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在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需要做出選擇的事情,選擇有大小之分,有對錯之別,選擇對了,也許前面一片光明,選擇錯了,未來可能會步入低谷。如何做出受益終生的正確選擇,是個科學問題。
當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我夢想著有一天能夠化妝成乞丐的模樣,渾身上下破衣爛衫,頭髮髒亂不堪,滿臉汙漬,手裡拿著一根打狗的棍子,然後再找一隻破碗,不告訴家人,從自己的家鄉一路化緣要飯直奔河南的嵩山少林寺,目的是去少林寺拜師學藝,學習少林武功,學成後拜別師傅,下山路見不平,行俠仗義。
如此熟悉的橋段,大家肯定會毫不客氣的給我潑一盆冷水說:你武俠電影看多了吧,做白日夢呢!是的,這個計劃真是我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想過要去做的事情。
實際上非常慶幸,最終我沒有這樣去做,否則,我不知道現在的我是個什麼鬼樣子。或許有人會鼓勵我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說不定能闖出一片天下。
我覺得不確定性因素太多,風險太大。當然,這是我長大後才意識到的。畢竟,在那個時候我的年齡還很小,我也不知道什麼是風險,對風險的掌控更是沒有概念。
隨著年齡不斷增大,我面臨著學什麼專業的抉擇,面臨著幹什麼工作的抉擇,面臨著成家的抉擇等等。很多時候,要做出正確的抉擇很難,多數情況下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是否有風險和風險的大小在未來才能得到驗證。
我聽過有位名人講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不要有想法,而應該要有算法。」想法,我們都知道,是如何想的,那什麼是「算法」呢?
我的理解是要依據所統計的數據,對你要做出的選擇進行科學的對比、研究和分析,最終按照研究和分析的結果做出最佳的抉擇。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選擇一件事哪有這麼麻煩呢?直接選就行了,前面的路是黑的,走一步看一步唄!我想說,正因為前面的路是黑的,不知道向那個方向走,所以才要按照科學的步驟算好怎走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畢竟,人活一世不容易,人的一生就那麼短短的幾十年,一步走錯,也許就會步步走錯。我相信,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難以抉擇的重要的時刻,選擇對了前途會一片光明,選擇錯了,也許會一蹶不振,從此前途渺茫,人生暗淡無光。
說了這麼多,那如何才能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呢?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不久前,我邂逅了一本書叫《百萬富翁快車道》,作者是美國人,名字叫MJ·德馬科,是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由鄭磊和王佔新翻譯的。
這本書光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俗氣,「百萬富翁」和「快車道」,是教人們如何在快車道上實現百萬富翁的夢想。
也有很多人認為很不現實,覺得是關於心靈雞湯的書籍。我起初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當我閱讀完整本書的一半後,我的想法被作者的思想徹底改變了。
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觀點:為了得到更好的生活,我們要有更好的選擇,即要改變你的生活就要從改變選擇開始。通往百萬富翁快車道的這輛車行駛在選擇中,而不是停在柏油馬路上。
作者提出做出正確的選擇有兩種技巧:
更壞情況分析(WCCA)加權平均決策矩陣(WADM)更壞情況分析是為了讓我們遠離危險的彎路和叛逆的選擇,加權平均決策矩陣是用來幫助我們對重大的突發事件做出更好的決定。這種雙重技巧可以防止我們做出極端的選擇,也就是既防止我們做出災難性的選擇,又推動我們做出優秀的選擇。
01、更壞情況分析(WCCA)
更壞情況分析(WCCA)是第一個決策工具。這個工具不需要我們用筆和紙記錄,根據頭腦做出正確的分析就可以。當我們遇到難以選擇的事情的時候要回答三個問題:
(1)這個選擇最壞的後果是什麼?
(2)這種後果的概率是多少?
(3)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風險嗎?
在我們回答完上面三個問題後,按照回答的結果就很容易排除不好的因素,用好的選擇來替代不好的選擇。比如:我五年級的時候在是否扮演乞丐一路要飯去少林寺的事情上做選擇。
首先,我要回答扮演乞丐去少林寺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
(1)路上遇到販賣人口的人把我拐走。
(2)我被活活餓死。
(3)我的父母因想念我肝腸寸斷。
其次,這種後果的概率是多少?
(1)80%(人販子專門拐走小孩為他們乞討)。
(2)30%(路上沒有吃喝的可能性很大,也許概率還要大)。
(3)100%(父母沒了小孩都會這樣)。
當我回答完這幾個問題時,我覺得,如果我做出去少林寺的決定,風險非常大,我的一生也許就完了。答案非常明確,最終分析的結果告訴我,我不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02、加權平均決策矩陣(WADM)
加權平均決策矩陣(WADM)是第二個決策工具。這個工具是讓我們在遇到重大兩難抉擇的事情時運用的。這個工具需要我們用筆和紙記錄數據,並進行對比,研究和分析。這個工具可能一年用不到幾次,因為人在一年中遇到的重大事項的決定很少。
比如:我們在一個城市選擇在哪個區域購房的問題,在哪個區購買住房更適合我們未來的發展和孩子的教育呢?這個問題可能所有的人都遇到過,有時候很難抉擇。
假設:我們要在自己居住的城市中的「新華區」和「和平區」這兩個區選擇購房。
第一步:我們要拿出紙和筆畫出幾列,一列是「因素」,另外兩列分別是兩個選擇:「新華區」和「和平區」。
第二步:在我們的選擇中,哪些決定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就把它列在「因素」的下方。如:生態環境、學校、生活成本、商業氛圍、治安環境、離家遠近、醫院等,儘可能寫的全面。
第三步:對每個決定性因素根據重要性賦予1到10的權重,10代表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將數字寫在該因素旁邊。
第四步:給每個因素的權重賦值。比如新華區的生態環境你認為比和平區的好,可以給新華區的生態環境打3分,給和平區的生態環境打2分。你認為和平區有適合孩子上的好的小學,你可以給它打5分,給新華區的學校大3分。按照這種方法繼續給其他因素打分。
第五步:用每一行的評分乘以權重,把結果寫在評分結果旁邊的括號裡。比如:在生態環境一項中,新華區得分是24(用權重8*評分3),和平區得分是16(用權重8*評分2)。
第六步:也是最後一步,將每個選項所在列中的得分相加,就是最後的總分。得分最高的選項就是我們的最佳的選擇。
在這個例子中,最終和平區的總分是211分,高於新華區的得分154分,因此,我們購買住房的最佳選擇就是和平區。不過,我們一定要記住,要如實填寫各因素的權重,才能得出真實且有重要意義的選擇。
在這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利用兩種決策工具科學地解決了人生中的每一個需要抉擇的時刻,終於使他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百萬富翁」,並且在37歲時提前退休,從而進入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結語:人的一生就是這樣,不斷地在做出選擇,選擇有大有小,小的選擇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大的選擇也許就決定了我們的一生。選擇對了,前途無限光明;選擇錯了,也許就進入人生的至暗時刻。希望所有的人都能通過科學的方法做出人生正確的抉擇,為自己也為家人帶來無限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