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24日,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突擊隊4名成員: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劉連滿從海拔85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於25日凌晨4時20分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站在了世界之巔。
他們是最早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中國人,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壯舉,為世界登山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9月30日上映的劇情冒險電影《攀登者》,講述了這一故事。
走出電影院,我不禁想:59年過去後,當年登頂珠穆朗瑪峰的4名英雄,現在怎麼樣了?他們有著怎麼樣的人生命運?
王富洲: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
王富洲是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址坊鎮南劉行政村人,生於1935年。1954年,王富洲考進北京地質學院。1958年,王富洲從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後,被調進國家登山隊,成為了一名登山運動員。
1960年,王富洲參加了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行動。最初,突擊隊隊長是遼寧人許競。許競因為體力消耗太大,不得不在突擊珠穆朗瑪峰頂峰的關鍵時刻退出。王富洲頂替上來,成為突擊隊隊長,並帶來3名隊員完成了突擊珠穆朗瑪峰頂峰的重任。那一年,王富洲才25歲。
之後,王富洲繼續從事登山事業,並於1975年再次參與,並組織領導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行動。
1995年,王富洲從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登山協會主席任上退休。2015年7月19日,王富洲因病去世,享年80歲。
貢布:組織探險隊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
貢布是西藏日喀則地區聶拉木縣所卓鄉人,出生於1933年。在成為一名登山運動員之前,貢布是一名解放軍戰士。1958年,貢布與王富洲等人一起,被選入國家登山隊,從此與登山事業結緣。
在1960年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行動中,貢布是突擊隊員之一。由此,貢布站在了世界之巔,也站在了自己登山事業之巔。
貢布的腳步沒有停止。1993年,貢布組建了一支西藏探險隊,目的是攀登14座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他們只用了14年時間,就完成了這一目標。貢布為此自豪不已地說:「這是人類的一個壯舉,在世界登山史上是一個奇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完成這樣的集體攀登。」
貢布的一生與珠穆朗瑪峰結下深厚的感情。他給兩個孫女和兩個外孫女分別取名為珠穆雍措、珠穆英卓、珠穆玉妮、珠穆英瑞。他還籌措了幾十萬元資金,在家鄉辦起了一座有40個床位的醫院,解決當地農牧民看病難的問題。
1996年,63歲的貢布退休,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屈銀華:從伐木工人到登山健將
屈銀華是重慶雲陽縣人,生於1935年。他隨父親在四川林區長大,成為了一名伐木工人。如果不是國家登山隊的召喚,屈銀華的一生可能就將在茫茫林海裡度過。
屈銀華沒有登山的經驗,一切從零開始。從1958年到1960年,屈銀華和隊友們進行身體訓練、登山技術訓練,學習高山知識,掌握保護、碎石坡行走等基本技術。
在1960年登頂珠穆朗瑪峰的行動中,屈銀華的原定任務是拍攝從突擊營地到「第二臺階」的電影。但是,隊長許競因體力消耗過大,退出了登頂行動,屈銀華就補充進了突擊隊伍,因而有了站在世界最高峰峰頂的機會。
屈銀華在登頂時,凍傷嚴重,不得不切除右手食指和十根腳趾。後來,一名英國登山隊員跑來找中國登山隊員,核實登山的細節。他不相信中國人能夠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當他看到屈銀華那雙因凍傷而失去腳趾的雙腳後,一句質疑的話也沒有說出來。
在那以後,屈銀華做過登山營教練,教授過桌球和籃球,做過國家體委登山隊中層幹部。2016年9月19日,屈銀華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1歲。
劉連滿:珠峰上的人梯
劉連滿是河北省寧河縣人,生於1933年。劉連滿曾經是哈爾濱的一名消防隊員,直至1958年調入國家登山隊。
1960年,劉連滿是4名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突擊隊員之一。在4名隊員中,劉連滿的身體素質最好,長時間在前面擔任開路任務。在攀登著名的「第二臺階」時,劉連滿又以自己的身體做梯子,讓隊友們踩著他,越過「第二臺階」。
越到後來,劉連滿的體力越來越差,高山反應也越來越嚴重。他們不得不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讓劉連滿留在海拔8700米處,其餘3人繼續登頂行動。他們都以為這是生死之別,劉連滿還寫了一封「遺書」。幸運的是,劉連滿活著等到了他們回來,還將自己的氧氣筒獻出來,支撐他們的歸程。
劉連滿和隊友們載譽而歸。後來,他沒有留在國家登山隊,而是回到哈爾濱,在電機廠擔任消警科長。他家的生活,一度拮据、清貧。
1999年,中央電視臺製作電視專題片時,挖掘出了劉連滿的故事,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才重新回到公眾視野。在電視專題片裡,劉連滿流著淚說:「沒有登上珠峰是我一生的遺憾。」
觀者無不動容。
2016年4月27日,劉連滿因雙下肢股動脈血栓引發的併發症,醫治無效,在哈爾濱逝世,享年83歲。
【參考資料:《王灝:危險的腳步》《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未曾封存的記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