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1日,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突然接到國民黨特務處處長戴笠送來的一封情報。看完情報蔣介石大驚失色,並立即向戴笠下達了一道緊急命令。嚴厲制裁此人,著即復命。按照特務處內部的術語,所謂嚴厲制裁其實就是暗殺。著即就是從今天就開始馬上執行,七天內必須完成任務。而且蔣介石還特別交代,此次暗殺關係整個華北局勢的安危。所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一個人的生死竟然關係整個華北的局勢。那麼蔣介石所指的此人,他叫做張敬堯。
張敬堯,安徽霍邱人,生於1881年。他有三個弟弟分別叫張敬舜、張敬禹、張敬湯,張家居然用堯舜禹湯給他們兄弟取名字。可見張家對兒子們的期望有多高,然而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是怎麼教的。雖然說期望是他們成為堯舜禹湯這樣的聖賢,或者說他們架不住這個名字。四個兒子長大之後,不僅跟堯舜禹湯的聖賢之道沒有半點關係。
相反是一個比一個渣。就拿這個張敬堯來說,十幾歲成了混混,不僅賭博、偷東西、還殺過人。最後直接被鄉親們給驅逐出境了,趕出老家。這個小子雖然人很渾甚至於說很混蛋,但是運氣卻不錯。當他逃到天津的時候,正巧趕上袁世凱小站招兵。張敬堯一想反正老家也回不去,不如當個兵混口飯吃。於是他就加入了北洋新兵。
加入北洋新兵之後,張敬堯因為膽子大腦子活,所以很快就被選進了隨營學堂。在民國軍界,素有北保定南黃埔的說法,這個隨營學堂就是保定軍校的前身。而下令暗殺張敬堯的蔣介石,那就是保定軍校出來的。張敬堯可比蔣介石入學早,早了將近11年。可見張敬堯在民國軍界的起步是非常早的,再加上在戰場上張敬堯確實是有幾分膽色,是一個猛漢。畢業之後的他是一路順風順水步步高升。
1911年,張敬堯鎮壓武昌起義成為了團長。1914年鎮壓白朗起義混到了中將師長,1916年鎮壓護國運動被提成了上將。到了1918年,才37歲的張敬堯就成了北洋軍閥皖系段祺瑞的得力幹將,被提升為湖南省督軍兼省長。手握軍政大權,不過在湖南人心裡邊。張敬堯這個省長那不叫省長,叫惡魔。主政湖南之後,張敬堯跟他幾個兄弟以及黨羽。
那是橫徵暴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學校本是讀書教書的地方,張敬堯卻把學校弄去研製鴉片。廠礦權益,他竟然抵押賣給洋人。就連自己過個生日,他都要挨家挨戶地敲門收份子錢。所以湖南人恨張敬堯,是恨得牙根都痒痒。為了表達憤怒,有人編了一則順口溜「堂堂乎張,堯舜禹湯。一二三四,是虎豹豺狼。張毒不除,湖南無望」。
1919年,受五四運動的影響。在毛澤東等人的領導下,湖南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驅張運動。當時湖南境內,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湖南境外,有專門的上訪團和宣講團。到上海、北平、廣州等大城市,揭露張敬堯禍湘虐民的罪行。經過一番艱苦的鬥爭之後。1920年6月,張敬堯被徹底趕出了湖南。
被趕出湖南之後,張敬堯去投奔了吳佩孚。他投奔吳佩孚之後沒多久,軍閥混戰。吳佩孚讓馮玉祥給殺得大敗,這張敬堯一看形勢不對,馬上就跑去投奔馮玉祥。馮玉祥一看,我還不知道你是個什麼貨色,你給我走開。被馮玉祥拒絕,他又去投奔混世魔王張宗昌。可是誰料到,張宗昌又被北伐軍給擊敗了。至此張敬堯就成了一個,誰都不願意收留的過氣的軍閥。
北伐之後,張敬堯雖然過得很窩囊,但是他從來沒有真正地安分過,一直妄圖東山再起。1931年,他發現機會來了。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侵佔東北,隨即又打起了華北的主意。為了扶持一些中間勢力也就是漢奸,協助日軍搞事情。日本特務機關開始收買落魄的軍閥和失意的政客,在這種情況之下。張敬堯一盤算,去抱日本人的大腿,或許有機會鹹魚翻身。要想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必須得有點分量。當時的張敬堯,只不過是一個三線軍閥,分量顯然不夠。
狡猾的張敬堯就耍了一個滑頭,謊稱自己和宋哲元有很深的交情。宋哲元,響噹噹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當時北平和天津,平津兩地是他的轄區。張敬堯的盤算就是跟他攀上關係,日本人想不收買他都難。
狐假虎威的張敬堯,很快就進入了日本人的視野,還被日軍任命為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任務是秘密潛入北平,策動國民黨駐軍發動叛亂。張敬堯剛剛潛入北平的時候,蔣介石就已經知道了。蔣介石當時認為,張敬堯一條落水狗掀不起什麼大風浪。而直到戴笠上報了一條情報,蔣介石才意識到這事不妙。
據戴笠提供,張敬堯潛入北平之後去,找了他一個同鄉叫王志信。給了王志信100萬的支票。張敬堯投奔日本人的時候,從日本人那裡拿到了總共700萬的活動經費。當時的王志信,是國民黨華北駐軍的一個團長。張敬堯給他這麼多錢,就是想讓王志信率團叛亂。
好在這個王志信,雖然說跟張敬堯是老鄉。王志信很有民族氣節,表面上啥也沒說,一扭頭就把事報告到了蔣介石那裡。正是這件事情,讓蔣介石勃然大怒。當場就對張敬堯起了殺心,必須殺一儆百穩定華北局勢。張敬堯就成了抗戰期間,第一個撞到軍統槍口上的大漢奸。
時任北平站站長的陳恭澍,另外一個是時任天津站站長的王天木,這兩個成了暗殺張敬堯的殺手。王天木,人送綽號笑面閻羅,是戴笠手下的四大殺手之一。陳恭澍,人送綽號辣手書生,他是一個漢奸收割機。像什麼石友三、王克敏、張嘯林、傅筱庵、汪精衛等漢奸,都是在他的策劃下實施暗殺的。這兩個人當年就在軍統內部,也屬於厲害拔尖的角色。如此厲害的兩位殺手,甚至於可以說叫殺手之王。在剛剛接到暗殺張敬堯的任務的時候,都感嘆這天方夜譚,屬下做不到啊。
根據情報,張敬堯潛伏在北平的東交民巷。具體在哪,得靠行動小組自己找。張敬堯當漢奸之後,非常清楚有很多人非常之恨他,安保措施一定做得非常周全。一聽說張敬堯躲在東交民巷,陳恭澍和王天木立刻就皺起了眉頭。尤其是陳恭澍,因為剛到北平不久對北平不熟,再加上沒有什麼經驗。
他想了半天,沒有什麼招。好在本次行動有王天木在,原來王天木雖然只是天津站站長。但是早年間,為了方便子女上學,他很早就搬到了北平。所以對北平這座城市,他比陳恭澍要熟悉得多。王天木比陳恭澍更有經驗,出任天津站站長之後,不到一年就把天津站整治得有模有樣的。構建起了龐大的地下情報機構。憑他對東交民巷的了解,王天木認為張敬堯很可能藏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日本使館,另外一個則是六國飯店。而六國飯店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對於張敬堯這條走狗而言。日本人派給他的任務,是秘密接觸散落在北平的軍閥和政客。而相比之下,六國飯店則要安全得多。
六國飯店,它是英法美德日俄六國合資建造的。而且是北平當時最高檔的飯店之一。裡面不僅有住宿餐飲,還有各類的娛樂服務。出入六國飯店的人,基本是當時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也有一些下野的軍政要員來此避難。比如說1917年復闢失敗的張勳,當時走投無路就一頭扎進六國飯店躲了兩個月。再比如說民國初年的曹錕、黎元洪等人政治上失意之後,也在六國飯店暫避了一段時間。從張敬堯的角度來看,躲在六國飯店,既有利於探聽風聲,又便於接觸要人。是安全便捷的不二之地。
為了儘快摸清張敬堯的具體藏身地點,接到命令的當天晚上。王天木就在六國飯店開房蹲點了,當他蹲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心裡有些不踏實了。因為辛苦觀察了一個晚上,張敬堯影子都沒見著。就在王天木為找不著張敬堯而心裡不踏實的時候,其實還有一件事情也讓他和陳恭澍感到頭疼。
上峰沒有配備殺手,下令的時候蔣介石還特別強調殺手必須是黃埔出身。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陳恭澍為殺手人選抓耳撓腮的時候。有一個人毛遂自薦,說他願意一試軍統著名殺手白世維。此人身手矯健,槍法精準。九·一八事變之後,曾組織過義勇軍參加抗日,是搞刺殺的一把好手。
世界很大卻也很小,當時的白世維其實就在北平站工作。他的主要任務不是搞暗殺,而是幫陳恭澍搜集資料。白世維不在編不是正式員工,不過緊急時刻,陳恭澍也管不了這麼多了。他立即將白世維的情況匯報給了上級,而上級也很快批示。在北平站還沒有專職行動人員之前,可由白世維執行此次任務。
找到張敬堯,就在殺手人選確定的當天,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了。據可靠線報,張敬堯的確就在六國飯店。得到消息,王天木、陳恭澍非常興奮。接下來那就是鎖定位置,完成刺殺。白世維以跟班的身份,與王天木住進了六國飯店的二樓。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前臺打聽,有沒有一個姓張的人入住。
結果一查,沒有。張敬堯如此老奸巨猾,怎麼可能傻到留自己的真名呢。既然前臺問不到,那就是一層一層地秘密偵查。王天木沒有想到,他們把整棟樓都轉完了,就差挨門挨戶進去看了。依然沒有發現張敬堯的蹤跡。
明知張敬堯躲在六國飯店,可就是找不著他。就在王天木暗自心焦之時,一個似曾熟悉的背影給了王天木信心。那是王天木有一次上樓,無意間看到一個男人。這個男人走得很快,好像怕被人發現似的。
可還沒等王天木看清楚是誰,人就沒了。但從背影上來看很像一個熟人,他的名字叫趙庭貴,此人正是張敬堯的參謀長。他給王天木留下的印象還挺深,有一次王天木去妓院逛窯子找自己的相好,結果就遇到趙庭貴正跟自己的相好在調情。半路上突然殺出個情敵,王天木相當地不高興。他當場就把趙庭貴給轟走了。這爭風吃醋的事情印象深不深刻。
有趙庭貴的地方必定會有張敬堯,正當王天木正在絞盡腦汁,回想當時的情景的時候。又一個不期而遇的熟人,竟然在冥冥之中徹底地就幫他鎖定了張敬堯的藏身地點。那是接到任務之後的第四天中午,王天木和白世維準備下樓吃飯。不料想剛出門,竟然遇到了熟人應元勳。
應元勳是北京一家西服店的老闆人稱應掌柜。王天木一直在他們家訂衣服,兩個人很熟。王天木一看是熟人,就打招呼道「應掌柜,你怎麼到這兒來了?」。誰知道應掌柜一邊在下巴頦比劃一邊說「有個下巴長了一撮毛的督辦做了兩套衣服,讓我今天來試樣子」。下巴一撮毛,王天木內心不由得一陣狂喜。因為張敬堯下巴一撮毛。
扒拉幾口午飯之後,王天木一行人就急忙趕到了西服店。以做西服為由,打算向應掌柜套話。誰料剛到店鋪,應掌柜就先開口了「你們幾位如果想添衣服,恐怕要等些日子了。這兩天我得趕工,要把張督辦的衣服給趕出來」。於是王天木趕緊問「張督辦等著穿?」,「是啊!他叫我後天中午一定要送到」。應掌柜還透露,張敬堯住在六國飯店的3樓,一共包了3個房間,房號依次為321 323 325,身邊至少有三個隨從。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張敬堯一介武夫,身手和槍法都不錯的,加之身邊還有趙庭貴等隨從。王天木和陳恭澍認為,單靠白世維一人勝算恐怕不大。他們又從天津聯繫了一位職業殺手強強聯合,想必不會有什麼問題。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還沒等天津的殺手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就發生了。
1933年5月7日中午,王天木和白世維坐著事先準備好的汽車來到六國飯店。一是為了熟悉撤退路線,二是為即將從天津來的殺手訂一個房間。按計劃,這兩件事要不了幾分鐘,然而一晃15分鐘過去。就在汽車司機下車,準備去找他們倆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從飯店裡衝了出來,定睛一看是王天木,他連招呼都沒打就慌慌張張地坐上一輛洋車離開了。不一會,白世維也從裡邊跑了出來,拽著司機的胳膊就往汽車裡鑽,說快走事情辦完了。
行動不還沒正式開始嗎?怎麼就結束了呢?原來,王天木和白世維到六國飯店之後。為了讓殺手離刺殺目標近一點,就想把那個天津那位殺手的房間訂在三樓。但是很不巧三層的房間訂完了,只得換作二層。王天木就帶著白世維去二層看房,誰料到就在兩人看完房間,剛準備下樓的時候。
一個敞著半扇窗子的房間,引起了王天木的注意。王天木透過窗戶往裡一看,只見一個人正側身坐在床沿上,手裡邊還擺弄著一個什麼東西。再湊近仔細一看,不由得一驚。那個人長方臉、高鼻梁、兩撇小鬍子,下巴頦長著一撮毛,張敬堯本人。於是乎,王天木立即叫住白世維。低聲說道,就是他,立刻動手。白世維已經會意,他撩起夾袍抽出槍來對準那個人的胸部,砰砰砰連開了三槍。然後淡定地下樓了。
1933年5月8日,也就是刺殺的第二天。據可靠線報證實,張敬堯已確定在德國醫院不治身亡。這就是軍統的第一次暗殺,從過程來看很大程度帶有運氣的成分。但是結果很完美,目的達到了。己方毫無傷亡,也沒有驚動日本人。
當時的張敬堯不是說住在三樓嗎?為什麼會獨自一人出現在二樓的房間裡呢?只能說都是天意,上天安排好的。原來,張敬堯有抽鴉片的癮。每當他吞雲吐霧的時候,總不希望有人來打擾。於是乎就派人在二樓,又單獨給他開了一個房間就像煙館似的。同時也可以故布疑陣,誰知道鬼使神差就撞到王天木他們槍口上了。結果槍下之鬼,身邊連個護駕的人都沒有。真是可悲可嘆,當然也該。