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璐,一個從來沒有想過要學表演的女演員,卻憑藉著自身的精靈之氣、狐媚之影,在20年前成為最年輕的金馬影后,並一舉摘下4個亞洲影后桂冠。
在熒幕上,秦海璐塑造的角色千變萬化,時而是冷豔幹練的職場精英,時而是詼諧幽默的搞笑大姐,時而是溫婉賢惠的純樸女孩……
不管是什麼樣的角色,在秦海璐的身上都能毫無違和感地把角色裡的人物演繹得入木三分。
但秦海璐從小的願望只是嫁個好老公,並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演員,而踏入演員這個職業,成為影后在她而言,純屬意外。
1978年的盛夏,秦海璐出生在遼寧營口的一個普通平民家庭裡。父母原是下鄉知青,之後轉回城市裡工作。
而父親當時是營口某影院的經理,母親則是文工團成員,所以秦海璐算是出身在文藝家庭。
但在秦海璐很小的時候,父母為了生活,成為了第一批下海經商的生意人,轉去了大連。此後,秦海璐便和姐姐在營口的家裡「相依為命」地度日。
父母親常年不在身邊,姐姐成為秦海璐唯一的依靠。不管姐姐去到哪裡,手裡總是牽著妹妹秦海璐。也因為姐姐去學習舞蹈,秦海璐也喜歡上了舞蹈。
在秦海璐10歲的時候,父母把秦海璐送到了全託京劇學校。原因很簡單,就因為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姐妹二人,所以放到全託學校是最好的方案。
而在戲校的7年光陰,則是秦海璐度過最艱苦的歲月。
每天「雷打不動」的練功,汗如水滴。晚上睡覺還要把一條腿綁到牆邊,兩隻腿產生「撕扯」的痛感,讓小小年紀的秦海璐經常痛到淚流不止。
但艱難並沒有打垮秦海璐,秦海璐為了發洩內心的「不滿」卻更加努力地練功了。
別的同學早上只練一次晨練,她就練兩次;晚上下課後,同學回到宿舍玩,她就一個人在教室裡練唱戲。
秦海璐說她是一個特別「正面叛逆」的人。所以,外界帶給她身體的艱苦,讓她更加上進,更加有衝勁。
但心裡上的那種「孤獨」,卻讓秦海璐覺得很難過。
沒有在父母的照顧下長大的秦海璐,原本就缺失了父母們的愛。
小時候的秦海璐活像一個假小子,她性格非常開朗。
但到了京劇學校之後,秦海璐開始變得不愛說話,因為學校嚴格的規章制度,讓秦海璐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苦楚。
可是,如此艱苦的生活,卻又不得不堅持,也沒有可以訴說的對象。秦海璐內心的孤單,只能慢慢自己獨自消化。
常年在外做生意的父母,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到學校去看一下秦海璐。
每次秦海璐都在等待父母們到來的間隙,把對父母們的思念之情,雕刻在宿舍旁的一棵樹上。
父母有多少個星期沒來學校,秦海璐就在樹上刻多少個「正」字。
可是小孩子的心思卻很簡單,只要一隻燒雞便能很快平復秦海璐對父母不在身邊的那種「不開心」。
父母每次到學校,都會給秦海璐買一隻燒雞,一見到燒雞,秦海璐就全忘了在京劇學校裡所受的苦楚了。
所以,很多年過後,只有與秦海璐「相依為命」的姐姐,才了解秦海璐7年苦不堪言的京劇生涯之外,沒有第二個人能體會秦海璐心中對艱苦的「恨」。
姐姐繼承了父母做生意的頭腦,在秦海璐還在京劇學院的時候,姐姐每個月就能賺到5000塊錢。
而這5000塊錢,姐姐也每個月都跟妹妹秦海璐分享。只要是秦海璐想要買的東西,姐姐都會儘自己能力給秦海璐買回來。
而秦海璐後來之所以會考上「中戲96屆明星班」,也是因為姐姐給的消息,但也是一場意外。
在京劇學院熬過了7年的艱苦生活之後,秦海璐順利畢業了。
回到家裡之後,秦海璐就準備要去考大學。因為秦海璐覺得,女孩子就應該有個大學文憑,這樣以後嫁人也會嫁個相對比較好的男人。
其實,在秦海璐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有一個溫馨、安穩的家。而不像她的一家子,4個人生活在4個不同的地方,只有過年才一起吃一次飯。
所以,考大學嫁個好老公成了秦海璐最初的願望,而她最初想要考的大學是中國戲曲學院。
只是,命運「陰差陽錯」地讓秦海璐進入了中央戲劇學院。
當時,秦海璐的姐姐有個朋友聽說中戲有個考場在招生。秦海璐此前就已經打聽過,當年中國戲曲學院沒有招生,但姐姐朋友卻跟姐姐說中戲在招生。
所以,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姐姐就建議讓秦海璐去看看。後來,母親就帶著秦海璐去到了考試現場。
去到現場問了老師才知道,此「中戲」非彼「中戲」。原來之前秦海璐和姐姐都以為「中戲」是指中國戲曲學院,但其實中戲招生是指中央戲劇學院在招生。
得知不是中國戲曲學院招生,秦海璐本來想要「打道回府」,但母親卻說:「先看看什麼情況,反正你去哪裡考都是給人唱段戲,要不就考考看吧。」
所以,秦海璐才在老師的幫助下,得到了準考證,進去唱了一段戲。沒想到,誤打誤撞的考試,竟然被錄取了。
儘管從來沒想過要考表演班,但既然有機會上大學,而且藝考通過了,那當然要去考文化課程。於是,秦海璐回去複習了文化課。
運氣真的挺不錯的秦海璐,雖然英語只考了8分,數學考了4分,但其他科的分數卻還可以,她成功考入了中戲,實現了她的大學夢。
而在4年大學生涯裡,秦海璐卻從來沒有出去跑過組,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出去拍戲。
因為她覺得自己並不是為了學習表演而來上的學,她只是為了拿到一個大學文憑將來能嫁個好老公而來學的表演。
所以,當同班同學章子怡、袁泉、梅婷、劉燁等人都在大學時期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時,她也十分淡定地在學校裡做個好學生。
大學畢業後,秦海璐考入了中央實驗話劇院。2000年,秦海璐出演陳果執導的電影《榴槤飄飄》一舉成名。
憑藉《榴槤飄飄》秦海璐獲得第3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及最佳女主角獎;
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一躍從一個不把當演員作為夢想的女演員,成為了千禧年最耀眼的影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而對於秦海璐而言,成為演員就是一場意外,而成為影后更是她意想不到的事。
在她看來,她只是單純地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獲得影后殊榮真的純屬意外。
畢竟,她最初想要考的大學是中國戲曲學院,而不是中央戲劇學院;
畢竟,她最初考中央戲劇學院的初衷,僅僅是為了拿到一個大學文憑,將來嫁個好老公。
所以從一開始,秦海璐就沒想過自己能演戲,也沒想到過自己能成影后。
而她能成影后,顯然離不開她小時候的經歷,也離不開她7年苦不堪言的戲曲生涯。
往期精彩
--END--
喜歡我,就點讚關注哦。
更多經常內容等你來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