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究竟在哪方
白晝自潛藏
夜晚露毫茫
光輝普照世間上
漫照著平陽
又照著橋梁
皓影千家人共仰
《彩雲追月》早見於清代,系著名的粵音曲譜,其風格輕快獨特,描寫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輕鬆寫意,也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彰顯著典型的廣東民間音樂風格 ,李鴻章任兩廣總督時曾將此曲抄送大內演奏奏。
本曲是任光與聶耳為百代國樂隊改編來自廣東音樂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創作於1935年。
其運用的五聲調音階,簡單、質樸,線條流暢,優美抒情。在情與景的交融中感悟人生中國傳統藝術。
這唯美的一幅夜空畫面,能看得見顏色的夜晚,一定不會也不會很黑;月的光輝,如水,如紗,清澈透明。「追」字賦予畫面以動感,朦朧中帶有一些生氣。幽淡的夜幕背景下,雲月相逐,相映成趣。
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說:「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對象,玩賞他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這就是藝術境界。……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意境。」
明月究竟在哪方 白晝自潛藏
夜晚露毫茫 光輝普照世間上
漫照著平陽 又照著橋梁
皓影千家人共仰
人立晚風月照中
獨散步長廊 月浸在池塘
歡欣充滿了心上
靜聽樂悠揚 越覺樂洋洋
夜鳥高枝齊和唱
知音鼓項目合作熱力啟幕中
!!!
諮詢電話:
司老師:18519025223(電話同微信)
掃描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知音鼓合作詳情
北京知音堂—課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