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美育學堂:用「黃金米字格法」寫「上善若水」

2020-12-24 人美renmei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字——筆畫造型好、間架結構差,這是因為人們在習字時只注重了筆畫的造型美,而忽略了漢字的整體結構美。本期,人美美育學堂通過「黃金米字格法」教你寫出結構舒朗優雅的「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 《道德經》

在道家學說裡,水,與世無爭又容納萬物;水,滋養萬物又無所求。上善若水,可以說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澤萬物而不爭名利,如水一般能屈能伸,也是中國哲學的精妙思維。千百年來,「上善若水」成為書法家們頗愛書寫的內容之一。

董其昌 《上善若水》

字源:漢字演變

「上」是指事字。甲骨文下面一條弧線表示地面、地平線,弧線之上有一短橫,是指事符號,表示在地面之上。金文中,兩弧線變為直線。發展到小篆,線條變得更加美觀流暢。為了和「二」區分,又在中間加了一條豎畫。最後,楷書「上」字規整成今天的樣子。這就是「上」的漢字演變。

「善」,會意字。從訁,從羊。金文「善」用「羊」表示,意為美味,後在「羊」下加「訁」,意為用語言連連稱美。《說文·部部》:「善,吉也。」本義為吉祥、美好。今「羊」「言」為「善」,意為羊的溫順叫聲與「善」的內在含義相通。

「若」字的甲骨文像是一個女子跪坐在地上,對著鏡子梳理自己的頭髮,以使其變得順暢。若的本義為順從、和善。

「水」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都似彎彎曲曲的流水之形,其中幾點表示激流中濺起的水花。

「黃金米字格法」解析單字

「豎」:書寫從數字1到數字7,起筆逆,中鋒下行,直接收筆;

「短橫」:從數字4接筆,寫到橫中線數字8收筆,起筆直接與豎接筆,橫畫要細,中鋒右行,直接收筆;

「長橫」:以橫中線為標尺,從數字1到數字9。

筆法

「豎」:起筆逆,中鋒下行,直接收筆;

「短橫」:起筆直接與豎接筆,橫畫要細,中鋒右行,直接收筆;

「長橫」:起筆頓筆,中鋒右行,繃住勁寫出弧度,收筆頓。

上部分總體佔位:縱向以豎中線為基準從1到4;橫向布白均勻,長短基本是從4到6。

「長橫」:書寫位置以橫中線為基準,從2到8;

「口」 :高度豎中線從6到8,寬度橫中線從4到7。

筆法

「點」:起筆頓,壓粗收筆,然後返回起筆出尖兒;

「撇」:右下按頓筆,毛筆往回翻筆,扣著寫出直撇狀態。

「草字頭」:總體寬度橫中線為基準,約2到7;

「長橫」:橫中線從1.5到8.5;

「撇」:看左斜線,從4到8,收筆不能超過橫的起筆;

「口」:寬度為橫中線5到8,高度為豎中線6到8。

筆法

「撇」:起筆頓,順時針稍推筆桿轉筆調整中鋒,左斜下行,可以寫成直撇,也可以稍有弧度,慢慢提筆出鋒。

「豎鉤」:豎中線從1.5到9;

「橫撇」:橫中線從1到3;

「捺」:從豎中線4起筆寫到橫中線9收筆。

筆法

「豎鉤」:起筆可以逆,中鋒下行,加粗加重,收筆時逐漸提筆變細,把筆翻回去出鉤,寫出鵝頭鉤狀態;

「捺」:起筆直接入筆,逐漸壓筆右下行筆,壓到最粗,把筆翻轉一下,用毛筆側面出捺腳,寫出顏體特點。

成品展示

學生作品展示

張星寅 9歲

張伊宸 11歲

授課名師

高老師

軟筆書法課

畢業於北京教育學院書法專業。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市專職書法教師。個人書法作品多次獲獎和參展。學生作品多次獲得市區級獎項。多年教學經驗的積累,逐漸形成「重方法導學,重習慣利學,重薰陶潤學」的教學特點。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
    老子《道德經》中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的水字是什麼意思?「特別之處」也許你想不到
    我們常常說:「水是萬物之源」。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水,你一天可以不吃飯但是不能不喝水。同時我們也知道有個詞叫做「上善若水」,水滋潤了萬物,給予萬物各種各樣的好處,但它卻從來不向我們索取,不和任何人比較高下,這也許就是水的善。
  • 上善若水 從善如流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
  • 怎樣理解《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上善之人的三大人生智慧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在這一章中說,上善之人,要像水一樣,因為水的特徵,是最接近道的。老子通過水的譬喻,向人們道出了上善之人的三大人生智慧。
  • 老子的「上善若水」有著非一般人理解的精深含義
    上善若水一詞,出自傳世本《老子》的第八章,對於上善若水一詞的理解,已經見諸於書上網上,這裡就不再一一引述了。為了真正弄清楚老子的本意是什麼?我們先看經過《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等諸多學術專著整理後的校正版《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 老子的「上善若水」是何意?其實意思很淺顯,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上善若水」,就是出自《老子》中的一個成語,整句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而「上善若水」中的「水」,則是比喻那些與世無爭的聖人,這句話其實意思很淺顯,卻被很多人想複雜了。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顧城說: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將變成將就。這句話好像是顧老專門為文章故事而寫的句子,是的,對我而言,這個人就是陳總,他的出現,讓我開始蛻變,再次揚帆起航。一直以來,陳總的微信頭像和暱稱未更改:上善若水。這四個字來自《道德經》,全句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比喻高尚品行的人像水,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
  • 「上善若水」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深受人們的喜愛?
    「上善若水」僅僅四個字,卻博大精深,寓意深刻,從古到今,曾經被許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甚至把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其意思就是說:人的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 「上善若水」用英語怎麼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八章在看譯文之前,我們先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 「上善若水」都聽過,那到底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
    眾所周知,水是沒有顏色的,古時候人們也常將君子的品德與水聯繫起來,現今不少人將「上善若水」當自己的網名,可這四字成語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簡單,只是被人誤解了。「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很多人以為「上善若水」指的是一個人的品德出眾,應該像水一樣綿延不絕,是這個意思嗎?
  • 2019年高考作文預測:以「上善若水」為話題作文(範文4篇)
    靜觀宿心宿願,喜看若水人生審題材料宿老師原創,學生習作宿老師美容。篇篇佳作,堪稱經典!作文雖短,意旨深遠;讀之思之,含蘊人生!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江南鎖住了水的足,卻鎖不住水的思。從來,江南的水都湧動著一股素素清清的格調,散發著悠悠綿綿的味道,是躲也躲不開的相思,是藏也藏不掉的牽掛。水墨江南,來日方長。上善若水,源遠流長三5班崔楠老子說:「上善若說,水利萬物而不爭。」善行之無私,善心之博偉,正如水之清澈純淨,潤物無聲,源遠流長。
  • 上善若水,從善如流
    在天下人都笑我傻時,堅持用簡單的心,天真的眼睛看世界。堅持自己的心靈和信念,哪怕這堅持只剩下自己孤獨一人。  年復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復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計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細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煩惱了多少,斤斤計較你結怨了多少,貪心不滅你造惡了多少,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臨命終時你帶走了多少。
  • 「國學與英語」「上善若水」怎麼用英文表達?
    老子推崇「上善若水」,因為只有水處在所有人都不喜歡的低位,但卻總是利於萬物。正是因為像水這樣不爭,所以世界上才沒有人能夠與之抗爭。我們嘗試用英文表達一下:Lao Zi appreciated the 「highest excellence like water」 because water is only occupying the low place which all men dislike but always benefits all other
  • 真正有魅力的女人:「上善若水,澤萬物而不爭」
    俗話說:「上善若水,澤萬物而不爭名利。」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就應該水一樣,柔中帶剛,從容不迫。真正成熟的女人,總能收穫完美的愛情,但就算獨自一人,也能活出萬丈光芒,贏得璀璨人生。優雅的女人就像水一樣,從容不迫,就算前方再多的磨難,也會迎刃而解。真正成熟的女人懂得善於變通,以退為進,收放自如。那麼,怎樣的女人,才算「上善若水」呢?
  • 簡談人生|做個若水的人——上善若水,境界自生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水是生命之源,它無色、無味、無形。水沒有生命,卻又能孕育生命,有水的地方,就是生命的所在之地。早在古時候,人們臨水而居,擇水而憩。風氣上講,水需是活水、清水,流水代表了生氣之象,居住在流動的水附近,會給人帶來財運。
  • 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和現實解讀
    眾所周知:上善若水是一種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其真正含義是什麼?有什麼現實意義?於是,水,在成就別人的時候,落得個自由自在。入杯即杯,入罐即罐。貌似沒有原則,實則瀟灑自如。並且,無論社會有多複雜,都永遠為自己為他人保留一份善良和童真。何其幸哉!「上善若水」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 千萬別再掛三大俗字,「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了,意思全錯了!
    「酬勤」二字是古文倒裝用法,「酬勤」意為「頻繁地賞賜」之意。所以這四字用現代話解釋就是:「老天爺,您真是好啊,您如此謹慎地護佑我們的家國百業,確保成功!您又是如此頻繁地關照蒼天百姓」。這話原是周天子向老天爺說的,是用來感恩上天對人民的關懷。不但沒有任何想多向老天討要賞賜的想法,反而有點知足常樂的意思,是不是和你原來理解的意思相差十萬八千裡遠?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都誤解了
    我們經常聽到的成語「上善若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當時老子教導孔子說,你要學仁德,應該跟水去學,上等的德行就好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有謙之德,這就叫「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呢?其實很簡單,只是很多人會誤以為,它單純指一個人的德行出眾,就像水一樣綿延不絕。
  • 一直聽說的「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成語:上善若水,到底是啥意思?其實很多人不大理解其中的真諦
    而成語是根據古人的生活方式相承沿用下來的,而成語的背後都有著一個故事或者典故。而成語本身富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並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根據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成語,就能事半功倍,相得益彰。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成語「上善若水」的意思。想必大家在生活中或多活少的聽說過這個成語了,而且很大一部分的人都很喜歡這個成語。那麼這個成語到底是啥意思,為何會惹得大眾這麼喜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