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曾經是中國電影的輝煌,而其中功夫電影,曾幾何時也是香港電影的輝煌,代表香港電影在海內外曾風靡一時,無比風光!例如李小龍的《精武門》、成龍的《醉拳》、李連杰的《少林寺》都曾在東南亞一帶叫座又叫好。
當時的功夫巨星有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人扛大旗,後來又吳京、甄子丹、趙文卓等人接棒,但是在吳京、甄子丹、趙文卓之後,隨著香港電影的落寞,曾經風靡一時的功夫片也漸漸落寞。
這不僅僅體現在影片作品上,更體現在武打明星身上。吳京、甄子丹、趙文卓之後,國內很少再有扛把子的功夫巨星!
也就是說,武打巨星出現了一代不如一代的尷尬情況。而前幾年,依靠戰狼系列電影登上神壇的吳京,充其量算是一個動作巨星,還遠遠不能成為功夫巨星。甄子丹的《葉問》系列,雖然曾經為功夫片帶來過短暫的輝煌,但已經是強弩之末。
在那個時候,甚至喜劇演員王寶強,還曾和甄子丹合作過兩部動作電影,其中暢快流利的打鬥場面,一度讓觀眾認為,王寶強很有希望接過功夫巨星的大旗,而忘記了其實寶寶只是一個喜劇演員,雖然小時候在少林寺待過幾年,但也只能說有一點功夫底子罷了,想要成為功夫巨星,接班甄子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一位功夫巨星趙文卓,作為曾經和李連杰齊名的他,卻沒有達到李連杰的功夫地位,近幾年依舊在「黃飛鴻」等老一套系列電影中走不出來,可以說轉型不是很成功。
後來在《大俠霍元甲》中飾演霍元甲就充分說明這個問題,如今的功夫片依舊在啃幾十年以前的老故事老套路,不是霍元甲就是黃飛鴻,沒有一點創新的舉動。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位武打明星釋小龍曾在裡面飾演陳真。
而隨著趙薇《致青春》類的校園題材電影、徐崢的囧系列電影、陳思誠的唐人街系列電影,現在的市場更加迎合的是校園愛情劇、公路喜劇和懸疑偵探類電影,當然還有去年一炮而紅的動畫電影《哪吒》。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如今的賀歲電影,已經很少看到功夫片的身影了。隨著市場空間被擠壓嚴重,功夫演員的表現機會越來越少,這也是為什麼從小一直就很紅的釋小龍、曹駿、謝苗、郝邵文等人,現在很少有表現的機會。
在甄子丹的《葉問》中,釋小龍也不過是一閃而,並沒有什麼大場面的動作戲。而謝苗復出之後,面對無戲可拍的情況,直接選擇了去主演網絡電影《辛棄疾》。
如今,觀眾的審美正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們更加偏愛小鮮肉,在人人都為票房而競爭的時代,仿佛誰的票房更高,預示著誰的電影水平更高,人們也總是會說出祝某某電影票房大賣的祝福語,而漸漸忽略了電影自身的口碑。
現在大家去看一部電影,絕大多數是衝著主演去的,只要有小鮮肉類的,大家更願意去看。小鮮肉帶偏了中國電影市場,更帶偏了觀眾的社會價值觀。
在造星堪比光速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個電影公司,願意花費多年精力去培養打造一個實力派演員,他們更願意通過一場選秀來選出自己想要的楊超越,在獲得觀眾認可後,就會進軍影視圈或者音樂圈,在一個看臉的時代,長相永遠比那些花裡胡哨的動作片更招人喜歡。
其實如今的功夫演員還是很多的,樊少皇、釋小龍,安志傑,釋延能,張晉,吳越,陳國坤,伍允龍等等,只不過沒有一個舞臺能夠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能。
功夫動作類電影該何去何從,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長此以往,那麼不要說功夫片,就連動作片都會越來越受限制,就更不會有像李小龍、成龍、李連杰這樣的功夫巨星了。(文/桔子八寶飯)
本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