便受到社會廣泛的譴責。
青年學生是我們未來的棟梁,需要愛護扶正,因此,我們必須及時幫助及教育青年建立正確的守法及道德價值觀,扭轉現時這股濫用言論自由的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