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水墨課程精講系列之《水墨魚》

2021-02-08 十樓
應眾多粉絲要求,湯達老師國畫水墨課程系列之:《水墨魚》上線啦!魚象徵著富貴,魚的造型、紋路,以及魚鱗、魚尾巴不僅生動有趣,洋溢著對生活的熱愛,且寓意美好,是吉慶、富裕、恩愛幸福、前途美好和幸運的象徵。相傳漢代有鯉魚躍上龍門的神話故事,據說鯉魚躍上龍門就可以變化成龍升上天。湯達老師從用筆、用墨、用水、造型、構圖等詳細視頻演示講解水墨魚畫法。趕快拿起筆跟著湯老師一起畫魚吧。吉喜富貴年年有魚!



浪漫的詩性藝術家——湯達印象

/曾佳 南京藝術學院博士

初見湯達,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常覺得他的臉有一種「佛相」,臉龐飽滿溫潤,印堂開闊。尤其是嘴,與如來佛祖的嘴真的是神似,唇厚且大。一頭散逸開來的長髮,具有野逸曠達、桀驁不馴的獨特氣質,有時又兼具仙風道骨之感。正如他的號——大野一樣,可能他的骨子裡原本就藏著一隻小野獸,隨時會噴薄而出一股野性的力量。

他的藝術與他的個人氣質有高度的契合性——自由、率真、灑脫,充盈著一股浪漫主義的情懷。作品風格多變,有時豪邁不羈、有時超凡脫俗,充滿某種禪意、有時清麗婉約、有時又熱烈奔放。陶淵明筆下那一片「灼灼其華」的桃花源、悠遊林泉的飲食男女、暢遊的魚兒、無根的野荷、拈花的羅漢……無不引人遐思。水墨藝術之於他,是一種縱情遊戲,可以放浪形骸,在筆歌墨舞中暢快淋漓地體悟莊禪之道、人生哲思。

走進湯達的藝術世界,先從他的畫室——一個置身於花市之中鬧中取靜的地方。他似乎隱匿在一片花叢之中的建築內,頗有種「大隱隱於市」的自得其樂。他為畫室取了一個清雅的芳名——「竹間語閣」——窗外有幾竿挺立的修竹。金陵八家之首龔賢曾居清涼山的半畝園掃葉樓中,今之湯達居於金陵清涼門外的西花市中。竹間語閣窗外經常繁花繚繞,鶯鶯燕燕。晨起可聽鳥鳴、午後可聽蟬鳴、日落可聽蛙鳴,好一個逍遙、大自在的所在。在這方生機盎然的自由天地裡,湯達日復一日地不斷用筆墨修煉與滋養自己。

湯達的藝術作品經常呈現出多元化與奇崛性的風格特點,這可能與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有一定的關係,他的人生經歷有著豐富多彩的顏色。湯達是蜀人,血液裡流淌著四川漢子的豪邁之氣。他早年曾經營花道,因痴迷書畫,生意經營慘澹。又遭遇家庭變故,幼子因病夭折,妻子離他而去,為給幼子治病散盡家財。事業、家庭的雙重打擊,使他體味到人生之無常。後閉關十載,心無旁騖,拜於名師門下,專心研習水墨之道,頗有點像武俠小說中苦練武功絕學的俠義之士。在這條寂寞的藝術之路上一走就走了幾十個春秋。所謂十年磨一劍,經過多年的打磨與潛心修為,他的作品風格已趨成熟,形成自己獨立的水墨語言。駕馭筆墨遊刃有餘,臻於化境,這可以說是他這麼多年逐漸羽化成蝶的一個蛻變過程。

他的藝術是以階段性地系列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的,每一階段都是他所思、所想用藝術語言構建、表達出來的結果,藝術的表達手法每一階段都會有所變化。在《江山系列》作品中能夠體悟到他那種對自由心性的嚮往、《情色系列》作品中表達那種對澄澈愛情的渴望、《藍色系列》作品則是對靜謐幽遠、平淡天真的一種審美趣味的求索、《墨荷系列》作品是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潔身自好君子品性的禮讚謳歌、《桃花源系列》作品則是那種對具有詩意情結烏託邦理想的執念。

在《江山系列》的山水作品中,筆墨肆意縱橫,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可以一瀉千裡,亦可以近在咫尺,傅抱石大師的古意似乎蕩漾其間。《詩經·小雅》中曾提及「山川悠遠」一詞,它的性質是「意悲而遠」——不僅表達了中國山川氣象,而且傳達了中國文明的人文精神,頗能概括湯達作品中表達的多重意趣。尤其是一幅2018年創作的紙本水墨《暮色》(35*68釐米),尺幅雖不算大,卻充盈著「天地有大美」的大氣磅礴的生命之美。畫面呈現黑白攝影般靜穆的剪影效果,天地蒼穹之下,騎著牛、扛著鋤牧歸的農人們卻呈現出了詩意般的唯美境界。日落西山的天幕之下,濃重墨色之下的一縷細絲般留白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天邊的一輪新月,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知白守黑、計白當黑,黑白兩種極色陰陽相生。誠如龔半千所說:「非黑無以顯其白,非白無以判其黑」。作品《倚欄看花圖》中題詩曰:「丁酉入伏第一天,於金陵清涼門外之竹間語閣中,寫此倚欄看花圖,並狀以飛雪飄飄,恰得清涼意趣也,不知閣中之人,是宋時之我耶?或是今日之我耶」?呈現出一種辯證、樸素的老莊玄學之禪理機趣。

《情色系列》的人物畫作品中,有情之濃烈,卻無色之淫邪。既有「誰解相思苦」的寂寞相思之情,也有「相忘於江湖」的快意人生,亦有相擁而眠的溫柔繾綣。畫面中的女子總是以一頭雲瀑般飄逸的青絲之背影形象出現,是憂鬱、喜悅亦或羞澀,充滿某種未知的神秘主義氣息。古之謂:「食色,性也」。湯達畫筆下的「情色」,是對愛侶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天荒地老般愛情的最精妙詮釋。無論是他們置身於漫山遍野的嬌豔桃花林中、絢爛的銀杏繽紛落葉之中還是清冷的藍色幽冥幻境之中,都是人世間至真至純的最美好情感的表達。我想這謎一樣的女子可能就是湯達一直追索的夢中人,這也是湯達內心深處所渴求的一種情感訴求吧!

《藍色系列》作品可以說是另闢蹊徑、別開生面,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那種醉人的藍令人心馳神往。藍色在傳統水墨畫中很少使用,尤其是大面積藍色的使用。湯達大膽地使用這種飽和度極高的藍色,這種藍很純粹,不含任何雜色。這是湯達在藝術中求新求變、不斷突破自我的一種創造精神的表達。藍色使人平靜安寧,藍色系列作品更多表達的是一種遠離俗世紅塵的超脫與性靈。作品《月下扁舟》可上九天攬月、《巢松圖》中高士獨坐冥想、《松風雲繞》中的酣暢對飲、《枕書看月》中的顧影自憐直至《寶峰覓境》中的神秘探幽,都充滿著某種神秘主義氣息與浪漫主義色彩。月夜、古松、高士、扁舟構成了這一系列的圖像元素,古意盎然,這是能令人真正沉下心來的玄冥之境。

說到湯達的《墨荷系列》作品就有些驚世駭俗的意趣了,我稱之為「墨戲」。自北宋以來,「墨戲」就具有縱橫瀟灑、從容恣肆的意思,它所崇尚的是一種自由創造的精神。「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湯達筆下的墨荷可以說有徐渭之墨色淋漓、有八大之構圖奇崛、亦有大千之境界空靈,更有他自己的野逸之氣。他可以在畫面上信馬由韁,思維任意馳騁,大開大合、收放自如。有時畫三兩對蝦或遊魚嬉戲于田田荷葉之間;有時繪一隻驕傲的水鳥獨立於荷杆之上;有時又繪一文士撐篙於一片荷塘之中,一美人懷抱數枝桃花仰臥於船尾,那種任逍遙的無限意蘊在紙上氤氳流淌開來,令人沉醉。

其巨幅作品丈二尺寸的《荷花之六聯屏》氣勢恢宏,潑墨揮灑,把荷葉的俯仰傾側、荷花的嬌羞欲語描繪得搖曳生姿、風情萬種,可感知其「若耶溪旁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的和諧之境,其強大的畫面掌控力令人嘆服!各種層次的墨色猶如琴鍵上的音階一般,高低錯落有致,合奏出一段生動的《墨荷圓舞曲》。畫面雖無色而具天下絢爛之色,蕩滌塵染,還一個浪漫的真實世界。尤其是畫面左上角的長款題跋,洋洋灑灑近千言,似一氣呵成,與畫面相映成趣。以詩入畫、詩書畫印四位一體在這裡達到了高度的契合。「大野荷是無根物,生在空明幻境中。憶昔御風九天外,玉虛宮闕在蓮蓬……」,其自由奔放、無拘無束之心性可見一斑。

《桃花源系列》作品則是湯達一直鍾情並痴迷的一個系列作品,緣於他對夢幻、仙境般美域的想往。桃花源是中國傳統文人所追尋的一種烏託邦式的理想、詩意境界。那種「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與世無爭、天人合一的境界與湯達目前的生活狀態頗有幾分類似。湯達隱逸於金陵清涼門外的花市之中,屋外繁花似錦,屋內卻別有洞天。奇石、古玉、香茗、書卷、畫屏,偶有客人聞香而來,便與之看花煮茗,談玄論道、吟風弄月,有古人之瀟灑磊落、率意豪邁之風骨。美人來之,則以畫扇相贈,好不風雅!

桃花源系列作品中的桃花是一個特殊的審美意象。《詩經·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之語,桃花更是被賦以了豐富的審美內涵與文學意蘊。桃花運、桃花劫、人面桃花相映紅,不一而足。春天裡綻放的桃花更是愛情的美好代言,有種「芳心暗許,桃花示意」的詩情畫意。湯達筆下的桃花豔而不妖、媚而不俗,豔豔綽綽、奪人眼球、攝人心魄,令人魂縈夢牽。作品中既有「一篙春水載花歸」的浪漫情懷;也有「溪澗亂紅飛」的繽紛熾烈;更有「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的超然出塵。黛山、綠水、粉桃、烏篷船構成了桃花源系列作品的色彩意象,一幅江南春色的可人之景。我想湯達可能在作品中力圖營造的是一種「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人間勝境亦或是「一夕漫天花語,零落天涯,卻又溫情滿滿心有所屬」的心之所至。他的心中就住著一片紅灩灩的桃花源!

湯達是個實實在在的性情中人,他敢愛敢恨、特立獨行、卓爾不群。一個人的人生很短,藝術之路卻很長,他不斷地在藝術之路上上下求索著。他的胸中似乎總是充斥著一股山野之氣,不為俗世所拘,因此他的畫面散發著返璞歸真的純粹與妙得天成的靈性,那是一種很是令人著迷的畫面氣息。「濃到極致是平淡」,湯達深諳此中三味,因此他一直探尋著水墨藝術中的那種平淡天真,那種幽淡、幽深、幽遠之境。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這就是我所認識的自由、浪漫的詩性藝術家——湯達是也!

精彩回顧


十樓歡迎推薦合作


專業原生文化視頻



相關焦點

  • 亞麻布上的水墨國畫------馮少帥
    ♠​藝術簡歷馮少帥(1965—),寧夏鹽池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中國美術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大師、中國首都書畫院特聘教、中國藝術家聯盟理事會會員、寧夏美術家協會員、吳冠中嫡傳弟子(江南水鄉作品意境美)、亞麻布國畫第一人
  • 董德元——國畫水墨蝦
    國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蝦,尤能體現其魅力. 著名中國畫家齊白石先生尤為愛畫蝦.董德元先生也是對蝦愛之深,痴之謎。 國畫中的蝦有著冰清玉潔、節節分明的特點,因此要對蝦的結構進行細緻的刻畫才能將其通透的質感表現出來。在繪製的時候要力求以簡潔的筆墨勾畫。
  • 這才是真正的大寫意國畫!詩詞意境配上水墨的酣暢淋漓,太美了!
    國畫講究詩畫合一,將古詩和繪畫融為一體的藝術,稱作為詩畫。古詩講究意境,而中國畫的精髓和靈魂也正是意境。仁美名師王首麟先生作品繼王首麟老師《高原風情》課程之後,《詩情畫意》系列新課上線啦!本次課程,王首麟老師將以詩作畫,將詩歌裡客舍青青,人物情感以水墨展現,通篇筆墨靈動,勾點潑染互為一體,行雲流水一氣貫之。
  • 圖文詳解國畫水墨畫荷花技法,荷花畫法步驟
    美術方面,在我國的藝術繪畫中,國畫荷花的藝術精品更是豐富多彩,反映出了我國人民對了荷花對時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國畫中荷花有很多寓意象徵,周敦頤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的君子形象;「一品清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潔,是對清官的讚揚;「本固枝榮」,荷花枝繁葉茂,用荷花叢生比喻根基牢固,興旺發達,家道昌盛……下面來介紹一下國畫水墨畫中荷花的畫法荷花是中國畫花鳥畫中常見的花卉之一,自古以來很多畫家都畫荷花,都有各自的風格和技巧,是畫荷花時寶貴的經驗及資料,我學畫荷花時吸取了很多前人和同行之方法
  • 【國畫課程】大寫意山水技法詳解
    >➔160集徐湛國畫視頻教程三、水墨山水畫法1.水墨山水顧名思義就是以墨色深淺來代替顏色,所以水墨山水是以黑白對比來表達山水的近遠、主次和意境的。古人說:「墨分五色」,就是說要在一幅水墨山水畫中運用黑白對比去分幹、溼、濃、淡、焦等現象。所以說要畫好一幅水墨山水畫難度是相當大的,你必須要在沒有運用顏色的基礎上完成整幅作品,而且不能給人一種畫面邋遢、髒亂的感覺。水墨山水畫第一步墨骨很重要,首先把山水的基本形態都表現出來,但最關鍵的一步是染,一幅畫的好與壞就體現在染的功夫上。
  • 大鵬教育國畫學院,系統教授水墨下的蘭花畫法
    蘭花作為「四君子」之一一直為國人所喜愛,而國畫蘭花更是所有國畫愛好者必學的景物,大鵬教育在線學習平臺開設的國畫學院中,就有專門的課程,我當時也只是個國畫小白,興衝衝的買了一堆毛筆等,而大鵬教育的教授果然不負我的信任,雖然課程是在線的,但是老師講的深入淺出,課程視頻畫面非常清晰,我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師的繪畫方式。
  • 2019水墨博覽會在杭州開幕 開啟中國水墨藝術新篇章
    「藝術西湖·第二屆(2019)國際水墨博覽會」匯集了來自兩岸三地的18位邀約藝術家和50多家藝術機構的超過3000件水墨藝術作品。觀眾可以在當代與近代的大師對話中,感受中國水墨藝術的發展歷程。本屆藝博會圍繞主題「水墨即意義」展開,也是用中國水墨的特有藝術形式表達世界景象的一次藝術展覽。
  • 【國畫課程】最詳細的國畫蘭花圖文教程,很實用!
    第二部分 畫花寫意蘭花多使用水墨,墨色不宜過深、過重。一般蘭葉深一些,蘭花淺一些。要掌握花的正側、向背、偃仰、含放、呼應以及在風、晴、雨、露條件下的變化。倒垂式應體會用筆變化。從傳統意義上講,平衡、均衡對立統一是構圖的基本規律,或是「S」形構圖、「之」字形構圖、「C」形構圖等等,這是構圖最基本的要素,但構圖也隨時代而發展。因此,也要用新的觀念來研究繪畫的構圖問題。
  • 【國畫周刊】畫壇之星·車馳騁
    三、國畫用筆,貴在能書,方知用筆訣竅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載:「陸探微亦作一筆畫,連綿不斷,故知書畫用筆同法。」這說明了書法用筆在國畫中的重要性,國畫的畫面美要寫出來,書畫互為表裡,書法如同筋與骨,國畫便是血和肉。書與畫有許多的共性,可以互補;書與畫有許多差異,可以參照。
  • 他是國畫攝影第一人,以相機代替畫筆,呈現出極致中國現代水墨之美!
  • 劉揚工筆重彩及新水墨作品欣賞
    「慶賀大眾報業集團成立20周年齊魯美術館系列展」之「歲月穠華·山東優秀中青年國畫精品展主辦單位:大眾報業集團承辦單位:齊魯美術館、山東新聞書畫院參展畫家:(姓氏筆畫排名》尺寸|97cmx90cm材質|紙本水墨作者|劉揚名稱|《敦煌系列之緣起》作者|劉揚名稱|《敦煌系列之護法》作者|劉揚
  • 水墨淋漓中感悟竹的神韻與氣節一一仁美學員作品展示
    丹青溢清芳,與子同共享胡桃鋒朱竹作品水墨淋漓中感悟竹的神韻與氣節——高學年老師國畫竹子班學習隨筆胡桃鋒/文古語云:「人過三十不學藝」,我覺得「藝海無涯」更適合現代人我在業餘時間很想用書畫來豐富自己,怎耐沒時間專門去系統的學,於是一有空閒就會試臨國畫梅竹當作入門功課,塗鴨式的畫畫。去年十月份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仁美大學堂,看到高老師的梅蘭竹菊課程深深吸引了我,因為課程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我一有空就邊看視頻邊臨習,總盼有人指點,當我看到高老師國畫竹子班網絡培訓的信息時,我就毫不猶豫的報名了。
  • 【國畫課程】超詳細的寫意兔畫法
    3.水墨速寫2.破墨法:作畫時,當前一墨跡未乾時,又畫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濃淡相互滲透掩映的效果。破墨法又可分為四法(濃破淡、淡破濃、墨破色、色破墨),各有不同的特點,是水墨動物畫中表現皮毛時常用的技法。
  • 國畫遇上PS後,臺灣媽媽給馬雲畫海報,用武俠水墨驚豔世界!
    畫作乾淨有力水墨清新脫俗國畫之下馬師傅的鎮定自若如呼吸一般自然繪畫之餘她也不忘繼續學習榕珊還曾在塞維亞藝術大學學習過人體繪畫▼隨著作品越畫越多,很多電影,廣告,遊戲公司都找到了榕珊來尋求合作,這種大氣時尚的武俠水墨風為榕珊帶來了很多商稿。
  • 悠逸國畫 | 小手執筆揮毫,國畫驚豔時光
    願藝術這縷神奇之光,溫暖你的童年,美麗你的人生。悠逸學堂陪伴孩子在藝術裡點滴累積,書墨滋養,芬芳綻放!從心理角度說,此年齡段的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有想摸一摸、看一看、試一試的欲望,國畫具有線條變化多端、墨色豐富多彩、水墨滲化奇妙無窮、寥寥幾筆就能勾畫出多姿多彩的畫面的特點,恰能夠滿足孩子這樣的心理需要。
  • 當代水墨五人談
    可是在中國,這樣畫就給框定在「國畫」呀、「水墨「呀這些話題裡,不好往下說。其實你們和方力鈞、嶽敏君他們在做同樣的事情。他們固然有不少符號,但全部來自當代生活,主題是活的,但你們畫同樣的主題,立刻給塞到國畫、水墨之類話題,昏天黑地談,我看不到講出什麼道理。你們這樣畫是因為這類討論嗎?
  • 《花心》國畫作品欣賞之蘭花:楊紅麗寫意水墨蘭花國畫
    畫家們筆下的蘭花尤其值得一看,接下來就一起欣賞幾幅當代詩人畫家——楊紅麗老師筆下的蘭花國畫吧!幽蘭身也是文藝清雅之物,蘭花的氣質相符,因此搭配在一起不僅不會有違和感,反而營造出了更加耐人尋味的意境。蘭花後面的一抹白色,猶如皎月一般,更加增添了畫面的意蘊,當真是一幅好畫。
  • 亞麻布國畫第一人,吳冠中嫡傳弟子,極具實力的畫壇精英馮少帥
    亞麻布國畫第一人,吳冠中嫡傳弟子,極具實力的畫壇精英馮少帥
  • 上海美院|賀蘭山:《水墨人物畫的教學與創作》
    欣閱蘭山的教材《水墨人物畫的教學與創作》,願他的藝術與教學更上層樓。——甘永川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水墨人物畫的教學與創作》是近年來研究水墨人物創作教學問題少有的誠意之作。作者賀蘭山,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寫生、輕創作的痼疾,嘗試在水墨人物教學中增加創作的比重,並通過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訓練來解決寫生與創作的銜接與聯繫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