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
周一開始將重啟「西遊精讀」話題,以大概每周
一回的速度,和大家一起詳細講讀一遍西遊記
同時將在「喜馬拉雅」上開通帳號「九之尾吧」
開播「西遊講讀」,進度也是每周一回,歡迎關注
孫悟空先後被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降服,降服之後二者採取了異曲同工的手段對悟空進行改造——八卦爐和五行山。他們都想讓齊天大聖天脫胎換骨,卻造成截然相反的後果。從中也很能看出佛道的明爭暗鬥與此消彼長。
孫悟空產自巖石,巖石是孫悟空的母體。如來佛將五指化作五行山,五行山下那狹窄的石縫,其實就具有了母胎的作用。從觀音的眼中看出,「他原來壓於石匣之中」。「石匣」的容器特徵和它巖石的材質,無疑是具有母胎的象徵意義的。
國古代有很多神話故事,說的都是人們誤入到一個山洞中,受到仙人們禮貌的招待,可是等過了一兩天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卻發現人世間已經過去了好幾百年。漢代有一個名叫費長房的方士,他看到集市上有個賣藥的老翁,每到集市散去,就會鑽進自己裝藥的葫蘆裡。在費長房的懇求下,老翁帶他一起鑽進葫蘆,發現裡面雕梁畫棟別有洞天。費長房跟隨老翁學習了十來天仙術,等到他出來的時候,卻發現人世間已經過去了十年。山洞也好,葫蘆也好,都是封閉的容器,空間在內得以轉換,時間在內得以永恆,這些與五行山下的石洞有異曲同工之致。倘若追究其暗示的寓意,母胎內不正是一個封閉的宇宙嗎?孕育於其中的胎兒並不覺得時間的久遠,孫悟空一壓五百年,其實是一個孕育重生的過程。
與五行山下的石匣相似,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也是一個封閉容器,其內在的空間也具有母胎的屬性,但是它卻五行山稍有不同:
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裡,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煅煉。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為灰燼矣。」
山洞是自然生成的,五行山下的石匣具備此屬性。但是不同的是,八卦爐則是後天人工加工而成的物體,所以它的母胎含義,對於生於天然巖石的孫悟空而言,相對弱化了許多。相反,八卦爐因為是道家用來煉丹的工具,反而增添許多人們刻意為之的強制痕跡。太上老君在處理孫悟空的問題上,也多了許多強加的因素,他是要「以文武火鍛鍊」,將孫悟空強制改造成他所希望的樣子。但是他失敗了。如來就不同,他的五行山並沒有對孫悟空採取強制措施,只是將他那樣壓著,讓悟空自己去改變,因勢利導,以達到他的目的。這場較量上,太上老君輸了。
這場失敗也暴露出佛道兩家在處理相同問題上的不同態度。佛教比較能夠尊重對方原有的屬性,因勢利導,利用最大優勢,另對方自發發生改變,依次達到他們要同化對方的目的。道家呢?是將對方一把拿下,放在自己制定的體制內,強令其遵守自己的規則,立刻變身成為自己體制內的角色。削足適履,勢必傷腳。所以最終的結果便是悟空為佛祖所降服,而並不能歸順道祖。
佛道的明爭暗鬥肯定不始於大鬧天宮,但是大鬧天宮無疑激化了兩家的鬥爭。具體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