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延禧攻略》
蓮子
已經過去的那個夏天很熱鬧,於正的《延禧攻略》刷燙了許多人的手機,稍後還激得久炒不播的《如懿傳》也終於上了騰訊網播。當《如懿傳》也終於大結局,說歹的嘲諷的都有就是鮮見說好的。這兩部劇敘述的故事背景很重疊,表現方式各有不同。宮鬥劇我曾認真看完過《甄環傳》,個人認為此已是宮鬥劇高峰之作,對別的同類劇沒有興趣。但那個夏天時好閨蜜在微信上留言,建議我看下《延禧攻略》,「這部戲的女主角既不國色天香也不是名門閨秀,是反套路表演,宮女逆襲上位,結構緊湊情節吸睛,關鍵是還基本按照歷史的原型塑造,看下嘛,也許能激發你寫點什麼。」於是我點開愛奇異視頻看了起來,誰知這劇還真有吸引力,竟一天連看了八集,幾天時間全部看完。
看完這70集的長劇還是有些感觸,這劇跟其它宮鬥劇有區別,女主魏瑛珞本為給姐姐報仇而進宮,她聰明伶俐個性強烈,但從不主動惹事,而一旦有了事,她又有足夠的能力自保並復仇。前面劇集裡幾乎每集都有挑釁的敵人在魏瑛珞舉重若輕的算計下領盒飯走人,惡有惡報,快意恩仇啊!這種感覺到第27集時達到高潮,前面的種種算計和準備都是為了復仇,包括真正愛上魏瑛珞的傅恆對她的感情。原來是皇帝的親弟弟和親王弘晝酒後玷汙了姐姐魏瑛寧,而真正殺害姐姐的是弘晝母親裕太妃。她逼裕太妃當著眾人發誓:「如果我讓人殺了你姐姐,必遭天打雷劈!」魏瑛珞真的設計引雷電燒死了太妃……這種劇情雖然狗血,卻特別解恨,這是整部劇的小高潮也是女主後來命運的轉折點。我不想詳細解讀劇中各位妃嬪的你死我活陰謀詭計,高貴妃、純妃、嫻妃、愉妃、嘉嬪……各有各的血淚各有各的不得已,都是可憐人。最讓人心疼的是連失兩子的富察皇后跳樓那一瞬間,那麼美那麼悽涼那麼絕望的眼神,張開兩手飄飄地向空中飛去……
而個性獨特的女主魏瑛珞能笑到最後,仿佛是得到了幸福。歷史上的她就是《還珠格格》裡的令妃,是以性情溫和端雅柔美取勝的,同時還因為她特能生產,為皇帝生育了六個兒女,最後在49歲時去世。不得不說「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太能活了,令妃去世是乾隆四十年,乾隆又活了二十多年,總共當了60年皇帝還當了幾年太上皇才駕鶴西去,熬死了他那麼多的妃嬪和兩位皇后。因為皇帝命長所以故事也多,江南幾省到現在還有許多食物被標榜是乾隆御口親嘗,至今還以此招攬生意呢。
我想,這劇所以能這麼火,是因為另類宮鬥似乎觸到了現代人潛意識裡的癢點痛點,現代人心裡也有壓抑也有焦慮,也有「一切皆有可能」的嚮往,這裡的某些劇情恰恰似一杯烈酒,澆了現代人心裡的塊磊;而《如懿傳》卻是反歷史真實而編撰,讓女主幻想宮廷中的真情真愛,表現的卻是一集一流產三集一亡子,這不是編劇傻就是導演懵,鬱悶的是追劇的人,苦的是周公子的反性格表演。
兩部劇都(看完如懿傳靠的是耐心)看完了,陷入沉思。周公制禮時,也許沒想到女人也是人,也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弱點,多妻制怎麼可能沒有矛盾,何況宮廷是最無情最黑暗最能激發人性惡的地方!男人卻單方面幻想女人不妒會和睦相處,也從來漫不經心地處於妻妾之間,有意無意地播種仇恨和隱患。比如漢時戚夫人的遭遇固然咎由自取,呂后心中的不平和怨毒,劉邦曾經安撫過嗎?對得起結髮妻嗎?他才是戚夫人被害的根源。只是從來沒有人遣責他。
入宮見妒,沒法不妒,宮中的生存太難了,先得讓自己活下來,家族要保護、僥倖得來的皇子要保護,這一切都得要有皇帝的庇護寵愛才辦得到。所以,擋我道者,遇佛殺佛。歷史的車輪行進到當下,作為現代人,我們今天要反思和摒棄的是一夫多妻制和獨裁的皇權制度,其實裡面所有的女人都是犧牲品。應該反思的是至周公制禮以來的妻妾制度,不把女人當人當作玩物的陋習,乃至整個以千萬人膏血養一人的皇權制度。宮鬥的女人都是制度的犧牲品,沒有贏家。抬旗、升位、獨寵、賜金銀……等等手段,不過是皇帝扔一根帶肉的臘肉骨頭在地上,逗所有後宮女人成瘋狗去搶去奪;再溫良賢淑的人都要被逼成妒婦怨婦,制度把女人們趕進罪惡的竹筒,就不要怪鑽出竹筒後一個個太像蛇。
現今的影視作品不愛反映現實底層生活,卻喜歡炒古人花邊新聞,品老太祖母辛酸血淚,津津樂道於表現爭風吃醋你死我活,與現代民主普世價值及男女平等觀毫無關係!「我大清」已亡百年餘,有些人心裡的小腳未放,腦子裡的辮子未剪。即使令妃笑到最後,她生的十五阿哥也登上皇位,算優勝劣汰嗎?乾隆朝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所謂盛世,但他退位安享太上皇尊榮後,即位的這兒子嘉慶帝極其平庸,再後一代就是道光,鴉片戰爭開始了……
同情所有宮中的女人們,如果不是這萬惡的一夫多妻制、階層妻妾制,她們本該有平凡而幸福的人生,在民間相夫教子慢慢過著日子以終天年。而入宮後被命運裹挾著走上沒有回頭路的獨木橋,女人們被迫把一生的聰明才智、青春心血用於鬥,借用《紅樓夢》中的一句話,她們最終是「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這種悲劇沒有悲壯感,只是無盡的悲哀,是紫禁城裡無處不在的血淚斑斑。現代人該反思,不是欣賞。
最後說點題外話,辛亥革命的成功,無論如何都是開天闢地的一次進步,總算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民國」。儘管1911年後民國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是「民」在先。所以袁世凱再要復闢帝制就確實不得人心。
從此不再看宮鬥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