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艾委瑞汪,歡迎閱覽新一期的推送,我是噴熊。
最近呢,噴熊也是比較悠閒,偶然的原因,噴熊觀看了一部非常低調的優質國產動漫——《龍之谷2:精靈王座》,然而作為一名盛大網絡的偽忠實玩家,也是玩過好久龍之谷網遊的噴熊,很負責任的告訴各位,這部電影的主要劇情與遊戲劇情幾乎無關,自然不會影響大多數非玩家的觀影體驗。《龍之谷2:精靈王座》的上映時間是2016年8月12日——後面的海報上公布的時間是19日,電影後期遇到了IP被終止和跳票的情況,大概這就是她為啥這麼低調的原因吧,現在再補看,也完全彌補不了當年擦肩而過的遺憾。
這部電影說的是黑龍被擊敗後,世界恢復了和平,被稱為屠龍英雄的人類少年小魚回到人類王城,拜鐵匠為師,開始了平凡的生活,而他的精靈戀人莉雅則隨公主返回精靈王國。公主加冕成為女王,在她的統治下,精靈王國欣欣向榮……打住打住,我還是不要把整個劇情跟各位透露了,其實今年來,國漫的發展越來越兩極化,垃圾的越來越垃圾——我就不點名某些抄襲迪士尼的導演了,但是也有很多製作精良的作品,比如《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等等,當然包括這部《精靈王座》,在電腦上打開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被不錯的畫風所吸引了。
好看歸好看,吐槽還是要吐槽的。
整部電影,隨便截幾張圖,你都會看見精靈那對尖尖的耳朵。比如這個
比如這個
再比如這個
我們可以看見,《精靈王座》中所有的精靈無一例外,都長著尖尖的耳朵。這絕對不是個別影視作品的現象,在幾乎所有創作中,精靈都是有著一對要麼高聳入天,要麼橫指三寸,最小最小的也始終帶那麼一點點尖兒~
《指環王》中:
凱蘭崔爾——黃金森林羅絲蘿瑞安的統治者,是第三紀時中土最強大的精靈,也是諾多的公主。她曾經是反抗主神、離開阿門洲的諾多精靈的領袖之一,也是他們中留在中土的最後一人。她以不可方物的美貌、強大的力量和無窮的智慧揚名,同時也有一些傲慢任性。面臨至尊魔戒的時候,凱蘭崔爾抵抗了它和權力的誘惑,最終選擇渡海西去,前往維林諾。
萊戈拉斯·綠葉——是《指環王》中萊戈拉斯瑟蘭迪爾之子,歐羅費爾之孫。林地王國王子。他僅僅出現在魔戒聖戰時期,為魔戒遠徵隊一員。魔戒聖戰後,萊戈拉斯帶領一些木精靈居住於伊西利安。在阿拉貢逝世後,萊戈拉斯離開了中土前往維林諾,據說他的好友金靂也陪伴著他。
格洛芬德爾——名字意為「金髮」,一頭美麗耀眼的金髮是他的典型標誌,他高而挺拔,面容英俊並富餘歡樂,眼睛明亮而敏銳,聲音如音樂般悅耳,眉間飽含智慧,雙手蘊藏力量。格洛芬德爾是諾多精靈貴族,岡多林十二家族之金花家族領主,是中土第三紀最重要的精靈之一,在第一紀光榮戰死後得以復生並被曼威派遣作為使者返回中土,成為史上唯一一位被維拉恩準有此殊榮的精靈。
《霍比特人》中:
瑟蘭迪爾——辛達族精靈,林地國王(北幽暗密林之王),歐瑞費爾之子,萊戈拉斯之父。五軍之戰及魔戒聖戰的重要指揮官之一,第二紀元的最後同盟戰役中在父王陣亡後也曾領導對抗索倫的戰爭。
《哈利波特》中:
多比——《哈利·波特》小說系列和電影系列中的家養小精靈。他原是馬爾福家的家僕,並經常受到主人的恐嚇威脅、羞辱責罵。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精靈擁有尖耳都是俊美或者可愛的,也有噁心的。噴熊第一次看魔戒就嚇到做噩夢的,下面這位:
咕嚕——醜陋的類精靈,幫助佛羅多·巴金斯一行人穿越沼澤,後引誘他們穿過西力斯昂哥隘口,並在末日火山與佛羅多爭搶魔戒,最終與至尊魔戒同歸於盡。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先解決下尖耳形象是如何誕生的:眾所周知,精靈族不過的西方魔幻小說裡的神秘種族,(他們壽命很長,聰明睿智、高貴典雅、純潔美麗,簡直就是個半神)不過其形象出現的歷史並不長。可是這個「尖耳朵」卻是來歷大大的,可以追溯到西方的神話傳說裡去。
原來,最早出現尖耳朵是妖精傳說。妖精是野獸的化身,大多數傳說裡他們是邪惡的。妖精可以變身為人形,但是有一個破綻,那就是他們無法將他們的耳朵也變化成人類這樣的圓耳朵,還是和野獸(如牛、馬、羊……)那樣有一對尖耳朵,是大量的傳說中就有了人們通過尖耳朵辨認出來企圖矇混過關的妖精故事。可見最初「尖耳朵」不過是非人類的表現;醜陋的符號。後來西方人沿襲了這個傳統,把非人類的種族都加上了一對尖耳朵,當然精靈族也在此列了。
簡單的說,尖尖的耳朵應該是人類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識別敵我的一個重要標識,當然你要是問我為啥非人種族這麼強大,這點小伎倆都解決不好?其實這是大部分人類的一個心理啦——算是阿Q精神的一種表現吧,給文學作品中人類主角一些光環,給一些配角甚至敵人一些明顯的或者致命的破綻,好有翻盤獲勝的機會~這個問題也是很有探討價值的,今天就不再贅述啦。
那噴熊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試圖解釋下類精靈的耳朵吧(正經臉)。如果各位熟悉魔獸世界編年史的話,應該知道精靈是高等生物,擁有超強的魔法能力和超高的智商。相應的,體力和耐力遠遠不如人類。如果類精靈和人類擁有同一個祖先,人類在叢林法則中學會了更強的身形——換句話說對危險的洞察力沒必要那麼高,相反,類精靈種族則因為要跑路,則需要提前察覺危險的降臨——所以耳朵和高挺的鼻梁(誤)就顯得尤其重要。當然,還是上面好多圖裡的耳朵已經不是那麼尖了,主要是因為精靈已經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帝國,靠耳朵察覺危險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耳朵當然是可以退化的嘛。
當然,除了所謂的進化論角度,還與人類的審美有關哦。因為喜歡,所以這樣設定。精緻的外貌,加上一點點與眾不同的亮點,總給你驚喜——如果不同點太多,那麼產生的共鳴就會減少,但是如果不同點太少或者完全一模一樣,那麼又太普通了,沒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尖耳恰好填補了這個設定,完美。這個設定能讓人類看上去非常有新鮮感。賽高賽高。
尖耳大概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也許存在過耳朵不是很尖的精靈,在優勝劣汰中成為了犧牲品,也許也有方耳的精靈,在文學作品的流傳中逐漸無人問津消失了。這些都是尖耳得以發展至今的原因吧。不管怎麼樣,這個設定已經深入人心了,但是未來會不會變,人類的審美會不會變化,這又有誰知道呢。
這期就到這裡結束啦,我是噴熊,有什麼問題歡迎指正哦。
文字/噴熊、阿柴
編輯/噴熊
圖文/網絡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