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第一次看《無間道》是在2010年的年底,當時並不覺得好看,甚至有點沒看懂。
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於自己的人,宛如生活一個無間地獄當中,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這個世界裡,角色的茫然成了探討的根源:到底什麼才是生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無間地獄沒有輪迴,只有永遠受苦,但片中兩位主角卻不甘於此。兩個身份混亂的男人,他們分別是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現在他們決心要離開這個不辨是非的處境,離開無間地獄,尋回自己。
這是當年的電影的主題,有點深沉,有點高深,完全拋開了以往的警匪片好人壞人的固定模式,來了一次無間地獄的循環。
衝著這個主題,沒有幾年的書海生涯,根本理解不了。
正因為不理解,所以才看不到精髓。
看不到精髓,就體會不到它的好,這似乎進入了永久的死亡循環。
當時有那麼一會兒覺得這部電影被吹高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隨著歲月的流失,人一天天的長大,當年看不明白,看不懂的事,回過頭再來看, 才發現自己當初是多麼的可笑。
世間很多事,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就好像一個男孩真正長大成為一個男人,並非是一夜之間的的事情,需要的也許是歲月的洗禮,生活的錘鍊,以及自我的成長,才成為一個合格的男人。
作為當年香港救市的《無間道》,自有它獨特的魅力,十幾年過去了,魅力依舊在,這就是好東西的價值。
時間越久,香味就越濃,宛如埋在地下的陳年老酒。
本以為不會再看第二遍。
但現實還是打了一回臉,就在2019年年底又拿著手機看了,從第一部到第二部,一口氣看到終極無間道。
耗費了一個晚上,越看越是感動。
劉健明自我救贖之路,陳永仁恢復自己的身份還是完成任務的兩難,無不讓人念念不忘。
電影呈現讓人感慨的畫面很多,比如天台對決,一直被後來的電影模仿。
還有黃警司被扔下樓,砸死在陳永仁面前,血肉模糊,那首叫《再見,警察》的歌響起無不讓人感動。
感動的畫面要說,三天三夜怕是也說不完。
但有一個畫面卻始終難以忘懷。
陳永仁在大街上偶遇前女友May(蕭亞軒飾),發現前女友已經結婚生子,孩子已經5歲了(其實是6歲)
第一次看沒看明白,一個母親不應該會把自己的孩子的年齡弄錯。
當時以為這是編劇的錯誤。
但我還是小看了編劇,後來看第二部,時間回到六年前,May聲稱孩子已經打掉,讓陳永仁大為惱火。
劇情畫面才合理,作為孩子的母親,在不知道陳永仁的真實身份之前,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出生就面對一個混混父親,孩子可以沒有父親,但不能沒有一個安穩的家,安穩的生活,安穩的身份,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將來,May選擇了隱瞞,悄悄把孩子生了下來自己撫養。
仔細看這個片段,蕭亞軒在捋頭髮時,戒指也是戴在食指上的,更加證明了她根本沒有結婚,也並沒有在等什麼不存在的丈夫,這麼做不過徹底斷了陳永仁的念頭。
這是讓人無奈的畫面。
那一刻,陳永仁似笑非笑的容顏,無不說出了一個男人的落寞與無奈。
恢復自己的身份還是完成任務。
內心的掙扎畫面的確讓人心酸。
好在一切給與了肯定。
後來,當陳永仁犧牲之後,May攜孩子來看望,才知道陳永仁一直都是警察,當場哭成了淚人。
那一幕同樣讓人感慨。
錯過的再也找不回來。
回來的已經躺在了墓地裡。
每個女人年輕的時候,都需要陪在自己身邊的是個有安全感的男人,只可惜,陳永仁不是。
當May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時,他已經躺在了墓地裡,成了一座永恆的豐碑再也醒不來。
作為陳永仁何嘗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一個見不得光,沒有未來,不能跟任何人透露身份,夜不能寐,只有到心理諮詢室裡才能小憩片刻…
這樣的人生,又怎能抓著人家不放手呢?
回頭一笑,彼此相忘江湖,也許才是最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