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文新小學五(2)班王希文:我是小口罩

2020-12-27 錢江晚報

掃一掃,直達專題

杭州市文新小學五(2)班王希文讀後感

我是小口罩

我是小口罩,排行老三,上面有防護大哥、外科二哥、護理三姐。春節,照慣例我們口罩家族會靜靜躺在倉庫裡。可是今年,哥哥姐姐居然連招呼都不打就走了。準是管自己出去玩,都不帶上我,哼!

哎哎哎,誰在動箱子,別晃啊……不知晃了多久,忽然,一束亮光透了進來,我被提出了箱子,恍惚間看見到一張有些模糊的面孔,皮膚有些褶皺,幾道印痕深長紅腫。這張面孔看了看我,嘆了口氣,輕輕放到桌上。

「這是哪兒?」

「老三,你來啦!」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我尋聲望去,原來是護理三姐在說話。只見它靠在垃圾桶裡,有氣無力:「唉,沒辦法,只能把你也叫來了。」

望著三姐的「大花臉」,我的疑惑還來不及問出口,「咚」,大門被打開了。

」快快快,所有人員快速換好裝備,準備交接。」

」護士長,沒口罩了,怎麼辦?」

充滿摩擦聲的房間裡,忽然一片寂靜……

」沒事,那就戴這個新到的。」我被一把拎了起來。

「可是……」那聲音遲疑了片刻,「這口罩能防住病毒嗎?」

空氣再次凝固……

「戴總比不戴好,就這幾個口罩還是想盡辦法送來的。別怕,小梅,病人還在等我們,他們得活命!」

話音剛落,一雙白淨的手果斷接過我,戴上臉,房間裡又恢復了井然有序地摩擦聲。

」小口罩,別害怕,這是重症病房,這些護士為了照顧病人,已經很久沒離開了。這段時間哥哥姐姐們就是一直陪他們在戰鬥……」

沒等三姐說完話,這個叫小梅的護士就戴著我走出了房門,走進了另一扇門。

」小梅,快,這個病人呼吸機。」

「好,馬上到!」我被一陣急促的呼吸燙熱了身體,一臺呼吸機被快速推到病床邊。床上躺著一位老爺爺,嘴巴被一個東西罩著。小梅護士配合醫生,熟練地完成了一系列操作。慢慢地,爺爺身邊的機器上,數字開始跳動,醫生的眼裡閃過一絲光:「太好了,氧飽和度上來了。小梅,我們去看下一個。」

」好!」能感覺到,我背後的面孔上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

我抬起頭,不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醫生護士們全副武裝,快速穿梭其中,時而揮臂一振,時而默默不語……

原來這個年,哥哥姐姐都在這裡。這就是三姐說的「戰鬥」嗎?現在,我也來了。

我堅信,和這些面孔在一起,這場戰「疫」,我們一定能贏!

相關焦點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翠苑第二小學四年級4班鄧銘灝:與病毒...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翠苑第二小學四年級4班鄧銘灝讀後感與病毒賽跑、與死神競速這次疫情突襲了新春,許多白衣天使紛紛放棄了自己的假期,站在了抗疫一線。其中,我被「漸凍人」張定宇的故事所感動。在與病毒抗戰的40多天中,張定宇作為院長、醫院的掌舵人,他廢寢忘食的接聽著一個又了一個幾乎不簡斷的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發出一個又一個清晰的指令……在這之前,張定宇院長已經經歷了許多大災大疫,是一名經驗非常豐富的醫生。從2019年12月29日起,張定宇院長沒有休息過一天,每時每刻都奮戰在抗疫第一線。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梅藝涵:撼人心魄的責任...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梅藝涵讀後感 撼人心魄的責任與擔當「這沒什麼,這是一名醫生的本分。」這,雖然不是豪言壯語,但我卻被深深地震撼了。上學期,我是班級的班幹部,也是學校的大隊委員,但是,我怕困難,常常找很多理由推掉老師布置的諸多任務,為此,班主任老師也曾多次找我談話,告訴我在「其位謀其職」,我不以為然。可今天,這句話像一根鞭子,狠狠地打在了我的身上,也擊打著我的心靈。「這是本分。」這句話在我的心裡激起一層層浪花,讓我好好反思。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求是(和家園)小學五5班李昕芸:最美天使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求是(和家園)小學五5班李昕芸讀後感最美天使疫情襲來的時候,每一個與疫情做鬥爭的身影,都給我們帶來溫暖,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民族精神在疫情的黑暗下,人們用口罩遮住了那一張美麗的面孔,也擋住了病魔的入侵。當我們還在夢鄉時,穿著白大褂的醫生們,已經被那集結的號角吵醒,那白紙黑字的請戰書就是他們對人民的承諾。他們雖然有很多事情放不下,但在疫情的面前,一切都是力量,穿好防護服,帶上口罩,進入病房安撫好各個病人,他們以耐心、真誠的態度,給了病人最大的期望。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902班葉韋汝:青春最美的樣子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902班葉韋汝讀後感青春最美的樣子 「月兒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卻留著她的黑斑給它自己。」其中的一張照片引起了我的關注,那是個面帶壓痕,滿眸子疲憊望向鏡頭的護士,了解了她的故事後我備受感動。 她是陳穎,一位普通的95後護士,爽約了情人節的甜蜜,成為第一批奔赴抗疫戰場的「勇士」。她每日都帶著口罩和護目鏡穿著防護服在病房中工作到近乎凌晨兩點,然後再花五分鐘的時間走回宿舍。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409班向子楚:心懷感恩...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409班向子楚讀後感心懷感恩,珍愛生活今年春節,一位不速之客——新冠肺炎打破了往年熱鬧的氣氛,就在大家手足無措之時這些天,我一直關注著「疫線」新聞,當我看到一張張疲憊而又充滿信心的面孔,讀著她們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跡時,我不禁熱淚盈眶,感慨萬千。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95後護士陳穎姐姐,她美麗清秀的臉龐被口罩及護目鏡壓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血痕。常常一個晚上過去,鼻梁的印痕仍未消退,第二天又得接著上崗。
  • 「疫」線面孔讀後感|求是(和家園)小學405班馮莜然:平凡而偉大
    掃一掃,直達新聞求是(和家園)小學405班馮莜然讀後感平凡而偉大這張臉既不年輕也不英俊,就和我們身邊無數的路人甲乙丙丁一樣平凡,絕對不是我們小學生崇拜的對象;這睡姿更是談不上優美,下巴貼著一張行動安排表,手中還夾著一支來不及蓋上的筆,讓我不由擔心他醒來時脖頸兒會有多麼的不舒服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02班陳晨:疫情中的溫暖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02班陳晨讀後感疫情中的溫暖一縷陽光透進房間,我望著窗外,街道馬路蕭條落寞,空無一人,原本張燈結彩紅紅火火過新年的杭州卻冷冷清清。疫情就像狂風阻擋了一切。宅在家中的我看到了一則感動的新聞,講了7歲小男孩小熊和他的家人們不幸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當小熊治癒後,他的父母都還在醫院治療,丁蘭街道工作人員高穎自願當小熊的「臨時媽媽」去精心照顧他,生活在一起。 小熊和高穎以前雖然素不相識,卻能成為臨時「母子」,讓我感受到只要所有人互相幫助,勇於奉獻,都能成為一個溫暖自由的大家庭。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812班宋徐逸:那是我見過最美的...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建蘭中學812班宋徐逸讀後感那是我見過最美的面孔 水蒸氣盈滿了整個面罩。口罩罩住了一大部分臉,只剩下一雙疲憊不堪的眼睛。眼睫毛微微顫動,伴隨著均勻的呼吸聲,她實在是太累了!那是一張多麼疲憊的面孔啊! 她沒有選擇睡在辦公室,也沒有睡在走廊上,她也許是不想讓病人知道她的勞倦。於是,她選擇默默靠在樓梯間的角落,無人問津。支撐她弱小身軀的,僅僅是一雙正處於青春年華的腿。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汪玉琳:愛,湧動著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天地實驗小學601班汪玉琳讀後感愛,湧動著愛,湧動在各行各業……她,不顧年邁,不畏風險,為國家挺身而出,申請帶隊支援武漢再戰「疫」線,還經常深入重症監護室,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她摘下口罩,臉上深深的「溝壑」讓人心疼。她,就是73歲的李蘭娟院士。她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心繫老百姓,是多麼博大,多麼崇高的愛。他,疲憊的眼睛下方有著濃濃的黑眼圈,也不知道幾晚沒有好好合眼了。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他卻選擇無私奉獻——不分晝夜地免費接送醫生上下班。他說,「能幫助別人,比自己賺錢都開心。」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團405班黃梓鈺:直面苦難...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團405班黃梓鈺讀後感直面苦難,感恩幸福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意外獲得一個漫長的寒假,也讓整個假期瀰漫著一股戰「疫」的「硝煙」味,深深感受一個個戰「疫」面孔是那麼的疲憊又堅定!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902班徐靜涵:逆行的光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建蘭中學902班徐靜涵讀後感逆行的光在這一刻,許是沒有人比他們更想讓病患們活下去。 我如是想。「哎我想問一下啊,你們這次能拒絕去麼?」 「我不清楚,但我不能。」 類似這樣的話語,我已經不知道看到了多少遍。陰雲一直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口罩、隔離...這些詞彙不斷地湧入腦海,反覆出現。直到,我看到了這樣一張圖片。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安吉路實驗小學501班周諾:千千萬萬個「駱...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安吉路實驗小學501班周諾讀後感千千萬萬個「駱名良」至今為止我們在家已經隔離了22天了,對於我——一個平時愛打愛鬧的小孩子來說,這簡直是無法想像,於是這段日子成了我最難熬的日子,但是我和爸爸、媽媽每天都會關注疫情的情況,看一些新聞和報導,這些新聞和報導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和信心,使我堅信醫院裡的白衣天使和全國各地的人民一定能戰勝疫情,很快我就可以見到我親愛的老師和可愛的同學們了。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811班杜淏:因為這裡是中國
    掃一掃 直達專題杭州市建蘭中學811班杜淏讀後感因為這裡是中國寒假,我沒有出門。 這是2020年的開端——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自己永遠也想不到,口罩作為醫療用品,竟成了「年貨」,我們更想不到,宅家也是貢獻;這個假期,人們不再抱怨「假期餘額不足」,而是一個勁兒地抱怨著「怎麼寒假又延長了…… 」為什麼? 我想,人人應該都清楚明白。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六(3)班何思欣:你笑起來...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六(3)班何思欣讀後感你笑起來真好看在2020年的年初,因為新冠肺炎的傳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無數逆行者離開家人,奔赴武漢支援救護工作。浙江援鄂醫療隊第一批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就出發了,2月1日第二批,2月19日第三批,2月14日又是一批!越來越多的白衣天使們化身為白衣戰士,逆行前往,開展救治工作。新聞媒體第一時間將這些信息報導出來,街頭巷尾傳頌著這些奮不顧身的英雄們的事跡。我從被動了解到主動地去搜尋他們的身影,一次次被感動,一次次被震撼,我深深地意識到,他們,是中國的脊梁!看完「疫」線面孔的新聞後,我又一次被震撼。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10班張恬悅:十秒的擁抱
    掃一掃,直達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510班張恬悅讀後感十秒的擁抱2020年初,一場恐怖的災難降臨了,當所有人還在吃著年夜飯,在歡樂的交談時治病救人的職業信仰,戰勝了對病毒的恐懼,舍小家顧大家的人比比皆是。 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有一對夫妻,他們一位是公安,一位是護士。為了全身心投入到戰「疫」中去,他們毅然決然地把兩個女兒交給了年邁的父母。妻子轉身就報名了去武漢增援的隊伍。 臨行前,她的丈夫正好也現場。為了疫情防控,此刻他們已有十六天沒有見過一面了。
  • 「『疫』線面孔」讀後感徵文更新|建蘭中學楊浩冉:希波克拉底誓言
    「『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文來了!致敬口罩後的面孔,致敬民族脊梁。抗擊新冠肺炎的這段日子裡,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不斷記錄著我們身邊的平凡者——更是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們。這些「『疫』線面孔」烙在了我們的心底——每一張面孔都值得成為這場「戰疫」中,迎風飄揚的最鮮亮旗幟,鼓舞和引領著我們每個人,戰勝那隱秘又張牙舞爪的無情病毒,讓每一個人走向最自由和暖心的希望。他們的故事,是否也讓你熱淚盈眶?抑或讓你思考,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和精神,讓我們可以如此萬眾一心?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惠興中學907班楊宓彥: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惠興中學907班楊宓彥讀後感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庚子年的春節,沒有車水馬龍,沒有人來人往。新冠肺炎的患病人數仍在不斷增加。而在這個使千萬人民懼怕的病毒爆發之際,總有一群人義無反顧地逆行,是全中國致敬的對象。早在03年抗擊非典的時候,鍾南山院士就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十七年前是他,十七年後還是他。當記者問及鍾院士,能不能去武漢?他的回答是:不能去,因為武漢危險。「那您怎麼去武漢了?」
  • 疫線面孔讀後感雲頒獎典禮〡杭州11所中小學校長點讚點評:生活即...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這段日子裡,錢江晚報·小時新聞不斷記錄著這些平凡者——更是我們身邊的平民英雄們,每一張面孔都值得成為這場「戰疫」中,迎風飄揚的最鮮亮旗幟,鼓舞和引領著我們每個人,戰勝那隱秘又張牙舞爪的無情病毒,讓每一個人走向最暖心的希望。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301班王鈺琪:每一處,都有...
    掃一掃,進入專題杭州市天杭實驗學校301班王鈺琪讀後感每一處,都有最美逆行者今年春節並不友好,沒有饕鬄盛宴,沒有歡聲笑語,更沒有人山人海,新聞裡每天不斷上漲的數字,我的心裡非常難受。有的在不停地提醒進出人員戴好口罩,有的在提醒司機出示身份證、出入證,還有的在認真測量著每一個人的體溫……他們無比認真,就是為了不落下任何一個。 小區門口的特定區域,擺放著各種食材外賣、快遞,都是疫情下的必須品;道路兩旁,看不到來往匆匆的車輛,但是電瓶車卻變多了,是的,他們就是快遞小哥們。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704班羊晨慧:黑夜裡的星星...
    掃一掃,直達新聞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704班羊晨慧讀後感黑夜裡的星星燈火又是一個萬家燈火寂寂閃爍的夜晚,夜空中難得一見的星星此刻卻讓我覺得索然無味我在沙發上枯坐許久,一陣睡意襲來,突然一陣喧雜的爭吵聲飛入我耳畔,劃破了屋裡的寧靜。我瞥眼一看,媽媽點開了朋友圈一個小視頻,「你讓不讓我出去啊,你這個保安怎麼這樣的?」「不是不讓你出去,現在是特殊時期,口罩都不戴,我不能放你出去!」這個聲音怎麼這麼熟悉吶?我睡意全無,好奇地湊了上去。原來是我們小區的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