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劇改失敗——畫蛇添足,什麼都想表達,遠遜於小說

2020-09-03 紅黃白

我是餘歡水》是一部只有12集的電視劇,播出以來廣受好評,被贊為短小精悍不注水,每集都是乾貨。從電視劇本身來看確實如此,從主角到配角,幾乎每個角色都影射了一種或多種社會現象。

這部劇改編自作者餘耕的小說《如果沒有明天》。小說改編成影視劇,從劇情到角色都會增刪或修改,何況這部小說本身只有8萬字。所以《我是餘歡水》儘管只有12集,但仍然增加了不少內容。

不過電視劇作為一個整體,不能只把每個角色和劇情拆開來單看,更重要的是所有內容整合到一塊兒之後,整體效果是否和諧、合理、符合邏輯。

這部劇存在的問題是,改編後的角色和劇情單獨看沒問題,可是放到全劇裡,要麼不合邏輯,要麼比較突兀,要麼用力過猛,甚至讓整部劇想表達的中心思想都改變了,整部劇由此顯得很擰巴。

各種不合邏輯的角色和情節

  • 1、醫院門口賣煎餅的大媽
  • 劇中第一個增加的角色,也是最無釐頭的,就是醫院門口賣煎餅的大媽了。她無釐頭在哪兒呢?醫生不肯告訴餘歡水具體病情,非要他找家屬來;甘虹不肯來,餘歡水就給煎餅大媽200元,讓她冒充家屬。

    醫生告訴大媽餘歡水得了胰腺癌,時間不多了。出了醫院大媽就把200元還給餘歡水,說是他得了絕症,這個錢不吉利。能看出編劇不想用「不忍心收錢」這麼俗套的梗,但也要講邏輯。

    如果其他人這麼說可以理解,可是這位大媽,首先她老公就死於癌症。其次她在醫院門口擺攤,進進出出的大部分都是病人,得絕症的也不少,大媽難道還先問顧客得什麼病再決定是否賣煎餅?

    何況醫院本身就不是吉利的地方,讓成天站在醫院門口的大媽嫌棄錢不吉利,很荒唐啊。編劇就算想用連煎餅大媽都不待見餘歡水的劇情來表達小人物的悲催,那也得合情合理不是?

    • 2、不但自己露臉,老婆孩子也上電視

    小說裡媒體對餘歡水的採訪有兩次,第一次是見義勇為之後,當時徐大炮還有同夥沒抓住。所以警方極其注意對餘歡水的保密措施,不允許媒體透露他的個人信息和照片,以免他遭到報復。

    第二次是徐二炮等人被抓後,因為他們都背著人命案子,不會再放出來,所以這次不但不用隱瞞餘歡水 的個人信息,還請了他的前妻和孩子。

    劇中把兩次採訪合二為一,而且放到了見義勇為之後、被綁架之前。這次採訪不但餘歡水本人露臉出鏡,連他的前妻和孩子都有特寫鏡頭。餘歡水還到處演講,宣傳的幾乎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

    可問題是警方當時只抓了徐大炮一個人,案發現場視頻又明明白白拍到逃了好幾個同夥。警方這麼高調宣傳餘歡水,是生怕徐大炮的同夥找不著他嗎?這是褒獎好市民還是坑害餘歡水呢?

    至於白主任這個角色,他為了仕途隱瞞真相的行為演得很真實,沒毛病。但是因為這段劇情本身就有硬傷,所以這個角色只能是單獨看挺好,但從邏輯角度來看的話,是不該存在的。

    • 3、十年前的車禍與餘歡水的謊言

    小說裡呂夫蒙就是單純賴帳,劇中呂夫蒙不還錢則是為了給老同學陳大壯出氣——十年前餘歡水騎摩託車載著陳大壯闖紅燈出了車禍,陳大壯死了;餘歡水為了逃避責任,對警察撒謊說是陳大壯開的車。

    編劇想用這個情節說明餘歡水撒謊成性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說謊讓他內疚,從而不自信,所以想通過說謊找回自信;但謊言往往被揭穿,還被人討厭,於是更加不自信……最終形成死循環。

    但是由車禍撒謊引發習慣性撒謊,這其實是說不通的。人們往往有種補償心理,某事第一次沒做好,後面就要努力做好,以彌補第一次失敗帶來的挫折和沮喪,也就是俗稱的找平衡。

    當然了,車禍這樣人命關天的事,餘歡水推卸責任也能理解。但在以後的人生中,不敢說他再也不說謊,但在諸如買牛奶、打電話、紅酒價格等小事情上,他反而應該儘量說實話。

    因為餘歡水要證明,或者說自我催眠,他不是撒謊的人,以此降低車禍說謊帶來的內疚與自責。可他卻幾乎事事撒謊,這只能說明他本來就是不誠實的人,沒有車禍也會撒謊,二者是沒有因果關係的。

    邏輯不通還好說,這個情節最大的問題是讓餘歡水從因為萬事不順而惹人同情的悲催角色,變成了品德不好所以活該過得辛苦的罪有應得之人。畢竟生活瑣事的小謊言和人命關天的大謊言是有本質區別的。

    • 4、從被冤枉偷U盤到主動敲詐2000萬

    小說裡梁安妮、趙覺民、魏廣軍三人只是混亂的男女關係,劇中則增加了三人組合謀貪汙的情節。這段職場戲份本身挺好的,讓劇情更加豐富,而不像小說裡只圍繞餘歡水一個人,有點單調。

    但是編劇有點用力過猛,既不放過任何一個配角,又讓餘歡水參與到每個環節中。所以這貪汙情節就不可避免地把餘歡水扯進去了,讓他從被三人組誤會偷U盤的受害者,變成主動敲詐2000萬元的加害者。

    這一下子性質可就完全變了,就算餘歡水身患絕症,就算三人組不是好人,但這都不是他勒索敲詐的理由,這是犯罪啊!而且餘歡水要把錢留給孩子,可一旦三人組案發,這些錢就是贓款,是要追回的。

    就憑三人組連個U盤都看不住,餘歡水敢相信他們能一輩子不案發嗎?那麼他留給孩子的是臨終父愛還是不定時炸彈?一旦案發,還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二次傷害。所以這步棋簡直不能更蠢更臭了。

    再者說來,這是繼車禍撒謊之後又一個道德敗壞的行為,而且更甚——得了絕症就去犯罪不叫不得已,而叫破罐子破摔,報復社會。這越發讓人覺得餘歡水不值得同情、活該得絕症了。

    後來餘歡水看似醒悟,讓三人組去自首,也不是良心發現,而是他得知胰腺癌是誤診,死不成了,也就豁不出去了。也許有讀者想說,他是夢到陳大壯,發自內心地醒悟了,其實不是的,且往下看。

    • 5、繼續裝病和臨終關懷

    在得知誤診之後、夢見陳大壯之前,電視臺的白主任只用「某企業贊助100萬元」,就讓餘歡水欣然同意繼續裝病、到處演講。緊接著是做夢,餘歡水醒來後,先找呂夫蒙道歉,又去祭拜陳大壯。

    這些行為看似醒悟,但隨後餘歡水又去找欒冰然,謊稱之前是藥吃多了神志不清才說自己病好了,其實他只能活一個月了,所以臨終關懷要繼續進行。

    小說裡餘歡水直到綁架結束後才知道是誤診,劇中則改成被綁架前就知道了。我們先來看改編後的邏輯硬傷,餘歡水是為了躲避器官販子的追蹤,所以想藉由臨終關懷的願望出國避風頭。

    但出國這個願望沒有通過,經過一番挑挑揀揀,餘歡水選了蹦極和野營。可之前他去外地的小餐館吃飯都被跟蹤定位了,現在只去本市郊區就能躲開那些人?這不是扯呢嗎?也太小看我國的網絡運營商了!

    還有,除非面對囂張到當街行兇的歹徒,否則當然是人多的地方才安全。餘歡水只要再捱兩天,等到警方抓捕器官販子就好;那麼找個人來人往、按下快捷鍵就能呼叫前臺的賓館住下其實是最安全的選擇。

    結果他可好,帶著欒冰然一個弱女子跑荒郊野外去了……這簡直是沒機會也要創造機會,主動給壞人提供行兇場所和時機,太蠢了。小說裡餘歡水就是單純體驗臨終關懷,劇中顯然畫蛇添足了。

    再來看道德層面,臨終關懷的各種花銷都由公益組織提供。餘歡水既然沒生病,就不該再佔用這份公益資源。想出國可以自己買機票,可他非要巴著臨終關懷的免費服務不放,這就讓人呵呵了。

    所以夢見陳大壯醒悟了不再撒謊什麼的就是個笑話,貪小便宜、騙欒冰然,餘歡水做這一切順溜著呢。繼續裝病和騙取臨終關懷讓他的形象差到了極點,越發引人厭惡了。

    6、三人組殺餘歡水的懸疑硬傷

    因為餘歡水開始勒索,三人組就要殺他滅口,做成他因為絕症而自殺的假象,選的方法是卸剎車螺絲。但是誰自殺會租臺車把剎車螺絲卸了這麼麻煩?還要拖上一個無辜的欒冰然,警察是傻子嗎?

    更別提臨終關懷才剛開始,餘歡水就算不想活了也該在臨終關懷結束後。不想體驗臨終關懷那他何必出來?而且就算他和欒冰然不知道剎車為什麼壞,租車公司是傻的嗎?收車後不檢查車況?

    剎車螺絲被卸了這種一看就是人為的問題,哪怕租車公司的人腦子再笨,起碼也要找欒冰然索要賠償吧?更別提聰明點的人分分鐘就能想到這裡頭有事兒,不報警還等菜啊?

    屢次強行反轉,讓觀眾無法站隊

    為什麼小編一定要挑刺餘歡水的負面行為,肯定有讀者不以為然,覺得這是一部黑色幽默諷刺劇,最大的特色就是全劇沒一個好人,所以餘歡水的種種錯誤行為反而是看點之一,是精華所在。

    但是仔細思考就會察覺出不對勁,本文開頭小編就說過,電視劇是一個整體,不能把角色和情節拆開單看。而餘歡水這個角色最大的不足,或者說不協調之處,就是他前後不一,時好時壞,無法定性。

    當然,人性很複雜,沒有誰是百分百的好或者百分百的壞。影視劇中也不乏好事壞事都做過的主角,比如同樣是正午陽光出品的《琅琊榜》,主角梅長蘇也曾算計人心,殃及無辜,可是這些行為並不突兀。

    主角不是不能做壞事,但要有足夠的鋪墊來說服觀眾。而餘歡水的行事風格恰好缺乏這種鋪墊,前後根本銜接不上,顯得很跳脫。而且還不止一次跳脫,甚至在同一性質的事情上也來回反覆,忽好忽壞。

    小編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這種感覺了——現實新聞的反轉。為什麼現在的網民不願意輕易站隊?因為好多新聞最初的爆料並不是真相,當你急吼吼站隊表態之後,事件迅速反轉,自己就被打臉了。

    這種感覺沒人喜歡,因為反轉的不止是新聞本身,還有我們投入的情感。遭遇反轉說白了就是感情白投入了,甚至要承認自己錯了,自己很蠢。這滋味可不好受,所以才調侃說現在的新聞都要等三天再看。

    而《我是餘歡水》這部劇就屢次反轉,還反轉得很生硬,讓觀眾的情感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短短12集被駁了N次面子,到後面真是不敢輕易站隊了,生怕又被打臉。

    角色過於追求豐滿,沒有留白

    這部劇還有一個問題——幾乎每個角色的人設都被塞得滿滿當當,好的壞的,不管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是否合理,只追求數量,不追求質量。這樣演繹出來的角色性格並不是豐滿,而是生硬甚至怪異。

    讓人賞心悅目的陳列櫃至少要有三分留白,每個角落都擺滿物品的那叫儲存貨架,或者暴發戶式的辣眼顯擺。雖然這部劇只有12集,看似拍不了多少內容,但也應該有留白,乾貨滿滿並不等於生硬堆砌。

    就像小編前面提到,餘歡水的撒謊成性和車禍沒有因果關係,所以呂夫蒙這個為了給老同學出氣才故意不還錢的設定就有點多餘了。

    還有甘虹,一會兒是個關心孩子的好母親,一會兒又對孩子非打即罵;一會兒被餘歡水的見義勇為感動了,一會兒又去醫院要他的救命錢……小說裡對甘虹並沒有太多的筆墨,電視劇想增加戲份可以。

    但還是那句話,要符合邏輯,要整體協調,而不是硬生生把所有負面的女性形象全堆到這個角色頭上。甘虹可以一邊對孩子好一邊對餘歡水壞。但是對孩子又好又壞,對餘歡水又好又壞,這就混亂了。

    最倒黴的是餘歡水他爹,小說裡明明是個懷念亡妻沒續娶的好男人,而且還很關心餘歡水。結果劇中楞給改成吸親兒子的血養後兒子的壞爹,還去餘歡水的公司大鬧,面子裡子都丟盡了。

    這樣硬生生地加戲,給人一種用力過猛的感覺。就像一桌全是大魚大肉的宴席,看似豪華,但吃起來很容易就膩了。滿漢全席還講究個葷素搭配,冷熱拼盤呢,只知道堆砌肥甘厚膩並不是真正的美味。

    一部好的電視劇會讓觀眾不自覺代入其中,與劇中角色共情,產生共鳴,看完之後自然會有酣暢淋漓的感覺,而《我是餘歡水》卻讓觀眾不敢投入感情,更別提共情了。

    其他角色就不說了,只說主角餘歡水。這樣接地氣的角色本來很容易引發觀眾的代入感——誰還不是個辛苦社畜?結果轉眼他就滿嘴跑火車,這讓觀眾是繼續代入還是嘲他活該?

    緊接著是樓上裝修噪音和鄰居遛狗不栓繩,又讓觀眾同仇敵愾——誰還沒遇到過幾個奇葩的人?結果呂夫蒙又扔一記炸彈,合著餘歡水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第二次讓觀眾不知是繼續代入還是嘲他活該。

    後來餘歡水見義勇為,觀眾還是很寬容的——小毛小病人人都有,大是大非上能拎得清確實了不起!結果餘歡水又去敲詐2000萬和繼續裝病了,第三次讓觀眾不知是繼續代入還是嘲他活該。

    反轉到這個程度,你說你怎麼投入?喜歡誰?討厭誰?相信誰?支持誰?不是所有出人意料的反轉都精彩,為了反轉而反轉著實不可取。

    結語

    最後吐槽一個拍攝得不仔細的情節作為結尾吧。小說裡餘歡水見義勇為是和欒冰然一起買登山宿營設備時遇到的。徐大炮衝過來,欒冰然伸腳絆了他一跤,徐大炮自己摔倒,腦袋撞馬路牙子上暈過去了。

    劇中是餘歡水自己遇到,把裝著泡麵礦泉水的塑膠袋掄到徐大炮的腦袋上,把他掄暈了。這就有點誇張了,一個壯年男人,被頂多2、3斤的塑膠袋掄一下就不省人事?起碼來個腦袋磕地面的特寫嘛。

    而且小說裡是碰瓷,諷刺意味更濃厚。徐大炮一夥唱念俱佳,趣味性和可看性也更強。不知道為什麼劇中被改成機動車佔用非機動車道行駛,一點也不好玩。

    總之這部劇如果能精簡一些,角色和劇情有少許留白,不把所有人都設定成負面形象,不那麼滿滿當當,不什麼都想表達的話,整體效果會更好。

    相關焦點

    • 《我是餘歡水》:想擺脫失敗窩囊的人生,就摒棄這三樣東西
      餘歡水只能是創作出來的人物。不管是發生在他身上的悲劇,還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從一個悲催的中年底層男人,一躍走上人生巔峰,經歷都太戲劇化。但戲劇創作就是要來源於現實,高於現實的,我們從中還是可以領悟到一些東西。餘歡水說,他要重活一次。他後來成為社會英雄,當上公司副總,和漂亮姑娘談戀愛,果真把之前的陰鬱失敗一掃而空了。
    • 《我是餘歡水》中沒有人味兒的社會,離我們並不遠
      中年社畜的悲慘人生社畜的逆襲……從《我是餘歡水》的一眾宣傳語中,頻繁出現的「社畜」「逆襲」,我們可以看到,《我是餘歡水》在宣傳上,好像在極力地去挑逗大眾那根被傻波一上司、老殘的甲方、996、房貸、車貸……所壓迫已久的敏感神經,以引起「社畜」們的群體共情
    • 《我是餘歡水》一氣兒給了三個結局,還是沒寫透落魄男性
      因為這個結尾並不是為了戲劇結構而做,並且還犯了大忌——總結「全文中心思想」,教育觀眾:「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叫餘歡水,我要重活一遍。」 《餘歡水》改編自餘耕小說《如果沒有明天》,該劇的結尾獨白也扣在了這個書名上。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是什麼劇透 電視劇和原著小說有哪些差別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是什麼劇透 電視劇和原著小說有哪些差別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中郭京飛飾演的男主餘歡水太慘了,但現實就是這樣,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但卻很少會像餘歡水一樣還有後面的反轉。最近,《我是餘歡水》的結局被曝光了。
    • 《我是餘歡水》--- 我們都是餘歡水。
      看到餘歡水的時候,我覺得這個人其實生活的挺悽慘的。每天需要正常上班,然後夫妻兩個還要接送孩子,每天還要經受老闆的各種不滿和折磨,其實生活還是挺悽慘的。 然後餘歡水賺不到很多錢,老婆其實也挺討厭他的。但是無奈孩子已經有了,後來老婆實在是無法忍受,兩個人就離婚了。
    • 人人皆笑餘歡水,人人都是餘歡水
      最近,全網都在憐愛《我是餘歡水》中的郭京飛飾演的餘歡水。劇中,餘歡水被評為「史上最慘男主角」。「又好笑又心疼,又憋屈又無奈。」「人人皆笑餘歡水,人人皆是餘歡水。」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疲憊沉默的中年人餘歡水身上找自己。
    • 給《我是餘歡水》打一星,太正常了
      自我宣洩沒問題,但自我宣洩卻表達出自己對平權的仇恨,就和網絡上的鍵盤俠無異。有人找藉口說創作是自由的,但好的創作應當有合理的思考、理性的表達。創作者可以在創作中表達出自己對當下女權的不滿,但緣何不滿?其個中來由是怎麼一回事?這些都需在作品中體現。
    • 電視劇《我是餘歡水》熱播,原版小說作者是咱青島人!
      《我是餘歡水》本月6號起在網上首播,以幽默詼諧的口吻講述了一個窩囊的中年男人餘歡水被生活壓迫、被命運捉弄之後,絕地反擊尋找尊嚴和幸福感的故事。他是公司裡業績最差的員工,家庭和工作上的危機接踵而至,突然的癌症診斷讓他萬念俱灰,性情大變,人生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 人人皆笑餘歡水,人人皆是餘歡水
      在家庭裡,餘歡水沒有什麼地位可言。 遲到公開批評,請假更是想都不要想人生已經如此失敗,餘歡水還是死要面子。為了討好甘虹,餘歡水找兄弟要錢,給老婆買車。兄弟騙他:「你隨便挑,提車了告訴我,我給你付錢。」這什麼倒黴日子啊,連死都不讓人死了。
    • 餘歡水VS竊·格瓦拉:什麼中年危機,都是賊心不死
      同樣都是賊,都在偷,但竊·格瓦拉,卻可以用驚人的坦率,來承認,從而卸卻了做賊的負罪。01 最近熱播一部劇《我是餘歡水》,雖說過強的戲劇性讓人感覺和現實有點脫節,但主人公餘歡水所處的生活環境,卻也道盡了中年男人的尷尬。
    • 「人人都是餘歡水」——對話舞臺劇主創
      故事改編自餘耕的小說《如果沒有明天》,但在這之前,最早將小說呈現為可視表演的是《我是餘歡水》的舞臺劇。因為原著叫做《如果沒有明天》,當初《我是餘歡水》這個劇名的由來是什麼?我覺得以第一人稱 「我是餘歡水」 的視角來說很符合 「人人都是餘歡水」 的主題。看罷整個故事,回歸自己的生活仿佛就能瞥見自己的影子,似乎存在著 「我就是餘歡水啊」 這樣的共情感,很高興這個名字得到了團隊的認同。之後被影視作品沿用,或許也是產生了共鳴。
    • 免費看《我是餘歡水》正版原著,來番茄小說APP
      郭京飛領銜主演的熱播口碑大劇《我是餘歡水》正版原著,已經火熱上架番茄小說APP,下載並搜索《我是餘歡水》,即可免費看餘歡水五味人生。這部正在熱播的《我是餘歡水》,無異於給中年社畜交上了一份零度的白描,配合郭京飛炸裂的演技,將社畜的悲哀與被命運捉弄的無奈演繹得入木三分,看得大家心有戚戚,又笑中有淚。
    • 《我是餘歡水》告訴我們的三個道理
      《我是餘歡水》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愛奇藝聯合出品,郭京飛、苗苗領銜主演,高露特別出演,嶽暘、高葉、馮暉等主演的都市題材網絡劇,以詼諧荒誕的方式表達了社會底層小人物餘歡水的艱難境遇與心路歷程。這部以荒誕詼諧的方式諷刺社會現象和現實境況的劇告訴了我們三個道理。
    • 我是餘歡水,你是誰
      最近看了部國產劇《我是餘歡水其實餘歡水講述了一個中年男人的渾噩生活,創業失敗,好朋友因為自己喪命,妻子不理解和責難,朋友借錢不還,上司同事看不起和刁難,這些許多中年男人多少會遇到的問題,因為一次癌症誤診而全面爆發,典型的戲劇處理手法。
    • 到底誰拿走了硬碟,《我是餘歡水》原作者專訪,餘歡水已有姊妹篇
      在網絡小說成為影視改編香餑餑的當下,傳統文學因為《如果沒有明天》和《我是餘歡水》的出現,而重燃了觀眾對於這種經典文學樣式改編的信心。《如果沒有明天》的小說作者餘耕老師,不僅在小說創作領域成果頗豐,而且在編劇內容生態方面,也有自己的建樹與見解。本文作者獨家聯繫到餘耕老師,針對《我是餘歡水》這部電視劇作品及其原著小說內容,對這位優秀的小說作家進行了訪問。
    • 《我是餘歡水》:餘歡水被離婚,該!
      01 對待伴侶,空頭支票開不得 《我是餘歡水》正在熱播中,在前兩集,慘到極致的餘歡水被妻子提出離婚。 我只想說:該! 餘歡水不僅對妻子拿不出實際結果,在工作上、社交上同樣沒有作為,曾經的徒弟能站在師傅餘歡水頭上嘲笑戲弄,街坊鄰居能當著餘歡水兒子的面把餘歡水罵得還不了嘴。一個人若是在事業、人際關係上都沒了底氣,沒了尊嚴,那他還能給一個家帶來什麼利好?
    • 為什麼《我是餘歡水》會大火,網友:因為人人都是餘歡水
      大家好,最近看了《我是餘歡水》感觸很深,為什麼《我是餘歡水》會如此讓大家喜歡。首先《我是餘歡水》這部電視劇在開始預告片的時候就已經引人入勝,瞬間就被劇情給吸引住了,儘管是一個荒誕的電視劇,也儘管只有12集,但是郭京飛卻在劇情裡面把餘歡水演活了。
    • 獨家專訪《我是餘歡水》原作者,透露餘歡水已有姊妹篇
      《如果沒有明天》的小說作者餘耕老師,不僅在小說創作領域成果頗豐,而且在編劇內容生態方面,也有自己的建樹與見解。本文作者獨家聯繫到餘耕老師,針對《我是餘歡水》這部電視劇作品及其原著小說內容,對這位優秀的小說作家進行了訪問。提問一:餘耕老師,電視劇《我是餘歡水》熱播,除了劇中的男主角餘歡水之外,您覺得作為電視劇故事出現的人物當中,哪一位角色的塑造您最認可,為什麼?
    • 《我是餘歡水》:我生歡喜,如魚得水
      《我是餘歡水》熱播,我也追了一下這部電視劇。活著,像餘歡水這樣,什麼沒有了也可以重新再開始!夫妻:沒有了愛,不能長久餘歡水妻子甘虹,瞧不起他,可以隨便數落他,餘歡水為了在她面前可以抬起頭,做錯了事總是撒謊,結果一個個謊言下去,越來處境越難堪。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餘歡水和甘虹離婚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由郭京飛主演的12集電視劇《我是餘歡水》,我終於追到了大結局。劇中餘歡水和妻子離婚之後就再沒有了太多的交集,我一直追到大結局,也沒有看到他們倆的劇情了。看來他們的感情確實已經再也沒有什麼可能性了。本來幸福的一家三口,怎麼會鬧到離婚,爭奪撫養權的地步呢?餘歡水和妻子甘虹離婚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