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裡有不少的明星在很小的時候就出來工作了,大家都會將這些明星稱為童星。像楊紫、關曉彤、吳磊就都是童星,他們在年齡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很高的人氣。而且在娛樂圈拍戲之餘他們會把時間都用來讀書,因此成績很優異的他們都被稱為學霸。
小童星們在拍戲的過程中不僅收穫了名和利,而且還見到了很多的世面。所以在很多普通人看來,童星們是一群是很值得羨慕的人。可是有許多的人不知道,在一些童星背後有不少的&34;。這群人嘴上說是為了要鍛鍊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多一些人生閱歷,實際上是將他們當了搖錢樹。
在幾十年前的臺灣就有一個童星叫做紀寶如,別的孩子當了童星後生活的特別的幸福。可是紀寶如卻因為當童星而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不少的人都說她是史上最慘的童星。
1962年紀寶如在臺灣的一個普通家庭出生了,因為她的父母很重男輕女,所以她的龍鳳胎哥哥被留在了父母身邊,而自己則是被丟給了奶奶撫養。奶奶也不喜歡女孩,因此對紀寶如很是冷漠。紀寶如從小的時候就過的很孤獨,無聊時的她只能自己跟自己玩過家家。
有一天紀寶如的奶奶很心血來潮的找到她,跟她說只要她可以在十秒內哭出來的話,就給她錢去買糖果吃。沒有想到四歲的紀寶如真的哭了出來,而且還收放自如。看到紀寶如的表演,奶奶突然覺得這個孩子很有天賦,於是她帶著紀寶如去參加了電視臺的節目。紀寶如長相很可愛,而且才藝也很好,上節目後有很多的觀眾都喜歡她。於是她在五歲那年就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從此踏上了演藝圈的道路。
紀寶如的奶奶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於是讓紀寶如不停的去拍戲。哪怕她已經到了上學的年齡了,奶奶都沒讓她回歸到學校。別的孩子都在學習的時候,紀寶如就在片場奔波,她連字都認不了幾個。
紀寶如拍戲要記臺詞,可是她又不認識字,於是她的臺詞都是姑姑念一句她記一句。在平常休息的時候奶奶都將紀寶如鎖在房間裡,不讓她跟任何人接觸。紀寶如沒去過幾次學校,因此也融入不進同學中,小小年齡的她沒有一個朋友。
可是紀寶如總要長大的,她青春期來臨後奶奶很擔心她的長相變得不可愛。一旦觀眾不喜歡紀寶如,家裡就失去了經濟來源。為了不讓紀寶如長大,奶奶把她帶到醫院打了抑制生長的針。於是紀寶如的身高就停在了一米四九,看到同齡人不停的長個子,本身內心就很孤獨的紀寶如很是自卑,最難過的時候她還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
紀寶如成年後不能再當童星了,於是十九歲的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去結婚了。可是她才結婚幾年丈夫就去世了,婆家和娘家都很嫌棄紀寶如。為了養活自己的孩子,紀寶如什麼辛苦的工作都做,這些年對父母還有奶奶的怨恨也一點都沒少。直到紀寶如六十歲後她皈依基督教,此時她童年的傷痛才一點點的被治癒。她放下了往日的恩怨,可對以前的事情是否真正釋懷了,只有紀寶如自己才知道。
大家說紀寶如是史上最不幸的童星,現在的童星都比她幸福多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在現在還有不少的童星,在經歷著紀寶如當年的事情。在前幾年有個童模妞妞,因為不想拍攝而被親媽拳打腳踢,網友知道這件事後怒斥了妞妞媽媽。如今每天都還有很多孩子被送到專門培訓童星的訓練營裡,這一條專門利用孩子產生利益的產業鏈,正在被那些心裡只想著金錢的父母不停壯大。
現在是網際網路的社會,很多父母因此聞到了金錢的味道。覺得孩子的身上有可以利用的價值,於是就把孩子送去當童模童星。雖然這其中也有一些只是想讓孩子鍛鍊的家長,不過大部分的家長還是想通過孩子掙錢。大人們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就代表年紀小小的孩子得不到他們這個年齡應有的快樂。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掙更多的錢,甚至將自己的工作辭了,專門給孩子當經紀人。
這些&34;眼裡只有金錢,渾然不知自己正在毀了孩子的身心和未來,這種父母實在是很不負責。孩子的年齡還很小,但是卻要做著和大人一樣多的工作。在工作之餘他們還需要完成繁重的學業,正在長身體的他們不僅沒有充足的睡眠,甚至有時連飯都吃不上,心理健康也從未有人關心。
孩子每天都在劇組跟大人打交道,完全不知道和同齡人如何相處。不適應學校的環境,還有可能會被同學欺負。孩子的社交能力一旦出現了問題,將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影響。而且當今社會網絡噴子太多,什麼都還不懂的孩子在看到網上負面的評論後,心靈可能因此受到極大的創傷。
一些父母總是跟孩子說,讀書是沒有用的,只有多賺錢才是對的。接受這種教育的孩子,在長大後容易出現拜金的情況。可能天真的他們認為,只要在小時候賺到足夠的錢,長大後就再也不工作了。或者長大後的他們會開始不思進取,成天做著不切實際的夢。這種孩子的身上,就更不會有什麼善良和道德了。
每個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家長們千萬不要為了眼前短暫的利益就把這樣白紙弄黑弄皺。孩子的未來應該由自己決定,而不是被娛樂圈裡的片酬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