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檔案」系列(5冊)中央電視臺《國寶檔案》欄目組編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8年4月版
每一道紋飾都是一次文明的觸碰,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歷史的記憶。穿越古今王朝、探訪先賢今人,我們讀到了國寶背後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和曲折經歷,也領略了中華國寶不朽的價值與魅力。央視《國寶檔案》欄目創辦於2004年10月4日,每天只有10分鐘的日播節目,這是央視第一次以電視欄目的形式,為國寶級文物重器進行揭秘建檔。節目形態以實物舉證、故事講述為主,穿插器物展示、情景再現、專家點評,講述巍巍中華燦爛文明,集權威性、故事性、觀賞性於一體。那些歷經滄桑,被歲月塵封、時間銷蝕的曠世瑰寶之背後,隱藏著多少艱辛曲折的故事,有幾人知曉,又有幾人能真正理解和體悟到蘊涵其中的文化神韻?以書為由,自覺獲益殊豐。5卷精品,洋洋百萬餘言,197件曠世珍品,猶如數典憶祖,境界驀然開闊,掩卷細加品味,生出幾多感慨幾多遐思。
《國寶檔案》開播不久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讓人無法忘記。一位旅居比利時的華裔老婦人打來越洋電話,說她從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看到了一個專門介紹中國國寶文物的電視節目,令她耳目一新,激動不已。她說身居海外幾十年,這個節目觸動了埋在她心底的情結。她寄來一張中國古代青銅器方壺的照片,說那尊壺是祖父留給她的,讓她不忘祖國。但是,這次她想通過中央電視臺將這尊方壺捐獻給國家。我們的記者被她的真情所感動,聯繫當地的朋友前去看望。她特別要求來取方壺的人要帶上一面五星紅旗作為相見的約定。後來,方壺回到了祖國,我們才知道她已身患絕症,是想通過捐贈方壺來完成自己的心願。這個真實的故事令我們感動。
中國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與文物體系,中華文化有著獨特的創造、發展脈絡和價值理念。古今相通、對話、呼應、尋找,《國寶檔案》是我們今天對古人的解讀與致敬。這些內容包括了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和珍稀的自然遺產。尤其是那些最能體現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堪稱國寶的歷史遺存。其中既有博物館收藏的國家定級文物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有藏於民間被國人精心呵護的珍寶;既有因歷史原因東渡海峽存於我國寶島臺灣的,也有歷盡磨難流失海外漂泊異國他鄉的。在歷史的傳承中每一件國寶都見證了一段歷史,每一件國寶的流失都有一段苦難的經歷,存世至今的國寶無不歷盡了人間滄桑。
《國寶檔案》選擇在文物領域做文章,看似這個領域範圍狹窄,又很專業、生澀,但是,文物承載了不可限量的文化與歷史價值。通過講文物可以以小見大,從具體文物入手可以講出一個大的主題。《國寶檔案》所要體現的精神價值就來自於每一件國寶文物所蘊含的文明之光。
梁惠來源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編輯 周章龍
編審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