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影投人製片工場(ID:movieeye)】
【作者:狐狸勳】
某某劇播放量突破400億,某某劇一天內播放量超5億隨著視頻網站的快速發展,網絡播放量的刷量行為也愈演愈烈,呈現給大眾的是愈發瘋狂的數據螺旋。
4月20日,愛奇藝因認為杭州某信息科技公司的「刷量」(即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特定視頻內容的訪問量)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賠償其經濟損失500萬,這是國內首例因視頻網站「刷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件。
刷1000萬播放量只要4萬塊,灰色利益鏈環環相扣
愛奇藝在起訴書中表示,2015年後,他們監測到這種盜刷的現象開始慢慢變多,主要出現在一些熱門劇和自製劇身上,甚至有一部劇超過90%的數據都是盜刷產生的。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2月1日至2017年6月2日,被告在愛奇藝網站製造了9億多次的虛假訪問次數,非法收入已達135萬。
事實上,僱水軍刷網播量、刷好評、造假收視率早已是業內常態,並催生了一條環環相扣的灰色產業鏈,播出平臺(衛視/網站)、演員、製作公司、發行公司、數據公司、廣告公司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並以此謀取巨大收益。
早在去年4月,央視報導影視行業播放量數據造假時就提到,刷量公司可以提供多家視頻平臺的「刷量」業務,報價表顯示在愛奇藝刷量1萬條僅需40元,相當於一個視頻內容刷1000萬播放量只需要4萬塊錢。
平臺把高數據當成競爭的資本,以穩固行業地位,出品方把高數據當成炫耀的資本,為自己臉上貼金,包括宣發方、製作方....影視產業鏈中每一環節的涉及方都能從中獲益。
牽扯多方利益讓「刷量」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不過長此以往發展下去,市場貌似繁榮的表象下沒人看得見真相,這些受益者就會慢慢變成受害者。
首當其衝的就是視頻平臺。一方面,數據造假會直接影響到平臺對視頻內容受歡迎程度的判斷、觀看喜好、觀看時間段等,進而就會影響到視頻平臺制定內容版權採購策略,例如視頻內容種類、推廣時段、廣告策略、版權許可費高低等。
另一方面,近兩年來,視頻網站與內容方的關係不再是一口價買斷版權,而是採取分帳的模式互利共生。主流的分帳包括以付費會員為基礎的內容分帳和付費期過後的廣告分帳等模式,這些分帳最終以有效播放量為標準,如果製片方靠刷量提高有效播放量,視頻網站就要付出更多成本。
因此,在反對「刷量」這件事上,優愛騰都採取過不少的措施。
早在2015年,愛奇藝就以瘋狂刷量為由下架了一部名叫《熱舞者之熱舞之靈》的網大;2017年,《楚喬傳》400億播放量遭受質疑時,愛奇藝發表了視頻內容播放量計算標準,嚴格規定播放量包括內容的類型;併集結出100人的「反作弊團隊」,以及聯動淘寶等電商平臺,下線100餘家以「愛奇藝刷量」為關鍵詞的店鋪。
騰訊視頻也曾上線了「每個視頻實時在線人數」公開監管方案,並不斷完善反刷量模型的算法和技術,讓刷量變得越來越難,從而讓刷量機構知難而退。
行業自製遠不夠,還需政策動真格!
視頻平臺採取的這些手段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刷量問題,想要從根本上抑制影視數據造假的行為,還需要政策的約束,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才能讓「刷量者」望而卻步。
2018年1月1日,最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施行。
其中第8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也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否則將面臨最高200萬罰款。
在修訂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時,有全國人大代表指出,一些商業網站,尤其是商品和視頻網站存在嚴重的「刷單」現象,呈現虛假的流量,網上甚至還提供相應的刷單工具,這對整個經濟環境和競爭造成嚴重的不公平。
而此次愛奇藝的訴訟案就是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起訴的,如果這次官司打贏,也就意味著,從今往後在視頻平臺刷量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將會面臨200萬罰款並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對淨化網絡視頻行業競爭環境、維護視頻行業的正常運作具有重大意義。
除了視頻網站刷量外,電視劇收視率造假也一直是行業長久以往無法根治的亂象。
2017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其中第五條明確提出:規範收視調查活動,確保收視率的調查機構具備合法調查資格,堅決依法嚴厲打擊收視率造假行為,切實維護行業秩序。
今年4月9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廣聯電視製片委員會年會上,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也再次聲明,「總局已經建立了協調打擊機制,一旦發現收視率造假信息,會第一時間報告公安部,目前打假工作已經展開,被查出的案件將向社會曝光。」
在這個「史上最嚴監管年」中,文娛產業各方各面都得到了政府的重拳整治。作為行業一直以來難以遏制的亂象,「影視數據造假」這個問題一定不會被忽視,只有通過國家立法手段整治才會得到最根本的有效控制,與此同時也要呼籲行業從業者能夠自覺站出來抵制。
擠掉水分,回歸理性,整個影視市場才會務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