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國家治理與東亞發展中韓智庫論壇」在復旦大學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聯合韓國社會團體法人今明智庫共同主辦,共同探討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東亞再發展問題。韓國今明智庫會長鹹承熙致開幕辭,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承功代表校方致歡迎詞,復旦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陳玉剛教授、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陳志敏教授、今明智庫政策研究院院長金秉凖先生出席論壇,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專家學者在智庫論壇上做主旨演講。本次論壇由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鄭長忠主持。
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鄭長忠
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動智庫開放、交流與合作
論壇認為,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國家治理和發展已不是單一維度的,而是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多維度的發展。這種多維度,從一個國家的角度來講,就要求國家要從整體上優化自身的制度體系和治理能力;而從國際政治的角度講,這種多維度意味著不能僅僅依靠單一國家的治理,而需要國家之間交流交融、相互學習和合作。在這一意義上,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與韓國今明智庫在本次智庫論壇的基礎上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商定未來在交互研究、人員交流等方面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探討東亞國家面臨的眾多時代性的、政治性的、社會性的、複合性議題。
今明智庫會長鹹承熙先生開幕致辭中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沒有共同價值便不能共同生存下去,因此要通過集體智慧,謀求東亞國家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在這個意義上,中韓兩國也是命運共同體,兩國在國家治理方面都有寶貴的經驗,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相同問題,因此尤其需要加強相互交流學習。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劉承功在致辭中也指出,各國、各民族在歷史、文化、制度等方面雖有所不同,但對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國家繁榮、社會有序的美好追求是相同的。特別是中國和韓國一衣帶水,源遠流長,兩國的研究機構跟需要在合作中對兩國發展的共同問題作出深入研究。
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鄭長忠指出,關注不同國家治理經驗以及以儒家文化為共同基礎的東亞國家發展的路徑與方式,就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開發不同區域歷史智慧的一個重要理論探索。對東亞來說,隨著區域經濟的增長,東亞發展也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既有的後發國家現代化理論也需要進一步拓展,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實現東亞再發展,需要我們著眼時代特點,重新審視過去,總結經驗,面向未來,形成新的國家治理和國家發展理論基礎。
關注東亞再發展 推動國家改革與治理的深化研究
在尋求共同價值的基礎上,本次論壇重點關注東亞國家的改革與再發展問題。與會嘉賓先後就「國家治理和東亞發展」發表主旨演講。
復旦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林尚立教授在書面基調演講中,對中國國家現代國家治理的邏輯作了闡釋。他指出,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建構必須在國家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展開,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轉型和治理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基本制度是治理體系的基礎,沒有基本的穩定的制度結構,國家治理體系就不能夠建構成功。
今明智庫政策研究院院長金秉凖先生作基調演講,他指出,對於韓國來說,在自由主義橫行、公民社會需求和消費膨脹的狀態下,國家處在危機之中,而當前的國家機構自身存在諸多的局限性,分隔在議會、總統、司法結構裡面的決策能力跟不上時局變化,因此要對國家及其機構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性的思考。
隨後,中韓兩國學者依次對「東亞三國的和平及其發展方向」、「世界政治錦標賽——民族國家—政治制度——治理能力」、「韓國資本主義的未來及其政策選擇」、「『一帶一路』與中韓關係的新定位——推動韓國成為沿線戰略支點國家」、「國家治理結構與公務員中立性:日本及中國」等五個專題作了精彩的演講。
成均館大學儒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李基東先生從社會文化根源的角度分析了東西方社會發展的道路及遇到的問題,西方根源於基督教文化和社會進化論思想,有很多錯誤的假設,助漲人無限的欲望,其發展道路遇到了極大的危機,不能為人類的未來指明道路,而東方的儒家文化基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蘊含極大智慧,東亞國家要克服西方文化的局限性,首先就應該將儒教文化的人類觀復興起來。中國人民大學比較政治研究所所長楊光斌教授從民族國家的普遍性角度入手,分析國家政治與其治理能力的關係。他以「世界政治錦標賽」的角度將1800年以來世界200多個國家政治的變化分三個階段:民族國家創設的競爭、政治制度優劣的競爭、治理能力的競爭。他認為,治理能力是檢驗政治最重要的標準,中國要打造「有能力的有限政府」,實現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首爾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李根教授從單一民族國家入手,分析其制度選擇及其未來,指出今後韓國資本主義不應是英美式的資本主義,而是「可持續增長、穩定就業和分配為軸的資本主義」。復旦大學中國和周邊國家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石源華教授就廣泛關注「一帶一路」、TPP、中韓關係的新定位進行分析,東北亞是中國周邊合作圈的斷裂和缺口,韓國可以在這個地方成為戰略支點國。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白智立教授分析了公務員制度和國家治理能力這一課題,認為公務員制度是國家治理中的重要制度,現代公務員制度、官僚制和公務員的中立性都有需要深入討論的空間。
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是上海市首批高校智庫之一,致力於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的戰略性研究,為各級黨政機關提供決策諮詢和政策建議。今明智庫是韓國的社會團體法人,主要從事韓國國家政策研究、同時致力於開展社會服務和培養國家領導人才。雙方的合作將推動中韓智庫之間關於智庫建設的交流以及公共政策的合作研究。對於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來說,本次論壇是該中心作為上海高校智庫加強國際交流,加強與各國智庫之間合作的重要探索,未來該智庫將進一步深化與國外知名智庫之間的各類合作。
(稿件來源: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