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兇》豆瓣9分:觀眾的智商一定是比編劇高

2021-02-15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楊茜 實習生 謝履冰

哪怕再對國產劇有偏見或看法,都不得不承認,《白夜追兇》很爭氣。曾打造過網劇《心理罪》的團隊,再一次出手拍罪案劇,在豆瓣上拿到了9.0分。


雖然國產劇近幾年很少拍罪案題材,但國內觀眾浸淫高品質美劇和韓劇多年,可不好糊弄,想要讓觀眾服氣,顯然光靠暴力和大尺度已經很難突破。這一點,《白夜追兇》製片人五百和年輕導演王偉早就意識到了。

五百是國內較早進入網劇領域的導演,儘管《心理罪》還有不少瑕疵,但已經展現了他對這類題材的把控力,雷米的原著在此之前多年都未被注意到,而今年已經有兩部《心理罪》改編的電影要上映。


在五百自己看來,網劇《心理罪》只是個過渡品,太過於注重外在吸引力,以獵奇為主,「不是真正好的罪案劇」,到了《白夜追兇》,才是他對罪案題材一次較為滿意的實踐。


《白夜追兇》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雙胞胎主角的設定。潘粵明一人飾演關宏峰關宏宇雙胞胎兄弟,弟弟是因一家五口滅門案被通緝的A級殺人犯,哥哥則是當地警隊能力擔當,滅門案發弟弟藏身哥哥家,哥哥辭去公職轉任破案顧問,兩年後,兄弟倆開始鋌而走險,你白天我黑夜地換著當警局「關隊長」,伺機追查滅門案。


9.0的高分裡,不用多說,讚嘆於這個刺激人設和潘粵明精彩演技的佔了很大比例。

這部劇的年輕導演王偉曾是《心理罪》的B組導演,在五百手下從拍普法欄目劇起步。作為一個「豆瓣9.0國產劇導演」,他坦言拿到目前這個分是出乎他意料的,他心裡原本預設是7.5分,「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並沒有達到同英美劇同分數的那種級別。我覺得,可能是大家對國產劇的一種寬容。」


現在分數這麼高,王偉覺得還有兩個原因,「7.5分以上,多出來的都是因為潘老師(潘粵明),他真的是表現得非常好。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原創吧,沒有原著的心理預期。」

導演王偉


在《心理罪》之後,五百團隊接到過不少罪案題材的劇本,但他和王偉都覺得大同小異,無非是犯罪手法上有些不同,「耍耍伎倆而已」。


五百覺得,實際上罪案領域應該有更多切口出現,「比如犯罪者家屬也能做切口,人死了之後家屬怎麼想的,怎麼走出來的?」(小編:最近上線的《無證之罪》就是受害人家屬題材,也很精彩。)


而這兩位對《白夜追兇》的興趣,最根本的是來自於劇本中對於人物關係,人物內心變化的重視,五百形容為,「類似於看《潛伏》時的感覺,一直處於人物的壓抑感中。」


因為想把重點設置為人物內心變化,所以他們決定把劇中所有案件,簡單化處理。「人家真要獵奇,不需要看你拍的這種劇,那個不是罪案劇的本質。」五百說。


他所謂的「人物內心變化」,就是指劇中一個通緝犯、一個警察的雙胞胎主角,如何在破案過程裡尋找自我,獲得自我救贖和對對方的救贖,「不要把重心放在怎麼殺人上,《白夜追兇》已經到了自我的鬥爭,心鬥,不是和罪犯的鬥爭。」


導演王偉也覺得,和《心理罪》相比,《白夜追兇》最大的進步是情感線,「對於情感方面的處理更細膩,就是人性之間博弈的那部分。」

拋開犯罪技法的描述,罪案題材的本質是什麼?五百認為是「觸動人反思,來改變這個社會」。

「你想想,你要傳達給觀眾什麼東西?」他舉例說,有關去年的一篇報導《太平洋大逃殺》,已經有不少人找他希望影視化,目前也有人在操作為商業片,但他數次拒絕了這個項目。


「我絕對不鼓勵拍成商業片,它上來就拍人性暗的一面,一點光亮都沒有。」


五百認為在罪案劇中,人性有多惡,怎麼惡,都不需要過多展示和討論,沒有必要。「人長時間在同一個環境下,會產生莫名的想法,要不殺人,要不自殘。人一定要分散精力的,不能過度集中。」


為此他還講了一段年輕時的軼事……


「當時我組樂隊的時候,跟一個哥們住在學校旁邊一個平方,60塊錢一個月,每天就練琴,吃飯喝酒,吹牛,就這麼點兒事啊,不大出門。突然有一天我們練琴,他沒彈好,我說了他幾句,他抬頭看了我一眼,我就知道他要殺我。他也知道他要殺我。真的,瞬間我們還有理智,我就說我今晚回家住吧,他說別,他出去住。我知道他出去沒地兒住,但我倆必須走一個,不然後果……」

當然,罪案劇還是躲不過要有暴力,兇殺,犯罪鏡頭畫面。這部分問題在當前國產劇裡,是不少人心裡的疙瘩。值得注意的是,《白夜追兇》其中一個出品方是金盾影視公司,隸屬於公安部。


五百和王偉都提到,兇殘畫面規避基本就不是問題。五百認為這是出於不要那麼自私的心理,「大家都不想傷害這個劇,但你不能用個人的看法決定大家的意願。影視行業在全國是個太小的圈,你可能看得多了能理解一些事,但老百姓不理解,你給他們吃什麼菜,你要斟酌,不能以自己為主。」


王偉則覺得,有金盾影視作為出品方之一來把關是個好事,「他們給我們的幫助,不是說給我們條條框框,說你這不行、那不行,會根據你這個東西給你修改意見和方向。」其中一個例子是,在這周更新的劇集中,罪犯王志革衝進了警隊槍擊警察,製片方本來認為這肯定不能拍,但最後金盾給出意見是完全可以拍,不要讓罪犯過於囂張就可以。王偉說這種例子很多,「有一把尺子在那」是利大於弊。

王偉表示,這部劇有借鑑去年的熱門美劇《罪夜之奔》,從節奏到氛圍,到細節的微妙感受,希望給人的感覺,都向《罪夜之奔》靠近。(小編:《罪夜之奔》的豆瓣評分是8.7)


《白夜追兇》有諸多細節值得稱讚,比如光影考究;但也有一些細節的疏忽,比如時間線和人物衣著的脫離。但總體而言,這是一部追求質感的國產劇,你能從中看到創出人員的用心和野心。


【對話】

澎湃新聞:之前拿到《白夜追兇》劇本讀後的感覺是什麼? 


王偉:優酷的製片人是我出道的第一部片子的製片人,所以我們之間比較熟。這兩年找我們做涉案劇的人挺多的,但是沒有特別的新意。就是覺得拍了也白拍,跟之前也沒有什麼變化。這次首先是從人設上,這個是吸引觀眾、也是吸引我的點,共用一個身份這個問題。


澎湃新聞:你感覺《白夜追兇》較《心理罪》進步的地方是?


王偉:對於情感方面的處理更細膩,就是人性之間博弈的那部分。我說的情感不是感情,包括兄弟之間、然後跟周巡之間,包括跟亞楠,就是跟主線裡面所有人物的情感。

澎湃新聞:這部劇節奏感很好,不拖沓、也不太快,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王偉:我自己曾經就是剪輯師,做了很多年。比如說涉及到支線劇情破案進展的,我就把節奏加快,主線上的兄弟之間、跟周巡之間,我就會把節奏放緩,放大他們內心。


澎湃新聞:之前採訪裡你說的有借鑑到一些美劇?


王偉:就是《罪夜之奔》,我覺得《白夜追兇》跟它的節奏很像。開機之前我就這麼覺得的。基本上你一個片子參考一篇風格就夠了。借鑑了氣勢、節奏,還有風格。


澎湃新聞:對於潘粵明老師一人分飾兩角對導演也是一種考驗。


王偉:這方面其實說實話,其實對於導演來說並沒有那麼難。因為在開機之前,我跟潘老師我們就商量好的,這個人物的幾種方向。比如說,正常的哥哥該是什麼樣子、正常的弟弟該是什麼樣子,然後弟弟在哥哥面前是什麼樣子,弟弟出去面對周巡是什麼樣子、面對別人是什麼樣子。因為已經商量好了怎麼演,所以現場我就說「潘老師,這個再關宏宇一點」,他就會往關宏宇那邊靠一點,至於怎麼靠,他自己會把握,不用我說。


澎湃新聞:布光在現場花費了很長時間?


王偉:對,我們正常拍是很快的,其實就是準備的時間長。燈光的時間是很長的。如果是外景的話,有的一場戲會準備3個小時燈光。

澎湃新聞:劇不可避免涉及血腥,如何把控?


王偉:這個我們之前做《心理罪》的時候也是留下了一些經驗,對《白夜追兇》來說,我覺得只要你能夠知道對這種鏡頭的運用它的目的是什麼。


說白了你可以想,這個鏡頭我可不可以不用,如果可以不用,故事能說清楚了,那我就不用。拋開審查不講,真的會有好多觀眾不適應。


但是劉長勇帶他女兒去看吳徵那一家五口的時候,就不能那麼處理,因為這個是整個案件中最大最大的導火索。然後對於這個兇手的仇恨也好、引起的矛盾也好,一定要讓觀眾直觀地感覺到殘忍,感覺到這個事情的嚴重性。它是這部劇的起源,精髓。


澎湃新聞:韓劇、美劇很多案件具有社會意義,你覺得這方面做得怎麼樣?


王偉:從我自己的內心裡,我並沒有說想用某一件事情來對什麼人進行批判。說白了,我們並不是法官,你也沒有必要把你的想法強加給別人,這個就沒有意義,太自私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我們去表現的東西,大家看了之後,大家自己有反思。


舉例子說,第一集我看網上網友說以後我們別總叫外賣,別太宅啊。但是我不想告訴他們這個,這是他們自己的領悟。這個我覺得也是影視的魅力。

澎湃新聞:沒拍之前應該看過類型雷同的本子,所以這是質量很優秀的一個本子吧?


王偉:《白夜追兇》跟其他不一樣的就是主線的存在,拋開兄弟兩個互換身份這個最大的點之外,他還有一些社會性的東西存在,比如辦公室政治、自己同事之間的這種東西,就是把這些人物很生活的細節寫進去。拋開兄弟兩互換身份這個設定,這個劇本我也喜歡它還有這個原因。就像《人民的名義》那種市長省長他們之間的這種關係,我覺得也挺好看的。


澎湃新聞:從你接觸的本子看,國內犯罪類劇本有哪些優缺點?


王偉:罪案題材是這樣的,有好多故事其實是很像的。案件類型都是大同小異的,你怎麼能把你的故事講得不一樣?現在有好多做法是說可能要開腦洞,可能在案件的形式感上、破案和犯案的過程上要開腦洞、要離奇,但這個很難,需要一定的邏輯性,你不能說我為了造成一個反轉,把一個好人翻轉成壞人,那你之前的好多邏輯都不通了,就會自己給自己挖坑,到後來都填不上了。


案子就那麼多,你破案就那麼點證據,指紋、DNA等,這不是什麼很牛的東西。而且觀眾的智商一定是比編劇的智商高的,你想要欺騙觀眾是非常難的,觀眾其實很敏銳,能很快猜(出兇手是誰)。所以我覺得突破口就在於,主線上、在於人心這些東西上,我覺得會有另一個突破口。你看《白夜追兇》就能感受到,前四集你其實並不是很關心兇手到底是誰。


這不是打遊戲,單純組隊下副本,破一個案子ok,不是這樣子的。人物是有變化的,每個案子之後,人物內心、人物關係是變了的。

澎湃新聞:重複的一個原因是,這麼多年拍出來的破案手段都不變?


王偉:有好多高科技的東西咱們也沒辦法知道,其實在我們劇本立項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過這個問題,就是說對於一些詳細的公安破案的細節,有些東西是需要保密的、不可以說出來的。包括犯案過程、有些反偵察手段,也不能給兇手展現得過多,因為這個真的可能會造成模仿。


澎湃新聞:金盾影視參與有幫助麼?


王偉:有非常大的幫助。它屬於公安部,它會根據你這個東西給你修改意見和方向,你這個東西這樣表現不行,但是我可以告訴你怎麼行。


比如,我們這裡面有一個非常尺度大的案子,就是一個連環殺手衝進刑警隊殺了警察。這個我當時看到劇本的時候覺得這個不能拍,結果金盾說可以拍。他說,有人闖進刑警隊,ok,那這個時候警察沒有什麼處理不當就行了。再一個就是說,他(殺手)不能太囂張,包括表演上的、動作、狀態上,不能仿若闖入無人之境,誰都搞不了我一樣。


說白了你認為行的東西人家認為不行,反倒是你認為不行的東西,人家認為行就沒問題。他們是在幫助你。


澎湃新聞:罪案劇這兩年反彈得厲害,現在這種本子越來越多了。


王偉:以前很接地氣,但是後來可能是不是因為我們之前借鑑了美劇的那種思維模式、神探模式,就變得有一點不接地氣了。我覺得破案劇還是要接到地上的。


如果說我們盲目去模仿的話,就會出現很尷尬的那種局面。


我們可以去借鑑他們的東西,比如節奏,細節上的處理、畫面上的精緻,人家的標杆要比我們要高,我們就是跟著人家那個標杆。但是你要把自己的東西加回來。

澎湃新聞:這部劇裡需要你動腦子想的點是什麼?


王偉:有,就是雙胞胎同框要怎麼演?我們不會特意要求製作同框,通常該怎麼拍就怎麼拍,但是需要鏡頭同框的時候,我們做特效都是為鏡頭服務的。比如說這場戲我們適合面對面說話的鏡頭,我們就面對面拍,不會說去刻意地製造複雜性。


澎湃新聞:這個同框花時間麼?


王偉:其實只要拍兄弟兩個的時候,都花時間,拍同不同框都花時間。同框可能更花一些時間。一旦涉及到兄弟倆的鏡頭,潘粵明一拿到劇本,他把所有關宏宇的臺詞,比如用紅色的筆畫出來,把關宏峰的用藍色的筆畫出來。

走戲的時候他就得精神分裂,先走哥哥再走弟弟,中間可能還要換裝啊什麼的,挺麻煩的。


澎湃新聞:那你之前有沒有在警隊去做個體驗什麼的?


王偉:《白夜追兇》之前是沒有的,《心理罪》相對還好。因為拍《心理罪》之前,我們會找一些公安人員來,向他們諮詢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這次就沒有,相對有一定經驗了。再一個就是,我拍普法欄目劇嘛,對於那些條條框框的一些東西,我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澎湃新聞:在潘粵明老師還沒有演的時候,你覺得他適合是為什麼?


王偉:戲好,年齡合適這個角色……


澎湃新聞:這麼說太扎心了……


王偉:我跟他也是這麼說的。關宏峰是一個很成熟、老練的老刑警,他四十多歲沒結婚、沒談戀愛、沒生孩子,就養了一條跟自己一樣的魚,我覺得他是承擔了很多忍辱,就是說這個人物需要一個能沉澱下來的人才能演好的。

最近幾年,(潘老師)特別沉澱,喝茶寫字什麼的。我覺得他這個人很沉得住氣。


澎湃新聞:跟演戲經驗豐富潘粵明拍,會比拍《心理罪》跟年輕演員合作省心一點吧?


王偉:人家這麼多年經驗不是白來的,肯定是有用的。除了這一方面,他們對我還是有一些幫助,有一些我沒想到的東西,比如關宏宇放脖子那個就是他自己建議的,他那個脖子總動,一動就響。因為關宏宇是武警,關節可能不好。

本期編輯 彭煒軒

推薦閱讀

好尷尬……今早韓國回擊朝鮮的飛彈,墜海了

男子地鐵露下體猥褻他人,一名女乘客的舉動大快人心

同病同齡,2天治療費竟差1萬多!醫生的一句話扎心了:因為你胖

周亞寧任火箭軍司令員!系四大軍種最年輕司令

相關焦點

  • 讓潘粵明翻紅的《白夜追兇》 配得上豆瓣9.1的高口碑嗎?
    說到這段時間最火的國產劇,你一定會想到《白夜追兇》。該劇播出過半,口碑不降反升,豆瓣評分已達9.1分,超越了上半年口碑最好的《白鹿原》。
  • 都誇9.1的《白夜追兇》是神作?讓我來挑個刺
    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演技爆表。好看程度不亞於十幾年前的《黑洞》。豆瓣9分,強烈推薦。今年國產神劇《白夜追兇》完結了。 看完最後一集,劇主當即拍案而起。 垃圾作品,垃圾主角!關宏峰關宏宇這倆兄弟,完全是國產劇中最蠻橫無理沒有人情味的男一男二號。
  • 《白夜追兇》豆瓣9.0,這部刑偵劇比它還高0.1分
    其實這一劇種在網絡上「復甦」已有好幾年,《心理罪》《法醫秦明》《餘罪》等都已成為先驅者,但《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的出現,標誌著網絡警匪刑偵劇的質量水平已不亞於本世紀初的電視螢屏上的同劇種了,其中尤以《白夜追兇》更為突出。
  • 《重生》大結局6.8分,那麼《白夜追兇》的9分有多少水分?
    瓜哥也承認《重生》在一些方面仍有不足,但看到有些觀眾用《白夜追兇》的豆瓣9分來貶低《重生》,甚至一些自媒體同行也借《白夜追兇》來大做文章,這實在令瓜哥費解。今天瓜哥冒著得罪人的風險,也要「唱個反調」一吐為快,來給大家比一比《重生》和《白夜追兇》,也看看《白夜追兇》的豆瓣9分有多少水分?
  • 9.1分的《白夜追兇》,豆瓣評論還是給主創留下了心理陰影
    溫情提示:嗑完《白夜追兇》大結局,你需要來《瓣嘴》吸一口純正無添加的潘粵明!《 瓣 嘴 》 潘 粵 明  | 11 ′ 31  ″被譽為「年度國產神劇」的犯罪懸疑網劇《白夜追兇》昨日收官,不僅在豆瓣獲得9.1評分,播放量已經接近25億,並獲得觀眾持續熱議。
  • 豆瓣評分9.0的國產懸疑劇《白夜追兇》,沒有侮辱觀眾的智商
    對於國產懸疑片,豆花以往本能的抗拒。其實在《白夜追兇》之前,國產網劇在懸疑探案領域已經多次試水,並有了小小的成功。《心理罪》第一季,在豆瓣拿下了7.6分。當然,不可否認《法醫秦明》依然是一個可以入口的片子;但,相比之下,《白夜追兇》不只是可以下飯(不喜歡重口味的千萬別考慮),甚至讓人心動。(涉及劇透,介意勿入)畫面一開始,就是血腥的犯罪現場。
  • 觀眾沒等來《白夜追兇2》,編劇韓冰卻等到了前女友的侵權訴訟
    《白夜追兇》無疑是2017年的一個「爆款」,該劇自播出之後,口碑爆棚,豆瓣評分高達9.0。作為國內一部「現象級」的網絡罪案劇,《白夜追兇》編劇韓冰(筆名指紋)很快被大家熟知,觀眾一邊驚嘆於編劇的思維邏輯,一邊翹首以盼《白夜追兇2》的到來。遺憾的是,觀眾還沒等來《白夜追兇》第二季,編劇韓冰卻等到了前女友關於《白夜追兇》的侵權訴訟。
  • 《白夜追兇》豆瓣拿高分 被贊集合美劇英劇優點
    《白夜追兇》拿下豆瓣9.0高分 單元劇破案快似美劇情節抽絲剝繭又如英劇  假設你有一個孿生兄弟,如果讓你假扮自己的兄弟,你能做到如何不被周圍的人發現?光是劇本就打磨了三年,當然有它不凡的地方,《白夜追兇》被稱為中國首部「硬漢派」懸疑罪案劇。一上線,就獲得了豆瓣9.0的高分。今年夏天《戰狼2》火爆銀幕,觀眾們也見識到了硬漢散發的男性魅力。但是什麼是硬漢派懸疑,國內的影視作品,卻是第一次提出這個概念。2008年科恩兄弟就改編過一部「硬漢派」傳承作家科馬克·麥卡錫的《老無所依》,最後這部電影拿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等獎項。
  • 《重生》豆瓣降到7,低《白夜追兇》整2分,尺度怕是最大原因
    》兄弟篇的名義在宣傳,從它另一個劇名《白夜重生》就可以看出二者不同尋常的關係,再加上《重生》裡還有部分《白夜追兇》裡的角色出現,另外,兩部劇的編劇都是同一個人指紋(原名韓冰)。既然是頂著《白夜追兇》兄弟篇的名義,那自然就不免會被觀眾拿兩部戲進行比較。
  • 編劇侵權、男主無檔期,第一季豆瓣評分高達9.0的《白夜追兇2》拍不...
    在17年播出的網劇《白夜追兇》可謂是火得一塌糊塗,豆瓣評分高達9,0分,是目前少有的一部精良破案大劇。 編劇涉嫌侵權前女友作品,深陷版權官司無法自拔 在2019年的時候,有一位自稱是《白夜追兇》編劇指紋(韓冰)前女友的陳瓊瓊,將編劇指紋告上了法庭,用訴狀和長文,狠狠地打了那個號稱《白夜追兇》是其「個人創作」的編劇指紋的臉面。
  • 又出9分國產神劇!《白夜追兇》!
    好看的罪案電影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讓你越怕越想看,哪怕留下的心理陰影面積再大,但同時心裡又會總記掛著它……《殺人回憶》也是《白夜追兇》的編劇,《刀鋒上的救贖》作者指紋,最喜歡的一部罪案電影。在一次對他的採訪中,他說這部電影,「除去極個別拍攝技術上的硬傷外,幾近完美。」
  • 豆瓣評分9.1,超越《白夜追兇》的國產懸疑網劇來了
    首播次日就躍居豆瓣實時熱門書影音排行榜第一名,豆瓣評分更是飆到了難得一見的9.1,創年度國產劇最高分。此外,在微博熱搜停擺的前提下,開播當天「隱秘的角落」微博話題閱讀量破億,彈幕也已經被「國產網劇崛起」攻陷。
  • 《白夜追兇》豆瓣評分9.0,它的成功其實可以複製!
    8.8分,已經提高到了如今的9.0分。這個數字在如今的網劇裡面,可以說是高的恐怖了,像今年大熱的《河神》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的豆瓣評分都是8.4、《軍師聯盟》是8.1。而主演潘粵明這位曾經的白面小生再次引發微博熱議。《白夜追兇》能夠獲得如此高評價的原因,對於觀眾們來說,可能就是《白夜追兇》本身的劇本和製作都是電影級別,而且,網絡劇較電影,還有著一些尺度上的優勢。
  • 六部高分懸疑劇,在9.7分的神作面前,《白夜追兇》都是小弟
    不少久等《白夜追兇》第二部不來的觀眾慕名而來。不過,《重生》雖然號稱《白夜追兇》的姊妹篇,卻著實沒能重現《白夜追兇》當初的榮耀。《白夜追兇》,由潘粵明、王瀧正主演,豆瓣評分9分,值得一提的是《白夜追兇》上線不久評分就達到9分,此後分數一直保持,這就證明《白夜追兇》從頭到尾都十分精彩,讓觀眾整部劇看下來十分滿意,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精彩刑偵片。
  • 六部高分懸疑劇,在9.7分的神作面前,《白夜追兇》都是小弟
    《重生》號稱《白夜追兇》的姊妹篇,宣傳之時或多或少也借了《白夜追兇》的名氣,《白夜追兇》劇情人物,例如關宏峰、韓彬等,都有在《重生》出現,不得不說,這波勢借得很成功,有《白夜追兇》姊妹篇名頭,又有主演張譯的演技保障,不少久等《白夜追兇》第二部不來的觀眾慕名而來。
  • 「零差評」的5部懸疑劇,《白夜追兇》豆瓣9分不算啥,榜首才是真王者!
    「零差評」的5部懸疑劇,《白夜追兇》豆瓣9分不算啥,榜首才是真王者!                                   NO.5《隱秘的角落》評分:8.9分            相信看過《隱秘的角落》的小夥伴們,都對秦昊的演技十分佩服,只因為他在劇中就因為一個眼神就足以讓屏幕前的我們不寒而慄。
  • 導演說沒《白夜追兇2》,豆瓣9分,190多國家上線
    2020年的《隱秘的角落》曾經讓很多人非常看好這種題材的電視劇,然而其實在同樣的平臺,2017年八月份也有同類型的電視劇播出,並且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它就是《白夜追兇》。該劇講述了刑偵支隊隊長關宏峰為了洗脫弟弟關宏宇的殺人罪名,所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 《白夜追兇2》終於來了!潘粵明深夜曬配音,因編劇分手擱置三年
    2017年《白夜追兇》堪稱當年電視劇裡面最大的一匹黑馬,豆瓣評分高達9分,在當時網劇大部分都是粗製濫造的年代就是堪稱神話般的存在。
  • 兩強相遇,《白夜追兇》、《無罪之證》等更等到望眼欲穿
    上線不到半個月就取得了近4億的播放量,不僅秒了大部分有IP明星加盟的「潛力」劇,口碑與反響甚至超過了同期播出的大女主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豆瓣評分高達9.0分。成了網劇裡的一匹黑馬。這部社會派推理使命的懸疑刑偵劇與《白夜追兇》同為犯罪推理題材,又在同一個檔期上線,甚至連更新日期都不約而同定在每周三、周四…這…更罕見的是,這部劇豆瓣評分竟也飆到了8.5分
  • 編劇深陷版權官司,男主角無檔期,《白夜追兇2》恐怕是等不到了
    在17年播出的網劇《白夜追兇》可謂是火得一塌糊塗,豆瓣評分高達9,0分,是目前少有的一部精良破案大劇。《白夜追兇》第一季給我們留下了幾個很大的懸念。編劇涉嫌侵權前女友作品,深陷版權官司無法自拔在2019年的時候,有一位自稱是《白夜追兇》編劇指紋(韓冰)前女友的陳瓊瓊,將編劇指紋告上了法庭,用訴狀和長文,狠狠地打了那個號稱《白夜追兇》是其「個人創作」的編劇指紋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