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排版丨覓遊 SC
等待開學的你是不是現在平躺在床上或者葛優癱在沙發上刷完了擱置了一年的綜藝和網劇,成為一個快樂的單向度的人?但是看多或者看透了國內綜藝的套路,會不會偶爾想換換口味?未知的才是最刺激的,且最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和窺私慾。通靈無疑是未知的代表。介於真實世界和亡靈世界的通靈之法,人們對其呈現三種態度:❸ 站在中立的觀點上,即科學的方法解釋非自然的存在,認為科學只是當下人類探索世界的一小部分,而類似於通靈之類的存在站在科學的陰影面,正待探索。不論你相不相信,今天叄叄就帶大家探索下這個未知而神秘的世界—《通靈之戰》(俄語:Битва Экстрасенсов Сезон)。該綜藝是俄羅斯一檔老牌靈媒真人秀節目,距離開始播出已經有二十季了。這檔節目直面現實生活中超自然的存在,並且將擁有超自然能力的人聚集在莫斯科:先知、靈媒、女巫,甚至於混沌之靈等,利用通靈之術幫助人們解決靈異事件、與妖魔鬼怪交流。節目中每周都會設置闖關項目,考驗每個人的靈力大小,並在每周淘汰一個,最後選出一個靈力最強的人成為冠軍(一般都是說出最準確消息、不忽悠人的通靈者),獲得通靈之王的稱號。很多人看了這個綜藝的評價是「一扇新世界大門的緩緩打開」,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印證了這樣的評價。簡單介紹下節目海選部分,此處舉例第十五季。海選有三關,用來刷掉大部分渾水摸魚之人。第一關「隔布識物」:一大群通靈人透過幕布等屏障來算出後面是什麼東西。第二關「聞匙尋車」:車庫裡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轎車,讓志願觀眾隨機藏進其中一輛。通靈者需要在10分鐘的時間內,找出這個人藏在哪輛車且機會只有一次。第三關「蒙眼辨認」:通靈者會被仔細蒙上眼睛,然後帶入一個房間,然後形容出坐在他面前的人是什麼樣的。海選如此之難,自然而然會有胡說八道的人。但是有些人仿佛真的擁有某種力量:能夠清楚描述熒幕背後的東西;找到志願者藏在車庫裡眾多車的哪一輛;形容出面前的人的樣子、人生經歷甚至於內心深處的隱秘所在。是不是立馬被這檔神奇的綜藝吸引了呢?給大家一小段視頻感受一下:
當然,作為新傳人,看到「靈媒」兩字自然會聯想起彼得斯在《對空言說》一書中的精闢分析。下面叄叄將結合約翰·杜翰姆·彼得斯的《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來進行解讀。並非所有通靈者都能直接用第六感來獲取信息,因此他們需要藉助媒介。在《通靈之戰》中,舉例三種媒介。第一種媒介是《通靈之戰第十四季》中的瑪利亞所經常使用的—血。血就是媒介,她多次用自己的血去感知信息和處理靈異事件。(瑪麗亞用刀割傷手指,將血滴入瓶中)
第二種媒介是同在《通靈之戰第十四季》的亞歷山大(被暱稱為「亞神」)使用的,這種媒介也是多數通靈者所常用的—蠟燭。在西方神秘學中,黑蠟燭代表招魂,白蠟燭代表安魂。伊薩耶夫家族男丁接二連三的死亡,使得他們生活在恐懼中,並認為這樣連續死亡是詛咒的力量。亞神在為他們通靈的時候,首先使用了黑蠟燭招魂,從而看到了來自陰間亡靈的樣子,並且清楚地描述了出來。他仿佛通過這樣的媒介召喚亡靈,並且將亡靈的訊息轉述給其家人。黑蠟燭招魂之後劇烈燃燒,然後又使用白蠟燭安魂後繼續招魂,感知亡靈的死亡信息:以何種方式死亡以及留給生人的訊息。第三種媒介是在《通靈之戰第十五季》女巫塔季揚娜(俄羅斯最強大的女巫派系—北方女巫派的女巫長)常用的。她善於運用水或者鏡子來製造一個反射面,用以看清陰間的亡靈訊息,也稱之為「回溯能力」。因此她在通靈的時候藉助自己隨身攜帶的水壺手鐲製造反射面,以亡者的視角去看車禍現場,並且將其描述出來,細節之處真實可感。或者借用鏡子這樣的天然反射面來看清陰間的信息,看到求助者丈夫在陰間的樣子以及死因。
通靈者們所使用的媒介並非以上幾種,也不單單依靠其中一種,有時候會兩種、三種疊加使用。總之,只有極少數不使用媒介就可以觀察到「彼岸」。通過靈媒,交流者可以隨時和「彼岸」對話。到了現代,靈媒所涉及到的媒介絕非都是如此傳統,召喚亡靈的招魂術也與時俱進。一些通靈者甚至熟練地使用現代視聽媒介來接收亡靈的消息。彼得斯舉例一位美國的通靈者更喜歡用錄音機的方式進行招魂術工作:「比方說,自從我們有了『自動書寫』,你真的不知道,是你的潛意識在說話呢,還是亡靈在通過你說話。」讀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恐懼了呢?忽然想到關於網際網路的一個笑話:你永遠不知道網絡那頭是人是鬼,還是一隻狗?在《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中,彼得斯對「靈媒」做了闡釋:媒介/靈媒(medium)一詞既能描繪「電報」(跨距離的交流),又能描繪(有能力在生死兩界之間交流的)「人這個渠道」。媒介—作為中介物—本身就是一種極佳的跨界的「闕限物」,他們不僅僅處理信息,而且涉及生死與愛欲。通靈者本身是一種媒介,他們也可以使用其他媒介,從而承載和處理信息,還將生與死和其中愛的訊息傳遞給生者。這樣的招魂術常見於神秘學,但招魂術卻絕不僅限於神秘學。事實上招魂術是傳播思想的重要場域之一。各種新興傳播媒介的文化含義和形上學,都在其中演繹。招魂術還是我們今天許多傳播學術語的來源(如媒介、訊息和交流等)。那大眾媒介為什麼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靈媒呢?舉例電報來說,正如其展現的能力一樣,接收來自千裡之外的訊息;靈媒們也是接收來自遙遠陰間的訊息。二者的運作方式與訴求是如此相似,都想要通過媒介傳遞信息,達到與之交流的目的。當今的大眾媒介,如廣播、電視以及網際網路等,不都是依託於媒介來傳遞訊息嗎?只不過更加先進,可以傳遞聲音和視像。如果大眾媒介繼續發展下去,是不是還會傳遞嗅覺甚至於觸覺?假設一位身處19世紀的人來到現代,是不是會驚嚇得認為這一切都是靈媒們的把戲?作為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性極高的俄羅斯靈媒真人秀,《通靈之戰》並非單純在宣揚某些「封建迷信」的存在,相反我覺得它試圖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某些通靈現象,且對通靈師進行「打假」,揭穿他們的騙子行徑。但往往這樣的意圖遇到真正的通靈者,反而出現「打臉」情況。《通靈之戰》最激動人心的部分就是通靈者召喚亡靈了,他們對生者說出亡者尚未說清的訊息,轉述對生者的思念,釋懷生者的執念,解釋其周遭出現的靈異現象。通靈之戰中的一個個故事非常的正能量和正三觀,讓人淚流滿面以及體會到什麼是瑟瑟發抖的感動。《通靈之戰第十五季》的第九集,買完土豆回家的小女孩瑪莎在人行道上被一輛卡車撞死,但事後卡車司機堅持自己無罪:自己開的很慢不會撞人。小女孩家也由於證據不足,面臨著司機即將逃脫法律制裁的局面。她們求助於節目組,希望能夠用通靈的方法來找到證據使得司機鋃鐺入獄。混沌之靈朱莉王找到了瑪莎的死亡經過和被撞的地方。但她並沒有去找司機車速快的證據為司機定罪,以平息小女孩家人的悲痛。她仿佛直接與死者對話,並且得知瑪莎已經完全不在乎能否為自己復仇,唯一關心的是父母的關係和母親心中的憎恨。朱莉王把小女孩的想法轉述給其家人們,人們都震驚了。從朱莉王那裡得知原來卡車司機上有老下有小,只靠他一個人供養,更知道了死去的女兒唯一的心願是讓媽媽放下心中的仇恨和父親好好生活。活著的人總為自己遭遇到的不公而憤懣,真正將生命軸再延長就會知道,對親人的關愛才是活在世間最重要的事情。彼得斯在書中曾稱「交流」具有二元的屬性—既是橋梁又是溝壑。媒介/靈媒並非是萬能的,試圖在生者與死者之間搭建「橋梁」是不大可能的。愛默生也指出生者能夠做的僅僅是從精神的角度來解讀死者留下的痕跡。彼得斯認為,與死者的交流方式是一種「詮釋學」。它對解讀者提出的要求是,要站在那些「不可見的聽眾」的立場上解讀。換言之,如尼採所說,就是要實現「與死者的結合」。因此,在《通靈之戰》中求助於通靈者,是希望通過通靈者強大的能力來解讀信息,詮釋亡靈想要傳遞的訊息。在這檔靈媒節目中,通靈者們通過某些媒介,解讀出亡者的訊息,搭建起了亡者與生者之間的溝通橋梁,瞬時填滿之間的溝壑,在短暫時間內使得亡靈通過通靈者之口與生者「對話」。但是由於有通靈者和媒介的中介作用,這種交流本質上都是詮釋式的,而不是對話式的。《通靈之戰》是一本神綜。表面上演繹的是通靈,實際上談的是人生、對死亡的認知和超越生死的愛。真正強大的通靈者,讓人感到的不是恐懼,而是溫暖和寬厚,強大且堅定,是撫慰心靈的存在。《對空言說》是一本神書。側影學長在推薦該書的時候,用了「彼得斯是天才型學者」這樣的評價。彼得斯在書中探討了靈媒/媒介,用以解釋為什麼當下大眾媒介是一種「靈媒」;還提出與死者的「對話」是一種詮釋學的交流方式,我們可以根據這些觀點來重新看《通靈之戰》。當然在書中,彼得斯除了豐富的旁徵博引和眾多充滿智慧的名言雋語令人回味無窮,其在哲學史中開闢出「傳播」視角的功力更是讓人拍案叫絕。讀到這篇文章時,可能是21級剛剛開始考研的小白,或者是已經出成績的20級小夥伴,無論你是幸運入圍者,還是不幸落榜者,最後送給大家我的女神—朱莉王在奪冠的時候講的話。希望能給你改變命運的勇氣和相信自己的無敵自信,盡情遨遊在傳播學知識的海洋裡,其樂無窮,或許有遺憾,但不後悔。
參考文獻
[1] 約翰·杜翰姆·彼得斯.《對空言說——傳播的觀念史》[M].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01
[2] AmPatty.《她們點燃篝火,心中充滿愛意》[EB/OL].豆瓣,2017.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41316/
[3] 獨立魚電影.《追了足足20季的神綜,第一次看到中國人》
【通識課+院校課】相結合模式,穩紮穩打送你高分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