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振清:2016年新能源客車增量主要來自座位客車

2021-01-12 中國客車網

2015-11-27 作者:凌天曉 來源:中國客車網[www.chinabuses.com]

    2015年1-9月,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的50家企業累計銷售5米以上客車158938輛,同比增長1.19%,其中座位客車(公路客車)增長10.66%,校車增長8.14%,公交客車下降11.60%。

  總銷量中,大型客車銷量56948輛,同比下降8.08%,中型客車銷量47931輛,同比下降8.81%,輕型客車銷量54059輛,同比增長27.03%。

  雖然銷量有所下降,但從數據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客車市場頗具特點,座位客車、校車增長與公交客車下滑形成了蹺蹺板,大型座位客車的反彈和新能源客車的大幅增長對客車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新能源客車的市場份額已達到23.51%

  1-9月,50家企業共有26家涉及新能源客車領域,新能源客車銷量達到37363輛,同比增長213.19%,其中,混合動力客車銷量11052輛,同比增長45.54%,純電動客車銷量26311輛,同比增長506.66%。新能源客車的高速增長是今年客車市場的最大看點,分析其銷量數據,可大致歸納出三個特點:

  1.新能源客車的市場份額迅速提高。

  1-9月,新能源客車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23.51%(座位客車13.59%,公交客車47.81%),上年同期只有9.75%(座位客車4.43%,公交客車19.50% )。新能源客車銷量列前15位的企業,新能源客車所佔的比例大多數超過了20%,其中有6家企業超過30%。

  新能源客車的市場份額迅速提高對行業的影響主要有5個方面:

  一是,雖然行業整體銷量增長不明顯,但客車企業的營業額增幅很大。新能源客車的售價遠遠高於普通客車,2015年,雖然客車行業銷量表現並不強勢,但營業收入的增幅卻十分可觀。根據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前三個季度,宇通客車,營業收入189億(上年同期151億),同比增長25.33%;金龍汽車,營業收入174億(同期150億),同比增長16.20%;中通客車,營業收入30.2億(同期27.6億),同比增長42.14%。據了解,今年客車企業的營業收入的同比增幅,大多數高於銷量增幅。

  二是,電池供不應求,引起資本高度關注。8月6日工信部披露,今年上半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製造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7.4%,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2.8%。鋰電池行業利潤的快速上升,引起社會資本的高度關注,據報導,鋰電池的投資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今年以來已有至少18家上市公司加碼鋰電池項目,投資金額超500億元,既有業內的比亞迪、力帆股份,更多的則是像成飛集成、德爾家居、杉杉股份、大東南、樂凱膠片等行業外的資本正在加速挺進電池產業。

  三是,發動機企業壓力加大。根據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1—9月內燃機銷量累計完成4256.41萬臺,同比累計下降5.59%,柴油機累計降幅達到14.50%。在新能源客車的衝擊下,客車發動機企業疲於招架,比如,濰柴的WP5、WP7發動機上半年共銷售5905臺,同比下降18.5%,其中,客車市場配套4548臺,同比下降20.5%。

  四是,進入新能源客車領域的企業增加,產品增多,社會資本的熱度已經沸騰。最近幾年,新能源客車企業如雨後春筍,其誘因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目前的新能源汽車政策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是車就補」,至於生產這些「車」的企業,政策卻幾乎沒有相應的準入機制,企業的技術實力、市場基礎、管理水平、售後服務能力根本就不設評判標準,大企業、小企業、新企業、老企業一哄而上,轟轟烈烈,其中的隱患政策卻視而不見。截至2015年9月,已有90家客車企業,2170個新能源客車產品公告,這個數據與上半年相比,企業數多了12家,產品公告多了526個,新能源客車的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然而,與此同時,新能源客車政策防患於未然的頂層設計也不可或缺。

  五是,將觸動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眾所周知,新能源客車的飈漲主要靠國家補貼來推動,沒有補貼就沒有銷量,在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上已經得到驗證。目前,新能源補貼一般分為「國補」和「地補」,而且「國補」和「地補」的比例關係很多地方都是1:1,雖然國家對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一直要延續到2020年,但「地補」的變數較大,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基數越來越大,地方財政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希望「國補」和「地補」保持同步的預期將會越來越難以實現。

  2.新能源客車的銷量結構已有大幅變化,混合動力客車應用越來越窄,純電動卻全面開花。

  分析新能源客車銷量結構的變化,可以從以下三組數據入手:

  第一,按混動、純電分類,混合動力客車應用越來越窄,純電動卻全面開花。

  在新能源客車銷量37363輛中,混合動力11052輛,同比增長45.54%,純電動26311輛,同比增長506.66%;混合動力佔29.58%,純電動佔70.42%。與上年同期相比,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上年混合動力佔63.65%,純電動佔36.35%,混動和純電有30多個百分點的此消彼長。而且混合動力主要集中在大型客車領域,混動的大型客車佔比達到93.52%,應用面已越來越窄。與之相反,純電動卻呈全面發展態勢,不僅增速快,而且大中輕佔比十分均衡(大中輕佔比分別是30.29%、17.62%、52.09%),前景更好。

  第二,按大中輕分類,中輕型新能源客車在逐步填補空白。

  新能源客車銷量中,大型客車18305輛,同比增長60.16%,佔比48.99%;中型客車5165輛,同比增長1042.70%,佔比13.83%;輕型客車13893輛,是去年同期的283倍,佔比37.18%。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型客車佔比下降46.81個百分點,中型客車增長10.04個百分點,輕型客車增長36.77個百分點。中輕型客車由於基數較小,增長幅度更大,但大型客車的增幅為60%,也十分可觀。純電動客車大中輕的比例分別是30.29%、17.62%、52.09%,中輕型純電動客車今年異軍突起,填補了新能源客車的市場空白,對新能源客車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第三,按座位、公交分類,新能源座位客車表現搶眼。

  新能源客車銷量37363輛中,座位客車10959輛,公交客車26183輛,其他客車221輛,其中座位客車佔29.33%(上年同期4.03%),公交客車佔70.08%(上年同期92.94%),新能源座位客車的快速增長,不僅導致其在新能源客車中的權重增加,對座位客車的整體發展形勢也具有支撐作用,如果剔除新能源座位客車的增量因素,今年傳統座位客車的同比增幅是(-)3.27%,可見,新能源座位客車是導致座位客車增長的主要因素。目前,新能源客車進入公路客運市場的政策瓶頸已經突破(2015年7月13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公告,批准發布交通行業標準,《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和《公共汽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第1號修改單,正式突破了新能源客車進入公路客運市場的政策瓶頸,根據交通運輸部工作規劃,將正式開展新能源客車的等級評定工作),加上團體、租賃客車用戶對新能源座位客車的需求旺盛,1-9月,新能源座位客車在座位客車整體中的比重已達到13.59%,發展形勢較上半年更好。目前,新能源公交客車佔公交客車整體的比重已經達到47.81%,在新能源補貼和油價補貼調整兩大政策的推動之下,這個比例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新能源客車結構變化對行業的影響大致3個方面:

  一是,容納更多的企業,迅速形成團體優勢。從銷量來看,新能源客車產品的發展已經迅速覆蓋了除校車之外的所有客車市場空間,目前,已有90家企業進入新能源客車領域,產品線的延伸,有利於更多的客車企業在新能源領域有所作為,從而形成新能源客車的團體優勢,在新能源客車走出國門的過程中更加具有競爭力。

  二是,能夠替代更多的傳統客車,增大市場擴張空間。最近幾年,客車市場的擴張空間越來越小,出口乏力,長途客運萎縮,校車不受政策支持,這些困難都不是客車行業能夠自己消化的,但是,新能源客車的發展,為客車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市場擴張機遇。從發展形勢來看,新能源客車對傳統客車的替代作用已十分明顯,新能源公交客車的市場份額已高達47.81%,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上升,團體客車、旅遊客車的替代作用也逐步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新能源客車對公路客車的替代也早就成為客車企業的研究重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客車行業未來的發展中將至少還有5-8年的好日子。

  三是,增強客車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從新能源客車的發展現狀來看,補貼決定市場,沒有補貼就沒有銷量,目前新能源客車高速發展最大的支撐因素是政策性補貼,這也是新能源客車產品的最大的制約因素,一旦某一種新能源客車產品在政策性補貼目錄中被剔除,市場也將會受到毀滅性打擊,過去是傳統的混合動力客車,未來,在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這些產品中,是否還有倒黴者,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風險隨著補貼的衰減而增大,要攤薄這種風險,不斷改進產品結構、豐富產品型譜,將會更好地提高客車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另外,「賣出為王」的操作策略為客車企業的未來發展埋下了極大的隱患,隨著補貼的逐步退出,新能源客車市場將進入優勝劣汰階段,不具備產品優勢的企業將會面臨發展瓶頸。

  3.新能源客車處於發展初期,競爭激烈,投入兩極分化。

  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的50家企業中共有26家涉及新能源客車領域,分析1-9月的銷量數據,大致有3個特點:

  其一,主流企業的市場集中度非常高,新能源客車的競爭程度更激烈。

  最近幾年,客車行業利好不斷,公交客車、校車、燃氣客車、新能源客車,熱點層出不窮,特別是新能源客車的超高速爆發,大家突然覺得幹客車已經成為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其實,競爭無處不在,即使是市場大幅擴張之際,客車行業的競爭依然激烈。前5家企業新能源客車的行業集中度達到了70.72%,前10家達到了89.81%,前15位的集中度達到了95.83%;與行業整體銷量對比,前5家的行業集中度為57.92%,前10家為76.72%。前15位的集中度只有86.98%。可見,在新能源客車領域,儘管參與競爭的企業越來越多,但真正能夠被市場接受的企業並不多,其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過傳統客車。

  其二,不上100%都不叫增長。

  增幅在200%以上的有9家,不上100%的都不叫增長。在經濟領域,我想沒有哪一個行業比新能源客車還火爆,在宏觀經濟增幅放緩的大環境裡,這種現象顯得特別突兀,也很不合時宜。如果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是依靠自身的本事得到的這個增幅,也無可非議,而新能源客車的這個增幅是靠各級政府的財政補貼支撐起來的,也可以說是國家用錢堆出來的,其可持續性有待研究。

  其三,投入兩極分化,結果會大不相同。

  截止2015年9月,已有90家企業進入新能源客車公告序列,其中30個公告產品以上的企業22家(6家超過100個),3個公告產品以下的企業34家(16家只有1個產品公告)。從公告數量來分析,投入的兩極分化一目了然,大家進入新能源客車領域無外乎三種心態:一是認準了,大投入,期待大產出;二是從眾心理,跟風嘗試;三是找個項目,拿點國家補貼。第一種比較務實,第三種則純屬投機,第二種有可能向第一種轉化,也有可能蛻化為投機,投入兩極分化,結果會大不相同。

  關於2016年新能源客車市場的預測:

  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發布的數據2014年第四季度新能源客車銷量為10898輛,全年銷量23162輛,第四季度銷量是全年銷量的47.05%,今年前3季度銷量37363輛,按去年比例推算,今年全年新能源客車銷量將達到70563輛,但考慮電池供應緊張和春運對客車企業產能的影響,預計2015年全年新能源客車銷量為65000輛左右,其中座位客車1.7萬輛,公交客車4.8萬輛。

  從數據分析可以看出,2015年,新能源客車的基數已經很大,公交客車中的新能源客車佔比已經超過交通運輸部要求,因此,我們判斷,2016年,新能源客車的增量主要來自於座位客車,新能源座位客車銷量預計為2.7萬輛,新能源公交客車銷量預計為5.1萬輛,全年新能源客車總銷量預計達到7.8萬輛,同比增幅約為20%。

  2016年,國內需求難有突破,出口困難依然較多,促進客車行業發展的積極因素主要體現在新能源客車對傳統客車的替代方面。因此,預計2016年5米以上客車銷量與2015年持平,具體指標判斷如下:

  ——座位客車總銷量12.1萬輛,與2015年持平。

  ——公交客車總銷量8萬輛左右,預計略有下降。

  ——校車銷量2.8萬輛左右,同比增長5%。

  ——其他客車0.6萬輛,與2015年持平。

  ——預計2016年5米以上客車總銷量為23.5萬輛,與2015年持平。

  其中:新能源客車增長20%,總銷量預計7.8萬輛(其中公交客車5.1萬輛,座位客車2.7萬輛)。預計客車出口與2015年持平,出口量4萬輛左右,同比增長15%。

相關焦點

  • 2016年國內5米以上座位客車累計銷售9.58萬輛
    小喬 •2017-01-23 11:56:16來源:前瞻資料庫瀏覽量:1112 據前瞻資料庫數據顯示,2016
  • 宇通多領域銷量第一,客車競爭格局難撼動?上半年主銷座位客車出爐
    客車行業通常的「公交與非公交業務對半開」,目前以「公交稍強、非公交稍弱」形勢為主,但最多公交業務也不宜超過六成,否則已是「嚴重偏科」的公交型企業,這對一些後來的「新勢力」們更要留神警惕,謹防落入「公交陷阱」。具體看:非公交業務大致分為座位類、中巴類和校車類三大塊,另有極少量的其他類客車,主要是特種結構或公交結構的座位化,可忽略。
  • 宇通客車:公司擁有國內最完備的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產品型譜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宇通客車(600066)提問, 請問公司在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布局是怎樣的,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專注於客車領域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通過多年來的自主研發和系統的技術創新,逐步掌握了新能源、智能化
  • 客車是如何命名?這些英文都有什麼含義?客車命名方式小科普
    自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後,行業結合此前汽車理論的相關介紹,迅速達成了「共識」:E/electric一般指代純電動,H/hybrid為混合動力,F/fuel-cell為燃料電池,這也成為客車產品在新能源早期的通行代號。
  • 2019年11月國內座位客車銷量告訴您
    上篇:比亞迪進前三,宇通依然領先,2019年11月國內客車銷量下滑近3成2019年11月,座位市場銷售3056輛,其中營運市場2000輛,佔比65.4%;非營運市場1056輛,佔比34.6%。當期座位市場出現了略微的結構調整,團體市場小幅擴大份額。
  • 宇通銷量繼續領跑,校車銷量依然下滑,10月國內座位客車銷量詳析
    2019年10月,座位市場銷售2733輛,其中營運市場1863輛、佔比68.2%,非營運市場870輛、佔比31.8%。同比來看,座位市場整體下滑2.5%,與2018年同期的-7.8%態勢有了明顯好轉,這也是市場周期性轉暖的明顯跡象。任何事物都是波浪起伏式發展,物極必反和觸底反彈也是座位市場正在經歷的一場變革。
  • 大中型客車92款,鉸接成為電動化新領域,339批客車公告來了
    前一階段,筆者由於個人事務較多導致創作工作時斷時續,很多策劃好的文章也因故未能與讀者及時見面,在此向廣大支持提加商用車、尤其是客車類話題的粉絲們致歉。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裡,筆者將以更勤奮的態度,更多樣的話題,將更豐富的客車訊息帶給大家。
  • 國內電動客車六大整車控制器製造商盤點
    根據機動車出廠合格證,「蓋世汽車·新能源」對2015年國內純電動客車整車控制器生產企業信息進行了年度統計和分析。2015年,我國共生產純電動客車88248輛。為進入工信部車輛目錄的純電動客車提供VCU的生產企業約有88家,其中整車廠佔據主要份額。
  • 7月裝機量:客車同比下滑過半 鐵鋰裝機受挫 瑞浦能源躍升第六
    從月度裝機量表現來看,2020年動力電池裝機量從2月開始呈逐漸增長趨勢,同比降幅逐漸收窄,至7月同比增長由負轉正。這也是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首次實現同比、環比同步增長。圖1:2020年1-7月動力電池裝機量走勢 單位:GMh 數據來源: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1、客車同比下滑過半 磷酸鐵鋰裝機受挫從細分領域來看,本月乘用車、專用車裝機量同比均大幅增長,唯有客車裝機量同比下滑近半。
  • 盤點:2015年國內電動客車六大整車控制器製造商
    根據機動車出廠合格證,對2015年國內純電動客車整車控制器生產企業信息進行了年度統計和分析。 2015年,我國共生產純電動客車88248輛。為進入工信部車輛目錄的純電動客車提供VCU的生產企業約有88家,其中整車廠佔據主要份額。
  • 中通高管接棒亞星客車,濰柴系客車板塊或將來整合
    「錢棟離開後,現任亞星客車的高管層,除技術副總經理陸雲龍外,將全部來自濰柴系,其中,現任亞星客車總經理李百成歷任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採購部副部長;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卡車動力銷售公司總經理;現任亞星客車研發副總董長江,則歷任中通客車技術中心工程師、採購部長……」一位離任的亞星客車原高管對電車匯表示。
  • TA不止於客車 試駕金旅「百變客車」北極星
    未來的客車該是什麼樣?乘坐者、運營者、駕駛者、管理者、設計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一定是更舒適、更經濟、更安全、更環保、更科技的公共出行工具。而且,它將會徹底改變人們對於傳統客車的刻板印象。  作為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北極星成為金旅客車探路未來的一次大膽嘗試。
  • 助力智慧交通出行,安凱客車榮膺「2020智能駕駛客車之王」
    其中,安凱智能駕駛客車 HFF6668GEV榮膺"2020智能駕駛客車之王"稱號,讓公眾見證了智能駕駛客車的極限。眾所周知,客車是智能駕駛技術最先落地的細分市場之一,多家主流客車企業早在多年前就踏入了這一領域,下大力氣布局,力圖推動商業化落地。在這場商用車界"極限大比拼"中,安凱智能駕駛客車以領先技術和強大實力脫穎而出,展現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創新成果。
  • 中國客車大王:年銷售額300億,國內排行第一,奔馳都不是其對手
    相關數據顯示,宇通巴士實現年收入317.46億元,銷售了60900輛巴士, 其中大型巴士25700輛、中型巴士26500輛、輕型巴士8666輛, 宇通客車的前身成立於1963年,是河南省鄭州市局的客車修理廠,經過50多年的發展,宇通客車已經形成5米到25米,覆蓋公路旅客運輸、旅行、公共運輸、團體、校車、客車等細分市場,公司於1997年上市,到2016年宇通客車在
  • 客車分類(按用途)按用途
    2012-12-24 作者:一鳴 來源:中國客車網[www.chinabuses.com]     客車按用途可分為旅行客車、城市客車、公路客車和特種客車。
  • 氫燃料商用車前景探析完結篇,主流氫燃料客車和基礎設施建設簡析
    雖然目前公交車電動化是絕對主流,但氫燃料電池在客車的推廣仍然是以公交客車為主,如下表,以2020年第6-7批推薦目錄(補貼政策發布後的兩批老車型集中轉新目錄)發布車型為例,共112款氫燃料電池客車車型,其中公交客車就有101款,公路客車只有11款;目前主流客車企業基本都有布局氫燃料電池車型,兩個例外是比亞迪和銀隆,二者也是新能源客車大力推廣後冒出的兩個行業「新貴
  • 逆勢而上,工信部2020年第339批燃料電池客車上榜特點解讀
    在339批次公告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共有102戶企業的217款車型,涉及到新能源客車產品有72款(含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底盤9款)。而在72款新能源客車中,上榜的燃料電池客車為16款,佔比22.22%,在2020年工信部累計發布的12批新能源客車新品公告中佔比居第二高。可見,客車企業對燃料電池客車的申報積極性依然很高。
  • 肇東飛達客運牽手蘇州金龍拉開客運公交化改革序幕 | 客車之友網
    2020年9月,由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為肇東市飛達客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達客運)量身打造的24輛KLQ6822GEVN3純電動公交車批量交付,投入從肇東往返至東發、五站、黎明等客運班線中,由此正式拉開肇東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革的新序幕,為當地市民帶來全新出行體驗。
  • 中通「無人駕駛」客車已測試運營3萬公裡 載過5000多名「乘客」
    實際上,早在2016年,中通客車便開始對智能駕駛、輔助駕駛、車聯網等領域技術進行深度研究。2018年,國內首款10米級輪邊電機驅動5G智能駕駛客車下線。2020年8月,中通第二代智能駕駛客車下線,並達到智能駕駛L4級水平,目前已實現開放道路場景跑車測試,運營裡程超30000公裡,5000多名各界乘客試乘體驗。
  • 【典型案例】宇通客車:智能化工廠建設探索!
    ,目前公司日投產量最高達430臺, 年生產能力達70000臺以上。主廠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宇通工業園,佔地面積1700畝,2012年新建成投產的新能源廠區佔地2000餘畝,建築面積達60萬平方米,擁有底盤車架電泳、車身電泳、機器人噴塗等國際先進的客車電泳塗裝生產線。宇通客車於199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600066),是國內客車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