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韓國電影《七號房的禮物》橫空出世,成為感動1200萬人的催淚炸彈,無數人被那位智障父親對女兒的愛打動,在影院哭到不能自已。
2019年,土耳其改編版電影上映,票房成績超過《復聯4》等一眾好萊塢大片,直接成為2019年度土耳其本土票房冠軍、衝入土耳其影史總票房第八。
與韓版較為輕鬆的畫風不同,土耳其版融入了本土化的文化特色和宗教色彩,具有更為深刻的現實意義,哪怕有原版珠玉在前,它對人心的觸動依然如同平地起驚雷。看完你會感慨,哪怕在最惡貫滿盈的地方,能夠喚醒善良的,依舊是愛,也只能是愛。
01
他只有6歲的心智
卻努力做一個好爸爸
故事發生在1983年,關於土耳其廢除死刑法前的最後一樁死刑案。
對小女孩奧娃來說,爸爸梅莫是特殊的。他不像別人的爸爸那麼成熟穩重,每天快樂得像個孩子——或者說,心智水平只相當於6歲的梅莫,實際上就是個和自己一樣的「孩子」。他會給家裡的每一隻羊取名字,走著走著忽然跑去追小鳥,還和奧娃一樣,喜歡海蒂的故事。
儘管梅莫的心智只有6歲,可是對奧娃,他卻擁有與生俱來的父愛。他會關注她的一舉一動,觀察她的神態表情,喜怒哀樂都被她牽繫。多神奇,從沒有人教過梅莫如何去做一名父親,可是他卻做得比一般人都好。
第一次在櫥窗外看到那隻紅色的海蒂書包,奧娃的眼神亮了,完全移不開眼。
傳統的父親形象,都是深沉而嚴肅的,哪怕背負著生活的重壓,他們也會把苦痛獨自咽下,很難從他們隱忍的臉上找到脆弱的痕跡,可是梅莫不同。當得知書包的售價,他失落又迷茫地望了望天空:太貴了,完全買不起。然而,正是這冒著傻氣的不知所措,讓人對梅莫生出一種難以言說的心疼,悲劇的種子也從此埋下。
為了早日買到海蒂書包,梅莫每天滿懷希望地努力賣蘋果,好不容易攢夠了錢,卻眼睜睜看著它被一位軍官買走。梅莫試圖求軍官把唯一的書包讓給女兒,卻被他一臉厭惡地一拳打倒,痛苦地蜷起身子。唏噓的是,梅莫當街被打,卻無一人為他出頭,階級與權勢的差距,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再次看到軍官女兒背上的海蒂書包,梅莫開心得直拍手。和其他人一樣,女孩逗傻子一樣地引誘他一路跟隨,卻不小心失足跌落水中。目睹全過程的梅莫毫不猶豫跳入水中,卻還是無法挽回女孩的生命。
那天來了許多人,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相信,梅莫是在努力救她,而非因為一個書包要她的命。他被草草審判,關進監獄7號牢房,軍官首領咬牙切齒地吩咐下級,一定要給他「特別關照」。梅莫的人生,從此改變。
他被強迫在認罪書上按下手印:
被獄卒打:
被典獄長威脅:
甚至連獄友聽說了他的「罪行」,都合起夥來鄙視他,欺負他:
剛入獄那幾天,梅莫幾乎體無完膚。他破了相,被獄友打斷三根肋骨,不允許任何家人前來探視。
在牢房裡,梅莫害怕極了,卻仍然會對打他的人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掌,希望可以跟他們交個朋友。無論遇到怎樣的不公平,他都永遠笑得出來,卻因為思念女兒奧娃,握著冰冷的鐵窗傷心哭泣。
梅莫真的很傻,他不懂得那些齟齬的陰暗人性,不明白事情為何會一步步發展到這個地步,他所有的心願只有兩個:和奧娃永遠在一起,讓奧娃永遠開心,就像他第一次在街頭挨打,回家後卻忐忑不安地問奶奶:「我沒有買到海蒂書包,奧娃還會開心起來嗎?」
褪去層層偽裝,梅莫的傻氣與真心,顯得如此動人,卻又如此揪心。
02
他們惡貫滿盈
卻沒有丟掉人性的柔軟
七號房,一個普普通通的多人牢房,殺人犯、詐騙分子、小偷、劫匪……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沉重的罪行。梅莫的出現,讓他們找到了發洩的「正當」理由:殺害未成年少女,這在幾乎人人都是伊斯蘭教徒的土耳其,簡直十惡不赦。
他們毆打他,欺辱他,用暴力的方式「懲戒」他,可梅莫仿佛沒心沒肺,養好了傷,依舊每天樂呵呵地跟獄友相處,心甘情願地被欺負,還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好朋友。他在給奧娃的信中寫道:「爸爸很好,這個地方很好,爸爸交了很多朋友,他們都對我很好。」
與此同時,與文字匹配的畫面是,梅莫在挨打,在受冷眼,在替所有人刷馬桶、洗盤子……
這像不像孤身在外受了委屈,也要忍住眼淚對家人報喜不報憂的自己?也許你也會在淚眼婆娑中恍然,讓人變得堅強又懂事的原因,不是因為身處逆境,而是源自那份刻在骨子裡的愛。
日子一天天過去,梅莫的種種舉動,都讓人難以相信他是一個「正常」人。他會和監獄飼養的和平鴿說話,在獄友體能訓練時猛地衝過去大叫「我也一起!」,被人欺負還開心地以為自己交到了朋友……
神奇的是,自從梅莫到來後,這個曾經滿是晦暗的七號牢房,開始有了歡笑、色彩與陽光。梅莫純真的笑容,感染著房中的每一個人。
看著梅莫單純無害的笑臉,獄友們漸漸嗅出權力與陰謀的味道。而那時,來自軍官的命令已經傳入監獄:無需審判即可定罪,甚至為他單獨開特例,動用許久沒有實施過的絞刑。
為了幫助梅莫,那個原本無情、冷血的黑社會老大,決定一邊洗刷他的冤情,一邊派人把奧娃偷偷送進牢房,讓他們得以父女團聚。
03
「來自」七號房的禮物
還是
「送給」七號房的禮物
如果說,梅莫的加入,給七號房注入了久違的歡笑,那麼奧娃的到來,就完成了對這群「無情鐵漢」靈魂的淨化。
她像個單純可愛的小精靈,聽說爸爸待的地方是個醫院,就眨著無辜的眼睛,挨個問過去:你得了什麼病呀?
影片在這個段落簡直溫柔得不像話。犯人們紛紛放下戒備,用善意又搞笑的回答對奧娃訴說自己的病情:
沒有人能抗拒奧娃清澈的眼神。在她的注視下,那個曾經偷過不少錢的小偷,吞吞吐吐地坦白「我曾經拿過別人的錢。」而奧娃聽後,毫不猶豫地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遞給他:「你一定很需要錢吧,給你,我以後就不買東西了。」
那之後,小偷大概說出了這輩子最善意的謊言:
那一刻,牢房裡充滿溫暖的沉默。沒有人嘲笑他的矯情與虛偽,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理解他的回答,讀懂了他臉上的笑容。監獄裡長久以來無形的壓抑與黑暗,因為奧娃的到來,第一次變得陽光且柔軟,給人帶來久違的溫暖與希望。
那個一直沉默寡言的鬱郁老者,終日望著牢房牆壁上的一處汙點,從沒人能撬開他的嘴巴,直到奧娃脆生生地問他:「你是在看這棵樹嗎?」老者震驚地抬起頭,看著她久久說不出話。他從沒對任何人說過,那處斑駁的汙點,酷似他埋掉女兒的那棵樹,而它的存在,如同時刻都在提醒自己,曾經犯下多麼不可饒恕的罪孽。
他曾以為自己永無贖罪之日,直到遇到奧娃——他決定代替梅莫赴死,拯救一對無辜的父女,以此來贖自己的罪。
這個情節,是一場非常「土耳其式」的頂替。那時,土耳其的通訊、監控都不發達,在典獄長和全體獄友的共同協助下,完成以命換命的拯救。赴刑場前,老者的臉上決絕又欣慰,不見悲壯,唯有解脫。
04
身處黑暗的人
最容易被暖陽融化
一直覺得《七號房的禮物》這個片名很贊,高度概括了梅莫父女與七號房獄友雙向救贖的情感走向。很難說他們究竟誰是獻出禮物的人,誰又是接受饋贈的人。監獄本就是個容易催生戲劇化情節的地方,在這裡,人性的善惡美醜都被放大,偽善成為最無用的面具,所有人都赤裸裸地面對真實的自我,圍牆外無論怎樣迷失,在這裡反倒都能變得通透清醒。
為什麼決定幫助梅莫和奧娃?因為他們父女兩人的愛與善良,讓這些曾經以為自己被全世界放棄的囚犯,重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為曾經犯下的罪孽感到羞愧,從看一個傻子到看一個精靈,不知不覺完成了靈魂的救贖。
許多人說,看完電影,被土耳其宛如童話的美景迷住了,恨不得立即飛去旅行。瞧,這才是土耳其改編版本的力量所在。直面人性的醜陋與陰暗,用沉重的現實,反襯梅莫父女的純真與美好。哪怕過程再多齟齬,結局依舊充滿力量與希望。
被誣陷,被誤解,被毆打,被強權碾壓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從此丟掉人性的碎片,用惡行抵禦惡行,冤冤相報,陷入無法解脫的深淵。
還記得開頭那句話麼?
哪怕在最惡貫滿盈的地方,能夠喚醒善良的,依舊是愛,也只能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