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歷史劇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斯琴高娃和陳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那我只能說你才剛剛入門,要看中國的歷史劇沒有人能避開張黎。
張黎何許人也?有些觀眾可能不認識,但對於歷史正劇愛好者來說,張黎的作品可謂如數家珍了。
張黎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1986年,執導處女作電影《逃出罪惡世界》開始以導演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此後執導了多部歷史正劇題材的電視劇,如《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桑》、《辛亥革命》、《四十九日·祭》等多部優秀作品。2005年憑藉《軍人機密》獲得了第5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十佳導演獎,此後又憑藉《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劇獲得了第1屆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表彰大典最佳電視劇導演獎 ,第1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
張黎執導的《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橫空出世》、《人間正道是滄桑》四部作品以9分以上評分常年霸佔豆瓣榜首,可謂是內地電視界第一正劇導演。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其中最優秀的兩部電視劇《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這兩部劇因為各種原因前者不再公開播放,後者收視極其慘澹,更不可能收穫各種大獎,但卻是我心中真正的無冕之王,是真正偉大的歷史劇!
01《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一劇以全景式地呈現了中華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這一波瀾壯闊的艱難歷程。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當中的二三十年對於中國,是風雲變化的幾十年。在這當中,中國自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先後經歷了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其中,中國結束了清朝的統治,走向了民國;新思潮開始傳來,舊制度漸漸走向衰退。千瘡百孔的中國也正向著更光明的明天前進著。
在這二三十年的歷史河流中,留下了許多亦正亦邪的人物,慈禧太后、李鴻章、袁世凱、孫中山等他們被記載在歷史課本裡,和中國的歷史相掛鈎。本局紮根於歷史,著眼於大時代下的風流人物,不僅講他們的波瀾壯闊,更是講他們的身不由已和與時浮沉。使得他們不再是一般影視劇或者歷史書上用一個形容詞就能定性的「紙片人」了,而是有血有肉、有功有過的「活人」。
02《大明王朝1566》
本劇講述的是嘉靖與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貪墨橫行、民不聊生,體制沉痾積重難返,多方勢力相互制掣。奸臣嚴嵩黨羽密布、權傾朝野,清官海瑞不懼強權,敢於向腐朽封建的皇權發起挑戰。皇帝朱厚熜練道修玄二十載,始終把控著大明朝的軍政、經濟大權。當時的中國經濟發達,市井文化也算繁榮,但社會各階層矛盾突出,國家大面積實施的土地兼併使千百萬農民一夜之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嚴嵩的專權引起了地方各級官員的不滿,「倒嚴」之聲甚囂塵上,從上至下、從裡到外,從朝廷到地方官府,到處充斥著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血雨腥風,忠臣良將與亂臣賊子紛紛登上了當時的歷史舞臺。是中國歷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劇,這是歷史劇,更是現實劇,畢竟太陽底下無新事!
本劇陳寶國、黃志忠 、 王慶祥、倪大紅 、王勁松等一大批優秀演員貢獻出了教科書級別的演技。
中國的歷史劇,沒有美劇的快節奏,沒有英劇的幽默詼諧,沒有泰劇的狗血,多得是綿柔溫吞裡的刀光劍影波橘雲詭百轉千回,殺人不見血,一絲一毫一舉一動都是戲,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耐人尋味。比美國的《紙牌屋》高出太多!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朝代更替,拍好中國歷史劇缺的不是好故事、好演員,而是好編劇、好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