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刊備選)又見梅花開|沈志明(福建)

2020-12-27 騰訊網

文學時代微刊·總第5594期

歡迎關注·文學時代微刊·

又見梅花開

文/沈志明(福建)

文光村又出名了

成了遠近聞明的旅遊區

梅花節的再次舉辦

人山人海

遠看是海近看是梅

勝過國畫大師的手筆

又是一年梅花季

遠至北京

近至廣東

蜂擁而來

只為梅花盛開

炫的耀眼

淨的潔白

還有勤勞一生的蜜蜂

和諧生動的一幅美景圖

又是梅花盛開的季節

村子裡的老人笑了

額上的皺紋如梅花舒展

孩子們笑了

穿梭在梅海捉迷藏

緊皺的眉頭終於有了亮光

客人們興奮了

梅蘭竹菊梅當先

酡紅了臉醉了心扉

幸福就像花兒一樣綻放

梅花開了

一枝一世界

一花一菩提

把美帶給山河

把純潔送給人類

讓畫家痴癲

讓攝影師瘋狂

忘了自已的沉浮

忘了自已的過往

妝扮世界

妝扮祖國的美好河山

版權和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部分圖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即刪除。

特約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沈志明,福建省上杭縣人。文學愛好者,有原創文學作品在《文學時代微刊》《作家新時代》等新媒體平臺發表。

【友情提醒】

紙刊《天賦文學》報第二期現已出刊。全國各地文友,如有需要紙刊者,只需加主編微信提出申領、提供詳細收貨地址和收貨人及聯繫電話、支付郵資,即可在三日內免費領到紙刊兩份。

【溫馨提示(投稿指南)】

本刊紙刊所用稿件均從天賦文學社旗下四個公眾平臺(文學時代微刊、作家新時代、天賦文學、金道文學)所刊發作品中選用。關於稿費及本刊微刊和紙刊用稿的說明請點擊並閱讀下面內容:2020年最新投稿指南和稿酬規定及(最新)紙刊《天賦文學》報創刊號大揭秘

《文學時代微刊》編輯部

主編:鄭清風

執行編輯:早春麗日

編輯:花想容兮 尚斌 魯捷 師法自然

文學時代微刊公眾平臺微信號:wxsdwk

相關焦點

  • (紙刊備選)回不去了的歲月|沈志明(福建)
    歡迎關注·文學時代微刊· 回不去了的歲月 文/沈志明(福建) 【作者簡介】沈志明,福建省上杭縣人。文學愛好者,有原創文學作品在《文學時代微刊》《作家新時代》等新媒體平臺發表。
  • (紙刊備選)情感|雲風景(廣東)
    老人的病依然沒有見好!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對老人的治療。 人生歲月,人老了。總是要離開人世的,更何況是一個患重病的老人家呢? 老人覺得很幸福,他交了他這樣一個很善良的人,老人覺得此生,並沒有什麼遺憾了。 老人終於離開了人世。
  • (紙刊備選)夢花花|雲風景(廣東)
    【友情提醒】紙刊《天賦文學》報第二期現已出刊。全國各地文友,如有需要紙刊者,只需加主編微信提出申領、提供詳細收貨地址和收貨人及聯繫電話、支付郵資,即可在三日內免費領到紙刊兩份。【溫馨提示(投稿指南)】本刊紙刊所用稿件均從天賦文學社旗下四個公眾平臺(文學時代微刊、作家新時代、天賦文學、金道文學)所刊發作品中選用。關於稿費及本刊微刊和紙刊用稿的說明請點擊並閱讀下面內容:2020年最新投稿指南和稿酬規定及(最新)紙刊《天賦文學》報創刊號大揭秘。
  • 【雪藻蘭襟】一剪梅室第六、七期紙刊備選作品
    望梅花•慶豐收天水(鄧濟洲•河北)廣平原野陌阡長。稻浪起、憑空時見,引起斑鳩歌未央。輕踏玉蹊旁。機器鯨吞五穀忙。翁媼似潘郎。望梅花·冬之梅文/青青梅開三九。紅粉幽香依舊。卻誰知、十載情約扣。經年相守。無意有心痴骨瘦。雪落冬之邂逅。與君紅豆。細數歸期聽漏。折梅傷、愁緒縈懷久。月移身後。幾度紅塵能看透?往事不堪回首。
  • (紙刊備選)戀上有你的紅塵|梅無墨(廣東)
    【友情提醒】紙刊《天賦文學》報第二期現已出刊。全國各地文友,如有需要紙刊者,只需加主編微信提出申領、提供詳細收貨地址和收貨人及聯繫電話、支付郵資,即可在三日內免費領到紙刊兩份。【溫馨提示(投稿指南)】本刊紙刊所用稿件均從天賦文學社旗下四個公眾平臺(文學時代微刊、作家新時代、天賦文學、金道文學)所刊發作品中選用。關於稿費及本刊微刊和紙刊用稿的說明請點擊並閱讀下面內容:2020年最新投稿指南和稿酬規定及(最新)紙刊《天賦文學》報創刊號大揭秘。
  • (紙刊備選) 窮教師與富翁的對話|李申時 (甘肅)
    【友情提醒】 紙刊《天賦文學》報第二期現已出刊。全國各地文友,如有需要紙刊者,只需加主編微信提出申領、提供詳細收貨地址和收貨人及聯繫電話、支付郵資,即可在三日內免費領到紙刊兩份。
  • 周末見,金垌梅花開了,笑迎八方客!!!
    信宜金垌梅花又開了!「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從上磨青梅園的園門步行上山,但見路旁生長著一株株梅樹,枝頭上幾乎沒有綠葉,唯有一朵朵白色的小花爭相綻放,如銀裝素裹一般,並可聞到一股清雅的芳香。走近梅樹,細看枝頭,但見花兒朵朵,燦爛綻放。潔白得有些透明的花瓣給人一種聖潔無暇的感覺,而略帶淡紅色的花蕊、淡黃色的花籽,更映襯出梅花的清純可愛。花叢之間,有嫩葉已發芽,有雛果已長成;有蜜蜂在花間流連,有蝴蝶在枝頭漫舞。
  • 湖北詩刊|| 第119期||紙刊二期備選作品展
    在《詩刊》《微型小說選刊》《星星》《女友》《北方作家》《詩歌周刊》《中國詩人》等各級紙刊和部分知名網絡平臺留有文字「案底」,間有字句入選本或偶爾中獎。 個人文字觀:文字源於大眾,才能廣泛被接力。2014年6月走出自我,作品散見《星星》《詩選刊》《天津詩人》《草原》《人民日報•海外版》《伊犁晚報•天馬散文詩專頁》等期刊雜誌,併入選多種年度選本和獲獎,著有散文詩集《刮目看紅塵》。
  • (紙刊備選)致《舒婷》|沈志明(福建)
  • 2018 紙刊備選作品 訴衷情.夜來舞歸 文/舞韻 [美籍華人]
    本期編輯:農二哥   2018上半年 紙刊入選作品展示:2018   紙刊入選作品    一 個 彝 人 的 路   四川  尼苦古爾2018 紙刊備選作品 重陽節,傾聽我的懷念 文/吉祥 《思念母親》  /以琳清泉  2018   紙刊入選作品   故鄉 文 / 冰潔  2018   紙刊入選作品   我在春天種下希望
  • 【紙刊力薦特聘金牌金筆詩人野馬專輯】
    三牛精神是牛年春聯祝福乾坤轉處處春光笑開顏江山無限樂團員錦繡山河真無限普天同慶送鼠年走親訪友帶溫暖說不完疫情苦難白衣天使精神顯喜國人五牛圖見全國大型紙刊金牌金筆詩人作家徵稿啟事      尊敬的所有愛好文學的老師們!
  • 恭喜沈志明老師作品榮登上海攝影雜誌封面以及在影像中國網展出
    我團影友沈志明老師,隨西部快門攝影前往衣索比亞以及孟加拉拍攝的作品,近期紛紛在《上海攝影雜誌》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影像中國網》上刊登展出。
  • 【雪藻蘭襟】早梅香室第七十二期紙刊備選作品
    見雙雙燕子,相伴是人生。寂寞難言孤枕處,不知花豔須驚。悠悠百卉遞紛英。漫思波浪起,到處是春鶯。 燕春臺·破春冀 林(杭州)月映新花,日融殘雪,遲光沵漫良天。柳展梅飛,青風嫋繞鴻原。燕聽桃水淙潺。上春臺、騁望區寰。
  • 梅花開了,怎麼拍才美?
    梅花的花色大都素雅、淡麗,與春日裡的豔麗的花相比,顯現出特殊的品格「清」。因此,藝術家們也多以梅花來表達自己清靜、淡泊的心境。今天就給大家安利幾個拍梅花的小技巧!梅花,品種繁多,色彩斑斕,花瓣、花蕾,各具姿態,春意盎然。猛的一看好像什麼都可以入畫,而在實際拍攝時卻發現花小枝繁,很難表現。
  • 朱正廷男人裝8月紙刊封面
    朱正廷✖️男人裝8月紙刊封面 ┏ 夢幻科技 引領時代 ┓ ┗ 究極腦洞 穿越未來 ┛朱正廷✖️男人裝8月紙刊封面 ┏ 夢幻科技 引領時代 ┓ ┗ 究極腦洞 穿越未來 ┛朱正廷✖️男人裝8月紙刊封面 ┏ 夢幻科技 引領時代 ┓ ┗ 究極腦洞 穿越未來 ┛
  • 投稿《山風》作品欣賞(紙刊備選)
    日子被填充進白粥、紅薯、自己醃製的鹹菜,每天睡到八九點 然後悻悻地爬起來,坐在門前曬太陽 兒子和兒媳去了遠方,如同失蹤了一樣 偶爾會託人捎來一些口信和錢,然後又像一圈圈炊煙散去  鄉下的每一個日子都默不作聲,一陣風吹過 張阿婆會和路過的人擺擺手,然後掰著手指 細數著過年的日子,她說過年就能見見孫子
  • 花為情人開,香自上磨來︱信宜金垌梅花又開了
    花為情人開,香自上磨來信宜金垌梅花又開了上磨村青梅園位於著名的大人山腳下,宛如大山裡的一個世外桃源,總面積達500畝,每到十二月中旬就千樹萬樹梅花開,一派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景象。青年詞作家王強進為此寫了一首別致的歌詞《梅花為媒》,頗受讀者喜愛。
  • 2021賞梅季節---湯溪鎮的梅花開了
    今年花是晚開,整個湯溪也是大部分還沒開。開的非常的好。而且在這片梅花中,也很舒服。梅花也是沒開拍了一些小鳥一直再深入,也是沒有開得很好的。第一年過來碰到下雨,還沒走高速,開了兩個小時車
  • 【花信風】梅花:中國人最喜歡的花
    花信,是說花應時而開,最為守信,同時花也是傳遞季節信息的使者。催動百花開放的風,也就成了花信風。從小寒到穀雨,歷時四個月、八個節氣、二十四候,每候一種花,從梅花開始,到楝花結束,這就是二十四花信風。現在正值花信風之首,梅花。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梅、蘭、竹、菊並稱「四君子」,松、竹、梅並稱「歲寒三友」。
  • 關於2020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建議名單(含備選...
    」好書記、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優秀科技特派員、農村創新創業明星、「千企幫千村」助村富民明星企業的建議名單(含備選)予以公示,公示期從2020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25日,公示期間歡迎群眾以來電、來信形式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