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白冰、金莎再現了《神話》中的名場面。
這一場面也立即引起了眾多觀眾的共鳴,節目一開播,便迅速登上了熱搜。
也正是這一場面,人們才驚訝的發現,神話三人組——白冰、金莎、張萌居然都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也驚訝的發現,《神話》已經開播十年了。
十年前,年僅24歲的白冰,出演了電視劇《神話》中的玉漱公主一角,與胡歌飾演的小川上演了一出跨越千年的虐戀。
雖然這不是白冰的第一部作品,卻是她最出名、最出圈的作品。
白冰憑藉著《神話》,迅速走紅,並獲得「華鼎中國最受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也收穫了「小金喜善」的美名和「京城四美」的稱號。
原本以為這會是白冰的起點。
但沒想到,十年過去,提起白冰,大家的第一印象,依然是那個美豔的玉漱公主;「京城四美」還是她最為熟悉的標籤;她的代表作,也仍只有《神話》。
但白冰僅僅只有這些嗎?顯然並不是。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她被隊友的《後來》唱哭;在分組時,被藍盈瑩「拋棄」,說出了「我把它當成了一個情感節目,但它就是一個比賽」這麼充滿故事感的話。
幾期節目看下來,也確實可以看出,白冰也不止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玉漱公主」和「京城四美」都不足以定義她。
如果非要用一個形容詞來詮釋她的話,「知性優雅」絕對精準。
為什麼?
這句話,應該是對「知性優雅」這個詞最形象的解釋,也是對白冰最貼切的形容。
單純的用「理性」或者「感性」都不足以去評價白冰,因為她做出的一些決定、表現出的一些行為、或者說出的一些話語,看上去總是十分感性。
但每一個選擇,她都有十分堅定的理由,她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白冰做的最讓人難以理解的一件事,便是在她事業發展最關鍵的時期,選擇了戀愛結婚。
2012年,白冰和丁一通過朋友偶然在香港認識;2013年,白冰在帝國大廈上,接受了丁一的求婚,並在同年舉辦了婚禮;兩人又在次年,擁有了女兒「一一」。
僅僅兩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從相識到相愛、再到結婚生女的過程。
白冰感性嗎?感性。
而且要知道,那個時候的白冰,剛剛出演完玉漱公主不久,正是事業的巔峰時期。僅2000年,就有4部影視作品問世,而且都是主演或者重要角色。
白冰此時與丁一相戀結婚,事業上無疑是承擔著巨大風險。
事實也證明,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了愛情的白冰,《神話》就是她的職業高光時刻。
白冰感性嗎?感性。
但白冰後悔嗎?
「後悔」從來就不是她字典裡有的詞。
她十分清楚,那並不是自己衝動的決定。
「我二十七歲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家的相遇和感情的發生,都是很真實的。」
或許那不是對的時間遇到的那個對的人,但這並不能因為最後的結局不好,而且否認整段感情的真實與當初兩人的真誠。
她也清楚,即使人生重來一次,她還是會有足夠的理由,選擇與愛的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這才是最好的關於愛情的看法。
所以,白冰不理性嗎?理性。
了解了白冰「比理性感性一點,比感性理性一點」的性格特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白冰會在聽到隊友唱《後來》時,忍不住流淚。
因為感性的她曾經愛過,因為她早已學會了如何去愛,卻依然無法阻止他的離去。因為感性,才會如此輕易地被勾起往事。
但很快,性格中理性的一面,讓她在眼淚掉下來之前,悄然離場,獨自一人回到房間,慢慢消化自己突然湧上來的情緒。
當然,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白冰,會將《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看成是一個情感節目。
之所以白冰會產生這種想法,是因為在節目裡,白冰感受到了來自隊友的照顧和溫暖。
最讓白冰感動的是,在第二次公演前排練時,隊長藍瑩瑩發現,比較佛系的白冰站在C位的時間特別短,便主動提出要讓白冰站在C位更長時間。
這讓白冰十分感動。
隊員之間的互相幫助和關心,也讓平時比較內向的白冰,在公演前給每個人都寫了一張小卡片——自學的花體英文情書,來表達自己對於團隊的不舍。
出於這種不舍的情緒和羈絆的感情,白冰在送出手寫小卡片的時候,還可以看到她緊張忐忑的心情和略顯羞澀的表情,讓我們仿佛看到班級裡內向的漂亮同學一樣,真誠且柔軟。
基於這種情緒,白冰甚至在公演結束後的重新分組時,一度將選擇的機會優先讓給了此前同組的黃齡。
因為她堅信姊妹情深,相信藍盈瑩會選擇自己,所以她以為她們三人還會在一個組裡面。
可藍盈瑩還是選擇了吳昕。
白冰如夢初醒,這是比賽,不是談感情的地方。
「感性」讓白冰以為這是一個情感節目,讓白冰感受到了節目的溫暖;
「理性」讓白冰沒有因為藍盈瑩的「拋棄」就責怪或者怨恨此前的隊員,沒有因此翻臉,而是解釋道自己對於節目存在錯誤認知。
所以,無論是在節目組,還是過往的經歷裡,總能看到白冰因為「感性」而做出一些旁人看來十分不理智、不聰明的選擇。
可只有白冰自己清楚,每一次「感性」行為的背後,都有她十分「理性」的堅持和清醒。
「比理性感性一點,比感性理性一點」也讓白冰成為30位姐姐中最與眾不同的一個。
這種與眾不同並不是衝動,是難得的知性優雅。
這是「知性優雅」的第二個解釋。
為什麼這麼說。
還是以白冰的婚姻為例。在白冰自爆離婚以前,低調的白冰很少被人知道已經離婚的事實。
這一次主動在節目中自爆已經離婚,是因為知道在眾多姐姐面前,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掩蓋自己已經離婚的事實,況且他也不想欺騙觀眾。
與其在被某個人問到的時候,引起眾人驚訝,從而引來多個人對她進行多次確認,還不如在大家坐在一起的時候,交代此事。
節目裡平靜講述自己離婚的白冰,表面看上去十分從容,但內心沒有一點波瀾嗎?
在後面的節目採訪裡,她坦然面對自己的內心,「就是現在生活把你逼得要讓你變成離開了誰,都能活的一種狀態。」
她當然「希望有人可以幫你一把,或者扶你一下的」,但卻被迫明白「現在沒有誰會能夠真真正正陪伴你一輩子的」。
當初在事業上升期時,毅然選擇愛情,如今卻愛情事業都處於低谷,要說內心不苦澀,是不可能的。
可知性的白冰,並沒有將自己的不容易大肆地在節目中宣揚,她更希望保持自己的得體,她希望讓別人知道,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她的姿態並不會改變。
面對當初犧牲事業換取來的愛情最終走向破裂的結局,白冰並沒有歇斯底裡。
她感恩曾經的相遇,感恩得到了一個特別好的女兒。
當初愛得轟轟烈烈,如今分開不宜滿城皆知。
正如《體面》中唱的那樣,「分手應該體面,誰都不要說抱歉。」
重感情的她,在重新分組時,十分堅定地想要選藍盈瑩,沒有站過其他任何組。
後來發現藍盈瑩並沒有選擇她時,雖然失落,卻沒有過分沉浸其中,主動出擊,在為數不多的選擇中重新把握自己的機會。
後來藍盈瑩過來表達歉意的時候,白冰禮貌的搖頭並回了一個ok的手勢,失望成這樣還能如此有分寸、如此得體。
白冰在節目裡,有太多的機會去盡情「表現」自己,無論是自曝離婚、被《後來》唱哭還是沒有被藍盈瑩選擇,她都可以通過「失控」的情緒來為自己博取流量。
可白冰始終都是保持著得體的態度。這份冷靜和從容,在娛樂圈並不是誰都能做到。
有人曾說,浪姐的節目組很喜歡白冰的表達,她感知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是很強的。
一句「節目組精心為我們安排了這樣一個聚會」,既誇了節目組,又將原本暗流湧動的場面緩和了下來。
而且,幾期節目下來,白冰幾乎把所有的姐姐們,都拉手、摸臉、摟腰了一遍,知性的表達著她對所有姐姐的好感。
一公表演結束後,立馬發現了鍾麗緹的情緒,前去安慰鍾麗緹。
白冰如此強的表達能力和感知能力,源自於白冰一直以來對自己生活的掌控能力。
正如她自己所說:
「直面過去,擁抱未來,在我的世界裡,『騎士精神』從未消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舞臺上的她,無論是開全麥live,還是後半段嗨到爆的solo舞蹈,都有著一種掌控全場的氣質。
尤其是結尾那驚豔的一槍,精準無比打在了所有人心裡。
在白冰身上,「騎士精神」也成了她「知性優雅」的另一種詮釋。
可能大多數人知道,白冰進入娛樂圈,是因為她在大二時期參加央視舉辦的《夢想中國》,在參加這個節目時,雖然名次並不理想,卻被英皇星藝看中並籤約。
但鮮有人知道的是,白冰在進入娛樂圈之前,曾先後放棄就讀西安音樂學院的機會和北京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的邀請。
那時的她並沒有立志進入娛樂圈大展手腳,讀書才是她最想做的事情。
妥妥學霸的她,在接連放棄兩次進入娛樂圈的機會後,考取了西北政法大學並進入國際學專業學習。
而且,不僅她十分自律,還嚴格督促高中好友一起。
進入娛樂圈之後,雖然她深受背後金主楊受成的賞識,但她並沒有將這種「賞識」當做理所當然的靠山,也沒有仗著老闆的賞識就放棄努力、放棄自己的追求。
拿她在《神話》中最經典的那幕跳舞為例。
白冰進入《神話》劇組,多多少少是算關係戶的,雖然有老闆楊受成的推薦,但白冰依然沒有在劇組懈怠。
為了完成這段總共只有五分鐘的鏡頭,白冰特意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練習這段舞蹈。並且,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白冰在這一個多月的練習時間裡,完全切斷了和外界的聯繫。
最終,在正式開拍時,所有鏡頭白冰親自上場,一氣呵成。
在拍攝《水上遊擊隊》時,因為長時間在水下拍戲,天氣炎熱,白冰在進劇組第三天就因為胃痙攣進了醫院。
而且由於不會水,在拍攝水戲時,一拍就是兩個小時起步,有時候一天要有8個小時在水裡。所以基本都是吸著氧在拍攝,總是拍著拍著就進醫院。
雖然艱苦,但這個過程,白冰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因為這個角色是白冰職業生涯中,比較打破以往形象的一個角色,對於白冰來說,這意味著一個機會。
如果演好了,以後的戲路將更加寬闊,如果沒有演好,以後只能演玉漱二號、玉漱三號......
白冰如此「拼」的行為,一點也不符合人們眼中所謂的「京城四美」有背景有話語權的形象。
而且,白冰近些年來,培養了一身的「藝術細菌」。
油畫、沙畫、木藝幾乎都有涉獵。
她在所有人都未曾關注到她的日子裡,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她的努力也並沒有白費。
常年的藝術薰陶,讓她擁有了以前未曾有過的知性美。經常上健身房的她,擁有了讓人羨慕的身材。
在前段時間大熱的《鬢邊不是海棠紅》裡,白冰飾演的商細蕊的師姐蔣夢萍,也成功讓人忘記了當初的「玉漱公主」。
這就是所謂的「騎士精神」吧:與其做別人的公主,倒不如做自己的騎士。
而這,同樣也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檔節目所希望看到的:
它讓你相信,30+的女性,擅長的不僅是「興風作浪」,更能「乘風破浪」。
它讓你相信,女性的美,並不僅僅只是千篇一律的外表,更是萬裡挑一的靈魂。是自信的、是率真的、是獨立的、是知性的。
那麼,你們覺得,知性優雅的白冰姐姐,能否成團出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