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眼之父——一個為了夢想而窮極一生的人

2021-01-15 西府趙王爺

在貴州省黔南大窩凼,有一口內直徑約500米的"大鍋"。

那是一臺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它叫"FAST",也被稱作"中國天眼"。

那是世界上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它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直徑不超過百米。

它的出現出現,使得中國未來20至30年內將在相關領域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而這,離不開一個人。

他叫南仁東!

他是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被稱為"天眼之父",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中國天眼"。

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蒼穹。一個人的夢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夠穿越一生。

南仁東便是這樣一個為了夢想而窮極一生的人。

探索未知的宇宙!

這是一個藏在無數人心底的夢,一些人會用一生去追尋,南仁東便是其中之一。

1963年,南仁東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優異成績奪得"吉林省理科狀元"稱號,並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

1963年9月-1968年7月,就讀於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真空及超高頻技術專業,獲學士學位。

1978年9月-1987年7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王綬琯),先後獲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這是學霸的履歷,也是其追求夢想最為客觀的見證!

上世紀90年代,南仁東已經成為了馳騁於國際天文界的科學家,曾得到美國、日本天文界的青睞。他曾在日本國立天文臺擔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級別的科研條件和薪水。卻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毅然捨棄高薪,回國就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副臺長。

當時他一年的工資,只等於國外一天的工資。

為了什麼?為了夢想!

他說過: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24年前,日本東京,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科學家們提出,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電望遠鏡,接收更多來自外太空的訊息。

南仁東坐不住了,一把推開同事房間的門:我們也建一個吧!

"天眼"成了他心中燃起的夢,於是,他便把他的餘生,獻給了這個夢。

可是,這個實現夢的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

選址,論證,立項,建設。哪一步都不易。

可是對於南仁東來說,只要有夢就好了,其他的都不能較困難,那只是去實現夢所必須要走的一段路而已。

於是,為了選址,他可以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跋涉在中國西南的大山裡,數年如一日。亂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裡,不少地方連路都沒有,只能從石頭縫間的灌木叢中,深一腳、淺一腳地挪過去。

最終,他尋找了這個幾百米的山谷被四面的山體圍繞,能正好擋住外面的電磁波的窩凼。

為了立項,為了籌錢,他四處奔波,像個推銷員一樣到處推銷自己的項目。大會小會、中國外國,逢人就推銷"天眼"項目。

有人覺得他做了許多事,事實上,二十多年來,他只做了一件事——"天眼"。

最終,他成功了!

24載,8000多個日夜,為了追逐夢想,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他是一個怪老頭!

六七十歲的他總是喜歡跑到施工現場去,對項目"指手畫腳"。在許多人看來,他只是一個天文學家,施工可不是他的領域。在他的助理姜鵬看來,術業有專攻,在FAST項目裡,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學,有人不懂金屬工藝,有人不會畫圖,有人不懂無線電。"這幾樣你能懂一兩個就算不錯了"

可是,後來他發現自己錯了,他低估了一個執著於夢想的人,即使那是一個暮暮殘年的老頭子,這些南仁東幾乎都懂,不懂的他就去學,凡事他都要讓自己對"天眼"有著最為清楚的了解。

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做鎖網變形,既要受力,又要變形,在工業界沒有什麼現成技術可以依賴。國家標準是10萬次伸縮,而FAST需要200萬次的伸縮,是他自己提出的特殊工藝支撐起FAST的外形。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的邢成輝,曾在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後撞見南仁東。為了一個地鉚項目的誤差,南仁東放下筷子就跑去工地,生怕技術人員的測量出了問題。

"天眼"現場有6個支撐鐵塔,每個建好時,南仁東總是"第一個爬上去的人"。幾十米高的圈梁建好了,他也要第一個走上去,甚至在圈梁上奔跑,開心得像個孩子。

他是一個很真的老頭。

他面容滄桑、皮膚黝黑,夏天總是穿著T恤、大褲衩。不認識他的人,很難會將科學家這個稱謂和他聯繫在一起。

他更像當地的村民。

不過,這也沒錯,他本來就把自己當作了當地的村民。。

因為大窩凼附近所有的山頭,南仁東都爬過。在工地現場,他經常饒有興致地跟學生們介紹,這裡原來是什麼樣,哪裡有水井、哪裡種著什麼樹,凼底原來住著哪幾戶人家。仿佛他自己曾是這裡的"村民"。

在那裡,他見到當地人生活的艱苦、上學的不易,就自掏腰包給予他們資助。時至今日,仍有受助的學生給他寫信。

北京時間9月15日23點23分,南仁東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2歲。而他病逝後,他的家屬給國家天文臺轉達的他的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

這就是南仁東先生真實的一生。

他不是什麼院士,也沒拿過什麼大獎,但他給我們留下了最為寶貴的財富——天眼!

他的夢想實現了,就像他詩裡寫的那樣:

"美麗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

召喚我們踏過平庸,

進入它無垠的廣袤。"

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

相關焦點

  • 於潼 - 窮極一生到不了的天堂【動態歌詞 】
    於潼,華語女歌手,喜歡音樂,喜歡唱歌,希望自己的音樂可以被更多的人聽到。曾發表作品《窮極一生到不了的天堂》。
  • 中國天眼實力如何?直徑達到500米,全球只有一個國家擁有這般實力
    其中以德國的波恩望遠鏡和美國的阿雷西博望遠鏡最為突出,而中國在1994年由「天眼之父」南仁東率領團隊,開始打造「中國天眼」。並且歷經22年才完成建造,於2016年正式開始使用。由於「天眼」的直徑達到500米,也是全球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要知道美國建造的阿雷西博望遠鏡,直徑達到305米,隨後擴建至350米。
  • 生死相隨,是這4個星座窮極一生的愛情
    當然,他們窮極一生,也都在尋找這種愛情,尋找一個值得讓他們生死相隨的人。而說實話,其實水瓶座的愛情又不僅僅是you jump,i jump這麼簡單。他們在愛上一個人的時候,選擇的不僅僅是生死相隨,而更像是一種執念。這種執念會給他們無限的力量,讓他們懂得如何去成長,以及學會去承擔。愛情同樣會激發出他們內心中最強大的因子,用以成就彼此轟轟烈烈與刻骨銘心。
  • 看臺人語|杜安:紮根黔中沃土,跨越寰宇星辰·原創話劇《天眼之魂...
    這是原創話劇《天眼之魂》開場第一幕。這齣劇作,由貴州師範大學和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聯手打造,是國內首部「中國天眼」題材的大型舞臺劇。這齣劇,題材重大,涉及「大國重器」天眼工程、「時代楷模」南仁東先生;劇情綿延,縱貫天眼工程建設的20餘年;演員人數達到60餘名,演出時長超過兩小時。創作和表演極具挑戰和難度。
  • 真正的男人——南仁東:燃盡生命,只為天眼
    原標題:燃盡生命 只為天眼南仁東在FAST圈梁上。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11月11日,初冬的陽光,燦爛溫暖。平塘縣克度鎮,「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塑像在陽光下靜靜佇立。八字鬍、戴眼鏡、小個頭、一身工服的南仁東,目光堅定。在距離塑像不遠的大窩凼裡,「天眼」靜默不語,凝望蒼穹。探索宇宙的奧秘,是南仁東一生的浪漫追求。
  • 窮極一生為音樂,花甲之年憑一首歌,再獲臺灣「最佳作詞人」獎
    有夢想的人,能為心中的夢想堅持、並為之不懈奮鬥,他熱衷音樂,花甲之年憑一首歌,再獲臺灣「最佳作詞人」獎他出生於1958年7月19日,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現今已有62歲,已過花甲之年。他是一屆音樂才人,在音樂領域成就很高獲過許多獎項,在過去的2019年,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又憑藉一首《新寫的舊歌》,獲得第3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我們所說的已是花甲之年。仍舊堅持在創作的老人,就是李宗盛。我們都知道,李宗盛是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制琴師。
  • 《天眼之魂》:致敬時代楷模南仁東,再現「天眼」工程感人事跡
    11月8日,由貴州師範大學和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合作,聯手打造的國內首個「天眼」題材大型舞臺劇——《天眼之魂》,在貴州師範大學花溪校區禮堂正式公演。該劇採用敘述體的表演形式,參加演出的演員既是敘述人,同時也是劇中的人物角色。全劇分為三幕,從「雨中考察、說服群眾、移民搬遷、工程建設、攻克難關、撫今追昔」六個主要環節鋪陳開來,深刻展現天眼建設23年來歷經的「跨越星辰大海式」深刻變化。
  • 窮極一生,做不完一場夢 - 一檬
  • 改革先鋒 | 南仁東——「中國天眼」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
    2017年9月25日,當貴州山溝裡的「天眼」迎來一周歲的生日時,10天前,為之奮鬥24年的「天眼之父」南仁東合上了那雙深邃的眼睛。
  • 這才是我們窮極一生追求的幸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 當下的才是最好的《私房書》中簡媜說:「人生啊、如果嘗過一回痛快淋漓的風景,寫過一篇杜鵑啼血的文章,與一個賞心悅目的人錯肩
  • 傷感愛情語錄:窮極一生難遇愛
    2.後來回憶那段感情,仿佛在錯誤的時間,邂逅了錯誤的人,糾結了錯誤的感情,然後蹉跎了錯誤的一生.3.後來回首看著曾經走過的過路,萬般感情湧上心頭,卻只是能安慰自己一句:人生一世,不過浮華若夢,總有一人,願視你如命.
  • 你可以有很多夢想,但別忘了愛的人只有一個
    他回了我一句:「夢想可以有很多,但愛的人只有一個,我要回家找她了。」我記得,《戀戀筆記本》電影中的情節,老年的諾亞,他為了能讓患有失憶症的妻子艾麗想起他,拿著一本褪色的筆記本講述著他們的故事,只為等待艾麗想起他的那一刻。
  •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你好,黃家駒
    誰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兩手,向理想揮手。問句天幾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態活到老。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講述的是吳家駒(黃家駒飾)、譚貫中(黃貫中飾)、陳自強(黃家強飾)以及林世榮(葉世榮飾)四個年輕人組樂隊,醉心於音樂,努力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
  • 《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為夢想而活的少年
    昨晚看了一部老電影《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這部電影上映於上世紀的90年代初,以90年代的香港社會為背景講述了來自社會底層的四位少年雖在不同的行業但卻因為共同的音樂夢想而聚在一起建立了樂隊,並不顧一切阻礙勇於追求青青夢想的故事。電影由BEYOND樂隊的成員本色出演,告訴年輕觀眾們年輕人可以窮,但不能沒有夢想。
  • 【影評】機器管家:你不曾珍惜的也許是別人窮極一生想要得到的
    昨天看了電影《機器管家》,本想看一個高分愛情片,沒想到還夾雜著更高端的人倫和人性。2000年前拍的電影情節劇情做到這樣,怪不得評分這麼高,唯一比較跳戲的地方就是機器人的長相了吧,哈哈有點醜但是他很溫柔。影片細節刻畫相當到位也因此感人。
  • 替父賣酒的女孩,騙了不少滑縣人!
    廣告中,陳靜(或「李琴」、「李舒」等)自稱是仁懷市茅臺鎮人,大學畢業後,放棄「月薪兩萬」,回到老家,為辛勞一生的父親賣酒。據貴陽晚報報導,12月22日,仁懷市委宣傳部通報稱:經相關調查確認,網上「陳靜替父代言賣酒」廣告,系虛假宣傳,主角「陳靜」及「父親」毫無關係,也不從事酒行業。國內個別知名網絡平臺為其發布虛假廣告,有的收費甚至不足千元。
  • 黃子韜喪父 從小被父親「窮養」到成年
    黃子韜喪父 從小被父親「窮養」到成年27歲的中國藝人黃子韜昨天喪父,他透過所屬工作室敬謝所有關心他在貼文稱自己的決定深深地傷害到了大家,但請大家體諒一個父親的無奈之舉。黃子韜回大陸後,在爸爸資助下成立了龍韜娛樂公司,除了經營自己的演藝事業,也籤了幾個藝人。黃忠東受訪曾對中國媒體驕傲說,最滿意的是上半輩子所創造的一切,為了黃子韜,他選擇將青島的四五套房子以及200多億元人民幣(約40億新元)資產的公司放在腦後,到不熟悉也不太喜歡的北京替兒子張羅公司事務。
  • 《楚喬傳》手遊新資料片「天眼試煉」即將上線!
    很多觀眾都想知道冰湖之戰後宇文玥結果如何?月七是否能夠活下來?楚喬和燕洵會不會徹底反目相愛相殺?電視劇官方正版授權《楚喬傳》手遊新資料片「天眼試煉」將於8月9日安卓全平臺上線,巔峰之戰,一觸即發!新人物,新劇情,新玩法,也許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秀麗護衛,賀蕭來也】    在《楚喬傳》劇情中在燕北滅亡後,賀蕭帶領著忍辱負重的降軍秀麗軍,在大魏軍中備受排擠。
  • 生活情感經典句子:你是我窮極一生都沒做完的夢
    6.某些人的出現,只是為了給我們開眼的。所以,你必須得承受得住謊言,經得起敷衍,忍得了欺騙,忘得了所謂的諾言,放得開所有的一切。7.一個人的溫暖是有限的,願你在往後漫長的時光裡,對得起別人對你所有的好,付出的所有好也都是值得的!
  • 人這一生,總要窮一次
    不信,你發一條借錢的消息,也許還是有人點讚,但極少有人主動聯繫你,問一問你的 情況,借點錢給你。最糟糕的是,你身邊的朋友和親戚,都慢慢疏遠了你。記得我剛剛從學校畢業,到南方去打工的時候,想要到親戚那裡借點路費,還是「碰了一鼻子灰」。平日裡說,「有事就找我」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說自己沒有錢,都說家裡窮的揭不開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