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無疆,你值得更好的旅行。
有朋友評論說新疆的蟠桃真的很甜,不只是蟠桃,還有小白杏,那種爆炸的甜,令人終身難忘的第一口,那種甜瞬間在你嘴裡就炸開的感覺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說一說新疆的甜。
說到甜,我們首先想到了糖。在中國的製糖行業裡一直都有南甘蔗北甜菜的說法。幾乎每個人的家裡都有日常調味品白砂糖的蹤跡,白砂糖的提取就來自甜菜,而新疆就是中國最大的甜菜產區,作為最重要的製糖植物之一,甜菜的外形一點也不甜美,和大的白蘿蔔像是孿生兄弟,雖然叫做甜蘿蔔,但是甜菜和蘿蔔其實沒有什麼直接的親屬關係。如果非要給甜菜找個近親,菠菜倒是首選。
早年間人類對於糖分的汲取主要來自於蜂蜜,人工製糖也以甘蔗、麥芽糖為主。到了19世紀,德國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座甜菜製糖廠,甜菜的製糖是就從這兒開始了。上個世紀初,中國開始大面積的引進甜菜,適宜在高緯度生長的甜菜最早在東北,由於漫長的日照時間以及適合填在生長的沙石土壤,更利於甜菜糖分積累的新疆,就這樣成為了甜菜的第二故鄉。而甜菜絕不局限於白砂糖,個頭小巧的紅色甜菜,汁葉鮮紅如血,是食用色素的主要來源,冷飲、酸奶、糖果的著色都離不開紅甜菜的加持。
中世紀時期,歐洲的一生也以形不形,以色不色奉為金科玉律。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還被拿來當作治療血液疾病的良藥。
甜菜雖然霸佔了中國人的糖罐子和飲料,但是卻沒有獨攬新疆的甜。相比甜菜,水果才是新疆甜味的代言。
在水果上,新疆早就實現了自由。4月的草莓、5月的桑葚、6月的杏子、李子、桃子、7月的西瓜和各種香瓜,8月的哈密瓜、葡萄、香梨,9月的蜜棗、蘋果、石榴、無花果,從冬到夏新疆的氣味也從飄散著自然羊肉串的味道,自動輪播成了濃鬱清新的果香。
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爾勒的香梨人人誇,新疆的西瓜甜又沙。在水果種類上,新疆從來都不遑多讓,但是這並非是新疆水果的傲人之處,濃鬱的果香香甜的味道才是新疆水果的出眾所在。有相關的研究表明,如果在一個地區的平均晝夜溫差增加一度,或者這個地區一年累計溫差增加了500度,又或者一年的日照達到110個小時左右,這個地區的瓜果糖分就會增加1%。而新疆這個地區在很大程度上面的三個條件都要比其他地方更有優勢。
因此可以想到新疆的水果為什麼這麼甜?特殊的氣候是新疆水果天賦異稟的原因,身處歐亞大陸腹地的新疆,四周高山聳立,將遠道而來的海洋氣流拒之門外,形成了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而這樣的氣候簡直為葡萄、西瓜等水果而生。
事實上久負盛名的葡萄、西瓜、無花果這些水果並非是新疆的土著,而是在漢唐時期經由絲綢之路遠道而來。到了新疆之後,這些水果並沒有水土不服,反而如魚得水,成為了新疆日後最地道的名片之一。
如今的吐魯番喀什勝在葡萄中,葡萄中充斥著玫瑰香、無核白、百布瑞克的50多個品牌的葡萄香味,少雨的氣候為葡萄的生長帶來了較長的光照時間,而葡萄糖分的積澱主要來自於日照的光合作用。
在新疆晝夜溫差極大,春夏秋冬在一天內可以隨機播放。 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是新疆氣候最好的概括。小孩子臉色的氣候對人類的生活而言或許有些不便,但是這裡卻是瓜果自由生長的烏託邦。白日的高溫幫助塔城的巴旦杏分解了自身的果酸,讓喀什扒出的無花果褪去了青澀,也讓喀什的石榴羞紅了臉,夜間溫度驟降,放緩了阿克蘇蘋果黑加侖的呼吸,減少了呼吸帶來的糖類消耗。
灌溉也是瓜果生長的另一重要因素。每年春季天山和崑崙山上的冰雪在高溫的召喚下甦醒,化作柔軟的液體,在山頂滾滾而下,浸潤進了農田,之後化作瓜果生長的養分,雪水中的氮素含量很高,也堪稱是農作物的營養液。經由雪水灌溉的庫車小白杏,淺黃透亮,果肉細膩,這是靦腆清爽。
除了水果,這些年也有一些新疆的傳統糕點備受青睞。比如娜帕裡勇,娜帕裡勇最早出現在19世紀,是蘇聯愛國主義色彩濃重的典型性高點,揚名於1912年俄國慶祝戰勝法國的100年慶典。娜帕裡勇的千層結構,取自拿破崙率領的大軍團,蛋糕上撒的白色粉末,象徵著幫助俄國取得勝利的那場漫天大雪。
酥皮與奶腺層層疊加的娜帕裡勇、香、軟、甜、綿,被譽為新疆拿破崙冰涼的觸覺,有種冰淇淋融化在口腔裡的即視感,究其根源,娜帕裡勇並非是傳統的新疆糕點,而是來自於俄羅斯,上海的一家新疆連鎖餐廳,通過世博會交流,拿到了娜帕裡勇的配方,後來他們申請了專利,並且進行廣泛的市場推廣。因為這樣,娜帕裡勇就被人誤以為是新疆的傳統糕點,不過即便如此,娜帕裡勇的甜還是刷新了大眾對於新疆高點的認知。
原來除了水果,新疆的民族糕點,也能夠絲絲清甜,甜蜜香醇,用料講究的瑪仁糖是新疆人的出門必備,和其他糕點相比,瑪仁糖的名號更廣為人知,這得益於他的另一個名字,切糕。
大家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的熟悉,曾經有段時間切糕的價格為人詬病,但其實無論是分量還是在用料上,它都相當的硬核。瑪仁糖是維吾爾族的民族典型,類似於維吾爾族的壓縮餅乾,由核桃仁、葡萄乾、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棗10多種食材熬製而成。作為絲綢之路的要衝,古時候的新疆是來往商隊的重要糧食補給站,由於長途跋涉相對攜帶的食物必須便攜,又易於保存,同時又能夠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口味純正、甜而不膩的切糕就成了不二之選。
除了盛名已久的切糕瑪仁糖,我們還要來認識一下哈利。在年節的時候,維吾爾族的餐桌上總有位置特意留給巴哈利,巴哈利作為一種民族糕點,口味厚重,擺盤精美,在烏魯木齊隨處可見,咖啡色的哈利,外觀上類似於北京的棗糕,和棗糕的單一內料不一樣的是,巴哈利的外表之下藏著異常飽滿豐富的內在,小蘇打、雞蛋、蜂蜜等基礎食材之外,巴哈利添加了核桃、杏仁及葡萄乾等內料,一同攪拌成糊狀進行烤制。新出爐的巴哈利鬆軟香甜,各種果仁混合的甜味,自蜂窩狀的微小氣孔中滲出,輕輕掰開之後,果然在飄散的器物中星羅棋布,送入口中蛋糕的綿軟融化在齒頰之間,立狀的果仁在口中東躲西藏,在與牙齒的碰撞中釋放出濃鬱的果香。
說的我現在特別想吃一個新疆的下午茶,認識了巴哈利。我們再來說一說塔塔爾族非常喜歡的傳統糕點之一,那就是古拜迪安。小麥與稻米是北方人與南方人之間一道永恆的變體,但是塔塔爾族的古拜迪安讓雙方暫且丟下了偏見,尋得了一份巧妙的平衡。
古拜迪安類似於囊,不同於囊的單層,它的內部大有乾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古拜迪安是新疆囊的一種花式變體,流行於伊犁、塔城、阿爾泰一帶,這種圓形的厚重糕點,以加入塔塔爾族特有的食物,科爾特的小麥麵團做底,上面鋪著一層煮熟的大米,雞蛋液作為隔離層,把大米和肉餡、碎果乾分為兩個割裂的世界,上層已和好的面片封頂,邊角捏合之後就可以送去火爐。類似乳酪的科爾特在高溫的炙烤之下,裹著雞蛋的嫩香融進整個糕點,葡萄乾、杏幹、李子乾等果粒也在鮮亮的火焰中打開了自己的封印,把體內濃縮的甜蜜盡情釋放,古拜迪安的甜直接而莽撞,絲毫沒有遮掩的扭捏之態,這或許就是新疆糕點的魅力,也是新疆的魅力。
而每一款糕點也帶著民族的氣息和他們的熱情好客,所以新疆到底有多甜,答案就藏在你的糖罐子裡,藏在新疆的特色水果裡,也藏在新疆姑娘甜甜的微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