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孟燒烤 古法造就舌尖傳奇

2020-12-27 澎湃新聞

濃鬱的肉香撲鼻而來。

透過門縫,姜振武看到父親在大鍋前忙活,母親則在灶下燒火,騰騰的蒸氣、煙火氣,像傳說中仙氣飄飄的天庭,姜振武情不自禁咽了一下口水,只有玉皇大帝的天庭才有這麼香的肉可吃吧。

這是個臘月裡尋常的晚上,因了這肉香,不足十歲的姜振武睡不著了。世代傳承燒烤手藝,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父親悄悄買了鄰居的一頭豬,打算今晚燒好,明天悄悄拿到年集上賣掉,換點年貨錢。

可是,難以關住的肉香出賣了他們。

「砰砰砰——」肉剛剛燻好,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冬夜的寂靜。

當晚,這一大鍋烤肉被沒收——全民大鍋飯的年代,個體私營是不被允許的。姜振武至今記得母親坐在灶前號啕大哭的樣子,全家所有的積蓄三十元錢,都買了生豬肉,原本年前年後所有的開支寄望於此,如今,什麼都沒了。

那年春節,母親大病一場。

政策允許了?那我帶頭

五蓮縣許孟鎮是商埠重鎮,明清以來,當地形成了先煮後燻、顏色金黃、微帶煙燻味的特色燒烤美食。

姜振武是姜家鋪子的第十六代傳人。清光緒年間,姜家第十二代傳人姜持基開始製作許孟燒烤,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姜家第十五代傳人姜文田常被請到有紅白公事人家幫忙烤肉,以特有的秘方和工藝贏得十裡八鄉的人們稱讚。

童年的記憶太過深刻,姜振武雖然繼承了父親的一手燒烤古法工藝,但從未曾想再把姜家烤肉鋪子開起來。

「老薑,你得考察項目,帶領村民致富啊!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看看什麼項目合適?」1991年,47歲的姜振武擔任許孟鎮許孟村支部書記,鎮領導多次鼓勵他選項目帶村民致富。

許孟有什麼特色產品呢?許孟爐包、狗肉、燒烤……1978年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逐漸吹遍全國,膽子大的人們,開始出攤做燒雞、狗肉、豬製品和雞製品的燒烤,近在咫尺的諸城,生產的火腿腸開始行銷全國。細心的姜振武發現,熟肉製品之所以可以行銷全國,關鍵在於解決了食品保質期的問題,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許孟燒烤也可以走進超市,走向全國!

1998年春,姜振武帶隊,領著村裡做熟食的幾戶村民到安丘、濰坊等地考察真空包裝、高溫滅菌技術,「看著都覺得好,可是回來一年了,也沒有人挑頭幹!」姜振武很無奈。大家都在觀望中:怕政策不穩定,哪天再被割了「尾巴」;怕投入太多,收不回來。

「我拿五萬,你們看著辦!賺了,咱平分,賠了,全算我的!」姜振武找到連襟和內弟,三個人一合計,打算幹起來。

「政策允許了?那我帶頭!」姜振武再次找到鎮領導確認,得到肯定答覆,姜振武打算大幹一場。

加長保質期,把許孟燒烤推向全國

許孟鎮呂街路,四間小平房,姜振武和連襟李秀軍、內弟鄭允江親自上手,從原材料採購,到清洗、浸泡、過氽,「首先保證原材料的新鮮,清洗過程的嚴格,」姜振武說,水煮、燻蒸則用姜家世代相傳的調料秘方,煮好肉、剛出鍋時的味道,一聞起來熟悉親切,就是小時候爺爺和父親做出的味道。再用紅糖或白糖進行三分鐘左右的燻蒸,烤肉變得顏色金黃,泛著油汪汪的紅,熱氣氤氳,許孟燒烤獨特的「燎煙味兒」混著肉香,散發出迷人、饞人的香氣。

到這一步,姜振武全部還原了繼承自父親的許孟古法燒烤工藝,接下來,是做好許孟燒烤走進超市、走向全國的關鍵一步——延長保質期。

1999年,姜振武創辦五蓮縣正香食品廠,恢復許孟古法燒烤工藝,在五蓮縣城新開的許孟燒烤門店,一時間肉香引得八方客,日日門庭若市。食品廠裡,真空包裝機、高壓滅菌鍋,他們嚴格按流程操作,可是,沒幾天,真空包裝袋卻全部漲袋!

一邊通過門店銷售提升名氣,一邊在廠房內不斷嘗試,從諸城請來師傅,連著幾個通宵研究、找問題,終於,他們找準了滅菌溫度和持續時間——滅菌包裝問題得以解決,燒烤的保質期可達六個月!

解決了保質期問題,就要給許孟燒烤打開市場,走進超市、推向全國。由於產品過硬,姜振武從日照、濰坊、青島開始,把許孟燒烤推向各地超市,在日照,當時人流量最大的凌雲、海納和友誼商店等商場超市,都有許孟燒烤的身影。

傳承古法,門檻擠破了也要保證質量

「不好意思,已經全賣完了,請明天再來。」五蓮縣城的許孟燒烤門店裡,宋正香抱歉地對排隊的顧客說。

「經常在櫃檯裡忙著,一抬頭,排隊買燒烤的人們都排到了門外好幾十米!」姜振武的弟媳宋正香負責五蓮縣城的門店銷售,從早上忙到中午12點,所有準備的貨品全部售罄。

從最初的3個人,到現在10多個工人,正香食品廠的規模擴大了,但是仍然堅持純手工古法製作,2002年,姜振武註冊了「許孟」商標,「許孟燒烤」逐漸成為許孟、五蓮乃至日照的地方特產。

「我們在北京的第一單,就源自日照人回家過年後捎到北京的地方特產,受贈人覺得味道好,循著包裝上的電話,打過來訂貨。」姜振武說。由於人手不夠,正香食品在各地的辦事處撤了回來,可是許多商家「循香而動」,主動找到了正香食品廠駐地許孟要求代理。

2010年,許孟燒烤入駐淘寶店鋪,第一單是來自北京的6000餘元貨品,宋正香把這個消息告訴姐夫姜振武、李秀軍時,幾個人都欣慰地笑了。接下來,在微信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絡繹不絕——把許孟燒烤推向全國,他們做到了。

2013年,許孟燒烤被列入日照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每年過了八月十五,這個大廳幾乎天天擠滿了人,一直到年三十那天。」姜振武站在正香食品廠的銷售大廳裡說,「量大的訂單一定得提前訂貨,訂得晚了,就不供貨了。」許孟燒烤,這些年來,只是燒炭和燒煤、小鍋與大鍋的不同,流程技藝配方全部沿襲古法,後期用真空滅菌技術延長保質期,不添加任何防腐劑。20餘年來,有諸多作坊仿冒正香食品生產的「許孟燒烤」發貨,但最後都真相大白。「這些也給了我們警示,精心挑選新鮮原料,細心做好每個流程,食品安全大於天,這不僅僅是一個品牌一個企業的問題,要讓這項非遺更好地傳承,首先要保證質量、保證原汁原味,這根安全弦要一直繃著!」

來源:黃海晨刊

全媒體記者:謝巖

原標題:《許孟燒烤 古法造就舌尖傳奇》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山東五蓮縣的許孟爐包,為什麼要在有人下單時才開始做?
    許孟的爐包,在煎的時候,通常要給包子翻兩次身,這樣煎出的包子,正反兩面都成金黃色,吃起來更加外脆裡嫩。有著酥脆的「嘎渣」的爐包據說,許孟的爐包,至少有百年多的歷史了。如今,在許孟街頭,售賣爐包的店很多,但要追根溯源,最早的應該是孫家。
  • 今閒:燒烤
    △網絡插圖  我們小時候玩的燒烤,可以把現在年輕人玩的燒烤,甩出好幾條街。  冬至時,把吃剩的(有時也是有預謀地留下)軟粿,粘在門框上,或者屋前的什麼樹上。過了幾天,軟粿幹了,把它拔下來,用鐵芒棘的莖幹,或者一頭削尖的小木棍,或者竹籤,做成把柄,往已經幹硬的軟粿插進去,持著把柄,利用燒火煮飯的時機,往灶膛裡伸進去燒烤。眼睛緊盯著,神情如觀察原子彈試爆狀。軟粿的表皮,由白黃而焦黃,局部或已變焦黑,捏著把柄的手,有點緊張而微顫。突然,「撲浪」一聲悶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軟粿抽出灶膛。
  • 「人生一串」裡,那些遺漏的上海傳奇燒烤
    近日,一部紅火的紀錄片《人生一串》‍,遍訪國內30個城市、找尋500多家傳奇燒烤攤,將鏡頭對準食物,香氣四溢的烤串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每一幀都香到「炸裂」! 而在四川西昌,也有一種「巴適」的煙火氣,一種叫「帶皮烤涼山小豬肉」的美味,發源於涼山彝族的長籤火盆燒烤。
  • 【今日舌尖】那一天我們去過的卡城「牛角」燒烤
    因為FMM的火災原因,我們暫停了「舌尖上的卡城」活動,和女神一起共進「牛角」晚餐的圖片也沒有被發出來。本周,「舌尖上的卡城」恢復繼續進行,先來回味一下那晚的「牛角」之行。牛角,主要是燒烤為主,看看菜單,那晚攝影師都缺席,所以,都是手機攝影。
  • 巧米客古法鮮粉,匠心工藝助力財富夢想
    巧米客古法鮮粉,匠心工藝助力財富夢想有人會問:匠心與財富有什麼內在的聯繫麼?沒有人會說的清這兩者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聯繫,但是匠心工藝能助力財富夢想卻是所有加盟者公認的事實。縱觀餐飲市場,具備匠心工藝的品牌並不多,將匠心不斷傳承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巧米客古法鮮粉卻能將匠心發揮到極致,實在難得。
  • 三種極致調味品造就隴原「舌尖誘惑」
    三種極致調味品造就隴原「舌尖誘惑」武都花椒。花椒、辣椒、孜然,人稱隴原「調味三寶」。武都區地處甘肅南部,與陝、川交接,屬亞熱帶過渡性氣候。特殊的地理位置、優越的氣候特點,為武都花椒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 冰城夜經濟 | 「舌尖上的新寵」:地鍋烤肉搶風頭,「單挑」小燒烤
    冰城夜經濟 | 「舌尖上的新寵」:地鍋烤肉搶風頭,「單挑」小燒烤 2020-08-04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展現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燒烤文化》
    第二集畫風突變,以為是下飯神片,誰能想到畫面如此高能,聚焦了燒烤屆的暗黑料理:從蠶蛹衍變的綠蠶到撲稜蛾子,再到廣西的豬眼球、豬鞭和重慶的豬腦花,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我果然還是圖樣了實在打不出五星……手法和解說詞模仿舌尖,作曲也請的阿鯤老師。不過內容真的是平平無奇,就是講東西怎麼做,那也算紀錄片?
  • 火候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傳承手工藝匠心精神,回味兒時味道
    說到鍋具,就不得不提起被《舌尖上的中國》捧紅的章丘鐵鍋,作為傳統鐵鍋的「傑出」代表,章丘鐵鍋以其歷史悠久、工藝精湛而聞名。都說鐵鍋做出的飯菜口味醇厚,遠勝機械鐵鍋,但市面上的鐵鍋質量良莠不齊,甚至還有以次充好的現象,選到正宗章丘鐵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選品牌,這次在小米有品商城平臺入手了火候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通過實際使用體驗,不僅再次回想起了兒時的記憶,而且也切實品嘗到傳統精湛工藝下的美食味道。
  • 漂洋過海來的傳奇蟹府,南洋蟹宴徵服舌尖!
    古法遊龍蒸東星斑粵菜講究原汁原味,這道古法遊龍蒸東星斑遵循傳統做法,先將東星斑拆骨,改刀片成均勻厚度的魚片,只需簡單清蒸便可上桌。龍蝦麻婆豆腐龍蝦麻婆豆腐帶著剛出鍋的鑹氣,顫悠悠的豆腐紅油鮮亮,澳龍蝦肉新鮮飽滿,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
  • 燒烤外賣,悟川燒烤加盟優勢助您開店更輕鬆
    根據市場數據調查顯示,我國燒烤消費總量逐年提升,截止在2019年初,市場燒烤門店總數達29萬餘家,年增長率超過20%。比如當下火爆的悟川燒烤深耕餐飲行業多年,精準發現燒烤外賣中的市場紅利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闢蹊徑,將傳統燒烤加以升級改造,創造出標準化、易操作、無廚師的全新燒烤模式。
  • 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唯有燒烤可滿足
    吃下一口肉串,油脂混著味料,鮮香汁水四溢,讓舌尖驚叫連連,這時候再來口冰啤酒,入喉酷爽無比,一下撫慰舌尖上殘留的火燒火燎感,只剩一個字——「爽」! 繼《舌尖上的中國》後,我迷上了《人生一串》這檔燒烤節目,精準而不拘一格的文案,配合著充滿誘惑力的鏡頭,垂涎欲滴,刺激食慾,看著屏幕十分下飯。
  • 嘉興海鹽縣局:稅惠相伴 古法釀造譜寫百年傳奇
    歲月更替中,沈蕩釀造不廢傳統,沿襲古法釀造,歷經百年風雨,成為海鹽醬園行業的僅存碩果。步入沈蕩釀造廠區,白牆黛瓦與「官酵槽坊」的百年招牌,讓人仿佛置身於那個久遠的年代,千餘只醬缸整齊排列,老師傅不斷掀起缸蓋「翻缸」。這裡沒有現代化工業氣息,有的只是傳統技藝的默默堅守。
  • 越王古法黃金|古法黃金首飾就一定保值嗎?這要看你怎麼選
    古法黃金首飾和一般黃金首飾的區別就在於手藝的不同,這種不同最終也導致外觀看起來很不一樣,很多人下意識會覺得古法黃金就代表了保值,這其實也沒錯,但具體情況也有不同。古法黃金大件一般都是走經典路線,比如十二生肖,本命佛等文化元素比較濃,而且都是從傳統文化中提取出來的,簡單來說就是不會過時,經典的東西總是最保值的,正流行的設計和造型,可能換個年頭就不吃香了。
  • 火候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網友評:兒時記憶深處的味道
    當然重塑土灶臺似乎在當今不太現實,但是我們今天卻可以通過小米有品平臺的火侯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帶大家重返過去找回兒時的味道,下面就跟隨我的分享體驗一下來看看吧!其實鑄鐵鍋的製作方式有有很多種,傳統的有鍛造、制模等等,要形成這種特殊的紋理,火侯臻三環古法泥模鑄鐵鍋首先需要採用太湖稻殼燒製成的白灰和深層粘混合,手工製成泥模。
  • 古法抓龍筋的分享
    咱們說的這個泰式古法「抓龍筋」按摩呢,技師會通過按壓關元、中極、曲骨等等穴位,進而疏通脈絡,促進下身血液循環,促進男性生殖能力,有其相對應的醫學理論和獨特的手法技藝。技師首先用那種泰國特有的AROMA精油打通客人的全身經脈,然後才開始抓龍筋的重點….始抓龍筋的重點….
  • 桃園眷村,時間在舌尖
    姑且坐下來,待服務員端上豆漿油條那一刻便覺察出走心的部分:藍白條紋經典樣式的碗碟,不浮華不做作,豆漿由古法熬製,細膩潤滑。喝到碗底,漸漸顯出一句「我願意為你,磨盡我一生」,令食客無不微笑。據說這一碗用石材研磨出來的有機黃豆原漿,要經歷足足1小時古法煮漿的加工,才能呈現出古早味。
  • 江門電視臺綜合頻道《民記古仔檔——獨臂燒烤王》,經典視頻回放!
    他天生獨臂,辛辛苦苦從業務員做到手機店老闆,第一桶金來自不易,卻因為一次冒險創業,所有積蓄付諸東流。今個暑假,約埋你的小夥伴,齊齊來關注麻吉新店最新美食動態,總有你著數。 有關詳情,歡迎隨詢。
  • 2018全球最佳米其林餐廳指南 ▏舌尖上的饕鬄之旅
    頗受關注的網紅餐廳Pierre,由廚藝界數一數二的傳奇名廚Pierre Gagnaire所執掌的創意法式料理,無論是午餐或晚餐,每場都人氣爆滿。承襲傳統法式料理技巧,融於獨到先鋒創意美學,締造出形色奇趣的匠心美食,被譽為「摩登法國料理」。光生動的擺盤就足以令人垂涎三尺,極富法式浪漫情懷,堪稱舌尖上的藝術品。
  • 《十二道鋒味》陳偉霆忍痛 挑戰古法"潯蹄"
    為了保證古法烹製的美味,陳偉霆在挑戰潯蹄時必須徒手用燒熱的鐵鍋去除蹄髈上的雜毛,在這個過程中,還是新手的他不可避免地會被燒熱的蹄髈燙到。而即便手被燙到麻木,陳偉霆最終也還是堅持了下來,不少網友在看過節目後對於他的表現大加讚揚,直呼:「認真做菜的男人已經帥炸了,為媽媽不怕吃苦的樣子也好暖好有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