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市場上有倆類服裝會變得很熱銷,一個是防曬衣,另一個就是快乾衣。由於這幾年運動健身的流行,運動休閒類的服裝也跟著流行起來,其中具有特定功能性概念的服裝更是常常被市場炒作成熱點,但由於功能性服裝技術含量較高,於是市場上就出現了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防曬衣與快乾衣就是夏天最火爆但也最魚龍混雜的一類功能性服裝。去年國家出臺了防曬衣的質量標準,我也在前面的文章裡介紹過防曬衣的功能解析及質量要求,但關於快乾衣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標準來約束,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快乾衣的一些知識。
快乾衣也被稱為吸溼快幹服裝或吸溼排汗服裝,這類服裝具有很好的吸溼性能及快乾性能,能夠快速吸收體表的汗液使皮膚保持乾爽,並能將吸收的汗液快速傳導到衣服外表面揮發掉不至於使服裝潮溼產生悶熱感,所以在夏天大量出汗的季節就很受歡迎,特別是對戶外運動愛好者而言,快乾衣就是保持體表舒服的神器。
快乾衣保持體表舒適的步驟有三步,一是當人體產生汗液時服裝要能快速吸收掉這些汗液,所以良好的吸溼性能是快乾衣必需的性能之一;二是當服裝與表皮接觸面吸收汗液後,這些汗液要能夠快速的傳導到服裝外表面,這樣可以使表皮保持乾爽不悶熱,所以良好的導溼性能是快乾衣必需的性能之二;最後被傳導到服裝外表面的汗液要能夠快速蒸發到外界空氣中,這樣可以保證衣服不會被一直吸收的汗液浸透而導致皮膚不適,所以快乾衣還必需具有速幹的性能。
吸溼性能對很多天然纖維來說都不是問題,天然纖維一般回潮率都很高,所以吸溼性好,但也正是因為它們的回潮率高導致它們的保溼率很高,也就是水分被它們吸收後大都被儲藏在分子間而不容易被釋放出去,所以大多數的天然纖維不具備快乾性能,不能直接用來製作快乾衣。
導溼性能一般是通過纖維間的毛細現象實現的,當液體與纖維之間的附著力大於液體本身內聚力時就會產生毛細現象。要使纖維具有良好的毛細性能,就需要使纖維內部或表面具有供水分傳導的通道,一般是指纖維內部的孔隙或纖維外部的溝槽,天然的麻纖維由於表面具有很多不規則的裂紋,這就使得麻纖維具有很好的導溼性能,所以麻類服裝在夏天很收歡迎。
快乾性能一般是通過增大纖維的比表面積,使得纖維與外界的空氣有大面積的接觸,這樣就增加了水分蒸發的面積從而加快了蒸發速率。增加纖維比表面積一般是通過纖維的細旦化或通過纖維表面的異形化來實現的。
我國目前並沒有關於快乾衣的專門標準,所以市場上所謂的快乾衣的執行標準一般都是基於具體的服裝款式來實行的,但關於服裝快幹功能的要求我國是有專門的規定的,如果服裝標稱具有吸溼快幹功能,那麼該服裝必需符合具體的要求。
我國關於服裝吸溼快幹功能性評定的標準是GBT 21655 《紡織品 吸溼快乾性的評定》,該標準分倆部分,第一部分是靜態的評定,基於影響服裝吸溼性及快乾性的5個單項指標的測試來評定服裝的吸溼快乾性能,具體要求如下:
靜態的功能指標比較直觀且測試比較容易,所以大都數標稱具有吸溼快幹功能的服裝都是基於這個標準來評定的,但由於服裝穿著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項靜態指標並不能真實反映服裝的功能性,所以GBT 21655 《紡織品 吸溼快乾性的評定》又制定了第二部分標準,動態水分傳遞法,該標準是根據浸溼時間、吸水速率、最大浸溼半徑、液態水擴散速度和單項傳遞指數來評定服裝的吸溼快乾性能,具體要求如下:
隨著服裝細分類別的增加及功能性服裝的流行,把快乾衣作為一個專門的產品來對待已經迫在眉睫,這對規範市場上這類產品的監管有利,這幾年國家制定了《衝鋒衣》和《防曬衣》的標準,相信具體的《快乾衣》產品標準也應該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