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漫威電影宇宙階段性結束,超級英雄們早已開始了再就業。
「美隊」克裡斯·埃文斯、「雷神」克裡斯·海姆斯沃斯、「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
他們都試圖交出下崗後的好答卷,撕下「超級英雄」這個標籤。
雖說各自都有不錯的表現,但在這批演員中,還是有一位無懸念地走在了前頭——
「綠巨人」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
作為漫威初代巨頭,綠巨人在漫威電影的發展中舉足輕重。
但馬克叔卻始終將它當成一份「兼職工作」,從來沒放棄作為電影人的更高追求。
不曾被超級英雄頭銜捆綁,撕標籤對他而言便不是難事。
《聚焦》《黑水》兩部佳作,讓他早早甩開了10年漫威電影留下的標籤。
最近,由他主演的HBO新劇開播,馬克叔在這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再次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我 知 道 這 是 真 的 / I Know This Much Is True 2020
比起向世界宣告「我不是綠巨人」,他想表達的更多。
這是一個悲劇內核,充滿戲劇性的故事。
它傳達著馬克叔對他兄弟的悼念,對自己悲慘半生的總結。
他之所以能在低谷爬出,之所以能達到如今的成就,這部電影會給出答案。
《我知道這是真的》改編自美國作家沃裡·蘭姆(Wally Lamb),1998年撰寫的同名小說。
小說原著以其人性刻畫的複雜性,以及劇情的曲折性而聞名,被評價為「史詩般的家庭傳奇故事」。
作為家庭劇,本劇的與眾不同在第一集中就有所展現:一開始,就上了硬菜。
1990年,康乃狄克州三河公立圖書館,原本安靜的氣氛被一個粗獷的聲音打破。
馬克叔飾演的角色託馬斯,高聲誦讀著《馬太福音》。
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用匕首鋸掉了自己的右手,聲稱這是一次獻祭。
醫院裡,託馬斯拒絕接回自己的右手,孿生弟弟多米尼克和醫生都無可奈何。
在多米尼克與醫生的對話中,我們得知,哥哥託馬斯患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症狀曾在過去一度得到好轉,但三年前母親去世,再次讓他墮入了深淵。
這次自殘行為是發作最嚴重的一次,他聲稱自己是在通過自身的獻祭行為,阻止中東戰爭的爆發。
託馬斯也因此,被警方強制押送到了最高安全級別的監護機構。
試圖阻止的多米尼克,被一頓暴揍,無奈目送哥哥失去作為人的所有自由。
為哥哥東奔西走,希望能救出他的同時,多米尼克也陷入了自己的人生低谷。
他與前妻生下的孩子夭折,婚姻因此破裂。
鼓起勇氣重新開始新戀情,同居女友喬伊卻背著他跟自己的雙性戀叔叔幽會,還把叔叔請來圍觀夫妻愛情動作戲。
記者、有關部門不斷向他詢問與哥哥相關的事情,總想搞個大新聞。
多米尼克的生活徹底被打亂,逐漸陷入了精神崩潰的邊緣。
命運捉弄接踵而至,多米尼克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對自己身世背景的追查上。
仿佛唯有如此,才能讓他找到繼續生存下去的意義。
故事也從同一代人的掙扎,轉移到了整個家庭的黑暗歷史。
他與哥哥從未見過生父,被母親和繼父撫養長大。
繼父的暴力、性侵行為,給託馬斯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多米尼克似乎也有著應激後創傷的跡象。
但多米尼克接受治療時「招供」的錄音,託馬斯卻全盤否認。
他是兄弟中被優待的倖存者,還是徹底忘記了自己的遭遇?
他的生父究竟是誰?為什麼母親在生前一直隱瞞這個答案?
更重要的是,處在人生低谷的多米尼克,還能找到繼續生存下去的理由嗎?
僅前3集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場極具戲劇性的悲劇合奏,某些情節甚至顯得有些荒謬。
但馬克叔的表演和導演德裡克·斯安弗朗斯(Derek Cianfrance)的編排,卻讓這樣的劇情站住了腳,並在可信的基礎上繼續延伸。
從技術難度上來說,馬克叔這次表演無疑過程艱難。
劇中的託馬斯和多米尼克是一對雙胞胎兄弟,都由馬克叔一人飾演。
他需要先減重10公斤,15周內拍完弟弟多米尼克的戲份。5周後,再增重15公斤,繼續完成哥哥託馬斯的演繹。
演員為了拍好戲增重減重,不算新鮮。
但馬克叔在這五周內所完成的,不僅僅是身體方面的變化。
他還從一個理智但彷徨的成年人,轉變成了一個心理極其不穩定,智商隨時回歸孩童的精神病患者。
哥哥託馬斯所患偏執型人格分裂,是一種內向型的精神疾病,患者自身精神備受煎熬。
非常難得地看到一個演員呈現此類角色時,靠的不是「炸裂式」的演技。
馬克叔的表演極度內斂,卻總能讓人通過絕望的神情,以及無力哀求時的語氣,感受到他正忍受著痛苦。
弟弟多米尼克因種種變故墜入絕望深淵,沒有抱頭痛哭,也並未叫苦不迭。
馬克叔刻畫出了一種隱忍且沉思的男子氣概,仿佛自己真實經歷過這一切。
仿佛他在走廊來回踱步,點起一根煙時,你就能感受到他的思緒萬千。
馬克叔從不是一個千變萬化的演員,他的角色很少呈現像《小丑》那樣的戲劇性變化。
但他總能用微妙的神情和肢體動作,讓一個角色背後的複雜性變得不言而喻。
他過往塑造過的角色中,最為人熟知的當然是綠巨人。
綠巨人在漫威電影中沒有太多戲份,人物背景也未有過深入介紹,但仍是早期塑造得最成功的超級英雄之一。
馬克版班納博士,總在獨處時愁眉緊鎖,在與對戲時用眼神說話。
不需過多言語,也已經隱隱塑造出了一個背負沉重往事的悲情英雄形象。
這樣的角色,在馬克的演藝生涯中比比皆是。
《黑水》中的隱忍律師,《聚焦》中的正義編輯,《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中放不下過去的中年男子……
這些有著複雜人格、帶有悲情背景的角色,在他的演繹下,總能讓人感同身受。
與他合作《我知道這是真的》的導演德裡克說:「每次看到他的眼睛,我都覺得悲從中來。」
或許正因為,他知道這是真的。
如今我們常能看到馬克叔比出剪刀手,大笑著面對鏡頭。
但事實上,他的前半生幾乎受盡了命運捉弄,並沒有比《我知道這是真的》中的悲劇情節好多少。
這些經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對人生的看法,以及表演的風格。
20歲出頭,馬克就帶著電影夢來到了好萊塢,他說:
「那是最好的時期,也是最慘的時期。」
小鮮肉時期的馬克叔
在星光熠熠的好萊塢擠破頭,夢想打出一片天,迎接他的卻是「800多次試鏡失敗」的打擊。
馬克一度夢碎,好幾次發誓不再當演員。
但當新的試鏡機會到來時,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上臺。
跑龍套、當配角近十年,直到2000年,33歲的馬克,才終於迎來演藝之路的轉機。
《我辦事你放心》(2000)劇照
這一年,他主演了《我辦事你放心》,而後又在《最後的城堡》(2001)中承擔重要角色,參演吳宇森的《風語者》(2002)。
事業蒸蒸日上,妻子森賴斯·科伊格(Sunrise Coigney)還懷上了孩子,即將臨盆。
馬克與妻子森賴斯
仿佛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就在此時,他被查出患上了腦瘤。
馬克沒有告訴妻子自己的病情,抱著必死的決心進了醫院,還提前錄好了給即將誕生的兒子的臨別視頻。
幸運的是,馬克的腫瘤切除手術非常成功,他活了下來。
但手術仍留下了一些後遺症,他的左耳永久喪失聽覺,在出院後的很長時間內面部癱瘓,語言系統、運動系統都遭到了損傷。
他一度像劇中的託馬斯一樣,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幾乎就要與演藝生涯告別。
命運放了他一馬,他在幾個月後恢復了身體。馬克叔繼續在演藝之路上精進,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他逐漸贏得大衛·芬奇、馬丁·斯科塞斯等大導演的垂青,也漸漸通過一些獎項證明了自己。
老馬與小馬
然後,又一起悲劇降臨。
2008年,與他共同來到好萊塢追夢的弟弟斯科特(Scott)被槍殺而亡。
馬克與弟弟斯科特
頻頻被命運捉弄的馬克叔,在2010年時向《衛報》講述了自己對過往人生的看法:
「我的一生由一連串的陷阱和死路構成,從我的角度來看,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幾乎都是苦樂參半的。」
經歷過真實的悲劇人生,半生苦難給馬克叔帶來的,也如他所說,苦樂參半。
他因這些悲劇產生的對人生的理解,成為了他表演時情緒的養料,讓他在飾演那些複雜角色時能充分代入其中。
但即便如此,他也無法挽回弟弟的生命和失去的聽覺。
在弟弟去世那年,他帶著家人搬離了洛杉磯。
離開悲傷地,與好萊塢的浮華劃清界限,馬克叔更對人生得失有清醒認識,並且更加堅定自己對電影的追求。
即便因綠巨人一角被更多觀眾熟知,他也從未沉浸其中。在拍攝漫威電影的同時,他還有著一年一部獨立電影的產量。
漫威電影對他來說更像是一項收入穩定的兼職工作:
「它(漫威電影)就像熱播電視劇,每兩年播一集就能獲得豐厚報酬。在完全混亂的電影市場中,它仍能保持穩定的經濟效益。」
結束了《復聯4》的拍攝後,他作為電影人的活動更加活躍。
他也開始轉戰幕後,希望更多以製片、導演的身份,延續自己對電影的一生追求。
在《我知道這是真的》中,馬克擔任了執行製片人,親自招攬德裡克·斯安弗朗斯作為本片的導演與編劇
但不幸似乎仍然伴隨著他,拍攝過程中,德裡克的親妹妹梅根(Megan)去世了。
德裡克在書桌上擺放妹妹的照片
葬禮過後,德裡克選擇忘記悲傷,迅速回歸工作,繼續自己的事業。
重拾希望的相似經歷,讓馬克和德裡克在創作中產生了共情。
他們將自己對人生悲劇的理解,注入了這部內核悲劇的劇集中。
馬克叔與導演德裡克
二人的真實經歷與劇情屢屢重合,也讓本劇的創作目的、探討核心變得清晰:
「當一個人失去一切跌落谷底,作為人本身,還能找到生存下去的意義嗎?」
《我知道這是真的》播放到了第3集,似乎仍是懸念重重。
但問題的答案,馬克叔已用自己的人生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