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前夕,共青團秦皇島市委在全市開展了尋訪「最美抗疫青年集體」和「最美抗疫青年」活動,經申報推薦、組織公示、組委會審核等環節,共尋訪到39個「最美抗疫青年集體」和99名「最美抗疫青年」。我院傅偉偉、肖爽、王建愛、張育瑋、趙鍇欣5位青年榮譽登榜,請把最響亮的掌聲送給挺身而出的她們!
傅偉偉 秦皇島市第二醫院 呼吸科
【我的戰疫青春】逆行無畏·戰疫無悔
傅偉偉,女,主管護師,河北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2006年參加工作,2011年至今就職於秦皇島市第二醫院呼吸內科,擔任科室教學組長一職併兼科室健康教育宣傳員,科室質控小組成員,院內靜療小組核心成員,在工作中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專業技術水平過硬,有很強的應急與協調能力,是科室的中流砥柱,護士長的好幫手,多次受到患者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多次被評為優秀護士。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由武漢蔓延驚醒了還在過年氛圍中的每一人!瞬時全國人民面臨一場繼2003年非典後的又一次重大戰役。時值春運,人員流動和人口聚集,造成了疫情以點散面,多點開花,導致多省淪陷。一時間,人們不聚會不外出,外出無不口罩遮面,尤以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武漢市採取了應急的封城措施,以遏制疫情的蔓延,但是堅守在那裡的臨床醫護人員面對大量的病患卻孤立難為,等待支援。我院響應省、市號召也迅速組織了馳援隊伍。 為了後備參加支援武漢,傅偉偉退掉了一年一次回老家看望父母的車票,隨時候戰病毒。剛下夜班的傅偉偉,得到立即出發支援武漢的通知後,趕緊收拾衣物,甚至都來不及吃午飯,就匆匆趕到醫院。科室每一個同事,在得知她即將出發時都默默含淚。因為大家都知道,包括疫區情況不明,物資供應情況不容樂觀,病患數目巨大,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等等諸多的危險因素,都有可能對第一批進入疫區的支援者造成傷害。然而傅偉偉的想法不僅是要去前線支援武漢的同行,更是為了保護大後方自己的家鄉與親人。正是—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動出擊! 在抗擊新冠戰役中,她充分發揮「一塊磚」的精神——哪裡需要哪裡搬。分別在武漢市第七醫院三病區、五病區、急診留觀室及急診搶救室承擔護理工作。一次,急診留觀室16位患者,從下午17點到凌晨一點,她除了換液、測體溫、指脈氧等觀察病情,還來回搬運十幾個氧氣筒,回到休息酒店才發現胳膊酸疼,滿是淤青。摘掉口罩,鼻梁磨出水泡,勒痕淤血布滿雙頰;脫掉厚厚的防護服,汗水溼透衣背;為避免大小便,連續十個小時不吃不喝;對親友同事,從來都是讓大家放心。她說:「這是我的職責,我要做患者最堅實的守護力量。」儘管條件艱苦,後勤緊張,但她憑藉著純熟的技能,零感染圓滿完成任務。 去時無畏,歸來無恙。目前,傅偉偉已經返回醫院工作崗位,她表示,在湖北的經歷是她值得一輩子珍藏的財富,將轉化為未來前進的動力,繼續投入到救死扶傷的本職工作中,砥礪前行、永不止步……
肖爽 秦皇島市第二醫院 重症醫學科
【我的戰疫青春】90後的責任與擔當2020年初,一場來勢迅猛的冠狀病毒疫情由武漢蔓延席捲了尚在節日氛圍下的華夏土地!中華兒女正面臨一場史無前例的重大戰役。由於正值春運,人員流動和人口聚集,造成了疫情多點開花,多省淪陷。一時間,人們無不談「炎」色變,避之若浼。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市採取了應急的封城舉措,以圖遏制疫情的蔓延,但與此同時,堅守在那裡的臨床醫護人員卻猶如困守孤島,疲敝如已如強弩之末,等待支援。肖爽就在河北省第一批馳援隊伍中。 肖爽作為隊伍中年齡最小的隊員,甚至都來不及回家跟父母道別,只是在微信和電話中簡單和家人及即將成婚的男朋友說明了自己馳援武漢的事情。醫院重症醫學科的每一位姐妹,都在得知她已然出發時泣不成聲。因為大夥都知道,包括疫區情況不明,物資供應情況不容樂觀,病患數目巨大,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等等諸多的危險因素,都有可能對第一批進入疫區的支援者造成傷害。然而肖爽想法不止在前線於支援武漢的同事,圍剿病毒,更是為了保護大後方自己的家鄉與親人。最好的防守,便是主動出擊! 出於方便穿脫隔離衣和防疫要求,需要隊員修剪頭髮,男隊員直接推成光頭,女隊員也是一律修剪成短髮。古有木蘭易裝從軍獲戰功,今有巾幗斬發馳援抗疫情!即將進行婚禮的肖爽並沒有絲毫猶豫就把本來有意蓄起來的長髮剪掉,用她自己的話講,沒有什麼比拯救生命更重要,沒有什麼比自己履行職責更重要。 五十五個日夜,面對傳染性極強的冠狀病毒,她無所畏懼,用專業的護理技能護理每位患者,用團結的力量面對種種困難,她從未向「對手」低頭,也從未有一絲鬆懈。也許未來沒人能夠認出她,但是她們曾經共同戰鬥的情懷,足矣銘記終身。 援鄂歸來後,集中隔離休療期的肖爽,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她無比驕傲地說:「我是一名90後,我特別驕傲能有這次馳援武漢的經歷,更特別驕傲在這樣的環境下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前你們保護我,以後我隨時願意站出來保護你,保護我親愛的祖國。」
王建愛 秦皇島市第二醫院 重症醫學科
【我的戰疫青春】為了生命中的熱愛2020年2月9日中午,王建愛接到通知要求即刻趕往秦皇島市第三醫院支援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沒來得及跟孩子講明「媽媽這次要連續值班,你暫時看不到媽媽的原因」,沒來得及跟老人道別,只能讓愛人匆匆送她到二院大本營集合。臨行前,愛人對她說:「我只說一句,注意安全」! 一來到三院,聽完市直領導簡明安排部署,她拉著行李箱進入了工作區。穿戴好三級防護裝備,望了望「紅區」的場面,她心情瞬間激動了,可能也包含一絲緊張吧。戰友說:「謝謝你們的火速支援,真心感謝!」親愛的戰友,與子同袍,怎還言謝!第一次進負壓病房,加油!六七個小時下來,她出現了頭暈、噁心的症狀,因為不透氣、憋悶,大量失水的緣故,這些比她預想的嚴峻。而且三級防護下的工作效率連平時的一半都不到,但是她們必須保證各種臨床診療活動更高質量的完成,這是凸顯重症醫療特色,重症人擔當的時候!必須較真兒!可為什麼每次親人同事在電話中關心問起她工作生活如何時,她卻總是說「一切都好,勿念」! 戰疫之初,防護物資稀珍,她們為了節省防護服,兩個醫生同值,實行十二小時值班制,她說,有時穿著防護服在負壓病房之間來回跑。雖然重症病房的患者都氣管插管,泵著鎮痛鎮靜藥物,但也有清醒的,而且即使插管泵鎮靜藥的病人,也能感受到醫務人員的一舉一動。她說,尤其是這些新冠病人他們內心都特別恐懼,甚至清醒的病人會問:「我要死了,你們還會管我嗎?」而此時,耐心陪胖與安撫能有效緩解他們的不安,堅定他們戰勝病魔的信心。王建愛摸著一個阿姨的手跟她解釋氣管插管的不適和對她的重要性,阿姨竟然使勁握了握她的手回應!後來經過半個多月的救治,阿姨真的轉出了重症病房,拔管後阿姨還打電話對她說,等病好以後出院了,想吃啥就買啥,再也不省著了!講到這電話那頭的聲音有些哽咽了…… 支援期間,最讓她發愁的事情,是不值夜班的晚上,電話那頭孩子稚嫩的哭聲和吐字不清的訴說。家裡老人知道她要工作,身心疲憊,不得已總是晚上用電話安撫孩子,孩子從沒離開過身邊這麼久,晚上睡覺更容易想媽媽,她只能掛斷電話後悄悄擦掉眼角的淚水。 青春不會老,愛不會枯萎,因為他們不會被白髮覆蓋,因為他們不會被悲傷掩埋,因為每當花開和葉落,眼睛都閃著光。理想不哭泣,生命中的熱愛怎能忘記,因為它們能在苦難中升華,因為他們從來不會被嚇壞,因為每當皓月和繁星升起,人們就會夢想。生死兩忘,冷暖不休,只盼春暖花開,凱旋歸來!
張育瑋 秦皇島市第二醫院 重症醫學科
【我的戰疫青春】聖潔白衣是選擇 更是我的責任歲末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神州大地,病毒肆虐橫行,人人自危,而有這樣一群人,在突如其來的戰疫面前,沒有退縮,逆風而行,迎難而上,以醫者仁心,血肉之軀築起死神面前的「銅牆鐵壁」,病毒來犯,決不後退,她們是最美的「白衣戰士」。 秦皇島市收治首例重症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接到通知後,醫院迅速組派出一支優秀的醫療護理隊伍,馳援秦皇島市第三醫院。面對疫情,重症醫學科的90後護士張育瑋挺身而出,在疫情蔓延之初主動寫下請戰書,積極要求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請戰、出徵,她義無反顧。抵達三院後她便勇挑重擔,申請率先進入負壓病房,開始了與病毒的交鋒,打響了這場生命的守衛戰。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她身著厚厚的三級防護服,憑藉著紮實的護理技術,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 病毒來勢洶洶,各地防護物質緊缺,為節約每一套防護用品,她在上班前幾個小時滴水不沾,以保證工作期間不去廁所。霧氣在護目鏡上凝結成了水珠模糊了她視線, 她咬牙堅持,以專業知識技能為重症患者提供悉心的護理。完成工作脫去防護服,裡面隔離衣被汗水浸透,雙手在手套裡捂的起皺,臉上被口罩勒出道道印痕,缺乏水分導致嘴唇乾裂……為了把感染的機率降到最低,第一天工作完成後她便自行剪去心愛的長髮。如同她所說「這一身白衣不僅是我的選擇,更多的是我的責任。」 每一位逆行者背後,總有她要守護的一方淨土,也有守護著她的愛人和家人。張育瑋的愛人奮戰在基層疫情防控一線,兩個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只能通過視頻訴說相思。而她的父母,每每提及一線的女兒就滿眼淚花,既有驕傲又有不舍,她是大家眼裡的戰士,可在她們眼裡依舊是長不大的孩子。 如果說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那張育瑋就是一名優秀的年輕戰士,不畏艱險、英勇奮戰在一線,以實際行動宣示:90後的孩子,是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
趙鍇欣 秦皇島市第二醫院 重症醫學科
【我的戰疫青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人的一生,要走多少路,才能確定前行的方向;要遇到多少人,才能知道與誰同行。 趙鍇欣2018年畢業於張家口學院,帶著滿腔的熱情,蓬勃的朝氣,懷揣著對護理工作的熱愛,成為了秦皇島市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份子。作為一名重症醫學科的護士,她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謙虛的工作態度、溫暖人心的言語、悉心的護理每一位重症患者,用工作認真負責的行動,贏得了病人、家屬及科室領導的讚揚。 2020年的庚子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來勢洶洶,禁止走親訪友,禁止出門,商場關門,酒店停業,往日喧譁的街道空無一人,仿佛這個世界都靜止了一樣。2月8日晚23:00,趙鍇欣突然接到上級領導的電話說需要派重症護士去秦皇島第三醫院支援,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說:「我年輕,父母身體健康,沒有牽掛,我能去!」疫情面前,她無所畏懼,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雖然父母牽掛萬分,但是這場戰爭沒有旁觀者。面對疫情,她毅然選擇了逆向而行。這世上哪有什麼白衣天使,所謂的白衣天使,不過是笨拙的模仿著前輩的樣子,在前線衝鋒。 經過倉促的準備,2月9日早晨6點,趙鍇欣踏上了去往一線的道路,到達秦皇島市第三醫院後沒有片刻休息,直接和同伴們換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頭扎進了負壓隔離病房房。胸悶,氣促,流汗,呼吸困難,這不僅僅是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艱難時刻,也是每一個布滿水汽,模糊不清的護目鏡後,醫護人員苦撐六、七個小時的「極限」時刻。 每一天,她都要戴著兩層手套,透過被哈氣弄得模糊下的護目鏡進行留置針穿刺,動脈採血,慶幸大學的寒窗苦讀,感謝醫院平時的悉心培養,在此刻嚴峻的環境下才能一針見血。她護理的第一位重症患者,是第一名轉入重症負壓病房的五十歲的阿姨。當時阿姨病情嚴重,上著呼吸機,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作為一線護理人員,不僅要時刻著手醫囑,分毫不差的執行,和死神賽跑,更要給予每位重症患者基本的生活需要,給予阿姨吸痰,翻身,擦浴,甚至協助大小便,倒尿壺,倒便盆。經過十多天的爭分奪秒,終於把阿姨從死亡線上搶了下來,她終於挺過來了!而這僅僅是一次勝利,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儘管臉龐青澀,但目光堅毅。 護理工作繁瑣加重,但是她對於患者細緻的照顧卻不會減少,護理中她儘量多和患者交流,給他們打氣,有患者成功治癒出院,她會把這個消息及時告訴每一位患者,讓他們看到生的希望。一輪值班下來,脫下滿是汗水的防護服和口罩,看著臉上深深的口罩印痕,這一刻,她的內心悲喜交加,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希望患者早日康復。 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時刻,她努力奮戰在一線,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無怨無悔,義不容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誰說沒有戰衣?與君同穿戰袍。在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勇敢逆行,留下了青春最美的印記!(秦皇島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