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生活節奏快,人們每天奔波勞碌的掙錢養家,許多人似乎很難在尋找到一些樂趣。為了放鬆身心,於是許多人也甘願花錢找樂子,特別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相聲小品等藝術搞笑節目。
有觀眾就有市場,人們樂於花錢尋找快樂看相聲小品。於是就有像最近幾年比較火的相聲團體,諸如:德雲社、青曲社等等。特別是德雲社如今異常的火爆,郭德綱和于謙,以及下面徒弟包括小嶽嶽——嶽雲鵬等現如今都紅得發紫。許多的相聲愛好者都是慕名前來觀看收聽他們的相聲。
其實在郭德綱他們之前,也曾有一位相聲演員,還是個老外,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他就是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老師的徒弟——大山。並且,大山憑藉著自己紮實優秀的語言功底,還曾登上過春晚的舞臺。
曾經,大山在國內相聲圈中也是發展的非常順利的一位演員。他普通話標準,捧逗皆擅長,只是最近這幾年,觀眾們都很少在電視節目中再看到他的身影。其實大山能夠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相聲演員,同他紮實的語言功底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份是一名外國人,在當時外國人說相聲的確讓觀眾們眼前一亮,很吸引眼球。
在國人的觀念裡面,外國進口的東西都是很好的,外來新鮮事物也更加的引起國人們的獵奇心理。特別是在當時,作為一名外國人,大山能夠在中國向國內的相聲大師們請教交流,積累了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更加的讓觀眾們感覺十分的難得,因此,大山迅速的走紅,得到觀眾的青睞和認可。
許多觀眾和圈內人士認為,能夠將我們自己的傳統藝術發展並且傳播到國外,確實能夠促進西方國家更好的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就像當年李小龍將中國功夫在國外發揚光大,如今的成龍將中國功夫電影傳遍國外影壇一樣。而大山,雖然在當時的相聲界來講,並不是最優秀的,然而他的外國人身份以及他的客觀身份讓人覺得十分的優秀有實力。
如今大山早已經淡出了相聲舞臺,就像當年郭德綱曾經說過的,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中國相聲也會與時俱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每一位相聲演員對於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相聲文化,也表現的越來越有自信心。
特別是最近幾年,郭德綱帶領著他的德雲社經常走出國門,到國外各地進行巡演,老外們在看到中國相聲之後,也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一切都在說明,是我們的祖國變得強大了,國際文化地位提升了,外國人反過來開始崇拜我們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我國相聲領域,人才輩出。長江後浪推前浪,曾經的老一輩相聲演員不斷被後起之秀所替代,每一位相聲演員都激流勇進,急流勇退。不斷的新老更迭,繁榮著我國的相聲事業。而作為外國人的大山,或許也在相聲的發展大潮中找到了自己更加適合的定位,開拓了自己事業的新領域,因此如今也很少能夠在看到他上臺表演相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