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小編給大家講述一個90後老闆娘水果批發的創業故事。
蘇梅是1993年出生,高中畢業到工廠裡打工了幾年,積累了一定的積蓄,改行做水果批發生意。「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做點生意,就算失敗這輩子也值得。」
租攤位
在南寧市有三個大型的水果批發市場,一個是在海吉星,一個是在五裡亭,另一個是在金橋農批市場。海吉星和五裡亭果批的門店飽和,基本無門面可租。蘇梅通過熟人租了金橋農批市場。按照規模來說,金橋農批規模最小,但租金相對低。蘇梅想就小打小鬧,摸摸門路。蘇梅批發的對象基本是市內水果攤販和周邊居民。
進貨
「萬事開頭難」,蘇梅在進貨方面折騰得苦不堪言。主要是交通不便,由於沒有貨車,拉著三輪車到周邊的鎮上收貨,一車拉不了多少貨。讓商家拉到市場,水果的利潤就非常少。「有些水果,在三天前好銷售,但過後的水果基本上是賣不掉,有時只是保本,有時還會虧本,很多時候都是白白忙活,也想過要放棄。」蘇梅老公還是支持她,跟她在水果批發這條路上走下去。
蘇梅跟家裡借了一些錢,湊合買了一輛二手貨車。
蘇梅的水果攤主要批發的是當地應季水果,西瓜、柚子、甘蔗、砂糖橘、皇帝柑、橙子、哈密瓜、百香果、菠蘿、香蕉等當地應季的水果。蘇梅有了貨車就方便許多,剛開始找貨源,歷盡千辛,到鄉下找貨源,找周邊的村民打聽水果種植地。
12月份,是橘子的季節,皮薄多汁,深得市民的喜愛。蘇梅和他丈夫早上5點出發,開車到農村進貨。歷經三個小時到果場,天已經亮了,事先跟果場老闆談好的價格和水果的質量級別已經準備好。蘇梅一輛貨車僅可拉2噸多的水果,回到市場已經是中午了。
蘇梅的老顧客也會在中午這段時間到她門面採購新鮮水果。
銷貨
蘇梅說:「我建有一個微信群,這裡面都是我的客戶,準備去採購的時候,我會在群裡發信息,明天準備上什麼水果,都是新鮮剛摘的水果,也把我們現場進過的視頻發到群裡。我們的水果都保證新鮮。」
「我一直都在老闆娘這裡進水果,他們的果很新鮮,老闆娘會挑果,個個都很靚。」前來採購的零售商笑著說。
蘇梅一般進一車的水果,基本上一個下午賣光了。蘇梅不僅僅是銷售給零售商,也做水果微商,做了2年水果,也積累了不小在微信下單的客戶。蘇梅在發貨前會精挑細選,打包結實,保證水果到客戶手裡是新鮮完好的。「發貨這些,基本上是回頭客多,他們吃完了又跟我採購。」
「市場裡,我們有合作的快遞,基本運費不會很貴。」
冷暖自知
蘇梅說最辛苦的就是進村進山找貨源:「農村的路不好走,經常費時費力。有次進山進水果,回來時天黑了,又下著小雨,山路是黃泥巴,非常滑,貨車陷到溝裡,一車的水果倒了一半,那晚我們在山裡守著貨車過了一夜,太折騰了。」蘇梅臉上透著心酸與滄桑,才25歲的年紀看上去30多歲。「一天的睡眠的時間很短,在這個市場上,基本上凌晨2點到4點還在做生意的。但為了這個小的,再累幾年咯。」蘇梅時不時看看她身邊嬰兒車裡的孩子,一臉的愛意,這是一種母愛的光芒吧。忙時,蘇梅的母親幫忙照看孩子和門面,蘇梅和丈夫就下鄉找貨和進貨。
蘇梅做水果批發生意有3年了,在這個城市裡也首付了一套120㎡的新房,「做水果批發這一行,基本都是在奔波,在每成交一筆生意,都會感到由衷的喜悅。」
蘇梅的生意剛開始只賠不賺,她頑強地走過來,蘇梅的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軌。
做每一種生意都是不容易的,所謂稱呼老闆或老闆娘的光芒背後,都藏了多少艱辛。大家這麼認同嗎?歡迎大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