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百富英雄譜
NO.1 梁穩根
三一重工創始人 392.37億
1956年出生,湖南漣源人。1983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材料學專業,高級工程師。梁穩根創建的三一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商。正如傳說中加州淘金熱時期,最賺錢的是將挖地的工具賣給淘金者,梁穩根的財富故事也證明提供工具給開發商其實比開發商更賺錢。
大學畢業後,梁穩根被分配到兵器工業部洪源機械廠工作,並與唐修國、毛中吳、袁進華相識結為好友。在抬石頭、挖土方、搬機器設備、爬上半空架設高壓電纜的工作之餘,梁穩根等人開始謀劃自己的事業。1984年,梁穩根聽說市場上羊很好賣,一頭可以賺20元,於是四人走上了「販羊」之路。一時,「大學生成了羊販子」成了洪源機械廠的爆炸性新聞。
1986年,四人正式辭職,選擇特種焊接材料作為創業的突破口,湊足6萬元成立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1991年,梁穩根開始尋找下一個商機。面對當時巨大的基礎建設投入,梁文根認為自己雖然不懂基礎建設,但基建行業的設備正是他們的特長。
1993年梁穩根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漣源的材料基地改造為「三一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三一集團依靠低成本的「比較優勢」和科技研發的「後發優勢」,打破了中國重工行業只有洋品牌的神話。
如今,「羊販子」出身的梁穩根已經建立起擁有三一重工、三一國際、三一重機、三一汽車、三一重裝、香港新利恆、三一通訊等眾多企業的三一集團。他個人持有三一集團58.24%股份,截至10月底,該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收盤價為21.17元,梁穩根個人持股市值達392.37億。
NO.2 李鋰家族
海普瑞創始人 377.11億
1964年出生,1987年7月畢業於四川大學化學系。1987年7月進入成都肉聯廠工作,1992年10月進入重慶通達,先後擔任總工程師、董事長兼總經理,1998年4月創立海普瑞實業,任公司董事長。
海普瑞(002399.SZ)招股意向書顯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樂仁科技,其股東李鋰持有99%股權,李坦持有1%股權;公司第二大股東為金田土科技,其股東李坦持有99%股權,李鋰持有1%股權;公司第四大股東為水滴石穿科技,其股東單宇持有99%股權,李坦持有1%股權;公司第五大股東飛來石科技是李鋰的獨資公司。
其中李鋰與李坦系夫妻關係,單宇與李坦系兄妹關係。樂仁科技、金田土科技和水滴石穿科技、飛來石科技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6.94%、31.87%、3.63%和3.15%,合計李鋰家族共持有海普瑞75.59%股份,截至10月底,海普瑞收盤價為124.69元,李鋰家族身家達377.11億元。
NO.3 張近東
蘇寧電器創始人 339.56億
1963年出生於安徽天長。1984年從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進入南京鼓樓區一家區屬企業。憑藉敏銳的眼光,張近東在工作之餘承攬了一些空調安裝工程,獲得了10萬元創業資本。1990年12月26日,張近東在南京寧海路租下一個200平方米的門面房,取名為蘇寧交家電,專營空調。在此後的二十年裡張近東改寫了中國家電零售市場的格局,掀起了中國零售市場的一輪又一輪驚濤駭浪。
在蘇寧電器(002024.SZ)的連鎖擴張過程中,張近東先後開創了「1200工程」、「3C模式」、「5315工程」、「3C+模式」、「旗艦店戰略」、「後臺戰略」等系列經營管理創新模式。
2004年7月21日,蘇寧電器正式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掛牌交易。蘇寧電器也由此成為中國家電連鎖業中IPO上市的第一股。當日以29.88元開盤價高價開市,股價一路攀升,至下午收盤每股報收32.70元,漲幅100.24%,一舉成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張近東身家也因此一夜超過12億元。
截至今年10月底,蘇寧電器收盤價為15.3元,張近東個人持有蘇寧電器27.9%股份,身家達339.56億。
NO.4 魯冠球家族
萬向系創始人 206.32億
魯冠球,男,1945年出生於浙江。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期創建了萬向,他把當時的一個生產農業機械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零部件的公司。
1991年萬向產值已經過億,當年5月,魯冠球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轟動一時。2006年萬向投資金融、農業等領域,年營業收入超過260億元。
截至今年10月底,魯冠球持有萬向德農、承德露露、萬向錢潮、中色股份、順發恆業、航民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其子魯偉鼎持有華誼兄弟和萬向錢潮。魯冠球家族財富合計206.32億元。在經營操作中,魯偉鼎講速度、有闖勁,衝在第一線;魯冠球則經常往後拉一拉,嚴格地掌控著企業的安全係數。
總結魯冠球的成功,離不開三句評語:遠見卓識、積極進取、敢為天下先。當「文化大革命」「左傾」風潮正席捲神州大地時,他便東躲西藏開始了創業之路;當眾人唯恐被割「資本主義尾巴」時,他先後變賣了祖父、父親和自己的房子,將命運押在了盤下的公社農機廠上。
從四千塊創業到每年數百億元營業額,魯冠球說,這一切都是幹出來的。「我們農民過去因為窮受人歧視。後來我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富起來,並且為這個社會幹出點東西,才能被社會所承認。」
NO.5 周成建家族
美邦服飾創始人204.47億
1982年,17歲的周成建在家鄉浙江青田縣創辦了青田服裝紐扣廠,到全國各地推銷產品,接下了高達30萬元的大額服裝訂單。周成建回到家鄉後,從當地信用社貸款30多萬,從城市裡買回面料,並立即召集周邊100多名裁縫到自己的工廠工作。日夜辛勞,貨發過去了,沒想到對方以面料不合格為由全部退回。
進入服裝行業的第一筆大生意就這樣泡湯了,周成建背上了30萬元的債務。周成建帶著僅有的9000元來到了當時商業氣息已經非常濃厚的溫州。周成建從老家再找來十幾名裁縫,從事服裝的裁剪、排樣、縫紉機修理等等。十幾個人吃喝住全在車間,日夜加班,很快周成建償還了所有債務。
1993年,周成建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美特斯製衣公司誕生,生產「邦威」品牌的服裝。1995年4月,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在溫州五馬街開業。2008年8月28日,美邦服飾(002269.SZ)在深圳中小板掛牌交易並於當天發布全新子品牌ME&CITY,意圖進軍「快時尚」領域。
截至10月底,美邦服飾收盤價31.1元,周成建通過上海華服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美邦服飾56.42%股份,持股市值達204.47億元。
NO.6 何享健
美的電器創始人 187.68億
1942年出生於廣東順德。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進入家電行業;1992年毅然推動美的電器(000527.SZ)進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
與一般民營企業家不同,何享健一直著力讓美的集團「去家族化」,他並不讓獨子何劍鋒進入美的,而是高薪聘用職業經理人方洪波管理集團。一位熟悉何享健風格的業內人士曾說:「何老闆的一個特性就是他不會去估計人家賺多少錢,他自己算過今年我自己賺多少,下面的賺多少他不管,你該賺的去賺。」 2009年在方洪波的帶領下,美的集團成功收購整合小天鵝。從此後,小天鵝將作為美的的洗衣機業務平臺,開始運作。
截至10月底,美的電器收盤價17.85元,小天鵝收盤價18.23元,何享健通過美的集團持有美的電器31.86%股份,並通過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小天鵝10.2%股份,總持股市值達187.68億元。
NO.7 劉永好家族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162.51億
出生於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畢業於四川電大,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現任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1982年與自己的三位兄長一起,辭去其在政府部門的公職,到四川成都新津縣農村創業。他們變賣手錶、自行車等家產,籌集1000元人民幣,作為創業初期的投入,從種植、養殖起步,歷經磨難,堅持不懈,經過六年時間,積累了1000萬元並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隨後的8年時間裡,他們以自己的努力讓企業滾雪球式地發展,創出了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希望集團。
目前劉永好家族的新希望集團及附屬公司是五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分別是民生銀行(600016.SH)、新希望(000876.SZ)、科倫藥業(002422.SZ)、ST寶碩(600155.SH)和深圳燃氣(601139.SH)。
截至10月底,劉永好家族持有的上市公司總市值達162.51億元。
NO.8 黃澤蘭
章源鎢業創始人 152.55億
在不少人看來,章源鎢業現在已經接近打造成「鎢產業王國」,但是黃澤蘭的目標是期待鑄就「鎢產業航母」來日能遠航。
1994年,黃澤蘭買下了淘錫坑鎢礦,早在十幾年前,黃澤蘭就規劃了一個完整產業鏈的事業理想,從鎢礦開採到鎢粉粗加工,再通過冶金精深加工做成各種硬質合金型材,從而形成一個上中下遊產業完整的產業鏈。
黃澤蘭通過崇義章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章源鎢業76.61%股份,按照章源鎢業10月底46.5元收盤價計算,黃澤蘭個人身家達152.55億元。
NO.9 盧志強
泛海集團創始人 148.99億
1951年12月生於山東威海的盧志強,「文革」後才邁進大學門檻,因為時代的原因被譽為「最勤奮的老闆」。而立之年時,他以7.3億元人民幣的註冊資本,創立了山東泛海集團公司。山東泛海集團公司是盧志強下海後成立的第一家公司,吃的是他的老本行——教育和培訓。憑藉他在事業單位中積累下的資源,盧志強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後,他像大多數下海經商的人一樣,開始尋求更賺錢的行業。
盧志強對國家政策一直有著極為敏銳的嗅覺。他看到了國家啟動住房改革的跡象,直覺告訴他「蓋房子」可以掙大錢。於是他把泛海的主要業務迅速轉向了建築和房屋開發,並把自己的商業領域拓展到了北京。其後短短十幾年時間內,中國泛海便從當初一家靠技術服務起家的地級小公司,發展成今天主營業務包括房地產、金融和能源的全國性大型企業集團。
盧志強通過泛海建設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泛海建設60.43%股份,按照10月底泛海建設10.8元收盤價計算,盧志強個人身家達148.99億元。
NO.10 陳發樹、陳志勇兄弟
新華都創始人 141.54億
陳發樹1961年出生,福建安溪縣祥華鄉福洋村人。都說隔行如隔山,但福建商界名人陳發樹,這幾年來涉足了不少行業,都左右逢源。從賣雜貨起家,到現在進行黃金開發,參股旅遊,陳發樹的生意越做越大,但行事甚為低調。
陳發樹的第一桶金正是木材生意。1982年,陳用免費勞工換取了一張到廈門的火車票。他憑藉自己在農村林場的信譽搞定了兩車木材,運到廈門,賺了1000多元錢。從汽車運送做到火車託運,一直到1986年,陳把自己做成了泉州最大的木材供應商人。
之後他和兩個弟弟一起為一家小店拉貨,並在不久後將店面盤下,由此,陳發樹與百貨結下不解之緣。也就是這個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成了日後叱吒風雲的「新華都百貨」的雛形。
2000年9月陳發樹入股紫金礦業,目前他通過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紫金礦業75.87%股份。此外,陳發樹還通過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新華都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間接持有新華都42.15%股份;陳發樹的弟弟陳志勇還持有新華都7.38%股份。以紫金礦業、新華都10月底收盤價9.64元和21.8元計算,陳氏兄弟持股市值達141.54億元。
NO.11黃偉夫婦
新湖中寶 134.01億
1959年出生於浙江溫州。「資本大亨玩轉房地產」是業內對黃偉的「發跡史」最貼切的形容。雖然是溫州人,但黃偉卻走了一條完全不同於溫州模式的財富之路。資本運作方面的「天才」特性和對投資市場的先知先覺開始凸顯,從時間節點上看,黃偉的上位更像是踩準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脈絡」。
目前黃偉和他的妻子李萍擁有新湖中寶67.12%股份,按照10月底新湖中寶6.21元收盤價計算,黃偉夫婦身家達134.01億元。低調的黃偉、李萍夫婦不在新湖集團擁有正式職位,這在中國民營企業中是非常罕見的。而新湖集團的主營業務,正是近幾年來一路看漲的房地產和金融行業。
NO.12 郭廣昌
復星系創始人 132.32億
1993年之前,他出身貧困,現在他是上海的「比爾·蓋茨」。
現任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郭廣昌出生於浙江東陽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大學考取復旦大學哲學系,1989年畢業留校任教。3年後,他放棄到國外發展的機會,和四個同學用借來的3.8萬元開始創業,並靠一種B肝診斷試劑獲得第一桶金。
1993年5月,郭廣昌決定將公司最初積累的一筆資金全部投入到基因工程檢測產品的開發上。1997年郭廣昌把市場拓展的眼光瞄準國際市場。2002年,郭廣昌進軍鋼鐵業,同時投資豫園商城,並組建德邦證券。2004年開始,復星先後投資招金礦業及海南礦業,2008年抄底分眾傳媒,2010年投資法國地中海俱樂部。目前復星集團日趨多元化,涉足房地產、鋼鐵、金融等行業。經過18年的發展,如今的復星已籠罩上「中國最大的綜合類民營企業」的光環。
郭廣昌旗下的「子孫」公司眾多。他目前控股、參股7家上市公司,分別是科大訊飛(002230.SZ)、南鋼股份(600282.SH)、豫園商城(600655.SH)、漢森製藥(002412.SZ)、陝鼓動力(601369.SH)、濱化股份(601678.SH)和復星醫藥(600196.SH)。此外,還有70餘家公司與郭廣昌有股權上的聯繫。截至今年10月底,郭廣昌在A股市場中控股、參股的公司股權總市值達132.32億元。
NO.13 黃紹武
愛施德創始人 130.65億
黃紹武1970年出生於江西永修縣,曾任江西省五金交電化工公司業務經理、江西東方明珠通信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1998 年作為主要創始人創立深圳市愛施德實業有限公司,現任愛施德控股股東神州通投資董事長。
黃紹武直接持有愛施德1.54%股份,並持有愛施德控股股東神州通投資、主要股東全球星實業各66.37%股份,以愛施德10月底收盤價47.5元計算,黃紹武身家達130.65億元。
NO.14 林秀成及其子林志強
三安光電創始人 116.67億元
林秀成的發家史頗為神秘,他本人也極少提及往事,但作為三安光電(600703.SH)董事長,劉秀成與其子林志強通過持有福建三安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間接持有三安光電25.04%的股權,10月底持股市值為70.26億元。
林秀成早年從事鋼鐵貿易,靠倒賣廢鋼鐵邊角料賺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2001年6月,林秀成創立福建泉州三安集團。後來泉州三安集團更名為福建三安集團,2004年1月,林秀成將公司總部遷至廈門,並正式進軍電子行業。「遷都」後,三安集團的電子業務迅猛發展,並最終確立了以光電和LED為主業。2007年5月25日,遠在湖北荊州的S*ST天頤因連續三年虧損,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暫停上市,2007年10月11日,S*ST天頤大股東所持5429.7萬股上市公司股權被法院強制拍賣,拍賣比例佔總股本的45.43%,林秀成通過司法拍賣程序,出資1678.1萬元獲得S*ST天頤該部分的股權,成為天頤科技第一大控股股東,三安光電因此借殼上市成功。
NO.15 何巧女夫婦
東方園林創始人 112.85億元
出生於浙江武義,1988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園林系,1991年開始真正進入園林市場。1992年8月8日創建北京東方園林藝術公司,2000年成立東方園林集團,並與美國EDSA環境景觀設計公司合資成立EDSA—Orient環境景觀設計研究院。
何巧女歷任杭州植物園工程師、北京東方園林藝術公司總經理、北京東方園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目前,何巧女直接持有北京東方園林53.77%的股份,加上其丈夫唐凱持11.34%的股份,夫婦二人合計持股比例達65.11%。截至10月底,何巧女夫婦持股總市值達112.85億元。
NO.16 安康家族
華蘭生物董事長 104.46億元
華蘭生物(002007.SZ)董事長安康,61歲,醫學生物學高級工程師,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系。
安康旗下三家公司(新鄉市華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香港科康有限公司、新鄉市金康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分別是華蘭生物(002007.SZ)前三大股東。該三家公司分別佔華蘭生物總股本17.83%、15.27以及13.34%。同時安康的妹妹安穎通過北京東方世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間接持有華蘭生物0.4428%的股份。從而安康家族間接持有華蘭生物35.18%的股份,以10月底收盤價計算,安康家族持股市值為104.46億元。
華蘭生物(前身為華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是從事血液製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並於1998年首家通過了血液製品行業的GMP認證。
NO.17 龔虹嘉夫婦
天使投資人 103.79億元
有人稱龔虹嘉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1988年從華中理工大學畢業後,龔虹嘉主要在廣州和香港等地從事產品和技術工作。1994年年底創立德生公司,德生現在已成為中國收音機第一品牌。此後龔虹嘉先後15次投資創業。
海康威視是一家專業從事安防視頻監控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是國內視頻監控行業的龍頭企業,銷售規模連續數年居於國內全行業第一位,2008 年位列全球安防行業50 強,排名第13 位。海康威視最早設立於2001年11月,由浙江海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龔虹嘉各持有51%、49%股份,龔虹嘉的最初出資額為245萬元。
2010年5月28日海康威視上市後,龔虹嘉身家暴漲。根據其招股說明書,龔虹嘉個人直接持有海康威視24.8%股份,龔虹嘉妻子陳春梅通過杭州康普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該公司3.42%股份,以海康威視10月底收盤價計算,龔虹嘉夫婦身家達103.79億元。
NO.18 姜濱夫婦
歌爾聲學實際控制人 98.53億元
姜濱、胡雙美夫婦為歌爾聲學(002241.SZ)的實際控制人。目前他們直接持有歌爾聲學24.43%的股份,並通過濰坊怡通工電子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歌爾聲學29.93%的股份,合計控股比例為54.36%。按10月底收盤價計算,姜濱夫婦持股市值達98.53億元。
姜濱的歌爾聲學成立於2001年6月25日,並於2007年7月27日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歌爾聲學自創立以來,始終專注於電聲行業微型電聲元器件及消費類電聲產品的研發和製造,公司已經由從事微型電聲元器件製造和銷售的單一業務企業,成長為業務涵蓋微型電聲元器件和消費類電聲產品的聲學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NO.19 張桂平家族
蘇寧環球創始人 97.18億元
張桂平為蘇寧環球(000718.SZ)的董事長兼總經理,通過直接控股蘇寧集團與其子張康黎一起控制蘇寧環球60.91%股份,截至2010年10月底,持股市值達97.18億元。
張桂平1951年8月生於江蘇省南京市,1976年7月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建築系。1976年至1977年任南京市勘測設計院設計員,1978年至1987年任南京市房地產管理局工程師。
1987年,張桂平在南京市開了一家僅有200平方米的店面,這是蘇寧集團的前身。憑藉專業化服務、淡季打款等創新理念,蘇寧迅速崛起,成為全國最大的空調經銷商之一。1992年,張桂平開始進軍南京的房地產市場。此後,在張桂平的領導下,蘇寧公司業務趨向多元化,並迅速發展壯大。
2005年7月,張桂平到吉林投資的時候,遇到已虧損三年的*ST吉紙正在急尋重組方,雙方一拍即合,張桂平以1元代價獲得*ST吉紙的「殼」。2005年12月26日*ST吉紙更名為*ST環球上市。
NO.20丁欣欣、張杏娟夫婦
亞廈股份實際控制人 94.89億元
丁欣欣,男,1958年1月出生,大專學歷,高級經濟師、一級註冊建造師。曾任上虞市工藝裝潢家具廠廠長,上虞市裝飾股份實業公司總經理,浙江亞廈(002375.SZ)總經理、董事長。
張杏娟,女,1963年5月出生,大專學歷,經濟師。曾任上虞市工藝裝潢家具廠副廠長、上虞市裝飾實業公司副總經理、浙江亞廈裝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現任亞廈股份董事、浙江亞廈房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丁欣欣、張杏娟夫婦持有亞廈股份控股股東亞廈控股有限公司總股本的75%,另外丁欣欣個人還持有亞廈股份總股本的7.52%,張杏娟個人持有亞廈股份總股本的13.08%。
NO.21 張中能夫婦
東陽光鋁實際控制人 93.86億元
出生在東陽的張中能、郭梅蘭夫婦在家鄉還不如在廣東的名氣更大。張中能夫婦通過深圳市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62.60%)持有東陽光鋁(600673.SH)62.36%的股權,以10月底收盤價計算,帳面財富達到93.86億元。
深圳市東陽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在深圳,研發、銷售、行政、財務管理中心設立在東莞市,主要產業為鋁業、藥業、能源以及文化旅遊業。
東陽光鋁前十名股東中,張中能與乳源陽之光鋁業發展有限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5.95%)及深圳市乳安投資有限公司(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1.81%)實際控制人郭京平存在非直系親屬關係。郭京平又為東陽光鋁董事長。
東陽光鋁作為國內金屬再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親水箔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均位列全國第一。目前,其親水箔主要應用於家用空調散熱器中,是空調機製冷、制熱的核心部件。截至2009年12月東陽光鋁總資產51億元,淨資產23億元。2010年1月,引入日本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和古河斯凱株式會社兩家戰略投資者,為公司釺焊鋁箔項目提供技術支持。
NO.22 葉遠西家族
廣田股份創始人 92.22億元
葉遠西,1962年10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經營師。現任深圳廣田股份董事長、深圳市政協常委、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深圳中小企業投融資聯盟主席。
深圳廣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持有45.75%股權成為廣田股份的第一大股東,而葉遠西家族80%的深圳廣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權令其成為廣田股份的實際控股人。加上直接持有的20%控股權,葉遠西家族共持有廣田股份51.6%股份,截至10月底,持股總市值為92.22億元。葉遠西家族包括葉遠西,葉遠西之子葉嘉銘、葉嘉樂,葉遠西之兄葉遠東,葉遠西之妹葉雲月。
廣田股份於2010年9月29日正式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為綜合建築裝飾工程承建商,主要為大型房地產項目,為政府機構、大型國企、跨國公司及高檔酒店等提供綜合建築裝飾解決方案及工程承建服務。廣田股份目前是我國公共建築裝飾行業龍頭企業之一,連續七年入選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百強企業綜合實力評價活動前十名。
NO.23 耿建明
榮盛發展董事長 91.86億元
耿建明1962年出生於江蘇六合,1983年高中畢業後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基建工程兵。同年在部隊考取軍校,就讀於華北航天工業學院建築技術經濟管理專業。1986年,他開始在廊坊市城建一公司任職。十年之後,耿建明開始尋找新的出路,他下海創辦了自己的建築安裝公司,擔任榮盛發展(002146.SZ)董事長。
不到幾年的時間,在他的苦心經營下,公司實力不斷增強,在業界擁有了很高的威望。
在耿建明做房地產最初的創業階段,他的兩件「法寶」為他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一是逆向的發展思路。大多數中小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模式是「站起來、扎住腳、 打出去」,先穩固後方,再逐步開闢外部市場去外埠開發房地產。與之不同,耿建明卻有著自己的發展思路,他提倡的發展模式是「走出去、練好功、請回來」。
2002年,耿建明於河北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榮盛控股在深交所掛牌上市,上市當天市值曾一度突破200億元,耿建明和他的兄弟耿建富也因此身家飆漲。
截至10月底,榮盛發展收盤價為13.3元 ,耿建明通過榮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榮盛發展22.98%股份,持股市值達91.86億元。
NO.24 蔣仁生
智飛生物創始人 91.49億元
蔣仁生,1953年出生於廣西灌陽,高中畢業後,曾在當地一所小學做過一段時間的民辦教師。1977年恢復高考後,蔣仁生考上了桂林醫專(現桂林醫學院)。大學畢業後,他分配到灌陽縣衛生防疫站工作,後任防疫站副站長。隨後,蔣仁生被調到南寧工作,在當時的自治區衛生防疫站計劃免疫科和生物製品科任副科長、科長。
為了將企業推上創業板,蔣仁生可謂是煞費苦心。從2008年至今,原來的重慶智飛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經過一系列的資產整合與併購最終形成今日的智飛生物(300122.SZ)。今年9月28日,智飛生物正式登陸創業板。雖是創業板公司,但目前總市值超過163.96億元,蔣仁生也一躍成為創業板首富。智飛生物主營業務為疫苗、生物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截至10月底,智飛生物的董事長、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蔣仁生持有該公司55.8%的股份,持股市值約為91.49億元。
NO.25 朱保國
健康元創始人 90.02億元
健康元公司董事長朱保國通過持有深圳市百業源投資有限公司90%的股權,成為健康元(600380.SH)的實際控制人,並通過健康元間接持有麗珠集團(000513.SZ)15.10億元,持股市值共計90.02億元。朱保國同時擁有的健康元和麗珠集團這兩家醫藥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90多億元。
朱保國出生於1962年,河南師範大學畢業後曾在商店裡工作兩年,後進入一家化工廠做化工技術員,並以5000元參股一個小型化工廠。1992年,30歲的朱保國用9萬元從新鄉一位老中醫手中購買了其發明的女性保健口服液配方,並攜2000萬元啟動資金與幾位志同道合者到深圳創辦了深圳愛迷爾食品有限公司(即後來的深圳太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太太口服液」。不久之後,太太藥業便開始涉足製藥領域。
2001年6月,太太藥業在滬掛牌上市,一上市就融得了17億元巨額資金,朱保國家族當時持有其中74.2%股份。2002年,朱保國連續併購麗珠集團和香港著名西洋參品牌「鷹牌」的所有者「健康藥業」,並於2003年將「太太藥業」更名為「健康元藥業」,進一步鞏固了其在保健品市場的地位。朱保國專注於實業投資。對於從5000元起家到目前的成就,朱保國說成功的關鍵在于堅持。
NO.26 戚金興家族
濱江集團創始人 86.4億元
戚金興1962年3月出生於杭州江幹區一個平民家庭,18歲那年,戚金興便在杭州市江幹區鄉鎮企業局開始工作生涯。7年後,25歲的他調任區建築四公司副經理,後被江幹區調去籌建濱江房屋建設開發公司,最後被推舉到總經理的位置上。1996年,戚金興本有機會任江幹區副區長,但他放不下自己所鍾愛的建築行業,毅然選擇了繼續在房地產界打拼。同年8月,杭州濱江房產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5月29日,杭州濱江房地產集團正式在深交所掛牌交易,主營業務是房地產開發。上市兩年來,戚金興仍然專注於區域性的房地產開發市場,他認為「光長三角的市場,就夠濱江開發了」。
戚金興在A股持有股權市值合計為78.66億元。戚金興之子戚加奇直接持有濱江集團4.85%股權,市值為7.74億元。
NO.27 馬興田
康美藥業創始人 84.44億元
康美藥業(600518.SH)董事長兼總經理馬興田,工商管理博士,工程師職稱,廣州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目前,馬興田通過持有普寧市康美實業有限公司88.50%的股權持有康美藥業26.68%股份,成為康美藥業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馬興田1969年生於普寧市下架山鎮的一個小山村,他1.85米的個子在廣東人中並不多見,被人稱為「馬大興」。大學畢業初期,他與妻子在普寧市開了一家經營藥品的門面。1997年時,年僅28歲的他創辦康美藥業。1998年成功研發出以絡欣平、利樂、諾沙為代表的國家級新藥,並被列入國家級科技項目。2001年3月19日,康美藥業成功在滬掛牌上市。康美藥業是一家以中藥飲片、化學原料藥及製劑生產為主導,集藥品生產、研發及藥品、醫療器械營銷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截至10月19日,康美藥業的總市值為316.50億元,這在外人看來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成就,但是馬興田說,不論是創業艱難的時候,還是事業有成的時候,他都是一種「怡然自得」的心態,努力把企業做好。
NO.28 王文京
用友軟體董事長 82.99億元
提到用友軟體(600588.SH),網際網路時代的人們就會聯想到財務軟體,而同樣籠罩著光環的還有身家近82.99億元的用友軟體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
王文京成功演繹了中關村的財富神話,從創業到用友軟體2001年上市,他一共花了13年時間。1988年,他放棄了機關工作的鐵飯碗下海,投身於中關村的創業浪潮,他找準了企業財務軟體這一切入口。
王文京在用友軟體中的總持股比例達到41.61%。
有人問他怎麼看待財富,他回答說:「就企業來講,企業的財富越多越好,那麼就個人財富來講,我認為有一定的水準差不多就夠了。」
NO.29 邵根夥
大北農創始人 82.92億元
大北農(002385.SZ)董事長兼總經理邵根夥直接持有大北農44.49%的股份,截至10月底,所持股權市值為82.92億元。 邵根夥1965年出生於浙江金華,1982年至1986年就讀於浙江大學,1986年至1991年在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碩博連讀,獲農學博士學位,後在北京農學院任教。1993年,邵根夥以2萬元的資金在北京創建大北農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西郊兩間租來的小辦公室內,邵根夥與另一位創始人邱玉文開始了他們的創業生涯,邵根夥當時可謂是既做老闆,又當員工。
經過十幾年發展,大北農集團目前發展成為以動物保健品、農業信息技術的開發、服務,飼料加工為主營業務的科技產業園,其生產的預混料產銷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
17年來,邵根夥的資產從2萬元急劇膨脹至近百億元,被人稱為「養豬博士」的邵根夥認為:「命」是不可更改的,一如已經存在的現實條件,而「運」是可以變化的,一如主觀的不斷努力。
NO.30吳建龍
向日葵董事長 80.04億元
1967年出生,擁有香港居民身份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曾就職於紹興縣華舍鎮政府。現任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浙江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紹興首家創業板上市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晶體矽電池片及組件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向日葵的實際控制人是吳建龍。截至10月底,吳建龍實際持有向日葵64.66%的股權,以向日葵10月底24.3元的收盤價計算,吳建龍持股市值達到80.04億元。
NO.31孫飄揚
恆瑞醫藥董事長 77.77億元
孫飄揚通過持有恆瑞醫藥(600276.SH)第一大股東連雲港天宇投資有限公司89.22%的股權,最終持有恆瑞醫藥21.98%的股權,為恆瑞醫藥實際控制人。
孫飄揚1958年生於江蘇連雲港,1982年畢業於中國藥科大學化學製藥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員級工程師研究員。
孫飄揚在接受恆瑞醫藥董事長任命之前曾任連雲港製藥廠技術員,連雲港市醫藥工業公司科技科副科長,連雲港市製藥廠副廠長、廠長等職。成立於1970年的連雲港市製藥廠是恆瑞醫藥前身。1990年,連雲港市製藥廠由於產品單一,匱乏自有品牌產品而舉步維艱,當時年僅32歲的孫飄揚臨危受命。1997年,連雲港市製藥廠成功改制,並於2000年10月18日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10月底,恆瑞醫藥的總市值為354.33億元。
No.32 闕文彬 獨一味、
西部資源實際控制人 76.99億元
遊山玩水,也可以致富。
1996年,33歲的闕文彬開始擔任四川恆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和總裁,之後在西藏考察時發現了藏藥獨一味,隨後,這味曾於公元8世紀中葉記載於藏醫名著《月王藥診》中的藏藥,得以現身中小板。而在獨一味(002219.SZ)上投入6160萬元的闕文彬,是否能想到當初這一行,已經為自己帶來超過50倍的收益?
獨一味65.95%的股權為闕文彬帶來了約34.20億元的財富,但闕文彬的資本之路並未就此停止。在2008年3月份獨一味上市後,四川另一家上市公司ST綿高又進入了闕文彬的視線之內,通過定向增發,闕文彬控制的四川恆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為ST綿高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50.5%,隨著ST綿高的華麗變身,闕文彬成為變身後西部資源(600139.SH)的實際控制人,間接持有西部資源49.88%的股權,財富達到約42.80億元。通過這兩家公司的持股,闕文彬一躍成為A股市場上的新貴,帳面資產高達76.99億元。
No.33魯楚平家族 大洋電機董事長
75.94億元
1965年出生,工程師,大學本科學歷。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1988年起先後擔任中山威力集團洗衣機廠工程師、中山威力集團電機廠副廠長。2000年起任中山市大洋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曾任中山市政協委員、中山市人大代表。現任中國微特電機與組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0年7月1日,魯楚平出資270萬元,副董事長徐海明出資30萬元,成立了大洋電機的前身大洋有限。截至10月底,魯楚平持有大洋電機(002249.SZ)37.38%的股份,持股市值52.54億元。實際控制人魯楚平夫婦合計持有公司41.11%的股份,魯楚平的兄弟魯三平持有公司13.43%的股份,魯楚平妻子彭惠之妹的丈夫熊杰明持有公司1.49%的股份,魯氏家族共持有大洋電機56.03%的股份,持股市值75.94億元。
大洋電機主要產品是微特電機,主要生產風機負載類電機、洗衣機電機、直流無刷電機等三大系列1000多個品種,其中風機負載類電機為公司主要產品。招股說明書顯示,大洋電機2007年前5個最大的客戶分別是高德曼、格力電器、美的、樂金電子和Chamberlian。
No.34何金明家族
人人樂創始人 74.76億元
何金明與其妻宋琦、其子何浩三人通過持有深圳市浩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人人樂諮詢服務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眾樂通實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共持有人人樂(002336.SZ)75%的股權,截至10月底,持股市值為74.76億元。
何金明,江西人,1952年5月生,畢業於湖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曾是長沙鐵路分局的一名幹部,1992年被調派至深圳。1996年,何金明下海創辦人人樂超市,並於4月1日成立深圳市人人樂連鎖商業有限公司。2004年2月公司名稱變更為「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有限公司」。
被稱為「零售狙擊手」的人人樂於今年1月13日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上市。
No.35 吳光明家族
魚躍醫療董事長 73.31億元
吳光明,EMBA在讀,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副會長、丹陽慈善會副會長,1998年至今任江蘇魚躍醫療(002223.SZ)董事長兼總經理。
魚躍醫療的控股股東為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吳光明與其兒子吳群於2007年1月17 日投資設立。
截至10月底,吳光明直接持有魚躍醫療3254.33萬股,吳群持有公司2816.35萬股,分別佔總股本比例為12.73%、11.02%。除此之外,吳光明持有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95.71%的股份,從而又控股魚躍醫療41.519%的股份。至此吳光明父子控股65.269%,成為公司的實際控股人。10月底父子持股市值為73.31億元。
No.36 陳金霞
「湧金系」的新任掌門 73.04億元
如果不是丈夫魏東的意外去世,1968年出生的陳金霞也許不會被公眾關注,也不會躋身於千富榜的前列。
2009年陳金霞通過遺產繼承成為「湧金系」的新任掌門,獲得魏東持有的湖南湧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66.5%股權,以及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26.93%股權。
陳金霞通過湖南湧金及九芝堂集團持有國金證券(600109.SH)28.76%的股權,通過九芝堂集團持有九芝堂(000989.SZ)26.83%的股份,及通過湖南湧金持有千金藥業(600479.SH)11.52%的股權。加上在大華股份(002236.SZ)直接和間接持有的股權,陳金霞的身家達到73.04億。
在繼承魏東遺產之後,陳金霞的一系列資本運作引發市場猜測。2009年陳金霞退出上市公司廣匯股份。此前她入股45%的上海匯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廣匯股份(600256.SH)12.47%的股權。2009年12月31日至2010年10月25日期間,陳金霞又累計減持大華股份221萬股。
No.37 劉革新
科倫藥業創始人 72.99億元
劉革新直接控制科倫藥業(002422.SZ)25.81%的股份,成為科倫藥業的實際控制人。截至10月底,科倫藥業總市值為282.79億元,其中劉革新直接持有股權市值為72.99億元。
劉革新1951年出生,科倫藥業董事長、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1992 年開始,任四川奇力製藥有限公司總經理,並於1996年創建科倫大藥廠,任董事長一職。
科倫藥業主要從事大輸液系列藥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此外也生產其他劑型的藥品,包括粉針、凍乾粉針、小水針、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及口服液。公司目前是中國輸液行業中品種最為齊全和包裝形式最為完備的醫藥製造企業之一。科倫藥業上市之路較為曲折,2005年和2007年的兩次嘗試均未能成功,2010年第三次嘗試上市的科倫藥業終於在6月3日正式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
No.38 薛向東家族
東華軟體創始人 72.23億元
東華軟體(002065.SZ)的創始人薛向東及其家族,通過控股北京合創電商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等以及直接持股的方式共持有東華軟體43.63%的股份,市值72.23億元。薛向東家族的持股成員包括薛向東、郭玉梅(妻)、薛坤(子)、薛榮文(父)、邵會蘭(母)、陳竹桂(嶽母)、薛向輝(弟)、郭玉傑(妻弟)、邵會深(舅)等。
薛向東的創業之路頗為艱辛。他1976年高中畢業後回農村當炊事員,因為炒菜好吃被某國企領導帶走,恢復高考後,薛向東考取湖南大學計算機系。大學畢業後,薛向東被分配到機械工業部外事局工作。1986年,被調入國有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電腦應用技術開發公司工作,歷任部門經理、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1993年,薛向東借錢創立了東華誠信電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啟自己的創業之路。2006年8月23日,東華軟體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No.39 邵建明家族
海印股份董事長 72.22億元
海印股份(000861.SZ)董事長邵建明先生,1963年出生,工商管理碩士,是廣州海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自1996 年5月起至今任海印集團董事長、總裁,自2003 年9 月至今任該公司董事長。
邵建聰先生,自1999 年5 月起至今任海印集團董事;2003 年2 月至2003 年8 月任該公司副總經理,2003 年2 月至2009 年3 月任該公司財務總監,2003 年9 月起至今任該公司董事、總裁。
邵建佳先生,自1996 年5 月起至今任海印集團董事,1996 年至2008 年12 月任海印集團副總經理,2009 年1 月起至今任該公司副總裁,2009 年4 月起至今任該公司董事。
邵建明、邵建佳、邵建聰三兄弟分別持有廣州海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65%、20%、15%的股權,通過海印集團間接控制海印股份69.62%股權,是海印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其中邵建明間接控股比例為45.23%,10月底邵建明所持公司股票市值是46.95億元。邵建佳間接持股13.94%,10月底股票市值為14.44億元。邵建聰則擁有上市公司10.44%的股權,同期折合市值10.83億元。至此,邵建明家族合計市值達72.22億元。
No. 40 昝聖達
綜藝股份控制人 72億元
昝聖達先生,1963年4月出生,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歷任南通黃金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現任江蘇綜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南通精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南通兆日微電子有限公司董事。2005年4 月起擔任本公司董事。
昝聖達是南通綜藝投資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有該公司52%的股份,同時擔任江蘇綜藝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高投的董事長。綜藝投資和江蘇高投的實際控制人均為昝聖達,昝聖達通過南通綜藝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洋河股份(002304.SZ)5.11%的股份,市值達47.8億元。除此之外南通綜藝投資有限公司還持有綜藝股份(600770.SH)34.43%股份,市值約24億,因此昝聖達所持股票市值達72億。
No.41 顧偉
兆馳股份董事長 71.11億元
兆馳股份(002429.SZ)董事長顧偉通過持有深圳市兆馳投資有限公司91.65%股權,最終持有兆馳股份58.82%股權,成為兆馳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顧偉,大專學歷,1992年~1997年任江西南昌紅燈家電有限公司總經理,1997年~2005年任凱欣達電子總經理。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顧偉2005年4月~2007年5月任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監事,2007年6月至今任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兆馳股份於2010年6月10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是一家專業生產數碼產品的股份制高科技企業,經營範圍主要包括生產銷售數位電視機、數字攝錄機、數字錄放機、數位電視接收器等。
No.42 雷菊芳
奇正藏藥創始人 71.10億元
雷菊芳為奇正藏藥(002287.SZ)公司實際控制人,分別持有甘肅奇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西藏宇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68.73%和90%的股權,而這兩家公司又分別通過持有69.22%和20.68%的股權成為奇正藏藥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截至10月底,雷菊芳實際持股市值為71.10億元。
奇正藏藥董事長兼總經理雷菊芳,甘肅臨洮人,1953年1月出生,西安交通大學真空物理專業畢業,曾在中國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任高級工程師、蘭州工業汙染治理技術研究所任所長。1978年雷菊芳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後被分配至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因研製成功真空室表面潔淨處理技術而被評為甘肅省「三八紅旗手」和「新長徵突擊手」。
1987年,雷菊芳辭去研究所的工作,辦起了自己的公司,創辦了「蘭州工業汙染治理研究所」。20世紀90年代初,首次創業失敗後的雷菊芳,隻身赴藏尋求精神慰藉,無意中接觸到了藏醫學,後於1993年回甘肅註冊成立奇正藏藥有限公司,由此走上了藏藥研製、生產之路。2009年8月28日,奇正藏藥正式在中小板上市,雷菊芳也成為A股中持股市值數一數二的女企業家。
No.43 方威
方大炭素實際控制人 67.95億元
方大炭素(600516.SH)的實際控制人方威,通過間接持有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股份,最終持有50.74%方大炭素股權,截至2010年10月底,方威持股市值為67.95億元。
方大炭素前身是ST海龍,由於連續兩年虧損,2006年底公司瀕臨退市。面對這樣一家上市公司,方威創立的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於2006年9月通過司法拍賣獲得了公司51.62%的股權,成為新的控股股東,並更名方大炭素。
方大炭素目前的業務集中在炭素以及石墨的生產和銷售,兼營機電、冶金、礦業、化工產品,集科研開發、生產於一體。
No.44 孟慶南王麗麗夫婦
武漢凡谷創始人 67.41億元
孟慶南,出生於1958年。1989年與其妻子王麗麗共同創辦武漢凡谷電子技術研究所,主要發展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器件的核心技術,客戶包括華為、摩託羅拉、諾基亞等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系統集成商。
孟慶南與王麗麗同為理工科出身。在凡谷早期的時候,王麗麗的作用似乎比她的丈夫更關鍵。凡谷研究所創立時,王麗麗任所長,孟慶南擔任副所長。王麗麗本身就是個技術型的人才,畢業於武大物理系,孟慶南學機械出身。但夫妻各有所長,王麗麗長於管理而孟慶南專注研發。
目前王麗麗與孟慶南各持有武漢凡谷29.8%股份,以武漢凡谷10月29日收盤價16.79元計算,孟慶南家族身家達67.41億元。
No.45 傅光明
聖農發展創始人、公司董事長 67.39億元
養了27年雞的傅光明終於在2009年帶領聖農發展(002299.SZ)成功上市。
傅光明出生於1953年,57 歲。1983年4月,丟下「鐵飯碗」的傅光明,帶領兩兄弟,貸款投資2萬元,在福建省光澤縣十里舖建立個體養雞場。經20多年的經營,2009年傅光明帶領聖農發展成功上市。
傅光明曾任福建省光澤縣養雞場場長、福建省光澤雞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聖農實業董事長。
目前傅光明及其妻子傅長玉、女兒傅芬芳為聖農發展的實際控制人,三人直接持有和通過聖農實業間接持有聖農發展股份合計為260099890 股,佔聖農發展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70.4878%,市值為67.39億元。
No.46 許榮茂
世茂股份董事長 66.86億元
很少有人想到,世茂股份(600823.SH)董事長許榮茂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藥店當夥計。
許榮茂,1950年生,福建人,少時在父母的影響下學習中醫。至今許榮茂亦認為,「中醫講究平和,不會為一些小事急躁。我覺得有一些人很聰明,但暴躁起來不考慮後果,這是做事業的大忌。」
之後,許榮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接觸證券業,並創建了自己的金融公司,正是在金融投資中長袖善舞讓許榮茂在32歲時就已經身家不菲。
儘管在金融投資中淘得第一桶金,許榮茂還是覺得做實業更加踏實。1989年許榮茂進入房地產行業,從此踏上實業之路。
目前峰盈國際為世茂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7.67%。而峰盈國際的實際控制人為許榮茂(許榮茂持有峰盈國際總股本的57.83%),10月底其所持股份市值已達66.86億元。
No.47 黃其森
ST三農董事長 65.739億元
黃其森,1965年出生,大學本科,工程師,從1984年起至1996年供職於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1996年至今擔任泰禾(福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法人代表。
曾經身陷福建擔保圈、被債務纏身、遭「飛天系」挾持的ST三農(000732.SZ),在地產商人黃其森運作下烏雞變鳳凰,於2010年9月30日以263.16%的漲幅重返闊別3年的資本市場。黃其森旗下的地產資產也得以借殼上市。
雖然ST三農是出了名的爛攤子,但是黃其森此次借殼ST三農則被認為是花小錢辦了大事。今年9月30日之後,黃其森通過借殼變身為ST三農的控股股東。黃其森旗下的福建泰禾投資有限公司(黃其森持有泰禾投資95%的股權)則以10.85%的股份成為ST三農的第一大股東。
No.48 胡柏藩
新和成創始人、董事長 65.736億元
胡柏藩,男,1962年生,紹興師範專科學院化學系專科畢業,浙江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結業,高級經濟師。1988年11月任新昌縣合成化工廠廠長,1999年2月起任新和成(002001.SZ)董事長、總經理,現任新和成董事長。
目前新和成是國內最大的維生素E、維生素A的製造企業,全國最大的維生素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新產品乙氧甲叉產量已多年居世界第一,維生素E打破長期被國外壟斷的格局,居世界第三。
胡柏藩直接持有新和成31.04%的股份,並持有新和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55.08%的股份(新和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權56.36%),總市值為65.736億元。
胡柏藩在專科畢業後被分配到一所十分偏僻的鄉村職業中學當化學教師,當談到自己的金錢觀時,胡柏藩稱最初只是一心想著把工廠辦好了,可以幫助學校改善一下教學條件;後來企業辦得紅火了,就是想創造更多財富,造福社會,為振興中國的民族經濟做些貢獻。
No.49 黃立
高德紅外創始人 董事長 65.64億元
與很多技術創業者一樣,黃立本身也是技術能手,他是高德紅外(002414.SZ)紅外熱像儀專有技術的主要研發者。黃立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黃志良任教於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這也是他度過了7年的大學時光的地方。
黃立先生,1963年6月出生,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
黃立先生是高德紅外創始人,是公司紅外熱像儀專有技術的主要研發者,曾任中國設備管理協會紅外專委會常務秘書長、電氣檢測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消防協會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消防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等職務。
黃立持有武漢市高德電氣有限公司97%股份,而武漢市高德電氣有限公司持有高德紅外68.37%股份,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截至10月底該股市值達65.64億元。
No.50 李洪信
太陽紙業董事長 64.95億元
年近花甲的李洪信,有「包裝紙大王」之稱,29歲那年他開始接手靠3萬元貸款起家的作坊式村辦造紙小廠,現在小廠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員工10000餘人、資產總額120億元、年生產能力300萬噸的上市公司。
李洪信先生,生於1953 年,大專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兗州市造紙廠技術科長、廠長,山東太陽紙業集團總公司、山東太陽紙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現任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002078.SZ)董事長、總經理。李洪信先生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造紙上市公司、中國最大的高檔塗布包裝紙板生產基地、中國最主要的銅版紙、煙卡紙生產企業、中國食品級白卡紙的領軍企業。
李洪信持有兗州市金太陽投資有限公司68%的股份,而兗州市金太陽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太陽紙業總股本的67.51%,截至10月底市值為64.95億元。
No.51 袁永剛家族
東山精密創始人 64.28億元
1998年9月,袁永剛父親袁富根與其他6名自然人成立了吳縣市東山鈑金有限公司,袁富根出資比例為60%。在1999年10月增資過程中,袁永剛以現金出資130萬元獲得了公司43.40%的股份;在2001年10月份增資過程中,其弟弟袁永峰以110萬元現金出資獲得了東山鈑金部分股權。
2002年1月15日,東山鈑金其他6名自然人股東將其所持有的股權悉數轉讓給了袁永剛,至此,袁氏父子持有東山鈑金的全部股權。在2007年9月末東山鈑金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袁氏父子共持有股份公司10263萬股股份。
2010年4月,東山精密成功上市。主要向包括通訊設備、新能源、精密工具機製造等行業的客戶提供包括精密鈑金件、精密鑄件和組配產品及技術服務,其中精密鈑金件是主導產品,其精密鈑金業務2007、2008年連續兩年在國內位於同行業第一。
目前,袁永剛、袁永峰、袁富根分別持有東山精密27.23%、27.23%和9.68%股份,截至10月底,父子三人持股總市值達64.28億元。
No.52 王飄揚家族
萬邦達控制人 63.58億元
王飄揚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任北京師範大學教師、北京曉清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人事部總監。現任北京萬邦達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根據萬邦達招股說明書,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王飄揚家族。王飄揚的外甥胡安君、姐姐王長榮、妹妹王婷婷、侄子王凱龍和侄女王蕾都在公司控股股東之列。截至10月底,王飄揚家族持股總市值達63.58億元。
No.53 劉志強、翟美卿夫婦
控股香江控股,持有廣發證券
63.58億元
劉志強和翟美卿是創業的夫妻檔。他們控股的香江集團有限公司持有香江控股(600162.SH)52.89%的股份,持有廣發證券5.64%的股份。其持有的A股市值達到63.58億元。其中劉志強和翟美卿分別持有香江集團總股份的60%和40%。
劉志強,1964年10月出生,香江集團董事長。
翟美卿,1964年4月生,2001年獲美國TULANE大學碩士學位。1985年至1986年從事家具貿易及生產;1987年至1990年任廣州棠湧家具廠、北京豐臺美滿家具廠廠長;1990年至今任香江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海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南方香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兼總裁;2003年至今任香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0年起創辦香江集團,十餘年來已發展成一家以商貿建設、住宅房地產和家居流通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以金融為後盾的跨行業、跨地區和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香江集團分別是廣發銀行和廣發證券的大股東之一,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由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私營企業。
No.54 葉澄海、廖清清夫婦
信立泰創始人 61.40億元
葉澄海曾任深圳市副市長、廣東省委常委,1985年辭職下海,是我國最早下海的高官之一。2009年9月葉澄海、廖清清控股的信立泰(002294.SZ)上市之後,葉氏夫婦的身家也超過60億元。
葉澄海現任信立泰公司董事長,香港永久居民,1943年8月15日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1968年~1985年在廣東省寶安縣、深圳市羅湖區、廣東省委工作。1985年,42歲的葉澄海毅然決定棄政從商,1986年在香港美洲貿易、深圳海濱製藥有限公司任職;1998年~2007年1月在深圳信立泰藥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2007年2月~2007年5月在深圳信立泰藥業有限公司任董事長;2007年6月至今任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葉澄海持有公司控股股東香港信立泰50%的股權,香港美洲貿易持有香港信立泰50%的股權,葉澄海、廖清清各持有香港美洲貿易50%的股權。
葉氏家族 65.52億元
信立泰是一家由葉澄海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葉氏家族持有信立泰總股本達73.96%。
其中,葉澄海和廖清清持有深圳信立泰的控股股東香港信立泰100%的股權。葉澄海和廖清清的女婿陳志明控股的潤復投資(陳志明持有潤復投資股權為89.9%)持有深圳信立泰2.67%的股權。
另外葉澄海和廖清清之子Kevin Sing Ye為美國國籍,是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經在美國American Management System、惠普電腦公司任職; 2004年7月~2007年5月在深圳信立泰藥業有限公司歷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2007年6月至今任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公司財務負責人葉宇筠系葉澄海、廖清清之女,公司大股東陳志明之妻。
No.55 楊建忠家族
巨力索具控制人 61.22億元
巨力索具的實際控制人楊建忠家族自上市以來就備受媒體關注。公司主要股東楊建忠、楊建國、楊會德、楊子、楊會茹為直系兄弟姐妹關係;楊會德與姚軍戰系配偶關係。 楊子則因為頻繁出現在娛樂圈而沸沸揚揚,他玩青瓷、拍戲,更與黃聖依多次公開高調亮相。但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楊子確有妻女,他的妻子陶虹和女兒楊海潤均是巨力索具股東。
截至10月底,楊氏家族持股市值達61.22億元。
No.56 黃俊康、廖彩蓮夫婦
天虹商業董事長 61.02億元
黃俊康夫婦直接持有天虹商場(002419.SZ)總股本的32.94%,另外持有五龍貿易有限公司(五龍貿易持有天虹商場總股本38.75%)總股本的38.75%。截至10月底,其所持股票市值為61.02億元。
黃俊康,中國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1955年出生,工商管理碩士。現年55歲的黃俊康擁有多年上市公司管理經驗。
歷任香港上市公司中國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香港上市公司鵬利國際集團常務董事、香港上市公司祥泰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現任廣州市政協委員、香港地區政協委員聯誼會副會長、五龍貿易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萊蒙鵬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NO.57 曹德旺
福耀玻璃創始人、董事長 60.95億元
曹德旺,1945年生,65歲,福耀玻璃主要創辦人、主要經營者和主要投資人。1999年至今任福耀玻璃董事長,現任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省總商會常務執行委員、中國汽車玻璃行業協調委員會主任,同時兼任香港三益發展有限公司、鴻僑海外有限公司、香港北海實業有限公司和香港耀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董事。
曹德旺先生是福耀玻璃的實際控制人,目前直接持有福耀玻璃290540股股票,並擁有福耀玻璃大股東香港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控制福耀玻璃總股本的22.49%)100%股權、鴻僑海外有限公司(控制福耀玻璃總股本的4.63%)100%股權。
NO.58 孫廣信
廣匯股份實際控制人 60.66億元
軍人出身的孫廣信有「新疆首富」之稱。在廣匯股份(600256.SH)最新的董監高名單中並不能找到他的名字,不過他是廣匯背後的控股股東。
孫廣信,男,漢族,1962年12月出生,轉業軍人,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畢業於解放軍汽車管理學院、西安陸軍學院。現任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多次入選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
1980年孫廣信在參加高考落榜後當了兵,當兵後又就讀於解放軍汽車管理學院。
1989年孫廣信從部隊退伍,靠著推銷拖拉機和開海鮮餐館積累了第一筆錢。同年,創辦烏魯木齊廣匯工貿實業有限公司至今。
現任新疆廣匯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新疆廣匯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廣信直接持有廣匯股份總股本的31.52%,另外還持有廣匯股份第一大股東新疆廣匯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匯實業持有廣匯股份總股本的41.93%)總股本的75.17%。
NO.59 仇建平、王玲玲夫婦
巨星科技實際控制 59.62億元
1962年出生,198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機械鑄造專業,獲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學位。曾任職於杭州二輕研究所、浙江省機械進出口公司;1993~2008年6月,歷任巨星工具董事長,巨星有限董事長、總裁;現任巨星科技(002444.SZ)董事長、總裁。
截至10月底,仇建平及其妻子王玲玲分別通過杭州巨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巨星科技41.28%和3.29%的股份,另外,仇建平及其妻子王玲玲分別直接持有巨星科技17.28%和5.12%的股份,二人合計持有巨星科技66.97%的股份,持股市值59.62億元。
巨星科技主要從事手工具、手持式電動工具等工具五金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NO.60 傅利泉家族
大華股份實際控制人 59.10億元
資本市場成全了很多家庭的財富夢想,這其中包括傅利泉和陳愛玲夫婦。10年前創業時,傅利泉還每天睡在車間的地板上,每天要從蕭山騎車到杭州公司上班;2001~2007年間為了籌措企業資金,他們甚至要賣房賣車庫乃至舉債。
現如今,傅利泉夫婦的身價已經達到59.10億元,其中傅利泉持有大華股份(002236.SZ)46.09%的股權,陳愛玲持有4.85%的股權,合計50.94%。
大華股份作為目前行業排名第二的視頻監控設備企業,2010 年1~9 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8 億元,同比增長84.8%;營業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162.8%;淨利潤1.41 億元,同比增長134.7%。
自2008年5月20日在深交所上市以來,大華股份股價(後復權)已經漲至180元之上,11月10日又創下了歷史新高。
傅利泉和陳愛玲為同齡人,1967年出生。現任大華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傅利泉說,每個人一定都要有改變現狀的夢想、野心,實現夢想最重要的就是,要認認真真做好每一天,自然就會有機會、就會得到認可。
NO.61 陳錦石
中南建設創始人 58.86億元
陳錦石,男,1962年10月出生,EMBA,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南房地產業有限公司董事、南通建築工程總承包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城建地鐵地基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南房地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2009年至今任中南建設(000961.SZ)董事長、總經理。
陳錦石持有中南建設總股本的45.57%,並持有中南房地產有限公司(中南房地產持有中南建設總股本的72.51%)總股本的62.85%。
NO.62 劉益謙
多家公司前十大股東 58.29億元
被稱為法人股大王的劉益謙你一定不會陌生。
出生於上海的劉益謙初中畢業後就開始創業,當時做過很多行業。他最初創立了一個生產皮包的家庭作坊。上世紀80年代中期,劉益謙又做了兩年的計程車司機。此後,他還開過百貨商店。90年代初,劉益謙在剛剛成立的證券市場中發現了機會。
劉益謙現任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益謙的名字出現在6家上市公司的十大股東中。劉益謙持有的上市公司有同方股份(600100.SH)總股本的5.03%,保利地產(600048.SH)總股本的1.28%,首開股份(600376.SH)總股本的3.04%,東方電氣(600875.SH)總股本的0.8%,華電國際(600027.SH)總股本的1.48%,高鴻股份(000851.SZ)總股本的2.61%,合計持有的A股市值達到58.29億元。
NO.63 李仲初
石基信息創始人 58.28億元
李仲初是典型的技術專家型創業者。
李仲初,出生於1963年。198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得原國家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光電技術專業工學碩士學位,工程師職稱。畢業後留原國家航天部某研究所工作,從事原子分子物理在宇航科學的應用研究,發表論文多篇;90年代初,李仲初工作於國家某重點實驗室,從事理論建模研究,成為當時國內紅外製導和隱身技術的主要理論研究者之一,在使用計算機作為研究工具時開始學習和研究計算機及相關信息技術,很快成為當時業內有名的計算機系統專家。
1998年,李仲初創辦北京中長石基網絡系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酒店信息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李仲初現任石基信息(002153.SZ)董事長兼總經理、上海石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基信息技術(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杭州西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仲初為石基信息創始人,直接持有公司總股本的63%,市值達58.28億元。
NO.64 朱吉滿、白莉惠夫婦
譽衡藥業創始人 56.67億元
從眼科醫生,到藥品銷售,再到收購製藥廠,朱吉滿、白莉惠完成了既有聯繫又有跨度的人生轉型。
朱吉滿,出生於1964年4月,1988年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現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同年進入西安電力中心醫院任眼科醫師,妻子白莉惠也在同一家醫院任眼科醫生。
1992年,朱吉滿下海經商。1999年之前,主要做藥品代理銷售工作。
2000年對朱吉滿來說具有轉折意義。朱吉滿看中了黑龍江康復研究所附屬藥廠,並以168萬買下這家已虧損多年、近乎停產的小企業,並改制為譽衡藥業(002437.SZ)。妻子白莉惠也於當年擔任公司董事。此後3年裡,朱吉滿投入數千萬元進行改制。
2010年6月23日企業成功在A股上市,截至2010年10月底,朱吉滿白莉惠夫婦持有譽衡藥業股份市值達56.67億元。
NO.65 陳隆基
控股正和股份 持有多倫股份56.52億元
極少曝光的陳隆基的豪言壯語是要做別人不想做、不敢做的事。
在億萬級富翁中,身家56.52億元的陳隆基似乎很少走到鎂光燈下。香港居民陳隆基「潛伏」在正和股份(600759.SH)和多倫股份(600696.SH)這兩家上市公司中,他在這兩家公司的持股市值分別為54.26億、2.26億元。
陳隆基出生於1956年,大學專科學歷,曾任福建省福清中醫院副院長、上海多倫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福建省政協常委、福建省國際商會副會長、福建農林大學客座教授。
據媒體報導,熟知陳隆基的企業界人士稱,陳隆基是資本運作的高手,他的豪言壯語就是要做別人不想做、不敢做的事。
正和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廣西正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77.89%。廣西正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正和國際(香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曾用名利嘉國際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港資獨資經營有限公司,陳隆基持股99.9999%。
陳隆基的身影還出現在多倫股份中,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是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6.50%。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的背後是東誠國際企業有限公司,陳隆基持有後者51%的股份。
No.66 蔡東青家族
奧飛動漫董事長 56.5億元
蔡東青1969年4月28日出生,中山大學EMBA,是公司的主要發起人、實際控制人。其弟蔡曉東,1971年12月31日出生。長江商學院EMBA在讀,而李麗卿為蔡東青和蔡曉東的母親。
目前蔡東青直接持有公司13056萬股,佔總股本51%,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其弟蔡曉東與其母李麗卿則分別持有公司3264萬股、2880萬股;佔比12.75%、11.25%。至此蔡東青家族共持有奧飛動漫75%股份。按公司10月底收盤價計算,蔡東青個人持有公司股份市值為38.39億元,蔡東青家族持有公司股票市值達56.5億元。
目前奧飛動漫正立志做中國動漫產業的開拓者,打造最有價值的動漫產業鏈。未來,不但要把玩具品牌奧迪打造成世界知名玩具品牌,還要把奧飛動漫打造成世界級的動漫品牌,從而實現成為世界一流的動漫文化產業集團的願景和目標。
No.67 阮加根家族
閏土股份創始人 56億元
阮加根出生於1960年,浙江上虞人。創建於1986年的浙江閏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和經營分散、陽離子、活性、還原、硫化、酸性等系列染料及化工中間體、紡織印染助劑、保險粉、硫酸的大型企業。
阮加根表示公司命名原因,首先是現在公司的所在地道墟鎮就是魯迅筆下閏土的故鄉,其次是公司要取閏土的淳樸、誠實和善良為公司發展的初衷。
目前閏土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阮加根家族,阮加根的弟弟阮加春,妻子張愛娟,女兒阮靜波,阮家外戚張雲達、阮吉祥均是公司主要股東。截至10月底,阮加根家族持股市值達56億元。
No.68 楊廷棟
洋河股份董事長 54.94億元
隨著洋河股份(002304.SZ)股價的節節攀升,其董事長楊廷棟的身家也在水漲船高,在千富榜上的排名快速躥升。
自2009年1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以來,洋河股份的股價從87元飆升至最高263元,躋身於屈指可數的百元股行列。楊廷棟的身家按照10月底收盤價計算,已經高達54.94億元。
1960年出生的江蘇省淮安市人楊廷棟,早年就讀於淮陰師範學院,畢業後一直在機關工作。1997年,年僅37歲的楊廷棟從常務副縣長職位上調到洋河做老總。上任之後,楊廷棟帶領洋河股份完成了三步走:走出調整期、股份制改革以及上市。
洋河股份近年來的快速成長以及股價的直衝雲霄,與近年來洋河全力打造的高端白酒新秀洋河藍色經典密不可分。2003年9月投放市場以後,洋河藍色經典迅速打開市場。2004年突破7600萬元,2005年達2.8億元,2006年銷售6.78億元。今年自10月15日起洋河股份上調「藍色經典—天之藍」系列產品的出廠價格,平均上調幅度約為5%。
No.69 陳澤民家族
三全食品創始人 54.91億元
陳澤民的創業故事堪稱「傳奇」。他50歲時,辭去省會市級醫院副院長的職務,蹬著三輪車賣起了自己研製的速凍湯圓,如今,他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中國速凍食品的創始人。
陳澤民3歲起就跟隨身為炮兵專家的父親過著隨軍生活,輾轉各地。從小開始,陳澤民就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10歲時,和同學們一起到電影院、戲院裡,撿菸頭、廢品賣錢,支援「抗美援朝」。1989年,陳澤民借了1.5萬元辦起了「三全冷飲部」,專門經營軟質冰淇淋。第二年,冷飲部用陳澤民自製的設備製作、批發鄭州當時唯一的夾心冰淇淋,生意非常火爆。後來陳澤民向當地人學會了做湯圓、米花糖等特色食品。1990年下半年,電視劇《凌湯圓》在中央電視臺熱播,陳澤民立即給剛剛研製出來的速凍湯圓起名為「凌湯圓」,並在第一時間註冊申請了「凌」、「三全凌」、「三全」商標。
截至10月底,陳澤民個人持股達14.72%,他的兒子陳希、陳南持有公司10.58%股份,他的妻子賈嶺和兒媳婦張玲還間接持有公司38.09%股份,陳澤民家族持股市值達54.91億元。
No.70 陳邦
愛爾眼科董事長 54.42億元
連鎖不僅是商業擴張的捷徑,也是財富爆發性增長的捷徑。也正是連鎖,鋪就了愛爾眼科(300015.SZ)董事長陳邦從3萬元到50億元的財富之路。
陳邦持有愛爾眼科31.19%的股權,市值已經達到54.42億元。現年45歲的陳邦是愛爾眼科創始人,他曾參過軍,退伍後做過器材代理、文化傳播、房地產等,不過最終他在民營連鎖眼科醫院紮下了根。
2009年愛爾眼科首次發行共募集資金8.82億元,原計劃3.40億元。對於超募的5.42億元,陳邦打算把連鎖「發揚光大」,意欲在全國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都豎起愛爾眼科的牌子。截至2010年6月底,愛爾眼科的連鎖醫院已經達到28家,覆蓋了17個省(直轄市),而在2009年6月,還只在全國12個省(直轄市)設立了19家連鎖眼科醫院。
自2009年10月30日愛爾眼科在創業板上市交易以來,其股價(後復權)已經升至80元以上。愛爾眼科發行價為28元,首日開盤價48.86元。
談及自己的財富觀,陳邦笑言,我睡個午覺,帳面就上下浮動幾個億,真的很虛幻,所以越來越沒感覺了。
No.71 陳五奎家族
拓日新能實際控制人 53.98億元
靠技術起家的陳五奎在財富榜前100名中也佔到了一席之地。
陳五奎家族(陳五奎本人、陳五奎之妻李粉莉、陳五奎之女陳琛)三人合計持有拓日新能(002218.SZ )72.01%的股權,帳面財富達到53.98億元。
陳五奎在拓日新能的股權比例,低於其妻李粉莉和其女陳琛的持股比例。現年52歲的陳五奎是高級工程師,機械製造和國際經濟專業,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陳五奎鑽研技術,李粉莉精於銷售,二人共同掌舵拓日新能。
拓日新能是國內最早依靠自主研發同時生產非晶矽、單晶矽、多晶矽太陽能電池晶片的企業,產品遍及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設備自製化程度達到70%以上。
2009年受危機影響,拓日新能僅實現淨利潤3334萬元,同比下滑54.35%。2010年1~9月淨利潤6497萬元,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長149%。
No.72 南存輝
正泰電器創始人、董事長 53.03億元
南存輝1963年出生,浙江柳市上園人。碩士研究生,高級經濟師,現任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南存輝領導的正泰集團和胡成中創辦的德力西集團都始於他們共同創於1984年7月的求精開關廠,現正泰集團轄六大專業公司、50餘家持股企業、800多家專業協作廠,並在全國各地設有2000多家銷售公司和特約經銷處,在國外設立了5家分公司和30多家銷售總代理,產品暢銷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生產經營高低壓電器、輸配電設備、儀器儀表、建築電器、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器等100多個系列。集團綜合實力已連續多年名列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前茅,系中國低壓電器行業最大產銷企業。
曾經當過小鞋匠的南存輝艱辛創業,在與胡成中分家後,南存輝與幾個親戚成立了一個家族企業,1991年,他又拿出其中的一部分與美商合資,建立了中外合資企業,「正泰」這一名稱由此問世。南存輝瞄準國際市場,打造低壓電器知名品牌,由他率領的正泰集團從一個家庭作坊迅速發展壯大成為大型現代企業集團,被譽為「溫州模式的縮影」。
No.73 王永紅、王繼紅兄弟
中弘地產實際控制人 52.23億元
王永紅,男,出生於1972年,學歷碩士,國籍中國。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碩士。曾任北京永順發汽車保潔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北京弘實加油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現任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中弘地產(000979.SZ)董事長、總經理。
中弘卓業集團持有中弘地產70.75%的股份,王永紅、王繼紅兄弟通過江西中成實業有限公司100%持有中弘卓業集團,截至10月底,王永紅、王繼紅兄弟財富為52.23億元,位列A股富豪榜的73位。
No.74 王來春兄妹
立訊精密董事長 50.66億元
王來春今年43歲,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EMBA,現任立訊精密(002475.SZ)董事長、總經理。其兄王來勝46歲,現任該公司副董事長,兼任協訊電子董事長、協創精密董事長。
王來春自1988年起在臺灣鴻海下屬富士康線裝事業部工作近10年,1997年離開富士康自主創業。1999年與王來勝先生共同購買香港立訊股權;2004年通過香港立訊投資設立立訊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2005年通過香港立訊投資設立協訊電子,通過香港協創投資設立協創精密;2006年通過香港立訊收購了崑山全勝。在連接器行業工作近22年,自主創業十餘年。
深圳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立訊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立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5月24日,2009年2月26日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
香港立訊持有公司66.7%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王來勝和王來春兄妹各持有香港立訊50%的股權,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兄妹倆間接持有公司11592萬股。以10月底立訊精密收盤價每股43.7元計算,王來春個人身家已達25.33億元,兄妹倆身家達50.66億元。
No.75沈錦華
焦點科技董事長 50.61億元
出生於1967年2月。1987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歷任南化集團化工機械廠技術員、南京方正新技術有限公司經營部副主任。沈錦華先生為焦點科技(002315.SZ)的創始人,現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焦點科技於2009年12月9日在深圳上市,主營業務為綜合型第三方BZB電子商務平臺,專注服務於全球貿易領域。旗下的中國製造網為中國第三大B2B公司。公司前身為南京焦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月9日。2007年9月2日經南京焦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股東會決議批准,由南京焦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原股東作為發起人,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10月底,沈錦華持有焦點科技59.18%的股份,持股市值50.61億元。
No.76蔣衛平家族
天齊鋰業實際控制人 49.55億元
新能源的火爆也讓蔣衛平夫婦這對早期進軍「鋰業」的夫婦一夜之間步入四川富豪的行列,今年8月底在中小板上市後,天齊鋰業(002466.SZ)股價一度衝高至93.77元的高位,目前,公司的市值接近68億元。
蔣衛平出生於1955年3月24日,在「文革」的大背景下,蔣衛平17歲進入成都一中念了兩年書後,就到四川新津普興公社下鄉插隊做了一名知青。
隨著1978年恢復高考,蔣衛平考入四川工業學院機械專業,畢業後,蔣衛平在成都機械廠擔任過技術員,爾後又在四川省九三學社從事行政管理工作,還在中國農業機械西南公司擔任過銷售工程師。
1997年,蔣衛平開始獨立創業,涉足鋰行業,一手將天齊鋰業一步步做到上市,現年55歲的蔣衛平仍然擔任天齊集團董事長。目前,天齊鋰業的礦石提鋰生產裝備水平和產能居全球同行業第一,綜合實力居全球同行業第四,也是全世界唯一能夠利用鋰輝石直接生產電池級碳酸鋰和低鈉級氯化鋰的企業。
作為天齊鋰業的控股股東,天齊集團持有天齊鋰業63.75%的股權,蔣衛平之妻張靜持有天齊鋰業9.99%的股權。而蔣衛平對天齊集團持有98.60%的股權,蔣衛平夫婦間接持有天齊鋰業72.85%的股權,帳面財富達到49.55億元。
No.77朱興良、朱海琴夫婦
金螳螂創始人 49.44億元
從1993年金螳螂成立的那一刻開始,或許,朱興良就已經看到這個行業將為他帶來金子的回報。
通過蘇州金螳螂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和GOLDEN FEATHER CORPORATION,51歲的朱興良與妻子朱海琴夫婦合計持有金螳螂(002081.SZ)44.08%的股份,截至10月底,這部分股份市值已經高達49.44億元。
成立17年,在朱興良的帶領下,金螳螂一步步成長,目前,公司已成為擁有2700多名員工,涉及室內裝飾、幕牆、家具、景觀、藝術品、智能安裝、廣告等在內的大型裝飾企業集團。公司已經連續5年被評為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百強企業第一名,並於2006年成功在深圳上市,成為中國建築裝飾行業第一股。
作為公司的「開國元帥」,在企業危機的關頭,朱興良仍不失當年創業的氣魄。在經濟危機襲來的時候,朱興良就對自己的下屬說:「全球性金融危機就像潘多拉盒子,在釋放了令人恐慌的災難之後,盒子中一定還保留著希望的種子,那就是勇氣和信心。」
正是因為這份「勇氣」和「信心」,金螳螂沒有被金融危機打垮,2009年淨利潤反而增長了52.17%,並進一步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公司預計今年淨利潤同比將增加70%~100%。
No.78萬連步
金正大董事長 49.22億元
1965年7月出生,金正大(002470.SZ)董事長。山東金正大集團是一家從事復(混)合肥、緩控釋肥及其他新型肥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亞洲最大的控釋肥生產基地。
萬連步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萬連步直接持有金正大14328萬股,佔比23.88%,同時通過臨沂金正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間接持有8809萬股。臨沂金正大投資控股公司是金正大第一大股東,為包括萬連步在內的13位自然人擁有,共持有金正大51.12%計30672萬股股份。
金正大成立於1998年。當年8月,萬連步聯合商業局48名職工,出資80萬元成立金正大的前身臨沂市金大地複合肥有限公司。不久,這家公司以零價格收購了臨沭縣商業局下屬兩家公司——以複合肥為主業的臨沭縣農業發展總公司和臨沭縣食品公司。
No.79 張雨柏
洋河股份總經理、副董事長48.39億元
洋河股份(002304.SZ)總經理張雨柏,1964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目前通過南京藍海方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洋河股份4.44%的股份,市值達48.39億元。
張雨柏歷任泗陽印刷廠廠長,泗陽中意玻璃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江蘇省泗陽縣副縣長,泗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洋河集團總經理。2002年12月起擔任本公司董事、總經理。現任本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本屆任期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
洋河集團前身為江蘇洋河酒廠,是江蘇省人民政府確定的100戶地方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之一。
今年4月8日,洋河宣布,雙溝酒業40%的股權正式歸入其名下,這是公司行業整合戰略的第一步,公司的全國化戰略才剛剛開始,高端夢之藍上量才是第一年,次高端天之藍成為全國化品牌初現端倪。
No.80 馬興法父子
天馬股份董事長48.26億元
天馬股份(002122.SZ)董事長馬興法生於1962年11月,浙江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浙江天馬軸承股份有限公司為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通用軸承和鐵路貨車軸承。公司產品廣泛應用於汽車、火車、船舶、冶金礦山、工具機、電機、農用機械和工程機械等行業。2005年9月公司生產的TMB 牌汽車、火車礦山用滾動承載軸承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為「中國名牌產品」,2007 年1月TMB 軸承被商務部評為「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馬興法與其子馬文奇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父子持有天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61.73%的股份,同時通過天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天馬股份27.56%的股份,市值48.26億元,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公司未來幾年預計將保持平穩發展,重點為整合與發展現有業務。同時,公司擬成立德清天馬重工機械公司,籌備進入海上風電等海洋相關業務。
No.81 鄒節明家族
控股桂林三金47.31億元
桂林三金(002275.SZ)董事長鄒節明生於1943年5月,湖南常德人,196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系藥用植物專業(五年本科),畢業後參加了桂林市中藥廠(三金藥業前身)的籌建。1984年12月擔任廠長,1994年3月,發起組建三金藥業集團,任董事長兼總裁。
1997年底,三金藥業進行股份制改造,500多名員工出資5000萬元購買三金藥業整體產權,國有股退出,三金藥業管理層和員工持股各佔37%和63%,三金藥業變身為民營企業。 2001年12月,三金藥業將68%股權以工會委員會名義轉讓給三金集團,2002年5月,通過三金集團股東之間的股份轉讓,鄒氏夫妻在三金集團持股比例上升至18.04%,在三金藥業間接、直接累計持股比例則上升至22.33%。2007年初,三金集團393名股東將其持有的45.9%股權轉讓給了金科創投,大幅提升鄒氏家族在三金藥業中的權益比例。2009年,桂林三金正式獲發行批文,成為IPO重啟第一單。
鄒節明家族通過其所持有的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5.9%的股份,從而間接持有桂林三金30.08%的股份,截至10月底市值為47.3億元。
鄒節明的兒子鄒洵,1976年出生,中國公民,擁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金融學碩士學歷,1999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並取得會計學學士學位。2003年~2004年7月就讀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並取得會計與金融專業碩士學位。2007年10月加入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現任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證券事務代表、桂林金可保健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No.82王旭寧等4人
九陽股份控制團隊 47.01億元
王旭寧、朱宏韜、黃淑玲、朱澤春四人創業團隊是九陽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該團隊通過持有上海力鴻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力鴻」)75.41%的股份,從而實現對九陽股份的控制,上海力鴻正是九陽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其擁有上市公司九陽股份49.71%的股權,也就是說王旭寧等四人創業團隊間接持有九陽股份37.48%的股份,今年10月底該部分股票市值為47億元。
九陽股份前身為山東九陽小家電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7月,2007年9月正式改制為股份公司。九陽是一家專注於豆漿機領域並積極開拓廚房小家電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現代化企業,現有員工2000餘人,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九陽一直保持著健康、穩定、快速的增長,近五年平均增長率均超過40%,現已成為小家電行業著名企業,規模位居行業前列。
No.83 周慶治、趙亦斕夫婦
南都電源實際控制人 46.49億元
南都電源(300068.SZ)董事長周慶治,曾因「文化大革命」輟學,23歲才得以進入大學繼續學習。在溫州市政府做了10年的政策研究員,1991年,他辭去了幹了10年的浙江省委辦公廳公職,下海到廣東經商。通過做電子產品和石油的貿易他獲得了第一桶金。
1993年他來到杭州開發房地產。南都集團有1500名員工,現在旗下有一家期貨投資公司和六條高速公路。
周慶治與其妻子趙亦斕通過上海益都、上海南都集團以及杭州南都三家公司,間接持有南都電源52.19%的股份,截至10月底,其所持股票市值已經達到46.49億元。
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氨綸纖維製造企業之一,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化纖行業2004~2005年度競爭力前10強、銷售收入前50強企業,浙江省綠色企業(清潔生產先進企業),浙江省百家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樣板企業。公司資信等級經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評定為AAA級。公司「千禧」牌氨綸絲為中國名牌產品。
No.84 林海峰
東方日升實際控制人 46.37億元
在幾乎被50後、60後統治的A股富豪榜中,35歲的東方日升(300118.SZ)董事長兼總經理林海峰顯然稱得上「年輕有為」。隨著東方日升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林海峰持有42.9%東方日升的股份的價值也出現膨脹,截至10月底,這部分股份的帳面價值達到46.37億元。
年輕有為的背後,「富二代」的印記在林海峰身上也揮之不去。早在上大學的時候,林海峰就在父親林大奎的「資助」下,開了一家電器公司,結果不到一年,公司被迫關閉。之後,負債30多萬元的他又開始生產經營扣板,結果又虧損了70多萬元。1998年,從杭州工程學院工程塑料專業畢業後,屢屢創業失敗的林海峰接手了父親林大奎的橡塑廠,當時,這家小廠僅有6個人,年產值只有30多萬元。
不滿現狀的林海峰在2002年成立了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轉而開發銷售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和太陽能燈具等新能源產品。正搭上國家光伏政策補貼的順風車,外銷歐洲。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東方日升全年銷售額卻達到8.5億元,其中出口創匯達1.2億美元。
No.85 王海鵬家族
美盈森實際控制人 46.31億元
王海鵬是美盈森(002303.SZ)董事長、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1971年生,工商管理碩士,日內瓦全球發明專家,中國包裝聯合會常務理事,深圳市包裝協會副會長,光明商會副會長,曾設計並獲得「包裝箱內卡表面覆膜的封口機」和「具有緩衝內卡的包裝箱」的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具有緩衝內卡的包裝箱及其製作方法和專用封口機」的發明專利申請權。2000年創辦深圳市美盈森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美盈森包裝技術有限公司並歷任董事長。
在王海鵬家族中,王海鵬為王治軍、王麗之兄;王麗為王治軍之姐。截至10月底,王海鵬家族持有的上市公司總市值為46.3億元。王海鵬個人持有美盈森49.54%的股份。
No.86 尤小平
華峰氨綸董事長 45.91億元
華峰氨綸(002064.SZ)董事長尤小平,1958 年1月出生,大專文化。曾任瑞安市塑料七廠副廠長,瑞安市塑料十一廠廠長,華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本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現任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公司董事長,同時兼任華峰集團多家控股子公司董事長。
華峰氨綸是全國最大的氨綸纖維製造企業之一,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化纖行業2004~2005年度競爭力前10強、銷售收入前50強企業,浙江省綠色企業(清潔生產先進企業),浙江省百家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樣板企業。公司資信等級經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評定為AAA級。公司「千禧」牌氨綸絲為中國名牌產品。
目前尤小平直接持有公司1835.26萬股流通股、5507.7萬股限售股,合計佔總股本9.95%。除此之外尤小平還持有華峰集團有限公司90%的股份,最終持股46.29%,截至10月底尤小平所持股票市值約為45.91億元。
No.87 許曉明
南國置業董事長45.4億元
南國置業(002305.SZ)董事長許曉明,1963年出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經濟學碩士,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商學院/香港科技大學EMBA,中國九三學社社員,高級經濟師。曾就職於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分行,曾任中國寶安集團副總經理。
1996年許曉明創辦了深圳建州實業公司,並任公司總經理,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在完成了若干重要投資項目後,1998年7月,許曉明回師武漢,進入房地產行業,創辦了武漢南國置業有限公司。現任湖北省政府參事、武漢市人大代表,武漢市工商聯副會長,中國光彩事業武漢促進會副會長。
武漢南國置業有限公司先後開發了中央花園、風華天城、大武漢家裝等項目。創業11年,南國置業成為了武漢地產界一匹黑馬。
許曉明目前直接持有南國置業24220.43萬股,即佔公司總股本的50.46%,成為南國置業的實際控制人。截至10月底許曉明手中南國置業股票的市值已達45.4億元。
No.88 王柏興家族
中利科技實際控制人 44.98億元
1998年,在32歲的王柏興的帶領下,中利電線廠成立了。21年後,昔日的電線廠華麗轉身,中利科技(002309.SZ)成功登陸中小板。
中利科技主要從事以「阻燃耐火軟電纜」為主的特種電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產品主要應用於通信領域,並在國內該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目前,中利科技客戶主要為國內大型通信網絡運營商和通信設備製造商,包括中國移動、華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等。其中,中利科技阻燃耐火軟電纜的中標份額佔中國移動去年在國內招標總量的61.39%,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王柏興的創業之路並不孤單,他的每一步,都在這個行業印下了深深足跡。20年間,中利科技成功研製開發了阻燃防火低煙無滷電纜系列、通信光纜和特種軟光纜系列、鐵路數字內屏蔽光電綜合纜系列、高分子新材料系列、安全氣囊和鎂合金零部件系列等新產品,共獲23項國家專利和6大項發明專利,填補了5項國內空白。
王柏興曾任常熟第二電線電纜廠廠長助理、常熟電線電纜三廠廠長、常熟市中利電纜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江蘇中利電纜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江蘇中利光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中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
目前,王柏興及其兒子王偉峰分別持有中利科技54.16%和1.5%的股份,同時,王柏興還通過常熟市中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有公司2.06%的股份,王氏家族合計持有公司57.72%的股份,截至10月底,帳面財富高達44.98億元。
No.89 文一波、張輝明夫婦
桑德環境實際控制人 44.28億元
文一波直接持有桑德環境(000826.SZ)控股股東北京桑德環保集團29%股份,並與其妻子張輝明女士通過北京桑華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控股股東北京桑德環保集團70%股份,北京桑德環保集團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文一波。
文一波1965年出生,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曾任化工部規劃院工程處工程師、中國國際科學中心國際環境公司副經理等職務,現任北京桑德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截至10月底,文一波、張輝明夫婦合計持有桑德環境市值達44.28億元。
No.90 何人寶、王鶯妹夫婦
永太科技實際控制人 44.04億元
何人寶、王鶯妹夫婦是永太科技(002326.SZ)的實際控制人,他們分別持有公司26.22%、28.24%的股權,兩人全資控制的臨海市永太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49%的股權。截至10月底,夫妻財富達到44億元,排在A股富豪榜的第90位。
公司年報顯示,王鶯妹,女,46歲,大專學歷,工程師。1999 年至今任永太科技董事長。
何人寶,男,46歲,大專學歷,工程師。1999 年至今任公司董事、總經理。何人寶是公司核心技術人員。
No.91 楊世杭
濰柴動力董事 43.21億元
楊世杭,55 歲,是濰柴動力董事,也是公司發起人之一培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世杭通過完全控股培新控股有限公司,從而間接持有濰柴動力4.51%股份。截至10月底,其所持有股份市值已達43.2億元。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濰坊柴油機廠(2007年8月改制為「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境內外投資者設立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企業,是內地第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並回歸內地實現A股再上市的企業,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動力總成、商用車、汽車零部件),在國內各自細分市場均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No.92修剛
敦化金誠實業董事長 43.06億元
廣發證券(000776.SZ)歷經艱辛終於實現借殼,今年上市後,股價大漲超過450%, 「廣發三寶」之一的吉林敖東(000623.SZ)的股價也隨之水漲船高。在這兩家公司的背後,一位隱形的吉林富豪——修剛,神秘現身。
修剛的身份在廣發證券和吉林敖東的公開資料中只有寥寥數筆,但就在幾個數據的簡單素描背後,修剛的財富令人咂舌。
比起廣發證券和吉林敖東,敦化市金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名號雖不響亮,但卻是這兩家上市公司背後的控股股東。修剛目前為敦化市金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控制著金誠實業32.46%的股份,間接持有廣發證券、吉林敖東1.91%和7.7%的股份,別看比例不大,但計算下來,這部分股份的市值已經高達43.06億元。
現年44歲的修剛,1991年從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後,就選擇了在吉林敖東藥業工作。靠著在敖東工作的經歷,2000年,修剛創辦了金誠實業公司,走上了獨立經營企業的道路,金誠實業隨後也成為了吉林敖東的控股股東,持有吉林敖東23.72%的股份。
No.93崔根良
亨通集團實際控制人 42.94億元
崔根良持有亨通集團90%的股份,通過亨通集團,崔根良持有上市公司亨通光電(600487.SH)32.9%的股份,是其實際控制人。此外,亨通集團還是廣發證券(000776.SZ)的第十大股東,持有2.28%的股份。通過間接持有兩家上市公司股份,崔根良財富達到42.9億元,為A股富豪榜的93位。
崔根良曾是亨通光電董事長,目前53歲,是全國勞動模範,領軍中國光電通信行業。
No.94吳冠江
智飛生物副董事長、副總經理 42.79億元
作為智飛生物(300122.SZ)的創始人之一,吳冠江持有的26.1%智飛生物股權,如今市值已高達42.79億元。
現年42歲的吳冠江是四川省峨眉山市人,1991年,吳冠江進入四川愛心集團工作,三年後又進入四川新恆泰實業有限公司,任公司經理、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等。1999年,吳冠江進入四川智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蔣仁生搭檔,他的生物疫苗事業就此展開。
2002年,蔣仁生、吳冠江等人收購了擁有疫苗、生物製品許可證的重慶金鑫生物製品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並更名為重慶智飛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其中吳冠江出資6.65萬元,佔總股本的13.30%,爾後,經過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截至2009年7月,吳冠江持有公司1.044億股,4000萬新股發行上市後,仍佔總股本的26.1%。
目前,吳冠江為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除此以外,吳冠江還持有四川智誠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峨眉山世紀陽光大酒店有限責任公司30%和28.8%的股份。
No.95陳福成家族
松芝股份實際控制人 42.66億元
隨著松芝股份(002454.SZ)的上市,香港居民陳福成及他的家族身家激增。陳福成直接持有松芝股份61.19%的股份,而其兩位侄媳婦劉瑛、肖少慧則通過持有公司股東上海元開投資間接持有公司1.15%的股份,陳福成家族合計持有公司62.34%的股份,帳面財富高達42.66億元。
1972年出生的陳福成目前是松芝股份的董事長,兼任義福房地產董事長、上海松芝董事長、安徽松芝董事長,廣東和景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經理、上海松芝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董事、松芝軌道車董事、成都松芝董事長。
1999年7月,陳福成以嫂嫂張少芬的名義與上海義福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投資設立了松芝控股的前身——上海松芝。在董事長陳福成的帶領下,松芝控股開闢了業內獨特的銷售模式,從最終客戶入手,發展「終端模式」,即公司與最終客戶達成購銷意向後,由最終用戶向整車廠商發出指令,要求在其購買的車輛上必須安裝「SONGZ」品牌的汽車空調。截至2009年年底,該公司大中型客車空調的「終端」業務收入佔大中型客車空調總收入60%~75%。
No.96袁志敏
金髮科技董事長 42.29億元
年僅49歲的金髮科技(600143.SH)董事長已是滿頭銀絲,每一根銀絲,似乎都是他創業過程中每一次的成功與挫折。
1992年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一年後,胸懷志向的袁志敏帶著借來的2萬元資金,與幾名同學南下創業,在廣州天河區租來的一間十幾平方米的房子中,廣州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當時,公司的全部財產只有一輛摩託車、一部電話、4張辦公桌。
僅僅幾年時間,在幾位合伙人共同努力下,金髮科技研製的改性塑料終於得到長虹和海爾等大企業的認同,1998年,公司的銷售額已經達到2.2億元。
多年之後,談起公司的成功原因時,袁志敏把很大一部分歸功於激勵制度,通過用股份激勵公司的核心成員,一班人齊心協力共同堅持了下來。2004年,金髮科技在上證所上市,發行價格10.93元,股市幾經波折,截至今年10月底,袁志敏共持有金髮科技20.2%的股份,帳面財富達到了42.29億元。而金髮科技很多高管、員工也和袁志敏一樣,實現了財富的增長。
No.97侯建芳家族
雛鷹農牧實際控制人 42.04億元
侯建芳,河南新鄭市薛店鎮人,生於1966年10月,於1988年在家鄉創建雛鷹養雞場,2003公司更名為「河南雛鷹禽業發展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一職,現為雛鷹農牧(002477.SZ)董事長。
公司實際控制人侯建芳先生關聯的股東包括其叔叔侯五群,其弟侯建業、侯傑,其叔叔候三群之女候斌。截至10月底,侯建芳個人持有雛鷹農牧46.42%股份,家族總財富為42億元。
No.98牟金香
聯化科技實際控制人 41.87億元
從背後的女人到獨身撐起聯化科技(002250.SZ)的一片天,牟金香創富的背後更是一個女人成長的故事。
1985年2月,牟金香和她的丈夫王志華靠3萬元借款,創辦了一個生產橘子香精小作坊——黃巖縣城關聯合化工廠。創業之初,她和丈夫一直男主外女主內,分工很明確,牟金香只分管後勤、工會等工作,甘心做丈夫背後的女人。
但就在聯化產值突破4億元大關、企業前景如日中天的時候,王志華患重病醫治無效去世,此時的牟金香臨危受命,獨自撐起了聯化的一片天,完成了自己從幕後到臺前的角色變換。
目前,聯化科技主要從事高級精細化工產品醫藥、農藥和染料中間體的產銷業務,已經擁有了六大核心技術,其中氨氧化方法保持國際先進水平。
牟金香現任聯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持有聯化科技46.12%的股份,截至10月底,帳面財富已經達到41.87億元。
No.99張德生家族
萬馬電纜實際控制人 41.66億元
20多年前,張德生以30萬元創立電纜廠,隨著萬馬電纜(002276.SZ)順利上市,張德生通過浙江萬馬電氣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萬馬電纜59.51%的股份,張德生的女兒張珊珊持有公司1.3%的股權,父女合計持有的股份目前市值合計為41.66億元,20年,資產增值達1300多倍。
張德生出生於1949年,1974年起歷任臨天鄉農機廠副廠長、臨天鄉標牌廠副廠長、臨天鄉供銷社公司經理。
1989年,張德生創辦了萬馬集團的前身——臨安特種電子電纜廠,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和拼搏,將一個只有十幾人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廠發展成一個實力雄厚的現代企業集團。
No.100文劍平
碧水源實際控制人 41.40億元
作為北京中關村高新科技園區內企業,歷經9年風雨,碧水源(300070.SZ)成功登陸創業板,碧水源的創富神話更成為資本市場一時的噱頭。碧水源的創始人、董事長文劍平持有25.44%碧水源的股份,目前市值已經高達41.40億元。這位操著濃重湖南口音的企業家始終懷抱著理想,他說,碧水源要成為另一個袁隆平,解決中國未來的水資源問題。
作為恢復高考後第一屆考生,1962年出生的文劍平進入中南林業大學,並在該校生態環境專業完成了本科教育,接著又攻讀碩士學位。1989年,當全社會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的時候,文劍平在科技部工作5年,曾擔任社會發展司環境處的副處長;1994年以後被調到國家科委中國國際科學中心擔任副主任一職。
1997年,文劍平毅然辭去公職,遠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攻讀市政水資源管理專業博士。2001年,帶領一支6人的留學人員隊伍,文劍平回國創建了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項目包括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中國國家大劇院以及北京密雲水庫的相關水處理工程等。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碧水源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水務公司發展至今,在國內市場,它已和GE、西門子兩大國際巨頭平起平坐了。
(責任編輯: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